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潜江市张金中学 433140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三幅图片①阿姆斯特朗第一次登上月球 ②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进行太空旅行 ③刘翔第一次获得奥运会短跑冠军。三个人的第一次意义不同:阿姆斯特朗的第一次,引起了人类历史的大飞跃;杨利伟的第一次,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刘翔的第一次,改写了世界短跑的历史,为中国人乃至亚洲人赢得了荣誉。那作家周素姗的第一次给了她怎样的感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第一次真好》!
朗读感悟:学习课文时诵读是十分重要的一点。自古就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说法,意思是指通过反复诵读,文意自然就会显现。今天我们就一起通过“读”来学习本文。
一读,正字词。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疑难词语,查找关于作者的相关资料。边读边查。自由上台展示。
雏(chú)形霎(shà)时孵(fū)鸟
十姊(zǐ)妹 硕(shuò)大 柚(yòu)子
沉甸甸(diān) 结实累累(léi) 玲珑剔(tī)透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
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不可磨灭: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回味无穷: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多姿多彩:本文指生活丰富而充实。
请学生介绍一下关于作家周素姗的一些情况
二读,通文意。感悟课文内容,要求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情感和速度。
小黑板出示思考题:(1)“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课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2)请概括地说出作者写了哪几个“第一次”?(3)课文在安排材料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好处?(4)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两个“第一次”详写?(5)有的“第一次”是有益的,有的是无益的。本文所说的“第一次”属于哪一种?为什么?
学生四人一组集中讨论、解答,教师引导(1)“第一次真好”指感觉真好: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本文的中心是:“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2)第一次看见结实累累的柚子树,第一次看见十姊妹孵出的小鸟,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3)详略得当:详写的是看柚子树和看孵小鸟两件事。略写的有六件事,均一笔带过。详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略写部分是对详写部分的补充,旨在以小见大地表现“第一次真好”的普遍意义,同时,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4)作者从不同角度写了两件事:前者写的是植物,后者写的是动物。前者写的是静态,后者写的是动态。前者的感觉没有变化:只是喜悦和新奇,后者的感觉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先是惊喜,再是恶心,而后喜爱。这样写使人感到厚重,既表现作者的个性体验,也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有典型意义。(5)本文写的是有益的“第一次”。因为所举的每一个事例,都有益于人生的健康发展,而且“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三读,提疑问。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提出最感兴趣或有疑难的问题,供全班同学讨论。
(1)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就不能尝试吗? 提示:第一次的经验有的愉快有的并不愉快,因为有的叫人难受,有的做起来很困难,有的甚至受惊吓,如此等等。但是,无论愉快不愉快,感觉都是新鲜的、是从未体验过的,特别富有刺激,给人的印象是不可磨灭的、回味无穷的。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可能是更有益的,也应当积极尝试,如舍己为人等。
(2)为什么说“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提示: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经历也愈多,感受也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3)什么样的第一次不能尝试?为什么?提示:在生活中,那些有意义的第一次能够使我们收获快乐和成功,但显然,在人生中还有许多第一次带给我们的将会是痛苦和灾难,比如:吸毒,第一次吸毒可能新奇,但接踵而来的是生命的毁灭;偷窃,第一次得手可能侥幸,但随之而来的将是身败名灭;打架,第一次可能解恨,但紧随其后的是残脚跛手……可见,对于不好的、违法的千万不要有“第一次”的尝试,因为尝试后就会造成无法弥补的结果。
四读,说经历。再读课文,结合自身实际回忆你难忘的第一次经历,写一写你亲身经历的某个感人精彩的第一次(第一次远行、第一次脱险、第一次求助,第一次上网,第一次竞选,第一次表演,第一次住校,第一次军训……)。要求描写生动,夹叙夹议,300字左右。
二、课后小结
同学们,据说西红柿最早只是一种观赏植物,没人知道它可以吃,且营养丰富。我们应当感谢那个第一次吃西红柿的人,他当时的勇气决不亚于视死如归。我猜想,他尝试以后的感觉一定是新鲜而刺激的、是令人回味的,而他的那个第一次,竟使西红柿成了我们餐桌上的佳品。同学们,我们要多多地尝试有益的第一次,让万紫千红的第一次,织成我们五彩斑斓的人生。
论文作者:朱泽松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的是论文; 课文论文; 真好论文; 多姿多彩论文; 也就论文; 愈多论文; 感觉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