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家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强化村镇建设公共服务设施也成为各级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必须引以为重的首要任务之一,不仅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而且还要制定出符合村镇发展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这样才能最大化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农村乡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当下村镇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进行着重的探讨,并结合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行之有效的优化措施,以便为相关人士作为参考借鉴。
关键词:村镇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分析探讨
自十九大胜利召开以后,国家对于加强村镇建设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改善民生,保障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又要扩大公共服务,提升村镇住房质量和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基于此,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就要从多方面入手,适当提高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加大政府财政部门的资金投入力度,进以全面的提升村镇经济发展速度,缩小城乡差距。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一些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却会受到很多因素所影响,进而不仅降低了公共服务水平,而且也给人们日常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保证村镇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适用性,这样才能达到最终目的。
1.目前我国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分析
1.1建设现状
1.1.1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短缺
众所周知,要想保障村民生活质量,满足其日常生产生活所需,就要不断扩大公共服务,确保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充足性和先进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和经济收入,进而在缩小城乡之差距的基础上,有效摆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带来的限制。而目前我国一些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仍存有很大的问题,最为明显的就是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不足,设施功能较为滞后等问题,从而使得村民无法第一时间在当地进行就医看病,再加上城市医院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所以即使身体不适,也不去选择就医,这样日积月累,就会使得疾病缠身,甚至还会危及到生命安全。另外,由于村镇缺少高配置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所以村民整体经济状况也是十分之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到子女就学问题,降低农村学校的入学率。
1.1.2留守老人、儿童数量明显
近年来,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大多农村劳动力都会进入到繁华的大都市谋求职业或居住。这种情况下就导致农村人口密度日渐降低,留守儿童以及老人的数量却在逐年上涨。相对,由于人员稀少,村镇的建设规模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规模都较以往缩减很多,即使有的村镇配置了一定数量的公共服务设施,但是却有很多设施都处于闲置状态,不仅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而且还给村镇整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阻碍。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自2006年开始,我国乡村人口数量和就业人员就开始逐年递减,要想改善这种现状,就要不断加大村镇基础公共服务配置力度,大力发展第一产业。
1.1.3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类型不全
通常,公共服务设施都是建立在基础设施之上的,而由于大部分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足,所以使得整体公共服务水平也是处于较低的状态,如:医疗、教育、行政、文体等公共服务水平,进而致使一半以上的村民,尤其是贫困山区的居民很难享受到公共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拉开城乡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类型不全所致,具体表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分析:
第一,村镇卫生设施短缺、医疗水平偏低。据相关调查分析,我国有很多村镇除了会在中心村配置相应的医疗公共服务站,其他村镇都缺少基层卫生公共服务设施,并且所建的医疗保健站也只能服务与本村村民,无论是建设规模,还是医疗条件等都是处于最低状态。据相关农村统计年鉴分析,仅在2012年一年,全国村镇卫生室建设约70万个左右,而设立卫生室的村镇仅占到90.5%左右,且平均每个农业人口村卫生室人员只有不到2人。
第二,村镇教育水平偏低。一直以来,我国都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差距十分之大,由于大部分村镇经济水平都要低于城市经济水平,所以其在教育方面的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也要远远落后于城市,不仅缺少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而且师资力量也是极为薄弱,一些村镇甚至根本没有设置学校,只能去就近的镇里就学,这种情况下,就会使得农村校车经常发生人员超载、翻车等安全事故。
第三,村镇行政管理水平偏低。一般情况下,只有在中心村才会设立村委会,且村委会建设规模十分狭小,基础设施也是较为落后,相关工作人员大多会以当地模范村民代表为主,不仅缺少规范的管理手段,而且分工也是极为不明确,经常是一人多职,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大大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降低当地的公共服务水平。
第四,村镇文体水平偏低。现阶段,我国很大一部分村镇都缺少文化中心的配置,即使有的村镇会设置,但是规模和设施也是较城市落后很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村民日常活动和交流的方式基本以聚众聊天为主,一些偏远的村落甚至还存在聚众赌博的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村镇经济发展,破坏了村风村貌。
1.1.4缺少严格的规范标准
自始至终,我国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范以及配置标准都是按照城市的相应建设制度为基准,一些村镇在进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时,常常缺少正确的规划指导,进而导致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供给不足的现象频频发生。另外,由于缺少严格的规范标准,所以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在实际配置和建设过程中就会缺乏科学有效的指导依据,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内容。还是建设规模都会存在较大的不明确性,进而既影响了村镇经济发展,也会让村民享受不到应有的公共服务,降低其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质量。
1.2问题成因
1.2.1地域经济原因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人口大国,由于各地区的地域环境存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也是参差不齐,这种现状尤其是在村镇发展上面极为明显。另外,受各地气候因素、地理位置因素以及自然因素所影响,村镇的规模分布,村镇的建设规模也是大小不一,从某种意义上看,这就会给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造成很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经济富裕的村镇,其不仅建设规模显著,而且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也是供给充足。相反,经济落后的村镇,其建设规模较小,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也是极为短缺和滞后。
1.2.2村民教育文化程度原因
与城市居民相比,大部分村民素质和受教育程度都处于偏低的状态,其大部分人群只将认知和精力投入在住房质量的提升上,相对对于生活环境的改善以及配置公共服务设施上却是极为忽视。据相关数据统计,在2014年,我国各地村镇居民文化水平,不识字或识字较少的村民约占总人数的6%左右,小学程度的村民占到23.4%、初中程度的村民占到50.2%、高中程度的村民仅占11.4%、中专程度的村民占到9%。
1.2.3投入资金原因
通常,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都是由当地政府出资或村民自行出资进行建设,基于投资主体的差异,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也分为自建配置和公建配置两种模式。其中,自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由于资金投入有限,所以相对应的服务功能也只局限于满足本村村民的基本生活所需,甚至一些村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也是达不到相应的标准,不仅短缺,而且还供给不足。而公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由于缺少产业支撑,所以仅仅依靠当地财政部门拨款进行建设,但是这种资金投入力度也是极为有限,所以根本无法从根本上保障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质量。
2.强化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相关策略
2.1贴合实际、因地制宜
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使其所居住的环境得到彻底的改善,享受到公民应享有的公共服务。基于此,在进行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及配置工作时,相关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就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规模和配置标准,尽量做到供给充足、服务全面、功能齐全,保障每一位村民都能享受到良好的医疗服务、教育服务、社会保障以及文体服务等,最大化缩小城乡差异,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2.2集中配置、覆盖全面
要想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带来的限制,在配置村镇公共服务设施时,相关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就要本着就要按照集中配置、覆盖全面的原则来进行,不仅要结合村镇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建设规模,引入现代化的基础服务设施和服务技术,力争满足每一位村民日常生活所需。而且为了避免资源浪费,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利用率,还要结合村镇人口密度进行延伸服务,即让人口规模较小的村镇享有与周边毗邻中心村共同接受公共服务的权利。此外,还要充分考虑村民的精神文明生活,尽量将公共服务设施布置在距离村民居住地较近的地方,这样既便于村民开展集体活动,形成聚集效应,又能丰富村民的日常生活,增强其娱乐积极性,进而真正成为新时期和谐小康新农村代表。
2.3便民利民、突显公益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村镇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分为公益性公共服务和经营性公共服务两种类型。加强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既是为村民提供优质服务,又是保障其日常生活质量,为其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因此,在进行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时,也要尽量以公益性设施为主、经营性设施为辅的理念来进行,从多方面入手提高配置标准,让村民在医疗、文体、教育、行政等方面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服务,这样才能在保证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基础上,真正达到便民、利民、为民,从而更好的突显我国村镇公共服务配置标准的实效性和可行性。
2.4以民为准、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村镇公共服务设施的载体主要以村民为主,所以为了保证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真正缩减城乡差距,就要在对其进行配置时,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因为村民才是村镇中最大的受益人,所以必须按照村民的实际需求和意愿来进行配置,急村民之所急、想村民之所想,这样才能使公共服务设施发挥出最大的实效作用,为现代新农村建设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3.优化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一般情况下,我国村镇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规模都要结合村镇实际人口数量来进行确定,因此,为了保证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适用性和合理性,就要按照国家相应的新农村建设标准将村镇划分为三个等级,即大型、中型、中小型三个等级,相对,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规模也要按照这个标准来进行。
据我国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所示,为了进一步缩减城乡差距,消除城乡二次元经济结构,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就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优化,即要按照村民的实际生活需求来设立配置标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第一,教育公共服务设施要尽量设置在远离村镇市场、公共娱乐场所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的场所,且教育设施和教育条件要按照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要求以及新课改要求来进行设置,尽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让农村子弟享受到同等的教育服务;第二,医疗公共服务设施要尽量设置在离村民居住地较近以及村子中心位置处,这样既便于村民第一时间就医,又能保障村民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公共服务;第三,文体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要设立在村民集中的地带,这样既有利于行政公共服务组织村民开展集体活动,起到一定的集体效应,又能提升村民的精神文明生活质量,使其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都能得到最大的提升;第四,社会服务保障配置,应以村民所需为准,做到结合实际、功能齐全、供给充足,这样既可以解决留守老人和儿童的生活保障问题,又能为村镇劳动力就业以及学生就学提供可靠的保障,从而使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新农村建设标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配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使其所居住的环境得到彻底的改善,享受到公民应享有的公共服务。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却仍会面临很多因素所影响,进而发生各种问题。所以,要想改善这种现状,就要按照国家相应的规范政策对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进行全面的优化,并遵循便民、利民、爱民的原则,深入的开展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工作,这样才能满足村民的实际生活所需,为进一步实现和谐小康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志.城乡发展构建科学规范的村镇建设标准体系研究[J]农村建设,2017,10:44-45
[2]夏宇.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体系指标研究[J]中南大学,2018,02:24-25
[3]徐敏.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12:29-30
[4]李丽霞.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相关措施[J]经济师,2017,06:58-59
[5]孙悦.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的优化[J]公共服务,2018,04:12-13
[6]马志成.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探讨[J]城乡发展,2018,01:36-37
论文作者:邓天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4
标签:村镇论文; 公共服务论文; 设施论文; 村民论文; 标准论文; 城乡论文; 规模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