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体育项目、体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环境、民族文化环境息息相关,在独特的文化环境熏陶与渲染之下,我国少数民族产生了许多极具教育价值的传统体育项目,这些传统体育在强健人民体魄,促进优秀民族文化发展传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联系实际,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价值进行深度挖掘,并就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价值功能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价值;实现途径
我国拥有众多少数民族,回族、傣族、苗族等55个小数民族在千百年的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育文化,这些带有浓浓民族风情的体育项目、体育文化锻炼了民族的体质,塑造了民族的性格,丰富了民族的生活,凝聚了民族的情感,同时也促进了民族的长远发展【1】。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下面立足小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历程,就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价值展开深入探析。
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少数民族发出了独具特色、丰富多样的体育项目,这些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规则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无一不与民族所处地理环境、民族文化氛围有关。如我国蒙古族一代地域辽阔,以游牧生活为主,蒙古族的民族文化是在马背上建立起来的,再加之自然环境相对恶劣,需要与财狼为伴,因而蒙古族人们骁勇善战,他们热衷的如摔跤、赛马等体育运动项目既是他们勇敢、豪迈个性的体现,也是他们增强身体素质,提高生存技能的必要活动。因此,地域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发展出的体育项目、体育文化也有很大不同,这是我们研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历程、传统体育教育价值的基础【2】。
1.1在学术研究中发展的民族传统体育
我国一直十分重视对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挖掘与保护,体育文化作为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其的保护与发展也受到高度重视,尤其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和保存、传承与发展力度在世界上少有。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得以传承、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加大了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力度,并于1984~1991 年间组织了相关人员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了集中的调查、研究与整理,《民族体育集锦》、《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中华传统游戏大全》等重要文献资料均是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这些文献资料内容丰富、参考价值显著,散落在少数民族中的约有676项传统体育项目都被详细记录列于其中(《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除书中所记载的之外,还有许多传统民族体育项目隐藏在民间有待挖掘与整理【3】。
一直以来,我国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从未间断,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也在不断发展,且对于少数民族传统题体育的研究逐渐系统化,在这些研究活动的推动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价值也逐渐被人们发现,受到人们重视。如我国于2001~2007年间陆续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审视》、《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导论》(以上著作在本文中排列顺序不分时间先后)等重要著作就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价值做了相对详细、系统的阐释与说明【4】。在上述著作出版后,我国又陆续发表了大量高质量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论文,并形成了华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吉首大学、湖北民族学院等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基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促进了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2在体育竞技活动中发展的民族传统体育
我国十分重视体育活动的开展,也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大力支持与引导。具体表现在,我国已经形成全国和各省定期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机制,且该机制正逐步朝着规范、科学、有序的方向发展。这一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使其在全国范围内乃至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让多种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被人们了解、熟知、认同、接受与喜爱【5】。
在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方面,我国做出了很多努力,历史性事件为:1953年,我国在天津首次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此后,每4年一次的体育竞技机制逐步形成且渐趋完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由两大部分内容组成,表演项目与比赛项目【6】。随着运动会开展次数的增加,各项竞技机制、管理机制的完善,运动会中比赛项目、表演项目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如1982 年开展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表演类项目只有16项,而至2011年举办的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表演类项目已经增至188项;与此同时,参赛人数、观赛人数也都在逐年增加。由以上数据可知,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举办以及运动会各项管理、竞技机制的完善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2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价值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与教育价值。在过去的研究历程中,有多位学者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做了相对集中、系统的研究,但对其的教育价值却鲜有提及。可以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所隐藏的丰富的教育价值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其自身具有的教育功能也尚未实现,人们都相对片面的看到了传统体育的审美性、趣味性、娱乐性、休闲性,但却未能正确认识到隐藏在那片欢声笑语或大汗淋漓后的教育性质【7】。基于此,下面联系实际,就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价值做尝试性研究。
2.1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
“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本质,是教育的最终目标【8】。而所谓的立德树人,指的是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与社会公德进行教育,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社会观,形成健全人格,成为一名合格的“人”。而在立德树人、教人育人方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备这样的教育功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少数民族思想文化的结晶,其中渗透了各民族代代相传的积极向上、敢于进取、拼搏奋进、永不言败的精神与品质,蕴含了各民族祖先的输赢观念、竞技观念,其中的优秀思想与精神能为当代青年带来巨大启示。可以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群体培养人的重要方式之一,且在现代化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的教育价值功能也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衔接、相融合,其的教人、育人功能也更加显著。
2.2生命教育价值
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吸毒、暴力、他杀、自杀等危害生命、损害生命健康的不良行为,究其原因,是当事人未树立起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念,缺乏保护生命、爱护生命的正确意识。鉴于此,需要在全世界范围内普及生命教育,通过科学、深刻的生命教育,唤起人们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进而树立起珍惜生命、保护生命的意识,达到涵化生命情感,增强其坚强意志的目的。而在加强社会生命教育方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也有一定优势,合理发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功能,可有效促进这一教育目标的实现【9】。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蕴含着大智慧,各项体育项目的作用不止在于锻炼人们身体、强健体魄,提升人的体质健康水平,更重要的是对运动者、观看者进行生命教育,培养其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让其树立起对生命的敬畏;同时通过身体的锻炼与心理的受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达到提升个体生命价值的教育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少数民族的大多数传统体育都与生活有关,是在实际的生产成活中形成、发展,因而很多体育项目都具有娱乐放松、健身休闲、感恩天地自然、凝聚群体、养身怡情等多种功能,也包含有对民族群体进行生命教育的价值功能。如高脚竞速、木球运动、射弩运动等多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是表达了少数民族对生活、生命的热爱,他们通过运动、比赛的方法表达出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蕴含着伟大、高深的有关生命的智慧,因而无论是参与比赛还是观看比赛,都能获得对生命的新认知,也实现对生存能力的有效培养,能让生命的意义加深,生命的价值提升。
2.3社会伦理教育价值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联系不同群体成员的重要纽带,是促进个体间交往、交际的重要平台,也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特征形成的重要场合。我国少数民族以群居生活为主,一个群体、部落便是一个大家庭,一个小社会,群体的发展与壮大需要各个群体成员之间的紧密联系、团结协作,而要想实现群体间的凝结互助,则需要一定的平台与契机,少数民族传统运动活动便充当了这一平台,为人们的金钱交易、情感交流提供了重要契机【10】。同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强调以和为贵,不注重竞技与输赢,注重体育项目的“规范礼仪,公平公正、扶老爱幼、和平团结的社会伦理教育功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也蕴藏了与尊重自然、感恩自然等重要的生态伦理观念,因而在对公共实施社会伦理教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4素质教育价值
除上述分析到的各项教育价值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也具有素质教育功能。具体表现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强调“锻炼心智”,注重对人的精神、性格以及人格的培养与锻炼,旨在通过适当合理的体育运动,改善身体健康状态,实现道德修养与身体修养,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最宝贵的精神是内在人文精神,而这一精神要义与现代素质教育中相关理论观点不谋而合,且与国际上大热的篮球、足球等体育项目相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更多源自自然、源自生活,因而其形式多样化,并且对运动场地、运动器材无多大要求,体育活动容易开展;又因为其具有较强的休闲性、娱乐性,且“准入”门槛低,是大众性质的体育活动,大多数身体素质符合条件的民众都能参与到运动活动中,并从活动中享受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所带来的释放身体、思想压力、强身健体、维护稳定生理功能、获得心理满足的快乐。
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
3.1学校实现途径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活动,教育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始终是教育的宏旨要义”。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学校在推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价值功能实现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应尽心尽责承担起发展、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引进学校体育教育中的方式,让更多的学生、社会群体熟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以健全完善的教育体系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传承做保障,进而有效推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价值的实现。同时,学校也应正确认识到,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工作是有机联系的整体,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如,于学校体育教育中引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能增强其在社会范围内的影响力,为其的发展、传承创造有利条件;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融入,也能让学校体育教育内容大大丰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训练选择,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练习兴趣,推进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更加顺利的开展。为此,我国各中小学校、高校都应结合自身情况,积极引进、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缓解现代体育异化现象的同时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功能的实现。事实上,目前我国已经有多少学校在这方面做了尝试与努力,并取得了相对理想的教学效果。
3.2社会实现途径
在传承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功能方面,社会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功能、作用,积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开展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关的社会活动,以此提升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力,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功能的实现。具体而言,社会相关部门、机构应当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科学运用各项社会资源在各省市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利用运动会的影响力、号召力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并对其产生兴趣,以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长远发展奠定群众基础;与此同时,也通过运动会的开展让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所蕴含的思想、价值观念在社会范围内广泛传播,让其的教育价值得以实现。更为重要的,是利用运动会将全国各民族聚集起来,让运动会成为拉近广大华夏儿女的纽带,让我国的民族凝聚力得到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得到增强,让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得以彰显。最后,社会需充分运用各类媒体等宣传手段,做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传播工作,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推广传播。
3.3生活化途径
学校教育与社会活动途径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价值的实施与实现,将在社会会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广大民众的推广与普及,而要想更好的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还需充分发挥传统体育的大众性、亲民性特征,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活化,将其真正融入到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成为他们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的好方式,进而从根本上扩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普及范围,提高其的影响力,让其能代代相传下去,也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价值得以实现。具体如,高脚马、秋千、珍珠球等民族体育项目就有着十分强的娱乐性、休闲性,相关人员、部门可积极发挥上述体育项目的优势,在小区、社区中进行推广,让其融入社会民众的日常生活,促进其的传承发展。
3.4其他实现途径
除上述方法外,相关部门还需着力构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专业人才,让传统体育项目得以代代相传,也让其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其次,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作用,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融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并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开展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定期在学校内开展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跳竹竿、荡秋千、抛绣球等民族体育活动,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兴趣,促进少数民族传体育文化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小军,陈波,姜明.民族地方院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的问题[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9,28(04):76-82+88.
[2]王兰.从“锦标主义”到“中华民族一家亲”——全国民族运动会价值观的嬗变[J].体育学刊,2019,26(04):22-29.
[3]孔琳琳,陈荣浩.文化学视野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9,39(04):71-75.
[4]余德军.德宏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社会价值探析[J].武术研究,2019,4(07):115-117.
[5]蔺益超,冯发金.新时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转型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1):175-177.
[6]卢香榴.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社会价值与传承探讨[J].科教导刊(下旬),2019(07):162-163.
[7]张王利.基于文化人类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价值传承探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6):41+43.
[8]杨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困境与对策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0):191-192.
[9]王洪珅,韩玉姬,梁勤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生境困境与消弭路径[J].体育科学,2019(07):33-44.
[10]王伟.风险视角下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路径与审计策略[J].西部皮革,2019,41(12):99-100.
论文作者:余峰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体育论文; 民族传统论文; 价值论文; 文化论文; 我国论文; 少数民族论文; 生命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