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大学图书馆用户教育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学图书馆论文,中外论文,用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167(2005)03-0038-03
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质,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信息中心,如何有效开展用户教育是其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 中外大学图书馆用户教育比较
1.1 教育政策与管理的比较
美国是世界上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国家,1987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召开了全国性研讨会,探讨大学图书馆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会议总结报告提出:为了更好地适应终身学习的新目标、新任务,大学生必须具备很强的信息素质,图书馆应在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担负起重要作用。同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成立了信息素质教育委员会,以指导图书馆用户信息素质教育的开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大学信息素质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都有了深入研究,而且在全美大学得以实施,图书馆的用户教育在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是十分重要的。美国许多大学图书馆都设立了相应的机构,制定并实施用户信息素质教育计划。
2000年1月,美国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通过了《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该标准包括5项标准和22项操作说明,作为教师或图书馆员评估学生信息素质能力的一个指南。许多大学纷纷以此标准为基础,以图书馆为中心推出信息素质教育项目或计划。除在本土推广外,此标准还在墨西哥、西班牙、澳大利亚、欧洲、南非等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亚洲,日本1991年7月实施新“大学设置基准”后,许多大学将“信息能力教育”纳入“一般教育科目”中。日本大学中的“一般教育科目”是基础课,包括人文、社会、自然三个领域。基础课是学生的必选课,教学目的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独立观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说明日本高校“信息能力教育”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已成为基础能力培养不可缺少的部分。
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用户教育,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是其突出代表。我国开展文献检索课已有20年的历史,教育部高教司20年来一贯支持文献检索课教学,曾在1984年和1986年两次以文件形式强调和指导文献检索课教学,1996年成立了文献检索课教学指导小组。大多数学校,包括一些重点高校的文献检索课都列入了学校的选修课程,还有一些学校的某些院系将其列为必修课,此课程主要由图书馆的教师担任。具体的管理上,有的学校图书馆成立了诸如文检课教研室、情报教研室、信息素质教育教研室等,大多数图书馆则由咨询部或情报部负责,教师也由部里的同志兼任。2002年1月,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委托黑龙江省高校图工委、黑龙江大学图书馆和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承办的全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首次将文献检索课学术研讨会改名为信息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表明图书馆用户教育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1.2 教育内容与形式的比较
由于各国信息用户教育的起点不同,用户接受信息能力教育的过程不同,因此图书馆实施用户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也有一定的差别。
美国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是以大学研究图书馆协会批准的《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为框架来确定用户教育内容。此标准包括的五项标准是:(1)确定信息需要的范畴;(2)有效地索取所需信息;(3)鉴别信息质量及其来源,并将所选择的信息融入自己的知识和价值系统;(4)有效地利用所获信息完成某一具体任务;(5)了解信息使用的经济、法律和社会等问题并能合理合法地获取利用信息。根据这五项标准,目前美国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主要分为四种类型:(1)普通的图书馆教育。内容主要是向新生介绍如何使用图书馆,宣传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与服务项目,印制图书馆使用指南,或者在参考咨询台前一般性的读者答疑等;(2)针对某一专业开设的文献检索课。该课程依据学校的情况不同而异,有的排入课表,是有独立学分的正式课程,有的则属于讲座性质。学分课要远多于讲座。学分课的操作是预先要求专业教师详细填写专业教育对文献信息的要求,在学科馆员作了准备后,与专业教师共同研究教学内容,分工协同进行教学活动,布置学生作业和评价学生成绩。(3)网络教育。主要涵盖的内容有:在大学图书馆的网页上发布读者培训消息,如读者培训课程授课的时间、地点或图书馆举办的一系列活动;绘制网上地图,介绍图书馆各楼层各库室的功能;制作网上课程,教学生利用网络查找文献;利用网络进行远程教育等。(4)图书馆开设的专门指导训练课。这种形式与我国高校中开设的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相似。
英国大学图书馆的用户教育主要着眼于图书馆能为用户提供些什么,如用户如何才能高效利用图书馆的信息源?用户遇到问题、难题应该向谁求助?因此用户教育多为指导型服务,这种指导型服务可分为三种类型:书面服务、现代化手段服务和工作人员服务。
日本对中、小学信息能力教育高度重视,因此大学期间信息能力教育起步比较高,内容比较全面、系统。日本各大学的教学模式不一样,归纳起来有两种:(1)将信息能力教育组合成系列课程群的教育模式;(2)把信息能力教育作为主要课程。
目前我国图书馆开展的用户教育主要内容包括:(1)文献检索与利用的基础知识,现代图书馆利用基本知识及技能;(2)网络资源特征及利用知识;(3)各种专业数据库特征及检索利用;(4)学术论文撰写、投稿知识;(5)图书馆服务功能介绍及资源介绍;(6)应师生要求介绍有关文献知识等。开展用户教育的主要形式有:(1)文献检索与利用等课程;(2)新生利用图书馆讲座;(3)网络资源用户培训;(4)文献知识专题讲座;(5)毕业生数据库检索及论文撰写专题讲座;(6)网上教育,如制作网络课件、图书馆网上指南等;(7)定期或不定期编写有关资料,通过刊物、图书馆主页、印刷手册或单张的形式向师生通报或发送。
1.3 师资队伍的比较
美国对图书馆员的任职条件要求是相当高的,参考咨询馆员大部分具有图书馆学硕士以上学位,他们对目录学、文献检索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掌握得较好,其他工作人员一般是非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及硕士生,但参加图书馆工作后需接受必要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的培训。美国图书馆对馆员专业的要求普遍主张图书馆学和其他专业毕业的工作人员合理搭配、相互取长补短、以便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在人才培养上更加向教学、服务、研究复合型人才倾斜,教学优秀者受到鼓励。不仅负责用户教育的图书馆参考咨询部必须将教学工作列为本部门的主要工作,在招聘工作人员时,将能否胜任教学工作作为一项主要条件,教学工作表现出色的,还可被聘为终身教授。如此的用人制度为用户教育工作做了大量的师资储备。
在欧洲,如瑞典医学图书馆对师资培训也非常重视。参与用户教育的馆员,都有机会到高等院校接受有关专业和教学法的课程学习,以提高自身素质,使其有能力提供更多的符合用户实际教育需求的教学课程。其次,每次课后,都要搜集反馈意见,包括对学时长短、内容取舍、授课效果等进行评价、打分。参与讲课的老师,每次课结束后,要进行认真的讨论和总结。同时该馆设有专门的教学顾问对新教员进行教学法的培训和指导。为使教学变得更有吸引力,要求从事用户教育的教员不断根据需要改进教学方法,设计新的课程,用先进的检索技术,指导不同的学生。
在日本,开设信息能力教育系列课程比较多,参与的教师也比较多。有的学校各院系自己开设系列信息能力教育课程,由各院系自己的教师来承担,图书馆的教师负责实习辅导工作。还有的学校由不同单位的教师共同承担,如京都大学开设的“情报检索入门”课,承担教师由大学校长、图书馆馆长、院系教师,以及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组成。图书馆员与专业教师进行教学法的交流,保证较高的教学质量。
我国图书馆承担用户教育工作的部门一般是:情报部、咨询部或独立的文献检索教研室,教师基本上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由于图书馆是学校的教辅单位而不是教学机构,师资的职称与学历本来就偏低,图书馆所实施的定性定时管理工作方式与教学定量管理工作方式间存在的一些差距,使教师工作又受到了一些限制,再加上学科飞速的发展,教师再学习的机会不多,知识结构得不到更新等诸多因素,使教学难以向纵深发展。
2 国外图书馆用户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工作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各国用户教育各有其特点,我国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要想上一个新台阶,今后一段时期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2.1 制定相关政策,完善教学组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决定》的精神为我国营造自上而下、强有力的强化信息素质教育的环境铺平了道路。1984年以来在高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为高校的用户教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指导图书馆用户教育的具体的指导性政策并未出台。美国由大学图书馆学会制定《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推动全美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中国的相关机构,也应尽快商讨并出台推动网络条件下大学信息用户教育发展的适合时代特点的新举措。
教学机构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图书馆应设立用户教育机构,这样就能从组织上为履行教育职能提供保障,并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开教学研究活动,使教学计划落到实处。同时学校在进行教学工作的考核评优时,也应将用户教育的相关课程列入考评范围。
2.2 拓展教学内容,建立多元模式
对比国外大学图书馆用户教育计划,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绝大多数内容国内一些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中都已经涉及,但就深度来说,我们还是有差距。“文献检索与利用”课,虽然检索方面的知识介绍得比较系统,但往往缺乏针对性。信息环境的变化,要求信息教育的内容也随之变化,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第三条和第五条中的内容很值得我们借鉴。以往我们用户教育的内容大多着眼于文献资源的介绍和图书馆服务的介绍、工具书和数据库的使用等。当今世界信息载体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信息源非常庞杂,用户教育应教会学生用批判的眼光来评价信息和它们的来源,并运用所选信息构造成自己的知识库和价值系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资本、技术、信息和人员已经在国际间流动,建立知识产权意识,可以说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核心观念,因此用户教育还应让学生了解大量围绕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有关道德、法律的内容。如讨论有关印刷型文献和电子资源的安全性和防护性问题;讨论信息获取的免费或收费问题;理解知识产权、版权或公平使用版权材料的问题;遵守信息获取和利用的法律、法规、政策;合法地获取、保存和传递文献、数据、图像及音像资料;了解剽窃的定义,不将别人的成果据为己有等等。
就用户教育的形式而言,建立多元化的用户教育模式是推动信息用户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因为用户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信息源是丰富多彩的,读者信息需求是多方面的,用户教育的需求也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关于这点国内的同行基本形成共识,许多图书馆已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用户教育工作,但个性化的培训还需加强。用户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是加强用户教育深度的有效途径,在这方面,国外的同行已有成功的经验。专业教师根据自己所教课程的情况,事先详细填写专业教育对文献信息的要求,在学科馆员作了准备后,与专业教师共同研究教学内容,分工协同进行教学活动,布置学生作业和评价学生成绩。在此过程中,主角是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但必须有专业教师在专业指导上的支持和协助。图书馆学科馆员可结合专业教学的进程,针对性极强地讲授信息检索知识,使这成为专业课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这样既拓宽了专业教学的内容,也将信息素养的训练生动、具体地落到了实处。
2.3 加强理论研究,提高教师素质
师资是推进用户教育之根本。首先,图书馆应向学校争取必要的用户教育的教学编制,并给予相应的教师待遇。建立一支由专事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为己任(为保证教学的生机和活力,也必须参与必要的参考咨询,资源建设等图书馆的业务工作)、通晓业务、有组织协调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共事的教学带头人和组织者。其次,用户教育应渗透于图书馆的各项信息服务工作之中,每一位图书馆员都应具有担任用户教育任务的意识,尤其是学科馆员更应是用户教育的行家手里。
教师队伍建设还应大力提倡团队精神,发挥集体的力量,教师之间应经常进行教学交流与学术探讨,包括与同行的交流和与专业教师的交流,这对提高用户教育的质量无疑有促进作用。图书馆领导应多方关心和支持此项工作,尽可能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培训进修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