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百色 533000
摘要:手足口病(HFMD)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类非常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是全球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社会各界给予了广泛的关注。我国在本世纪初的2008年出现过一次大范围的手足口病疫情,导致了很高的死亡率。我国大陆地区手足口病的病原虽然一般都是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以及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不过实际上手足口病的病原谱是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的,病原在不断的发生进化,发病机制复杂程度越来越高。本研究主要就我国手足口病的流行状况与病原谱变迁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状况;病原谱;变迁
手足口病属肠道病毒传染病,传染性极强,一般在不足5岁的小儿中发生率更高,患病后患者手足口多个部位的皮肤或者黏膜会出现溃疡和疱疹,同时还会伴随出现精神不振、乏力以及发热等表现[1]。大部分患者病情不严重,一段时间后能够自愈,也有少部分患者病情严重,会出现多种严重并发症比如神经源性肺水肿、脑干脑炎、心肌损伤、急性弛缓性麻痹、脑膜炎等,可能直接导致患者死亡[2]。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主要为感染手足口病的患者以及存在隐性感染的人群,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传播[3]。目前认为手足口病的病原主要为肠道病毒A组成员,最常见的为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以及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两种病原多伴随出现,导致手足口病的流行及暴发。
1.我国手足口病的流行状况
我国大陆地区首例手足口病是上世纪80年代初在上海地区被报道,后我国多种省份包括福建、湖北安徽、河北、江西、山东等都出现了手足口病病例。在本世纪2007年以前,手足口病在我国大陆地区基本都是散发出现,且病情较轻,很少有重症患者,也基本没有爆发性流行情况。同时,我国大陆手足口病多流行于南方各个省份地区。从2007年开始,山东省临沂市首先出现爆发性的手足口病,接着在后一年出现了手足口病全国性的暴发流行。2008年的暴发中心地区是安徽省阜阳地区,当时死亡患者达到22例,重症患者超过350例[4]。从2008年5月份开始,卫生部在传染病防治法中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实施规范管理。
我国关于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显示,1-5岁的小儿是手足口病高发人群,且年龄越低,发病率越高,1-3岁的小儿是重症以及病死的主要群体,同时男性发病率较女性发病率有明显增高。从整体上来看,我国2008-2010年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到2011年后逐渐下降,每年的3月-7月是手足口病出现的高峰时期,同时不同地区的手足口病在发病强度上存在明显差异。上述情况的出现考虑和社会经济情况、地区环境条件、人口的流动等存在联系。从我国大陆地区的流行情况来看,应该对重点人群、重点地区以及重点时间进行重点关注,全方面采取措施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控。
2.我国手足口病病原谱变迁情况
2.1手足口病病原变化
从1980年开始,我国各个地区先后出现手足口病散发或者流行病例报告,早期分离得到的病原基本都是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之后病原谱出现了不断的变化,不过最常见的依旧是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以及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我国深圳地区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2004年之间,手足口病的散发病例病原主要为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以及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两者伴行出现,其中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稍多。不过到了2008年,手足口病出现全国性的流行暴发之后,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成为手足口病病原中的优势菌株。河北2009-2012年的病原肠道病毒其他型所占比重逐渐升高,分别为6%、22%、16%[5];另外2008年浙江病原肠道病毒其他型所占比重为9.8%,到了2011年,比重提高到19.8%[6];而山东2009年-2011年病原肠道病毒其他型所占比重从最初的21%升高到最后的49%[7]。通过统计结果显示,在手足口病流行时间内,除外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以及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的肠道病毒种类有了显著提高,具体有CVA2、4-6、9、10、12,CVB1、3-5以及ECHO6、7、11、13、19、25、30。
2.2肠道病毒其他型CVA6
从我国2010年-2013年手足口病的报道情况来看,CVA6是肠道病毒其他型中出现最多的,2012年之前,我国东南地区出现CVA6散发流行病例,而过了2012年,我国多个地区手足口病流行暴发中CVA6都是主要病原。广州地区从2010年-2012年,手足口病病原中CVA6占比从最初的9.04%慢慢增加到23.21%,形成重要性等同于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以及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的手足口病病原[8]。深圳在2008年-2009年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仍然是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以及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不过到了2010年之后,CVA6病原在全部病原中的占比跃升到第二位,到了2013年,CVA6在手足口病病原中的占比达到第一位。
从上述分析可知,我国手足口病持续高发以及流行期间从2008年开始病原组成出现了变化,病原逐渐多样性,疾病更为复杂,原本优势的菌株出现的变化甚至完全被更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考虑是由于病原体的传播出现了跨地域情况,加上病原体自身毒力出现变异,或者宿主对本身存在的流行毒株的免疫力有所提升[9]。对于,必须增加对病原谱中其他病原的关注度,做好全面的监测以及预防。
3.手足口病病原谱的变化及其暴发流行
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手足口病的病原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优势流行菌株一直都是C4亚型,不过它的流行具体可以分为两个大致阶段,前一个阶段是1998年-2007年,这个阶段C4b是主要优势流行株;后一个阶段是2007年-2011年,这个阶段C4a是主要流行株[10]。其中C4b基本不会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出现或者导致死亡,一般都是在南方多个地区导致散发流行。不过大约在2007年,手足口病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病原的优势流行菌株C4a替代了C4b,之后手足口病开始出现大范围的暴发流行,重症患者以及病死患者所占比重明显提高[11]。
有研究发现,从2008年开始,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C4a和80%以上的重症手足口病患者以及超过92%的手足口病死亡患者存在相关性。近些年我国大陆地区优势流行株除了有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C4,也有少数C2等其他基因亚型的病例。这一结果和台湾地区以及东南亚多个地区的手足口病流行情况存在明显差异。我国台湾地区手足口病分别在1986年、1998年、2000-2001年、2004-2005年、2008年以及2012年出现过流行暴发,上述暴发时间中的优势基因型分别为EV-A71-B1、C2、B4、C4a、B5、B5。而对于我国大陆地区EV-A71 C4亚型出现超过10年的独立进化原因分析,有学者认为是由于我国大陆地区人口密度大,加上大陆地区每年人口出生率很高,因此手足口病的持续流行具备了持续存在的敏感人群,因此EV-A71 C4会出现持续性的地方性流行进化[12-14]。这一流行形式类似于麻疹以及CVA16,不过不同于狂犬病毒流行模式。上述结果能够得知,手足口病在流行期间,病原体流行不但存在地域化特征,在各个地区之间也会出现流通,所以新引入或者新出现的肠道病毒可能将本来存在的流行株取代形成新型优势流行株,导致流行暴发情况。从2012年过后,我国多个地区先后出现手足口病的暴发流行,病原主要是CVA6,因此表明这一疫情可能导致全国各个地区受影响。
【结语】
由于病原谱多变且复杂性高,会出现共感染,另外存在比较普遍的肠道病毒重组情况,所以必须做好我国手足口病病原的综合监测。通过开展综合性病原监测,能够帮助相关部门对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相关分析流行的规律进行全面的认识,从而可以对肠道病毒间基因重组的发生及新毒株的出现进行及时的监测,另外还能够帮助相关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新毒株可能导致的优势流行、毒力改变、疾病暴发等情况。
参考文献:
[1]甘霖,滕峥,王嘉瑜等.2014年上海市手足口病的病原谱及EV-A71和CV-A16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6,30(3):286-292.
[2]蔡明毅,赵文良,沈琦等.上海市某医院2011-2014年手足口病病原谱及流行特征分析[J].国际病毒学杂志,2015,22(6):376-379.
[3]冯慧芬,段广才,张卫东等.郑州市二七区2008~2012年住院手足口病患者病原、临床特征及流行因素调查[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9(2):184-188.
[4]张王剑,季振东,郭貔等.广东省2009-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趋势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4,35(4):607-613.
[5]韩江涛,彭伟,刘立等.石家庄市2009-2012年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及变化规律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35):4213-4216.
[6]孙烨祥,李珊燕,赵虹等.2013-2014年宁波农村地区手足口病病原学流行特征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21):4961-4964.
[7]柴青,宫金伶,赵丹等.2010-2012年青岛地区手足口病病原谱及柯萨奇 A10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4,34(10):731-736.
[8]张颖,甄若楠,谢华萍等.2010-2015年广州地区手足口病Cox A6,Cox A4和Cox A10的病原监测和流行分析[J].疾病监测,2016,31(10):817-823.
[9]占华剑,柯昌文等 .全球手足口病流行现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华南预防学,2011,37(5):34-38,41.
[10]Xu M,Su L,Cao L,Zhong H,Dong N,Xu J. Enterovirus genotypes causing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Shanghai,China:a molecular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BMC Infectious Diseases. 2013;13:489
[11]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the major causative agents of 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Suzhou city
[1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 situation update,9 August 2012. [cited 2012 Aug 10].
[13]Ma E,Lam T,Wong C,Chuang SK. Is 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Epidemiol Infect. 2010;138:1779–1788.
[14]Suzuki Y,Taya K,Nakashima K,Ohyama T,Kobayashi JM,Ohkusa Y,et al. Risk factors for severe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Pediatr Int. 2010;52:203–207.
作者简介:梁少溢(1977—),广西藤县人,男,主管医师,研究方向:疾病预防和控制。
论文作者:梁少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6
标签:手足论文; 病原论文; 肠道论文; 病毒论文; 我国论文; 地区论文; 都是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