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应用论文_胡成霞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应用论文_胡成霞

胡成霞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经济的发展,使得国民的生活质量与消费水平明显提升,对房屋的建筑要求逐渐提高.除了对其舒适度、美观度较为重视以外,对其安全质量是更加的重视。近几年,我国部分地区地震灾害频发,致使国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遭到破坏,使得其开始关注房屋建筑的抗震设计。本文先是对抗震设计对房屋建筑安全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后又对其设计方案的选择以及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展开了深度探究。此次探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对抗震的设计的简述,有利于建筑企业对其建筑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进行完善。

关键词:房屋建筑;建筑结构;结构设计;抗震设计

前言:在影响建筑安全性能的众多因素中,其结构的设计影响最为关键。合理、科学的结构设计,是确保其质量的基础。在建筑的结构中,增加抗震设计,利于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进而提升建筑的抗震性。房屋抗震性的提升,可以有效避免因地震而造成的不必要损失。文章依据抗震设计对建筑结构的重要性及其设计的方案选择,提出了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对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具有理论性意义,对建筑安全质量的提升具有现实性的指导意义。

一、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意义

对建筑进行抗震设计,其重要意义如下:(1)可保正建筑内人员的人生安全,为其室内人员的逃生争取时间。(2)提高建筑的抗震性,利于延长建筑的使用年限,使其价值能够获得充分发挥。(3)确保建筑物的建设安全。保证人员人身及财产安全的前提是确保建筑本身的安全性。为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站在多种角度对影响其安全性的因素进行分析[1]。地震灾害,其发生时间具有不确定性及不可预知的特点。如果突然发生地震,严重的情况下,建筑物会出现坍塌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使受灾人员的精神受损。为此,在建筑设计阶段,在其结构的设计及环节中,相关设计人员应重视建筑的抗震设计,降低地震对其的影响,进而为国民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二、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选择

(一)设计方案中应配有简图

在对房屋的抗震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其设计图纸除了应该具备基础的语言描绘以外,还应对设计的重要环节配以图片进行细致的说明。图片内容主要包括设计中各环节的计算图,房屋地区地震传播的路线图等。对于建筑的抗震设计,其设计过程中的竖向设计较为重要,应当确保建筑的竖向设计满足其垂直的重力荷载,有利于其应压力水平始终处于均匀状态[2]。除此之外,抗震设计的选择,还应将房屋的结构设计作为挑选的条件之一,其结构的设计应遵循垂直重力荷载的原理。抗震设计的原理是将因地震产生的振动力通过最短距离的路径,各自分散给建筑的竖向结构墙及支柱上。通过结构中的抗震设计,使得在发生地震时,可迅速将地震产生的振动在建筑中进行分散,进而减少地震对建筑的破坏。

(二)设计应该具备合理的刚强度

在抗震设计中,应该注重建筑的刚度及强度问题。建筑设计方案中,应对建筑结构的刚、强度的分布进行合理标注。科学的抗震设计,可对建筑结构中的防震缺陷进行有效弥补,进而防止或避免地震时,建筑局部结构抗震能力被削弱,又或是因震力造成建筑结构发生变形,致使建筑出现薄弱点。地震灾害会使薄弱部位发生塑性变化,致使建筑的应压力变得集中[3]。对于房屋框架的设计,应防止结构节点遭受破坏,控制其底层支柱塑性铰形成的时间,尽量使支柱及房梁的塑性铰分散开来。以上建筑设计的关键内容,可以通过对抗震设计的优选,而使之逐一获得具体化的体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应用

(一)地基与基础设计

地基建设,建筑设计的基础。在设计建筑结构的过程中,依据建筑的建设标准,科学的选择与建筑相匹配的地基工程,有利于建筑结构刚性与整体性能的提升,更有利于建设人员按统一的标准进行地基建设。对于地基填埋相关参数的设计,设计人员应将填埋的深度进行不断加深,既增加地基的嵌固深度[4]。与此同时,建设人员还应注重地基的回填夯实操作,有利于为建筑在地震中的稳定性提供保障。建筑的结构设计主要包括两部分,分别是地基建设和上层建设。若想使得建筑在地震发生时,其整体应然保持一定的稳定,做好基础部位的设计工作十分重要。具体操作是在基础与上层部位安排设计构造柱,其既可以作为建筑的竖向支柱,又可以作为其横向圈梁。通过对地基及基础的设计,可以提高房屋的基础刚度,使其抗震性增强。

(二)房屋场地的挑选

在建筑的抗震设计中,其建筑场地的选择十分重要,远离地震多发地带,选择地质稳定性较强的地区,是提升建筑抗震性能的基础。地震灾害,其发生的时间缺乏一定的确定性,发生频率缺少规律性。一旦发生地震,其破坏力必定不小。当地震来临时,首先受到破坏的是地基。地基遭到损坏,会使得上层建筑体失去稳定,随后遭受破坏。对于房屋建设场的选择,具体方式如下:(1)应首先选择地势宽阔、平坦,土质坚硬的地区。地质的坚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正房屋的地基不受地震的影响,还可以防止地基出现位移或者是沉降的问题,进而为上层建筑体的稳定性提供保障。(2)如果受政策或规划的影响,使得建筑的选址刚好处于地震的多发地带,加固地基是十分明智的方法。地基是建筑的基础,加固地基,可提高建筑的抗震性。(3)建设场地的挑选还应尽量避免易出现泥石流或山体滑坡等灾害地区。地震发生后,即便是建筑稳固,未受到任何影响,但避免不了的是地震造成的其他灾害,对建筑进行二度破坏。

(三)房屋尺寸的设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技术的进步,使得建筑的高度逐渐增高。高度越高,其安全性就越低,并为抗震设计带来了挑战。房屋的相关尺寸对于其具有的抗震能力密切相关。例如,房屋的总长度及总宽度等。依据国家对建筑高度的标准,合理对建筑的尺寸进行设计,有利于建筑具备一定的防震功能,使其被迫坏的可能性降低。在我国,传统的建筑屋顶都比较高,且拥有诸多的装饰,设计较为华丽,不利于建筑防震功能的发挥[5]。传统的设计方案,会使得建筑变形的可能性提升,增加了危险系数。屋顶被设计的铰矮的建筑,其屋顶中心与建筑中心始终保持在同一垂直线上。地震发生时,因建筑的中轴线较为牢固,使得建筑整体的受力较为均匀,致使其抗侧墙断裂或变形的可能性有所降低,切断了地震作用的传输。

结论:言而总之,近年来,我国地震灾害频发,致使房屋建筑的抗震问题成为国家及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建筑的安全质量,直接影响着国民的生命安全。如若其安全质量较差,必会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及国民生活造成不良的影响。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适当的加入抗震设计,有利于提高其安全性。文章针对抗震设计的重要性及其设计应选择设计方案中配有简图及设计具备合理的刚强度的方案,提出了其在结构设计中地基与基础设计、房屋场地的挑选以及房屋尺寸的设计等应用,希望能够对建筑单位的设计工作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申晓伟.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应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2(10):00040-00040.

[2]陈德源.略谈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13(22):41-42.

[3]郑佳勇.略谈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3(4).

[4]吴小杰.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结构设计理念略谈[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0(31).

[5]张鑫.略谈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3(33).

作者简介:胡成霞 身份证号:42098419840130XXXX

论文作者:胡成霞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1

标签:;  ;  ;  ;  ;  ;  ;  ;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应用论文_胡成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