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管理问题分析及措施研究论文_郭佰壮

煤矿安全管理问题分析及措施研究论文_郭佰壮

国家能源集团杭锦能源塔然高勒煤矿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400

摘要:一直以来,煤矿企业都关心安全生产的问题。随着煤炭企业的发展,也会有各种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出现。就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而言,随着逐渐的改善,吸收了诸多安全管理以及相关制度的先进理念,直接呈现出煤矿安全风险管理的特征。所以,为了解决煤矿安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就需要一套完整的思想、手段以及方法,这样才可以满足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煤矿的实际要求。因此,本文就煤矿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问题;措施

序言

加强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对煤矿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提升以及生产人员的安全保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经济新常态下,煤矿企业面临转型升级,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已无法再满足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需要。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以此更好地为经济新常态下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服务。

1煤矿生产经营中安全管理的基本内涵

煤矿生产经营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比较多,这与煤矿行业的特点有很大关系。对于煤矿生产而言,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需要从全方面着手,既包括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又包括生产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还包括生产人员的技能水平,诸多内容构成了安全管理的内容,这就要求煤矿生产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建立起一套符合煤矿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安全管理模式。

2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2.1 管理相对疏忽,意识不强

在当前的煤矿安全管理中,对于涉及到的安全管理技术、制度建设等内容,没有构建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并且,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综合模式创新等方面,还不能与现代化的技术要素相吻合,思想上没有全面统一到安全建设的渠道上,在制度运行与安全管理方面还缺少相应的管理创新,还存在思想落后、投入较少等影响因素的制约,企业管理人员对于安全意识的运用还不到位,不能推进整个安全制度的落地。

2.2素质参差不齐,技能不高

随着煤矿技术的纵深发展,许多新型设备、高新技术在煤矿建设及开采过程中得以使用,现煤矿队伍中以70后、80后为主,60后逐步退居二线,90后刚刚入企,煤矿队伍的整体素质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况,新设备、新技术的运用势必造成老一代煤矿师傅无经验、新入企员工无培训教材的局面,特别在近几年的煤矿事故中大多是违章操作所引发的,煤矿设备故障率高不仅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也不同程度的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所以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是现代化矿井特别是大中型现代化矿井的首要任务。

3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3.1注重落实,做好安全预防

在安全管理意识的形成中,要将每一项工作渗透到不同的角落,在做好安全理念管理的基础上,注重解决思想麻痹、安全意识不强的落后思想,时刻扣紧安全这根线,积极做好安全防范。注重安全文化的构建,在采取相应措施的基础上,全面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建立安全责任管理机制与责任追究制度,在针对一些小隐患方面进行全面排查,全面提升员工的综合安全意识。在技术防范方面,要因地制宜、有的放矢的做好综合预防与管理。针对不同煤矿的地形、地质、环境等形成多方面的管理,加大对薄弱环节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力度,尤其是在安全法规、制度执行不强等方面,加强管理效果,在质量管理、人员管理上做好积极预防。

3.2注重务实,做好细化管理的文章安全责任无大小

每一件安全事故都有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在综合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每一个安全细节的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树立作为意识,注重对每一个安全小节的管理,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每一处地方都形成综合化的管理模式,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注重工作效率管理,形成良好的管理作风。打破临时抱佛脚的观念,注重对安全基础的管理,在安全意识入心入脑的基础上,形成真实的行动管理。将每一项安全工作落实到日常的管理之中,形成常态化的管理模式,常抓不懈,常态化检查,做好安全责任检查台账、做好安全设备管理手册,对安全工作做到全面有序管理。

3.3注重细节,做好督查

在煤矿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形成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尤其是针对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各项安全隐患,建立相应的细化机制,在安全管理的细节方面,从细微处着手,及时整改,从大局角度出发,将安全意识时刻挂在嘴上,时刻绷紧安全这根线。在安全细节管理角度方面,不放过每一个细小的漏洞,不留任何一个死角。注重每一个环节的安全隐患排查机制,严格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在每一个细节管理中融入技术运用,对于技术跟进不上,组织力度不全面,综合管理不全面的各个要素,要注重综合化的管理,更好的实现安全管理的规范化。同时,在细节管理的过程中,要形成相应的管理创新模式,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形成多方面的技术推进,这样才能有利于综合安全管理效能的提升。此外,要注重对每一个环节的综合管理,在突出安全文化主题的基础上,形成有效的引导方式,更好突出煤矿细节化的隐患排查管理模式,才能推进整个建设渠道的优化。

3.4积极引进新的技术手段

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大量的实践证明,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加强投入,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将会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相关政府部门要对煤矿企业的新技术予以支持,研究新型的安全设备,加强技术推广,进一步优化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从而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5加大从业人员培训力度

安全管理工作中,从业人员是直接参与者,对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直接性的影响。对于煤矿企业而言,在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不断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在工作中能够更好地预防安全问题。同时,煤矿企业还应当积极地引进相关方面的人才,以便能够更好地应对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

国家能源集团(原神华集团)岗位标准作业流程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成果,使得长期以来煤炭行业形成的操作规程和作业规程得到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岗位操作类行业标准,并将之固化下来。无论是新员工入职、换岗员工、转岗员工,还是调岗员工,都可以在新的工作岗位以流程为教材、以流程为老师开展岗位技能练习,逐步胜任本职工作,进而成为职业能手。固化了的流程成果为行业、为企业解决了师带徒中存在的不足,降低了技能人才流动而带来的损失,也实现了使用同样设备不同矿井间的技术和经验的资源共享,为培养“一岗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知识平台。

结束语

在煤矿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形成制度化、科学化、信息化的安全管理模式,在建立相应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形成细节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流程管理等方面的基础性工作,形成安全管理的责任机制,最终达到煤矿作业人员思想上、意识上、行动上的规范操作,使煤矿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本质上的转变,更好地推动煤矿优质、高效的综合运行。

参考文献:

[1]韩磊.浅谈煤矿地面系统的综合安全管理[J].煤,2017(2):35- 37.

[2]李俊霞.煤矿企业地面要害场所停电事故安全管理[J].山东煤炭科技,2016(8):40- 43.

[3]延晋阳.煤矿地面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措施[J].能源与节能,2016(8):89- 92.

[4]郝仲怀.兼并重组煤矿地面供电系统的改造[J].江西煤炭科技,2014(3):66- 70.

论文作者:郭佰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  ;  ;  ;  ;  ;  ;  ;  

煤矿安全管理问题分析及措施研究论文_郭佰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