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状态的影响论文_季肖,井莉

摘要:目的:针对老年分裂症患者展开,探讨临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模式对其精神状态产生的不同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0月-12月收入我院精神科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6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以入院出院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NOSIE【1】评分作为评判标准。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精神状态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减轻焦虑、抑郁以及激惹等不良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病情稳定与好转,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应加大推广。

关键词 老年精神分裂症 临床护理路径 精神状态

【Abstract】:Objective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study on the different influence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 and traditional nursing mode on their mental state. Methods: 60 elderly schizophrenic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psychiatric department from October to December 2018 were randomly selecte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traditional nursing mode. experimental group adopted clinical nursing path model, the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and the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panss) were used as the criteria for evaluation.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has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mental state of the patients and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s.

Keyword Senile schizophrenia Clinical nursing path mental state

研究数据显示在临床上,精神疾病中患病率最高的其中之一就是精神分裂症【2】。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是一组以60岁以上老年人发生的病因未明确的精神病,临床上表现为思维、情感及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比如言语内容匮乏,发音模糊、情感淡漠反应迟钝,精神减退等。这是由于躯体疾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而导致的精神障碍。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病因是复杂多因素的,患病后会导致生存质量严重下降,所以,找到最有效的护理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临床护理路经(CNP):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标准化护理方法,特点是【11】制定护理计划以疾病诊断为依据,以患者病情变化为横轴,以护理方法为纵轴,优势在于能够以患者为中心,根据病情变化有预见性的制定护理措施,不再是被动的依靠医嘱,整个护理过程均有护理评价,保证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如此患者可以在病情变化的第一时间得到正确的治疗与护理,既减少住院费用,又促进了患者疾病预后发展,提高了医疗水平的发展。本文目的在于研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状态的影响,取得满意结果,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12月收入我院老年精神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人,(均通过家属同意和医院审核通过)均符合 CCMD - Ⅲ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3】,无器质性精神患者,其中男患者26例,女患者34例,年龄53-72岁,平均(60±4.2)岁,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15人,初中文化程度20人,高中文化程度15人,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10人,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人,其中,对照组包括男性患者 9例、女性患者 21 例,年龄为55-70岁,平均(61.83±5.29)岁 ;观察组包括男性患者 8 例、女性患者22 例,年龄为54-71岁,平均(62.29±4.17)岁。两 组 患 者 一 般 资 料 比 较 无 明 显 统 计 学差 异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专人发放专人回收,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由问卷调查结果可分析出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有恐惧焦虑抑郁紧张激惹等。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和护士观察量表NOSIE对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出入院前后分别测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入院后为家属介绍医院环境,做好入院宣教。其次向家属做健康宣教,讲解相关疾病知识,注意事项包括用药注意事项和陪护注意方法,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如架床栏,防跌倒坠床标识以及屋内避免锋利危险物品,同时要24小时专人陪护,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活动或精神方面剧烈变化,应及时通知医务人员。

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整体护理,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结合医嘱制定临床护理路径方案。以患者病情分期作为纵轴,以护理路径方案作为横轴。【4】

1.2.2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 ①入院初期,患者往往不能适应医院环境,表现为恐惧烦躁易怒等,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情、营养情况、心理状态等,耐心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熟悉住院环境,做好基础护理。针对疾病治疗,严格执行医嘱,指导患者完成检查【5】、安全用药以及合理饮食,注意观察有无用药不良反应。对于烦躁易怒有异常行为的患者要24小时严密监护,及时记录病情变化并报告医生。对病情比较稳定的患者可适当进行健康宣教,讲解病情知识。此治疗阶段禁止患者单独外出,如有外出需家属陪护,【6】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护理评估:患者烦躁恐惧心理状态减轻,能够与护士交流;遵医能力明显提高,可在护士指导下配合用药。②病情稳定期,此阶段重点在于帮助患者认识自身病情,主动配合检查治疗,规律用药。责任护士应加强心理护理干预,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介绍疾病治疗进展及配合治疗的重要性,缓解紧张焦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可适当组织患者进行室内外娱乐活动,如看电视、读书、聊天,在家属陪同下外出散步等。护理评估:患者精神状态好转,能够主动服药和尝试与他人沟通。③康复期,此阶段重点在于康复训练和对抗抑郁的精神状态。责任护士要检查患者用药情况,纠正错误的用药习惯。康复训练应从日常人际交往能力、生活能力、社会生存等方面开始,康复训练后定时评估精神状态和行为有无异常,帮助患者对抗抑郁,树立正确的思想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病情反复迁延【7】引导其融入社会,提高生存质量。待患者出院时要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出院宣教,精神分裂症是一个需要长期服药治疗的病程,家属要认识到规律用药和耐心陪伴认真倾听的重要性,切忌烦躁孤立患者,帮助其树立重返家庭和社会的信心。患者要正确认识病情变化,培养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坚持按时复查,嘱患者如有不适或异常思想变化,及时医院检查治疗,切忌任由病情变化。护理评估:患者能够正确看待自身病情,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与他人能够正常沟通,积极融入社会,生存能力提高。

1.3观察指标

实验后前后两组的焦虑SAS和抑郁SDS自评量表评分以及NOSIE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对于统计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ssps18.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

s)表示,行t检验。分析对照组一般护理和实验组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前后的焦虑抑郁及NOSIE评分,p<0.05证明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入院时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和NOSI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详情见表1、表2。

2.1

由表1可知,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较较初入院时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无较大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证明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精神状态。

3.讨论

临床上最常见最主要的精神障碍是精神分裂症【8】,其中,老年精神分裂症发病率偏高,疾病早期患者会出现睡眠障碍、情绪不稳定、敏感多疑及感情淡漠等,如果此时没有重视疾病,随疾病发展,患者会出现多种感知觉障碍如幻想、妄想紧张焦虑等,病情严重者会出现伤人现象,病情往往反复发作,部分患者最终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治疗措施主要是长期药物治疗、行为治疗等及心理疏导。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感知认知障碍,依从性差,对患者及家属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严重影响疾病预后以及降低生活质量。【9】这对于传统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临床护理路径是20 世纪 80 年代末由美国杜邦公司于开发的一种以疾病 、诊断或手术为核心的治疗护理模式 ,有研究表明【10】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提高服药依从性用药知识,促进预后。本文主要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精神状态的影响,在此次研究中,实验组根据病情分期进行临床路径护理,做到了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护理,一方面使护理工作更细致,流程更明确,减少了护理人员的无顺序无计划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最重要的是能够使患者的接受程度提高,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更需要理解与耐心陪伴,不同病情分期的护理各有侧重点,避免了老年患者无法一次性接受过多的治疗措施,在这个过程中,护患关系改善,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有利于病情控制和精神状态的好转。同时临床护理路径重点要求对家属的健康教育到位,这是传统护理模式所不具备的。不同病情分期对家属的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在家庭上获得有力的支持,这是促进精神状态好转必不可少的一点,由表1中可以看出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改善,表2中可知患者的激惹状态明显好转,同时精神症状与社会能力等均有提高。综上得知,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新的护理理念,可以有效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生存质量,应在老年精神分裂症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1]蒋菊芳,费静霞,姚敏红,等 . 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 [J]. 中华护理杂志,2011,25(10):970-973.

[2]付晓阳,罗志明.精神分裂症全病程认知行为疗法对复发的影响[J] .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9, 9( 3) : 51 - 53.

[3]【3】[3]沈渔邨.精神病学[M].5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521.

[4]魏引皊.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应用效果[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17):108-110.

【5】周 春香 , 田 慧.临床路径应 用 于精神分裂症 患者的 M e t : 分析[J] .中国老年保健 医 学 , 2 0 1 2 , 1 0 ( 6 ) : 34 一 3 7.

【6】刘春珍,刘美红.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效果观察[J].心理月刊 2018,8(13):77-78.

[7] 张景彦,齐红梅,朱新桥,等.综合护理对衰退期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的康复效果[J].中 国 健 康 心 理 学 杂 志,2013,21(10):1481-1482

【8】何宏炜 . 分裂样精神病与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比较[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6, 16( 3) : 157 - 158.

【9】王静。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精神分裂症病人中的应用.全科护理[M] .2016 ;14(20):2117-2119.

【10】28 杨静 . 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后的健康教育研究[J].中外医学研

究, 2010, 8( 21) : 172 - 173.

【11】临床路径的开展可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 张惠玲,陈敏捷-《期刊 》-2012《医药前沿》2012年第6期

论文作者:季肖,井莉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1

标签:;  ;  ;  ;  ;  ;  ;  ;  

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状态的影响论文_季肖,井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