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之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源论文,改革开放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动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08(2008)08-0005-04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不仅解放和发展了中国的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加强和改善了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更为重要的是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改变了中国及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一、改革开放过程中恢复和发展的党的思想路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已久的思想路线,是党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问题、不断开创革命和建设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我们党在实践上迈出的每一个重大步伐,理论上形成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取得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但这条思想路线在“文化大革命”中却遭到了破坏,以至于假马克思主义、假社会主义、本本主义、教条主义、思想僵化、个人迷信盛行,我们的人民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在这方面邓小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是恢复了党的思想路线。明确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科学地阐述了党的思想路线与政治路线的关系,指出思想路线是确定政治路线的基础,是政治路线得以贯彻执行的保证。二是丰富了思想路线的内涵。创造性地提出了解放思想这一概念,把解放思想看做是实事求是的组成部分和内涵。提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1]“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2]其后邓小平又对解放思想的含义进行了科学界定: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强调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解放思想。三是把实践看做是实事求是的基础,对实事求是作了完整表述: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四是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将党的思想路线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党的思想路线的恢复和发展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极大的意义。第一,它使人们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如下注解:“‘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精神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为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事,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出来,列宁的本本上也找不出来”[4],只能靠中国共产党根据客观存在的实际,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列宁之所以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在于他不是从书本,而是从实际、逻辑、哲学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上找到了道路,在一个落后的国家搞成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毛泽东,并不是在马克思、列宁的书本里寻求在落后的中国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途径,而是从中国的国情里找到了道路,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领导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马克思未能预料到在一个落后的俄国会实现十月革命,列宁也未能预料到中国会用农村包围城市夺取胜利。革命是这样,建设也是这样。在革命成功后,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固定的模式。“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5]第二,使人们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和人民经历了三次思想大解放。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是由真理标准大讨论引发的,其结果是恢复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使人们从“两个凡是”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第二次是由1992年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引起的,其结果是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统一了人们对“姓资姓社”的认识。第三次是由江泽民在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引发的,其结果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统一了人们对“姓公姓私”的认识。三次思想大解放,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实现了从封闭到开放、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人们的思想方法实现了从务虚到务实的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从守旧僵化到创新的转变。思维方式、思想方法、思想观念的转变促进了实践的大发展。我们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社会的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从社会主义建设的苏联模式到中国特色模式的伟大历史性转变。第三,使人们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主观主义不是从客观现实出发,而是从主观愿望和臆想出发来认识和对待事物,以致主观和客观相分离,理论和实践脱节。形而上学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邓小平指出:“违反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的思想,违反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实际上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反映。”[6]不管是主观主义还是形而上学都是与党的思想路线相违背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我们多次遇到“左”和右的干扰,这些干扰在不同程度上可以说是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反映。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对于这些“左”和右的干扰,三代领导集体都多次予以批判,明确指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我们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又要反对经验主义的僵化。为此,就要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就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要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这是我们立国和团结全国人民奋斗的根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阐述一方面表明了我们党对这条道路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越明确,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三个解放出来”的结晶。
二、改革开放从反思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性思考入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认识基础
邓小平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7]“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8]由于对这两个根本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导致了我们在许多问题上的认识陷入了误区。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教条化。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刻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创立的,其对社会主义的设想是在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作了最缜密、最深刻的研究,对空想社会主义作了科学改造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论证。否认这种设想包含着伟大的真理,否认它对于实践中的社会主义所具有的指导意义,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但另一方面,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些设想,把他们的属于一定历史条件的认识成果,看成是不需要在实践中得到证实、修改、补充和发展的不可移易的绝对真理,当做先验的模式和唯一的标准,用以裁决当今的社会主义现实,也是错误的,是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二是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革命”化。社会主义是个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是体现在它能够使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上。但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却一度出现重思想政治建设的革命化轻经济建设、重精神文明轻物质文明的现象,出现了另一类型的“一手硬一手软”问题。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革命”化还表现在,在解决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时习惯用革命的手段、用搞群众运动的方法,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以革命促生产。邓小平说,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领袖,中国革命是在他的领导下取得成功的。然而他有一个重大的缺点,就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是说他不想发展生产力,但方法不都是对头的,例如搞“大跃进”、人民公社,就没有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办事。恩格斯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9]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重思想政治工作轻物质生产,以革命促生产,因其违反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违反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以及共产党执政规律,不仅经济建设搞不好,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也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难以真正搞好,即使暂时搞好了也坚持不下去。三是对发展阶段的认识超前化。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我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独立发展阶段,因此我们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不是马恩所设想的作为共产主义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在如何使不够格的社会主义发展为合格的社会主义这一问题上,邓小平指出,我们犯了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的急性病。急性病的主要表现就是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企图通过“大跃进”的方式使中国在短期内实现共产主义。性急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不能正确地制定路线方针政策,从而违反了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
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多次指出:“我们搞四个现代化,不开动脑筋,不解放思想不行。”[10]“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11]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反思首先是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开始的。从反思中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一是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具有科学特质;二是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在运用的时候,将它的基本原理与各国的基本国情相结合,和不断变化的实际相结合,探索解决新问题的新方案,具有实践特质;三是马克思主义是随时代发展而发展,随实际发展而发展的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特质;四是马克思主义是在不断借鉴和吸收人类各种先进思想文化的过程中发展的,具有开放性特质。
与此同时,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重新认识。邓小平明确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以公有制为主体,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调整的必由之路;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我们要建设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等等。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战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正确应对和驾驭经济全球化、促进共同发展等。与此同时,围绕着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提出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党;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着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提出了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实践、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实践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并在实践中显示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熔铸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事业,是一项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实现民主、文明、和谐的伟大事业。这一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艰辛探索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认真实践开创的,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21世纪的,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向前推进的。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在总结经验教训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完善的。毛泽东曾生动地指出,我们党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邓小平强调:“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12]邓小平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得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结论。总结我们几十年搞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得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困,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结论。我们的一些同志在埋头经济建设的时候出现了对政治动态不关心,对腐败现象不警惕,纠正的措施不得力,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导致我们的政治生活中发生了资产阶级自由化。在总结这些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两点论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强调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以江泽民为首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齐抓不动摇,在国内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等严峻考验面前,依靠党和人民,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对它的认识也不可能一步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滋生,形式主义盛行,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严重,独断专行、软弱涣散问题突出,以权谋私、贪图享乐现象蔓延,政治体制改革拖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后腿,等等。事实证明,搞社会主义建设只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政治、组织保证,于是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战略方针,和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发展为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三位一体”。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发展既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空间,也承受着来自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压力,人民群众出现了“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的问题,更彰显了社会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不完善敲响了警钟。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表明,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而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在党的十六大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至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进一步完善,确立了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四位一体”的格局。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活力。活力之一是我国成功地确立了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了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医疗保障体系。二是政策充满了活力,特别是农村和农业政策。不仅全部取消了农业税、牧业税和特产税,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335亿元,而且建立了农业补贴制度: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对产粮大县实行奖励补贴。当前世界闹粮荒我们不心慌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充满活力的体制政策激活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力地保证了我国粮食安全。三是我们坚持完善基本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并使之充满活力。作为主体的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得到展示。制度活力是我们抵御20世纪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亚洲金融风暴的压力,化解国内的“非典”、特大洪涝及冰雪灾害的力量源泉。四是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说,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乃至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富强中国、发展中国。
[收稿日期]2008-05-10
标签: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党的思想路线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邓小平论文; 革命论文; 时政论文; 精神文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