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切点,顺势联想,见微知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切点论文,见微知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每每步入高三总复习阶段,通常的策略是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从时序关系入手进行纵向沿革的梳理;或者从空间关系入手进行横向比较的整理;或者从逻辑关系入手进行多向交互的揭示。无论是纵向梳理、横向比对,还是多向揭示,都离不开激活原有的基础性历史知识。惟其如此,让我们陷入一种教学与学习的窘境,那就是在专题、国别、时空梳理和整合的前提下,依然是炒旧知识的冷饭,并在“堆砌式建构”的基础上,进行“题海式扫荡”。这种复习,非但让学生陷入发展的“迟滞”状态,而且老师也陷入了难以自拔和超越的“怪圈”。近几年来,笔者针对上海市和全国历史高考在命题立意、题型特点等方面的变化,尤其是常常出现的那种“从小处入手,从大处联系,从深处思考”的问题,试图以改变总复习的选题策略作为突破点,发掘提升复习教学效率的“生长点”。在此,以一堂“德法关系”的专题复习课为例与大家分享我的设计思路和实践情况。 一、在梳理整合的前提下另辟蹊径 为了避免简单再现、冷饭回炉的情况,本专题复习伊始我就为学生呈现了一个看似宏观,但却生动;看似博大,但却具体的问题:“德国和法国的地域,同是罗马帝国开疆拓土的产物;德国和法国的民族,同是征服西罗马而开启中世纪西欧历史的日耳曼蛮族。然而,历史的演进,不仅让他们分裂为两个国家和两个民族,而且成为了世代仇杀的两个冤家。最终,在刀光剑影的教训面前,在世事沧桑的变迁时代,他们最终摒弃前嫌,成了区域联合和一体化的轴心。”接着,在我的导引下,由同学们用学过的历史知识来一一诠释我的说法。 值得一提的是,要全面、清晰地诠释我的这一说法,学生必须敏锐地将上述论述中的每一层含义“折射”到教材,从教材的“投影”中加以咀嚼。然而,由于教材体例并非专题史,所以相关内容散见于多本教材之中。仅近代以来的“德法关系”就涉及4本教材16个章节。为此,我又将“德法关系”按时序归纳“核心知识”,从以下三个阶段来阐释:第一阶段,843年,兄弟友邦;第二阶段,1618年,兵戎相见;第三阶段,1963年,合作一体。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将局部、分散、零碎的历史知识进行梳理,建构了“德法关系”的知识体系和逻辑关系,使学生清晰地掌握德法关系的发展脉络,并且进一步有效的夯实了历史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落实了我的复习策略——“在问题驱动下激活教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思教材并体悟方法”;“将静态的历史教材知识,转化为动态的问题素材知识”。 在教学设计上,我选择了德法交界的斯特拉斯堡这一特别的城市作为载体,其原因有二:其一,我偶然在地理杂志上看到她的介绍,了解到其多元文化融合的特征。也许是作为历史老师的敏感性,我迅速被其历史的厚重感所吸引,这座城市的命运多舛正是德法两国关系的缩影。其二,我所教授的学生中有一半是双外语班学生,他们兼修德语、法语等小语种,也都去德国、法国考察交流过,对欧洲人文地理并不陌生,或许有的学生到过这座城市,可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于是“一座城市折射下的德法关系”课题酝酿诞生。 首先,从斯特拉斯堡的建筑风格开始,揭开她德法文化交融的城市面纱。 斯特拉斯堡,是法国阿尔萨斯区的首府,位于德法边境,与德国莱茵河相望。正是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它见证了两个国家的恩恩怨怨,这是对德法两国代表着或屈辱或荣耀的历史地点,把本来泾渭分明的德意志和法兰西两个民族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可见,那些堪称经典之作的城市建筑,就像一本生动鲜活的历史教科书。 其次,通过介绍斯特拉斯堡变迁的四个阶段来反映德法关系的历史变迁:BC12年初成,923年纷争,1870年战火,1970年新生;时间跨度长达2000多年,这其中经历了查理曼帝国、拿破仑帝国、德意志帝国、两次世界大战、欧盟等历史事件,历史知识丰富,精彩纷呈,斯特拉斯堡城市的命运紧紧与德法两个国家的实力与恩怨联系在一起,从中折射出德法关系的变迁过程:兄弟友邦——兵戎相见——合作一体。 本堂课通过现实与历史的联系,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促使其进一步关注现实,了解身边的历史。 二、在重构体系的基础上顺势延展 如果说,前一环节的重心是用“一个综述、三段关系、一座城市”来重构“德法关系”的结构体系的话,那么,接下来的环节,则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顺势延展,适度拓宽。这堂课的主题是“德法关系”,我在设计时本着立足教材、夯实基础的教学理念,认真研读教材和课程标准,以及高考历史手册,将所有涵盖的知识点进行了梳理,并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分析理解B级以上水平层次的考点。例如15世纪欧洲社会的时代特征、法国大革命中拿破仑的对外扩张和《民法典》、德意志统一、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西欧一体化等。教师在授课时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这些考点。 但是,因为教材的容量有限,往往不能给学生呈现完整的知识脉络,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德法关系的全过程,清晰地把握德法关系的发展轨迹,我适当补充了一些知识,例如欧洲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从德国内战演化为欧洲战争。哈布斯堡王朝代表的旧教势力,由奥地利、西班牙与德意志的天主教诸侯国组成,并得到罗马教皇的支持;反哈布斯堡王朝集团代表的新教势力,由法国、丹麦、瑞典、荷兰及德意志新教诸侯国组成,并得到英国、俄国的支持。法国是天主教国家,为削弱大陆上的竞争对手西班牙和哈布斯堡王朝,毅然加入新教国家阵营。可见,国家政治利益高于宗教利益。 战争带来重大伤亡,人口普遍减少三分之一以上。据统计,捷克居民在战前有300万,战后只剩78万人;德国是重灾区,六分之五的乡村被毁灭。战争以哈布斯堡王朝战败告终,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形成了欧洲历史上第一个国际秩序。三十年战争,使德国陷入更大的分裂,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法国成了最大的获利者。 根据条约,法国取得整个阿尔萨斯(斯特拉斯堡除外)和洛林,把国界扩张到莱茵河,成了欧洲的霸主。1681年,路易十四还以武力夺取了斯特拉斯堡,并推行宗教不宽容政策,斯特拉斯堡主教座堂又被罗马天主教控制。不过,斯特拉斯堡还是具有高度的自治权,一直与德国保持文化经济上的交流。 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炼方法 如前所说,我在近年来的总复习阶段,一直秉持“在问题驱动下激活教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思教材并体悟方法”;“将静态的历史教材知识,转化为动态的问题素材知识”的教学策略。目的是从教材问题化和问题方法化入手,借以提高学生的审题敏感度、教材敏感度和材料敏感度;强化学生的应答思路清、史论结合紧和要点层次全;催化学生的解题技术巧、答题主旨明和史学方法通。 历史学科旨在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其中涉及识别材料中的客观性事实和主观性认识、判断材料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从不同视角解释历史等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巧妙设计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和热烈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我在本堂课设计了如下的讨论题: 讨论1:法国为何不学都德的《最后一课》,被误读的《最后一课》? 都德的《最后一课》对中国人来说耳熟能详,自1912年被翻译介绍到中国,100年来,都选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材。但是想不到的是,法国中学教材并没有都德的《最后一课》,甚至许多法国人也不知道都德是何人。 《最后一课》里的故事,要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成了事实的镜像。法国这次收回阿尔萨斯,决心对德语下重手。他们驱逐了1871年后移入阿尔萨斯的德裔居民,学校上课一律用法语,街道和店铺名字也只准用法语,因此遭到当地居民的强烈反对。 通过讨论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真相,培养学生求真的史学态度和对文学作品的历史价值做出恰当的评价。 讨论2:300多年来的德法战争,谁是赢家?法国?德国?还是斯特拉斯堡? 战争带来的是两败俱伤,斯特拉斯堡是永远的输家。每次参战都是以失败告终,城市的命运也随之不断在两国间游移。失败了五次,当地人更换过五次国籍,当归属法国时,当地居民被要求挂法国总统的画像;而当被德国占领了,居民们又被要求挂德国国王的画像。听说有一个双面相框的故事:当地人做了双面相框——一面是德国国王,另一面是法国总统。300年来,斯特拉斯堡人在这种交替中飘摇无根。 学生从不同的视角阐释自己的观点,站在不同的立场来分析利弊,有助于培养学生多维度的历史思维能力。 讨论3:德法关系对世人的启迪?眼下,中日关系日趋紧张,能否效仿德法来化解中日之间的夙怨呢? 德法化世仇宿敌为盟国友邦,是欧洲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德法和解、合作、互利、双赢,给人们以有益的启迪: (一)德法双方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把握两国关系的方向,超越双边利害关系的狭隘圈子,在西欧联合的广阔天地间实现合作双赢; (二)认真对待彼此的关切,维护友好合作大局; (三)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历史问题; (四)两国最高层作出政治决断,从上而下实现全面和解; (五)建立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多层次、多领域、强制性的协商合作机制。 通过讨论,学生不难得出以上观点,对于中日关系的处理也能提出一些见地,有助于培养学生“借古察今”的历史智慧。 其实在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中,教师的自主性体现的非常明显,可以根据自身对教材的把握和理解重组教材,重构知识体系,自行选择切入点进行专题复习。像斯特拉斯堡这样的历史性城市和地点还有很多,期待大家进一步发掘,让高三复习课更加精彩。巧妙地建立起一个相关点,顺势疗法协会,看看如何认识_斯特拉斯堡论文
巧妙地建立起一个相关点,顺势疗法协会,看看如何认识_斯特拉斯堡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