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郫都区岷阳实验外国语学校 杨 彬
摘要:做一个尊重、理解、宽容学生的老师,在教学中降低起点,减缓坡度,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原发生过程,亲身经历观察、思考、探索的过程,通过有效的启发,让学习真正发生,让教学真正有效。
关键词:有效学习 ;有效教学
Abstract: a respect, understanding, tolerance students are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lower starting point, slow down the slope, let students experience the original process of knowledge, experience the process of observation, thinking, exploration, through effective inspiration, let the learning really happen, let the real effective teaching.
新课教学赶进度,复习教学下题海。“重结果,轻过程”,“斩头去尾”直奔结论,囫囵吞枣机械式学习,导致物理越学越无趣,越学越难,是当下教学的一个通病。就我自己而言,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已经十七年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那些知识,对待教学的热情一点点的褪去,很多时候都不想花心思去想怎样引入新课学生会更有兴趣听,怎样铺垫搭点台阶学生会容易理解,取而代之地则是直奔考点,直接讲例题,把学生往做题机器上培养。这样做的效果其实也不理想,有一些孩子如我们所愿,被训练成了解题机器,很会做题,但是物理思维,物理素养是不具备的,更多的孩子被我们教成了惧怕物理的学生。不得不说,这是值得我们教师反思的一个问题。
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成分。它分为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维度。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物理课堂中来,引导学生通过物理课的学习具备以上能力,而不只是教会学生做题呢?
学生天天上物理课,但是如果没有真正地用心投入到学习中来,那样的学习是无效的,是不可能具备上述能力的。同样,那样的教学也是无效的。那么教师要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呢?
第一,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尊重、理解、宽容学生是必备的一项软实力,学生不喜欢这个老师,多半也不会喜欢他的课堂,也不会真情投入,充满激情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所以,师生关系融洽是让学习真正发生,教学真正有效的第一要素。我们教师要善于洞悉人性,洞察人心,用微笑做心灵对话,表扬学生检讨自己,让自己幸福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
第二,降低起点,减缓坡度,让学生能学懂,是让其参与课堂,有效学习的关键。
我们对学习的理解是:学习者基于已有经验,对客观环境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感知,认知加工与内化,进而引起原有认知,行为和情感改变的过程。学习是学生自己在学,任何人不可替代,老师对学生的学习只是起到“激发、维持和催促”的作用。有效教学的关键是学生有效参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老教师在新课教学中最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分不清哪些是学生已有的经验,哪些是学生不知的知识,觉得所有内容都很简单,没有必要花时间在那儿慢慢引入、慢慢引导、慢慢启发,而是直接给出结论,教会学生用这个结论解题就好了。这样就完全变成了教师在表演,学生是被牵着走,没有思考的机会,最后忙了半天,不知道在干什么。其实我们老师忽略了一点,那就是知识难与不难,取决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不是我们教师的认知水平,我们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来思考这个问题。所以教师要利用自己知道的知识、方法去引导学生发现,让学生从未知变为已知,在新课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站在学生的立场,降低知识的起点和难度,不要一开始就给学生设置很高的门槛,一开始就让学生觉得很难,听不懂。俗话说“没有不能攀登的高山,只有上不去的台阶”,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多搭、巧搭台阶,一定能将坡度变缓,难度降低,学生自然就容易学懂了,能学懂自信力就会上升,学习兴趣就会增强,有了兴趣就会愿意学习,这样就学会了,学习也就进入了良性循环。
第三,一定要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原发生过程,知道知识来龙去脉;让学生亲身观察、思考、体验、质疑、探索、分享的过程,在习得知识的同时,领悟方法,形成核心素养。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无论是概念的建立还是规律的发现,都应以科学实验为基础,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重要方法,重要手段。教师要想让教学真正有效,让学生真正学习,那么一定要花心思去设计一些有趣的引入实验,这样能够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解真相的动力,才能让其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物理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得出,都是以实验为基础,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体会怎样从自然现象、实验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论据,对论据进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最后评估与交流。力争在整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有事可做,有问题可思考。切忌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只是走过场地做演示实验,而省略了让学生动手,动脑的宝贵过程,该慢的时候就一定要慢下来,这样我们的学生会比多练了几道题有更多的收获。另外,物理实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概念,获得规律,在一些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点上或例题上,我们都可以通过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印象。
第四,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启发。物理难教,物理难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太抽象,很多学生连题意都读不懂,更不要谈理解了。这时,直观启发是一个很有效的手段。所谓直观启发,就是为了给学生的学习提供思考的线索或在学生思维受阻时,通过实验、模型、图景或形象化语言等手段,让学生在生活直观化的情景中形成丰富的表象,启迪思维,激活想象,引导学生紧紧抓住具体的“物”与抽象“理”的内在联系,以揭示物中之理。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餐的时代,流行趋势日新月异,高科技产业瞬息万变,沉积着中华五千年历史厚重的文化,也装上了驱动器,鼓足干劲向潮流追赶。但是,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成长是慢的艺术。教师将经过别人经验总结的秘法、要诀强灌输给学生,期待“大容量、快节奏、立竿见影”,挤占和压缩了学生该有的经历和体悟,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违背了人成长的规律。教书育人,要慢下来,不能急,要尊重学生成长的自然规律,要尊重学生学习的自然规律,不要企图用我们的教来代替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让教学真正有效,这才是我们教师应该做的。
论文作者: 杨 彬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8
标签:学生论文; 物理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中来论文; 过程论文; 课堂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