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现实性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实性论文,生产经营论文,我国农业论文,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现状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长期徘徊不前甚至恶化的局面,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1978—1984年,农业生产年均增长达到7.4%,粮食产量增长33.6%,年均增长了4.95%。但1985年以后,我国农业的发展及农民收入处于停滞状态。以粮食为例,在1985—1994年10年内,全国粮食出现4次下降,1985年下降6.9%,1988、1991和1994年分别下降2.2%、2.5%和2.5%。1995年粮食缺口2000万吨,占当年粮食产量4%。所以,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制巨大效应的释放,其效应逐步递减。
家庭联产承包制目前还存在着一些缺陷:(1)土地使用期限短,调整频繁,农民缺乏对土地的权属感和稳定感,从而缺少对土地的长期投入;(2)土地不能自由流动和转让,土地资源的配置不合理, 利用效率低下;(3)经营规模狭小,机械化水平低,新技术, 新品种推广受制约,难以形成土地的规模经济效益。这些都进一步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有人提出要实行农业规模经营。
二、现阶段推行农业规模经营尚不是理性选择
目前,在农业经济理论界,反对家庭经营,否定小生产的呼声日高。实际上是实行家庭小生产还是规模化大生产,都是由经济发展的客观水平决定的。就我国现有农业生产力水平而言,在地少人多的基本国情条件下,除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部分城市、工矿和郊区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可以逐步推行规模经营外,广大中西部地区,特别是那些贫困地区尚不能进行规模经营。实行规模经营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条件: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目前,我国农村中从事农业的劳动力32690万人, 占农村总劳动力的73.2%。据估计,农业劳动力中约有1/3以上剩余,绝对量为1.2 亿左右。由于我国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二、三产业不发达,乡镇企业因结构转换等因素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到本世纪末,农村剩余劳动力可达2亿。庞大的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出去,严重阻碍着农业的规模经营。
(二)土地的自由流转
现在,均田制仍是我国农地经营的主要形式,土地还是大部分农民实现温饱生活的社会基本保障,流转进程缓慢。1990、1991和1992年全国土地流转面积占承包地总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为0.4、0.9和0.7〔1〕。农民把土地当作命根子的传统观念及土地对农民实际承担的社会保障功能是目前阻碍土地使用权集中的关键性因素。
(三)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业规模经营需要有为其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的配套体系,包括农村服务体系、供销服务体系、良种生产供应体系、科技人员培训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以及提供风险保险服务等。但多年来,许多村集体经济弱化,社会化服务体系还很不完善;我国每亩耕地占有农机总动力只有0.16千瓦,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的55%,而机播机收面积仅占18%和11%;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只有30%—40%;农业科技人员不足,我国建国以来共培养农业大中专毕业生172万人, 目前只有一半留在农业战线上,每万名农业劳动者中科技人员仅有18人,而美、日、法则分别为41、46、42人〔2〕。农业服务体系跟不上,规模经营就没有保障。
(四)较高素质的劳动力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水平还很低,文盲、半文盲约占23%,小学文化程度者占39%,大学文化程度者仅占0.08%。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3.8%,而农业技术人员仅占农村人口的0.04%。中国农村劳动力中半数以上的文化程度在小学水平以下,这是农村科技素质差的主要原因,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仍不具备农业规模经营的基本条件,规模经营仍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过程。不顾条件盲目推行,只能破坏生产力的发展。浙江省农业规模经营(主要是农地)曾达到80%,后来又退到5%,造成很大波动〔3〕。所以,现阶段规模经营尚不是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理性选择。
三、稳定家庭联产承包制,实现现有规模的集约化经营
家庭联产承包制目前虽然还存在着一些缺陷,但由于农业生产力水平还很低,农村还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土地仍是大部分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家庭联产承包制仍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强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制。现阶段解决我国农业生产所面临的问题,现实的选择是:逐步实现现有规模基础上的集约化经营,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农业的集约化经营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实行精耕细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农业经营方式。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生产力水平越高,农业集约化程度也就越高。按照集约化程度的高低,集约经营有三种类型:一是劳动密集型,即以投入活劳动为主的经营方式;二是资本密集型,即以投入物化劳动为主的经营方式;三是科技密集型,即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经营类型。现阶段,我国农业集约化经营应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同时辅之以科技和资金密集方式,这是由我国地少人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充足,农业生产力水平低的现实国情所决定的。
(一)现阶段采用劳动密集型经营方式的合理性
充足的农业劳动力为劳动密集型经营方式的选择提供了最主要的依据,它涉及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保鲜、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近年来,粮食种植业一直徘徊不前,其比较优势在下降,但在粮食部门很多投资仍然可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土地流转,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种子市场,农村教育及化肥使用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投资可能会有较好的收益〔4〕。 而且劳动密集型的种植业的比较优势并不一定在下降。蔬菜、水果,甚至某些肉、蛋类产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有很大的出口潜力。国际市场上,发达国家在60年代以后大都减少了国内副食品生产数量,而依靠从劳动力资源较丰富的发展中国家进口这类产品以满足国内需求。我国从80年代末期开始就利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换取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密集型工业品,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获取了丰富的经验。国内市场,1978—1993年粮食消费仅上升了7.6%,而食用油、肉、禽、水产品的消费分别上升了85%、90%、433%、275%〔5〕。消费的增长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上,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密集型农产品面对的是一个增长迅速且很有潜力的国内市场。因此,现阶段我国农业采取劳动密集型经营方式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大力加强粮食生产。解决目前粮食安全供给是农业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的任务,这可以从两方面着手。(1)挖掘国土生产潜力, 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我国目前虽然耕地面积少,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可以利用的资源没有开发。全国有成片可垦荒地5亿亩左右, 其中近期可以开垦为耕地的约有1.2亿亩,有零星荒地1亿亩上下,近期可以开发为耕地的约5000万亩,还有适垦滩涂5000万亩,可供养殖的淡水水域面积和近海海域约100万平方公里〔6〕。逐步开发这些资源进行劳动密集型生产,既可增加农业收入,又可解决部分剩余劳动力问题。(2 )通过技术进步推动粮食产量提高。依据林毅夫教授的一项研究,在现有生产条件和科技水平下, 我国粮食作物的单产潜力可相当于目前实际单产水平的2—3倍,即达到900公斤以上〔7〕。 在保证粮食播种面积不发生大的减少的情况下,单产的提高就可以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相应减少一部分用于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作物。
2.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农业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并不排斥技术提高的因素。首先,要加强生物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工作,通过品种改良、栽培、中低产田改造和田间管理等方面技术推广来推动农业发展。其次,注重农副产品的转化和转移,加强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和推行,提高其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再次,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和农业科技装备水平,从而加速新科技的推广,提高劳动密集型农业的技术含量。
3.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形式,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内外贸、农科教一体化生产经营体系。它以建立高效农业为核心,注重农副产品加工,可以调整乡村工业的产业结构,使其主要围绕农业产前产后服务和以农副产品为原料创办乡村工业。这种乡村工业多为劳动密集型,有助于农村劳动力的分流。乡村工业还可以延伸到贮藏、运销等环节,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从而为土地流转创造条件。
(三)劳动密集型经营方式的过渡性
劳动密集型经营方式是适合我国现代化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特点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它将逐步并最终转到以科技集约为主的轨道,我们在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时要预见到农业发展的这种趋势并积极创造条件实现这种转变。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要大力提高农业技术成果的转化率和规模效益,到本世纪末提高到50%。依靠科技,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农业再一次飞跃的必由之路。
注释:
〔1〕《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及合作组织运行考察》, 《农业经济问题》1996年第2期。
〔2〕苏俊峰、李孝权:《对科技兴农的社会学思考》, 《山东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3 〕仇保兴:《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八对主要矛盾及基本对策》,《当代财经》1997年第1期。
〔4〕《二十一世纪中国农业政策的抉择》, 《农村经济文稿》1997年第8期。
〔5〕孔祥智等:《农业内部就业深化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经济问题》1997年第2期。
〔6 〕《中国能养活自己吗》中《中国粮食能自力更生》丁声俊文,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7〕林毅夫:《粮食增产潜力究竟有多大》,1995年2月27日《经济日报》。
标签:农业论文; 劳动密集型论文; 科技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农民论文; 三农论文; 农村论文; 种植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