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基本规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学论文,规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892(2003)01-0014-06
经济学的基本规律是个大而无当的问题。在崇尚经济学实证分析的今天,谈基本规律,有枉费资源之嫌。既背时,又说不清楚。然而,事实上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无论是对于人类经济活动的实践还是经济学理论本身,都显示出突出的重要性。多年来,张五常谈到他只用两条规律说明经济学,一条是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化,另一条是需求曲线一般右下倾斜。这给纷繁的经济现象理出了一个简捷的解析思路。然而,经济学的基本规律是否就是如此,仍然是值得探究的。我们知道,经济学是关于人类行为的科学,它的对象是人及其相互关系。然而,人类的经济活动是否存在一条统一的规则?这对于解释错综复杂的人类行为、从根本上探索经济学和人类经济行为的基本规律是真正关键的。
一、人类行为的快乐原则
快乐最早属于哲学中的目的论问题。古希腊哲学家认为,虽然人类行为的具体(中间)目的千差万别,但从终极意义上讲,所有人类行为的目的都是同一的。即不管人们的行为如何错综复杂,行为的具体目的如何千变万化,人类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唯一确定的。坚持快乐论的思想家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避免和对快乐的追求的欲望,趋乐避苦是人类所有欲望中最本质的规定和共同属性。快乐主义思想家的这个认识,是从人人都在渴望快乐的这个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得到的。
从心理机制上讲,人的各种欲望的形成都是以人们相应生物官能的存在为基础的。当人的感受器官接受外物,外物信号由人的感受器官经信息转换后传导到中枢神经,脑中枢根据传入信号与自身各种官能需要的情况进行分析,然后产生响应或是排斥的决策与效应行为。在正常的身心条件下,当人体受到不良物刺激时,一般会引起中枢神经的抑制过程,产生消退、逃避或排斥行为,即“避苦”。当感受到良性物刺激时,一般则会引起脑中枢的兴奋过程,产生或加强对某事物的需要和响应,即“趋乐”。因此,人的欲望满足与各种需要行为一般总与相应中枢神经的兴奋过程相一致。欲望的初步实现又会增强或扩大兴奋过程,直至欲望满足,产生超限抑制为止。精神快乐即是通过中枢兴奋的心理机制反映出来。各种满足人类欲望的行动,实际上都是服从于相应中枢兴奋的需要而产生的,都是对以中枢兴奋为心理基础的快乐需要的追求。这也就是人类行为的快乐原则发生的心理机制。
快乐主义者解释,人类之所以会产生趋乐避苦的欲望,只因为“快乐是带来利益的活动的表现,痛苦是带来伤害的活动的表现,这些活动的利害或是相对于个人或种的整个组织器官而言,或是相对于其中的某一部分而言。”(注:莱德:《心理学》,转引自弗兰克·梯利:《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58页。)因而,快乐与痛苦的状态又是与生命功能的加强或削弱联系在一起的,从而使快乐原则确立于坚实的人类生命存在的客观生理物质基础之上。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两位美国经济学家,其中丹尼尔·卡纳曼(Daniel Kahneman)就是研究快乐心理学(hedonicpsychology)并力图复活边沁快乐理论的经济心理学家。从而使得关于快乐的老效用主义理论重新引起经济理论界的重视。
二、人的有限生命成本是实现快乐最大化的根本约束条件
快乐是一种以广义物质存在与消费为基础又超然于物质之上的愉悦的精神感受,是人类欲望的本质规定和人类行为追求的最终目的,也是西方经济学发生、发展的根本思想基础。这个结论应当没有问题。这里,之所以不用“效用”而是用“快乐”,有两个重要理由:一是因为效用本身的内涵就是指物品能够给人们带来快乐的性质,效用只是一个“代表快乐或享受的指数”。而更加重要的是,在后来的经济分析中,效用仅仅剩下了“以数字排列选择的定名。不代表快乐,不代表享受,也不代表福利”。(注:张五常:《经济解释》卷一《科学说需求》,香港花千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7页。)这样,效用事实上就成了一个没有内核的概念空壳。二是新效用主义对效用的解释是:效用=偏好满足。而由于信息不全、无理性、利他三个因素的存在,有可能使偏好满足偏离于人们的快乐,从而对人们的长期快乐产生不利影响(黄有光,2000)。所以,快乐(happiness,hedonic)或者叫趋乐避苦较之效用(utility)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人类行为的根本目的和动机。
从经济学角度考察,人们为获取快乐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这种成本也就是每个人所拥有的资源,而这种成本或“资源”是“稀缺”的。(注:由于人们获得快乐需要支付相应的成本,而人们能够支付的成本又总是有限的。从另一个角度看,人们为获取快乐所支付的这种成本正是人们拥有的“稀缺资源”。下文就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资源稀缺性概念,并使资源与成本可以在同等意义上互换。)这就形成了获取快乐的成本约束或者叫资源稀缺性约束,含义同于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的预算约束线。在预算约束线条件下实现快乐最大化目标,便成了人类经济活动需要解决的全部问题的根本所在。新古典经济学所指的稀缺资源既包括人力资源也包括其它存在稀缺性的经济资源,它们共同转化为人们获取快乐的资源(成本)约束。现在,需要深入论证的是,新古典经济学所说的资源稀缺性是否就构成为人类获取快乐最大化的根本约束条件?由于稀缺性假设是新古典经济理论的重要约束条件,这一假设至今未见重新验证和突破。然而,这却是一个努力不够彻底的假设。
事实上西方经济学中的资源稀缺性,是指以下三种情况或其一:即结构资源有限,总量资源有限(这两者指的是资源自身的稀缺性),以及资源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有限和相对稀缺。事实上,自然资源具有无限性特征。人类所伴随的是一个具有无限潜力的开放的宇宙资源系统,地球资源的这种客体无限性,在人类这个发展主体面前潜在着可供无限发展的能量。也就是说,从存在意义上讲,从客观存在世界与人类主观世界的辩证统一性看,可供人类利用的资源是无限的。资源的潜在性、潜在资源的无限性是人类所接受的地球与宇宙资源系统的根本特征。这也是我们进行资源问题的经济学研究并把它和哲学、自然科学规律统一起来的一个应有的思维基础。(注:陈惠雄:《对稀缺性的重新诠释》,《浙江学刊》1999年第3期。)西方经济学扩大了资源稀缺性的约束限度,忽略了开放系统中的资源还有更加重要的无限性的一面。这是造成西方经济学从解决稀缺性矛盾开始到面临过剩经济矛盾结束等理论与逻辑矛盾的重要原因。自人类社会诞生至今,从天然(采猎)经济到自然经济,从制造业经济到信息与知识经济,资源的链条在不断延伸。人类可以面对的是具有无限潜力的自然资源。这是从自然资源存在状况的绝对性上讲的。
从资源稀缺性的相对性讲,与人类无穷欲望相对应的恰是无穷的宇宙资源。自然存在本身与自然界在人类面前都不存在一条稀缺性规律。以辩证法观之,天地合阴阳而生,世间万物无不在对立统一之中。人类之无限的心界,必有一无限的天界与之相对,那就是宇宙。这也就是人类无穷欲望与宇宙的无限境界的对应之处。当代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与其说是由资源稀缺性矛盾所导致,无如说这是当社会生产力——人类自身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由潜在资源的绝对充裕性和人类需要的相对(结构)有限性的矛盾必然伴生而成的结果。可见,纠正错误的资源稀缺观念已是十分重要,人类获得快乐的真正约束条件事实上并不在客观的自然资源方面。
经过相关分析,我们可以把资源稀缺性解释为以下六组矛盾,即:潜在自然资源无限与直接可用资源有限的矛盾;总量资源无限与结构(个量)资源有限的矛盾;直接可用资源有限与人类欲望无限的矛盾;欲望无限与能力(人力资源)有限的矛盾;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的潜力无限与人类欲望的个量和结构有限,从而导致生产过剩的矛盾;人的潜在欲望、潜在人力资源和潜在自然资源三者无限性的辩证统一。前面五对矛盾实际上都统一在第六对矛盾之中。即矛盾的统一性是矛盾的差异性和对立性存在的前提与基础并互为基础。如此,关于资源稀缺性问题便可以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首先,从个量和直接可用角度看的资源可以是有限的,但潜在的总量资源是无限的。以个量资源的有限性来解释总体资源与潜在资源,扩大了资源稀缺性的限界并以此来作为人类获取快乐的约束条件是不正确的。
其次,相对于人的欲望与需要而言,直接可用资源、个量资源以及由之引致的商品与劳务的供给可以是有限的,缺乏的。这也就是无限欲望与有限直接可用资源之间的矛盾。然而,新古典经济学在认识与界定这种资源有限性的“原因”,亦即引起稀缺性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一般认为是在自然界的资源存在状态方面。即认为森林、矿藏、水等资源条件的有限性是引起经济稀缺性的根本原因。而事实的情况是,造成总量资源无限条件下的直接可用资源有限——造成经济稀缺性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与行为失控导致的人口过量增长超过了可直接使用自然资源的量界,而直接可用人力资源的有限性又限制了人类对于直接可用资源的养护与潜在资源的识别、利用而造成的。因此,造成资源稀缺性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方面,而非自然资源的“物”方面。灭人类者,人类也。人力资源稀缺才是造成经济稀缺问题的实质与根源;人类欲望无限性与人类自身能力有限性的矛盾,才是造成经济稀缺性的根本原因;人力资源稀缺才是人类实现快乐最大化的根本约束条件。(注:1984年,张五常在“重要的知识产权”一文中写道:“马尔萨斯认为,土地及其他天然资源有限,而人口日益增加,长此下去,僧多粥少,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是必然的事。这个见解,在二十多年前的经济发展学说中,仍然存在。尽管今天还有小部分食古不化的学者继续在做梦,但反证的事实却是甚为明显。三十年前世界的人口是二十四亿,现在是五十亿。比起马尔萨斯的时代,现在的人口增加了好几倍,但同期内人民的生活水平却大大地提高了。主要的原因,就是土地及天然资产虽然增长不多,但知识资产却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人的富庶、生活的享受,若真的只是靠土地及其他所谓天然的资产,马尔萨斯早就会被认定是天才。但若没有建造房子或农业的知识,土地的价值何在?没有各种科技的发明,石油的价值何在?……人类最有价值的资产就是人。”(张五常:《卖橘者言》,花千树出版社2001年9月版,第203-207页。))
再次,人类欲望的潜力与总量是无限的(长生不老便是个无限性问题),但个量和结构的需要却可以是有限的。人类需要的结构有限性以及人类高需要层次上对于一般物质产品需要的下降,便成为人类自身能力(表现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形成生产过剩的重要原因,而自然资源的无限性则成为形成这种生产过剩的客观外部条件。这也证明了自然资源并不构成为人类获取快乐的根本约束条件。而造成资源稀缺性的根本原因,或者说是产生稀缺性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人类自身,在于人力资源的稀缺。这些是对稀缺与约束条件问题必须建立的基本认识。
因此,世界中并不存在自然资源的绝对稀缺问题。自然资源的个量与结构上存在的稀缺性问题,要么由人类自身欲望大于能力的矛盾造成,要么则可以通过“替代”和“选择”来解决,也不构成稀缺性问题的重点。而第三种稀缺即由直接可用资源的稀缺引起的商品和劳务供给缺乏,确切地讲并不是自然资源本身的稀缺问题。这种稀缺情况根本上是由人力资源稀缺即人类自身能力的约束造成的。满足人类无穷欲望的自然资源是无限充裕的,这是主体需要与客体资源在其无限性上的辩证统一。正是由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和满足欲望的能力的有限性,加剧了可免费和直接使用资源的稀缺状况,引起了大量的经济难题。正是由于自然的博大,为人类智能的发展和快乐满足提供了无限的外在条件。因此,人类快乐需要不能获得满足的根本原因或者叫引起经济稀缺性矛盾的主要方面,并不在于自然资源方面,而在于人力资源方面。人类认识、利用、改造与维护自然的能力不足,改善与控制自身无理性行为的能力不强,才是制约人类实现最大化快乐、进而产生各种经济与社会矛盾的根源。
由是得到结论:有限生命成本是人类获取快乐最大化的根本的资源(成本)约束,有限生命成本约束条件下的快乐最大化是支配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张五常言:科斯的本领,是把所有局限条件归纳在成本之内。而我认为,我们可以把人类经济活动中的根本约束条件进一步归结到人的生命成本自身。经济学的这一基本规律可以运用快乐均衡的无差异曲线来表示:
图1 快乐均衡
图1中,X[,1]、X[,2]分别表示生命成本中的脑力、体力并都包含了使用脑力、体力时耗费的时间,AB表示既定的生命成本约束线,I[,1]I[,2]I[,3]为三条无差异快乐曲线,点E表示在AB线约束下能够实现的快乐最大化均衡点。它表明,人们能够实现的最大化快乐总是要受到其有限的生命成本制约的。随着人类体能与智能的更多开发,人们获得快乐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也就是说,随着人类生命资源(主要表现为智力资源)的进一步释放,人们为获取快乐能够支付的生命成本水平将逐步提高,成本约束线将向外移动并且斜率改变,并与快乐水平更高的无差异曲线相切,人们将获得更多的快乐满足,并形成一条生命成本——快乐满足曲线。见图2。图中有三条预算约束线AB,A'B',A''B'',表示随着人类生命资源的进一步释放,人们为获取快乐能够支付的生命成本水平的逐步提高。AB,A'B',A''B''分别和三条无差异曲线I[,1]I[,2]I[,3]相切于E,E',E''。这些点是人们在有效生命成本支付水平提高的情况下的最大快乐满足点或快乐均衡点。理论上讲,预算约束线A''B''比A'B'、A'B'比AB能够支付更高的生命成本即提高生命效能,从而获得更多的快乐满足,即与更高的无差异曲线相切。连接E,E',E'',得到LH(lifecost-happiness)曲线,即生命成本——快乐满足曲线。
三、经济学的系统范式
图2 生命成本——快乐满足曲线
上文阐述了两个相互联贯的问题:人类行为的最终目的是精神快乐和实现快乐最大化目的的根本约束条件是人力资源稀缺或有限生命成本约束。于是得出结论:有限生命成本约束条件下的快乐最大化是支配人类经济活动和经济学的基本规律。在阐明了这一贯穿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后,另一个长期困扰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了:
经济学家们一般认为,迄今为止的西方经济学是有理论而并无体系的。现象之一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分离。斯蒂格利兹等人对此进行弥合,统一了两部分经济学。但其依以建立的依据仍然是不充分的。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情况,归根到底还是与经济学者们对于人类欲望的本质和经济学基本规律的认识不足相关。
我们知道,人类欲望的本质或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在于追求精神快乐。但事实上精神不能从精神来,只能通过消费与接受一定的客观物质对象来满足。也就是说,只有当人类的趋乐避苦的欲望外化为对具体客观对象的需要并实际地占有或感受、使用这种对象时,人类的快乐才能够得到实现,这就形成了广义消费。因此,消费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出于对健康、生命存在以及直接享受生活等方面的快乐需要,人类经济活动的整个序列亦便由此衍生开来:“消费”是满足给需要的,没有消费,需要就无法得到满足。“生产”是提供给消费的,没有生产,消费就难予进行。在最简单的直接生产情况下,经济运行就是这两个环节。由于人类需要的多样性,在需要力的推动下,不仅要有产品和劳务“交换”,以满足更广泛的需要或提高满足的效果,从而使分工高级化和经济运行程序复杂化,使“分配”产生并介入到消费、生产与交换之间,使消费——生产——分配——交换构成一个基本的经济运行系统。因此,人类经济运行的基本系统范式,事实上就是在人类趋乐避苦或叫追求精神快乐的欲望本质与根本行为动机支配下展开的。有限生命成本约束条件下的快乐最大化规律成为支配人类经济行为的基本规律。人类的长期经济活动只有与这一规律不相违背,才能够真正实现快乐最大化直至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快乐”原则。
因此,理论经济学的基础系统范式应当由作为经济动力学的“需要原理”(阐述欲望、动机、需要等人类行为动力的基本机理)与包括消费、生产、分配、交换四环节在内的经济“运行原理”两部分组成。由于快乐最大化目标与有限生命成本约束是人类经济运行中的一对永恒矛盾,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个人快乐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快乐之间的矛盾等必然是一个长期性甚至是永久性的问题,这就需要有一套管理制度产生。宏观经济理论、制度经济理论等关于人类经济行为动力与经济运行控制的“控制(管理)原理”便必须包含在经济学原理体系中。由于同样的原因——同样的矛盾——同一基本经济规律的作用,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快乐,大量地毁坏自然并借用着子孙的地球作乐,于是研究经济运行的长期发展条件与发展战略的“发展原理”同样就必须构成为经济学原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为实现人类快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这样,受经济学基本规律的支配,经济学原理的系统范式应当由需要、运行、管理、发展四部分原理组成。其中,需要原理是关于人类欲望本质和经济动力的学说,是理论的起点与基础;运行原理是关于消费、生产、分配、交换四环节内在结构和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是属于“经济基础”分析方面的经济理论;以包括管理主体政府和管理手段制度与政策分析在内的管理与控制原理,是属于“上层建筑”方面的经济理论;而发展原理则是对经济运行长期化、持续化的条件与战略的研究,是属于较高经济学研究境界和快乐可持续化实现方面的经济学思维。四个原理构成一个系统的经济学系统范式,并且四大经济学原理与四大人生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又复璧合成一个相互对应的经济哲学体系,从而使经济学与人学有了更为一致的解释力,也使经济学理论的系统范式建立于更加牢固的哲学与人本主义思维的基础之上。结构如下示:
把经济动力、经济运行、经济管理与经济发展四个原理展示开来,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系统的经济学理论范式。在经济学基本规律支配下,一个科学、完整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便可以建立起来,从而可以结束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长期分离及其由此引起的长期纷争,使经济学研究走向系统、逻辑、规范和科学。
噫乎兮,经济学乃是求证以最小生命成本获取最大快乐满足之学说。从这一基本规律出发,我们完全可以明了,所有的社会分工与经济发展要么使人们的生命成本得到更多的节约,要么使人们得到更多的快乐满足,而这两者又皆息息相通。这对于我们无论是预期产业还是预期制度皆大有益处。我们可以洞见这样一种制度景象:由于现实经济技术基础上存在的个人快乐、集体快乐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快乐之间的多重复杂关系与矛盾,使得私产制度安排成为今天人们获取快乐、减少因不确定性造成痛苦而必需的手段。然而,终有一日它会变得不重要。因为,没有私产的制度会比私产制度更加快乐。这便是经济学基本规律的重要作用。
收稿日期:200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