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传统建筑中,建筑装饰是文化内涵表现的重要载体,寓教化于建筑装饰之中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大特色,建筑作为人使用的特定场所,非常适宜承载这种社会风俗推行的内向教化,人们通过造型丰富的图案与情景,寄托着对于美好、富饶的向往,凭借艺术语言进行着幸福、美满的追求,利用建筑装饰图像、构件的立意对后辈潜移默化的进行伦理教育,传承和发展建筑装饰进行正确的教化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装饰艺术;教化
引言
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历史与悠久的文化,它渗透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国传统建筑有着独特的审美标准和历史文化意义,其空间的观赏性、生活的参与性,结构的科学性、装饰的内涵性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当今时代依然有其独特价值和现实意义,批判地继承和弘扬传统建筑文化,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时代意义。
1、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基本特征
1.1实用主义的装饰风格
中国的基本建筑装饰风格开始都是基于一种实用性的角度出发的,它起到的往往不是一种单纯的装饰性作用。人们从最初的半穴居的方式进化到采用各类木材、石材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制造房屋的过程中,是从更好的保证生活质量的角度出发的。因此,建筑装饰中最基本的作用也是为了提高建筑的熟舒适度以及实用性。比如建筑中的斗拱、雀替、抱鼓石开始仅仅是为了结构的安全而做出,在后期才慢慢发展成为一种装饰手段与风格。而门、窗、格扇上的细格子是为了糊皮纸而建造的,逐渐发展才形成了后期的细格花纹图案。
1.2中国文化特色
中国的建筑装饰往往都反应了中国的文化特色,如多数官邸中雕刻的动物图案以及各类装饰性画作,都是人们为了表达对于天的尊敬以及对于自身健康以及财富的祈福。对于古代建筑而言,比较强调等级关系。因此只有官品较大的住宅内才可以做斗拱,或是回执圣帝后像。这些建筑装饰都体现了一种中国的文化特色。建筑的装饰色彩以及其纹样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和相关的等级区分。皇家的屋顶会采用黄色,天子及皇宫的装饰才可以用到龙纹等图案。
1.3与环境相协调
中国人是一个农耕民族,因此及其强调对于天地、环境的尊重,强调自然对于人的影响,因此在建筑的建造过程中,人们往往会考虑到对于天地的祭祀要求,而在建筑的装饰中也会考虑到相关的祈福因素。例如用桃来表示寿,用牡丹代表富贵。由于古代建筑大多采用木结构,因此人们会以莲花、水藻等水中的植物进行装饰,以此来祈福建筑对抗火灾。另一方面,中国传统建筑对于环境的装饰也有多方面的要求,不但有专门空间分割的照壁、屏风、曲栏、回廊、女墙、花窗等等多种构筑,也有众多的花草树木、泉石路障的穿插配置方式。
2、传统建筑装饰的发展
2.1原始社会时期
原始社会时期,出现最早的房屋建筑主要是由巢居发展而来的干阑式建筑和由穴居演变而来的木骨泥墙房屋。在室内白灰墙面上出现了图案,这是我国已知最早的室内装饰。牛河梁女神庙里发现了更为复杂的装饰:彩画和线脚。人们开始用色彩表示自己对神灵的敬畏之心,因而发展建筑装饰艺术。从此,建筑不只是提供人们生活,它也是社会形态和思想的一种表现方式。
2.2奴隶社会时期
到了奴隶社会时期,有了城市的概念,宫殿建筑兴起,等级观念在重要建筑中充分体现。早期以建筑形式以茅茨土阶和高台建筑为主,后期随着诸侯追求宫室的华丽,建筑装饰的发展更为迅速。刻有花纹的空心砖、绘以山石的斗、画有藻文的短柱、红柱、刻椽等都是建筑装饰艺术的表现。
2.3封建社会时期
整个封建社会前期社会文明发展,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建筑发展也随之兴盛,到了后期却出现了衰退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前期主要是“高台榭,美宫室”的台榭建筑,瓦开始在宫殿建筑上大量使用,并有在瓦上涂以朱色的做法。在这个时期,雕刻技术愈发精湛,不少石建筑都刻有精美的雕花。随至封建社会中期,建筑处理成熟,建筑艺术加工也更加真实,建筑结构和艺术加工逐渐统一起来,汉代建筑很少看见为了纯粹装饰的构件。建筑色彩简洁沉稳,门窗朴实无华,屋顶舒展平远。随着宋代手工业水平提高,建筑装修与色彩有着更大的发展。统治阶级追求奢侈华丽,宫殿庙宇金碧辉煌。唐代以前建筑以朱色和白色灰色为主,以青绿色金色等作为陪衬,而宋代出现了各种华丽的彩画,屋顶大量使用琉璃瓦,建筑整体色彩明亮华丽,装饰精致灿烂。有了对宋代装饰的经验总结,封建社会后期的装饰彩画趋近定型化,具有明确统一的模式做法。大量采用琉璃瓦、汉白玉、红墙、青绿彩画等,建筑色彩明亮活泼,风格华丽。
3、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教化系统构成的形式及内容
3.1礼仪道德
建筑装饰往往集中在木雕、石雕、彩绘艺术之上,选用题材常常是反映人们的精神诉求及生产期盼,通过吉祥图案、戏曲故事、历史典故等,来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感化,进行礼仪道德的树立。追求美观与实用并存,常见的有“伯牙叔齐”、“文王访贤”、“岳母刺字”、“木兰从军”、“四郎探母”、“二十四孝”等人们耳熟能详的神话传说、民俗故事,借以褒扬忠孝、仁义、诚信的美德,用来教育子孙后代做人第一,道德至上。还有直接使用文字在墙壁、大门、匾额进行灌输,内容主要有忠孝、仁义、礼智、忍让、廉洁等,多以书法的形式表现,起到装饰环境、教化心灵、反映主人的品德与胸怀的多重作用。
3.2劝学明志
古人有着深厚的崇文重教的传统,在建筑聚落中常常出现“文峰塔”、“魁星阁”等反映寄托地方能文风鼎盛、人才辈出的建筑,在装饰艺术上多通过文字、图画、雕刻等形式进行劝学明志的内容,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寸光阴一寸金”等警句。图案常有“鱼跃龙门”、“琴棋书画”、“麒麟送子”等题材,在彩绘中使用劝学故事进行教化,“李白磨针”、“悬梁刺股”、“映月读书”、“梁灏夺魁”、“闻鸡起舞”等题材常常借以督促、引导和鼓励后代奋发向上、以期将来能够金榜题名,其劝学明志的教化意义源远流长。
3.3怡情养性
通过文字装饰,匾额对联多使用一些寄托情怀的内容,如“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等,图案的装饰中对使用比拟的手法,借“梅兰竹菊”、“松竹梅”等托物言志,表达主人的精神胸怀,利用建筑装饰艺术树立人格的标准与规范,表达营造者怡情养性的诉求。
3.4勤劳节俭
在传统建筑中很容易见到“耕读传家”四字,人们对读书可以知荣辱、辩是非、修身齐家;耕田可以丰五谷、置农桑、养家糊口,奉为经典,代代相传。在装饰设计中常常以文字形象出现,也用蔬菜瓜果谷穗植物的装饰纹样出现,祖辈们以此希望把家人勤劳俭朴的优良传统世代传承,“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惟俭与勤”。
结束语
中华优秀文化有着自己明确、独特的价值体系,建筑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场所,建筑装饰是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实践的重要方面,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保护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文化以及传统建筑装饰蕴含的文化内涵,通过建筑装饰进行正确的教化作用是值得传承和延续的。做到既让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文化保存于世,也让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文化遗产产生现代价值,传承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美德,对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增强和坚定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晓亭.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3.
[2]叶劲松.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3.
[3]林徽.传统建筑装饰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2.
论文作者:肖雨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装饰论文; 中国传统论文; 艺术论文; 文化论文; 传统论文; 图案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