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以湖南省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湖南省论文,区域经济论文,为例论文,旅游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国内外关于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两者互动关系的定量研究、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及其实现的技术路径等方面[1],李正欢在定性分析了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特征后,得出实现中国旅游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在于依靠人力资本、技术等内生经济要素[2]。实际上,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互为背景,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业内人士研究较多的是旅游产业的区域经济贡献,而区域经济发展对旅游产业的支撑作用则没有深入的定量研究,如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区域经济做支撑?更直接地说,既然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是相互推动的,则旅游产业的发展必然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那现有的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否适应?按照协调理论,旅游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程度的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同样,区域经济的发展也需要旅游产业的强大动力,两者必须相互协调、相互推进,才能保证两者和谐健康的发展。但遗憾的是,现有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缺乏,简单的数据描述或者问题阐述无法有效地解决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失调的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探讨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相互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然后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并以湖南为例,来检验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的作用机理。
一、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
作为具有较强综合性的新兴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又为旅游产业提供了产业基础和保障,两者相互促进,互为背景,协调发展。
1.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许多国家发展旅游产业的经验表明,在一个区域经济能力许可的范围内,发展旅游产业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增加国民收入。首先,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增加国民收入,同时带动和促进区域相关行业的发展。游客在旅游消费过程中,不仅带动相关区域内建筑业、商业、交通业和服务性行业的发展,而且还带动轻纺工业、工艺美术、航空业、通讯事业的发展,促进风景名胜、历史文物的开发与保护事业的发展。其次,入境旅游的发展可以扩大外汇收入。任何国家要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关系,就必须扩大外汇收入。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国际性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吸引国际闲置资金的投入,而且也吸引国外大量的游客,增加外汇收入,特别是由于旅游产业创汇能力强、换汇成本低,又不受各国税制限制,因而已成为各国创汇的重要手段。再次,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旅游产业本身就是包含多种服务内容的产业,并且许多服务项目不是用现代手段就能取代人力的,因而旅游产业所需的就业人数相对于其他产业要高得多。再加上旅游业的带动力较强,除了自身迅速发展外,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相关产业的就业,为社会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产业每直接就业1人,就能给社会(民航、铁路、城建、轻工、商业)提供5个人的间接就业机会,这对发展区域经济起到了促进作用。最后,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扩大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旅游是国内外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交汇的过程,是区域间合作与交流的“纽带”。区域间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引进外来技术、设备、人力、管理经验和资金,还可以使一些知名度不高、竞争力不强的土特产、工艺品因游客的广泛宣传而进入国内、国际市场。并且,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言,旅游对基础设施要求较高,发展旅游无形中将引致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改善其基础设施,这为其他产业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按照旅游经济理论,我们可以将上述作用机理概括为收入效应、创汇效应、就业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和区域平衡效应等。一方面,旅游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旅游产业的发展又会直接或间接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财富,推动产品价值的实现,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推动经济增长。也正是旅游产业庞大的乘数效应,促使旅游产业成为许多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资料表明,全国有24个省市区将旅游产业列为区域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或重点产业[3]。
2.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旅游产业发展
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但是,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依赖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需要一定程度和水平的区域经济作为基础和支撑条件。区域经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游客旅游实现的要素来看,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居民的收入,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方式,为居民外出旅游提供了较高的收入、较长的休闲时间和较强的旅游动机,为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2500美元,处于国内旅游普遍发生的时期,这为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促进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旅游产业是一个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关联度高的新兴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旅游基础设施中,交通、通讯、市政等硬件方面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这方面的完善需要大量的资金为依托,需要区域经济的发展作为支撑。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旅游业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为基础设施的完善提供了可能。第二,有助于形成产业竞争优势。区域经济发展使政府有能力在投资、补贴、税收、奖励等方面给予旅游产业更多的扶持,形成产业竞争优势和重要的前期效应。如很多省份推出旅游奖励政策,鼓励旅游企业进入全国“百强”、全省“十强”;对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研发新产品、新技术给予税收优惠;对旅行社组团实行重奖,等等,给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机制,为旅游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提供了条件。第三,拓展了旅游市场的服务能力和空间范围。政府主导性投资在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的同时,还促进了住宿、游览、娱乐等服务设施体系的完善和旅游服务系统全面升级,而且旅游供给能力、配套水平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也得到不断提高,这无形中拓展了旅游的服务能力和空间范围。
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会改善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区域形象,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也正是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使我国很多省份的旅游产业有能力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很多省份出台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措施,如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乡村旅游的投入力度,加强旅游业自身能力建设,增强旅游产业抵御风险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等等。陈秀洁、代合治曾以31个省份人均GDP的位次与相应的旅游产业规模位次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发现,人均GDP越高旅游产业就越发达,区域经济带动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系数高达0.759,较好地印证了区域经济发展对旅游产业的促进作用[4]。
旅游产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而区域经济发展又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两者相互协调发展,并且这种协调发展在相同的时间内、相同的空间上能够发挥更大的效应。或者说,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过程就是两者在相同的时间和区域内相互协调关联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旅游产业系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过程中作用于区域经济系统的过程,也是区域经济系统不断反作用于旅游产业系统的过程。将旅游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机理分为收入效应、创汇效应、就业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区域平衡效应等,同时区域经济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分为两个层面:游客层面(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休闲时间的增多、旅游动机的形成)和旅游产业层面(资金效应、技术效应、形象效应、基础效应等)。这两大系统相互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见图1。
图1 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关联的作用机制
二、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模型的设计
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程度的区域经济发展与之相适应,而区域经济的发展也需要旅游产业的推动。旅游产业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相互耦合协调促进的过程,就是物理学中所说的耦合协调过程。但是如何判断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却是研究的难点。这里我们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度概念来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测度。
1.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
物理学中,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形式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5]。耦合度就是描述系统或要素彼此相互作用影响的程度。从协同学的角度看,耦合作用和耦合程度决定了系统在达到临界区域时走向何种序与结构,或称决定了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6]。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关键在于系统内部序参量之间的协同作用,它左右着系统的特征与规律,耦合度正是反映这种协同作用的度量。由此,我们可以把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两个系统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彼此产生影响的程度定义为旅游产业—区域经济耦合度,它的大小反映了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两者相互协调的程度[7,8]。
在明确了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相互协调演进机理的基础上,借助于协调度的计算模型来构建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模型,从而分析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组成的复合系统的动态演变及耦合状态。
2.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度
耦合协调度模型虽然简单,却综合了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状况D,以及两者所处的发展水平T,有效地避免了旅游产业水平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但两者协调的异常情况,因而具有简便但不粗糙、简单却又概括、综合系统整体信息的特点。它与协调度模型相比,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以及更广的适用范围,可用于不同区域之间或同一区域在不同时期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的定量评价和比较。
4.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标准
耦合协调度值D∈[0,1],当D=1时,耦合协调度最大,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达到良好共振耦合,系统将趋向新的有序结构;当D=0时,耦合协调度极小,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处于无关状态,系统将向无序发展;当0<D≤0.3时,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处于较低水平的耦合协调阶段,此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很低,旅游产业发展较快,旅游产业在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被落后的、不和谐的区域经济所制约。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大力发展区域经济,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促使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当0.3<D≤0.5时,该阶段区域经济已经越过了它的发展拐点,区域经济发展得到改善,逐渐进入健康、快速发展时期,此时,由于旅游产业的发展有限,不能继续推动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改善;当0.5<D≤0.8时,区域经济和旅游产业逐渐进入磨合阶段,此时区域经济又越过另一个门槛,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进入一个良性发展时期;当0.8<D<1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量、质两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得益彰,互相促进。可以看出,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两者逐渐从低层次的和谐向更高层次的和谐演进。在演进的过程中,旅游产业内部也逐渐由不和谐向和谐迈进,同时,在旅游产业的作用下,区域经济也逐渐迎合旅游产业的变化而和谐。
三、湖南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
近年来,湖南省旅游总收入实现了年均20%的高速增长,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升,2008年达851.75亿元,相当于全省GDP的7.63%。在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其产业功能日渐明显。截至2008年年底,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超过500万人,为缓解就业压力作出了重要贡献。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全省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随着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湖南省稳步增长的财政收入保证了旅游基础设施的快速完善。2008年湖南省新开工高速公路18条,完成高速公路建设投资193.5亿元,建设里程2135公里,相当于前10年开工总里程,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001公里,完全实现省会长沙与13个市州的高速公路连接,形成了以省会长沙为中心的“4小时经济圈”。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必将对旅游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助于湖南旅游产业的第二次腾飞,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总体上进入协调发展的良好时期。
1.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指标权重的确定与处理
为了测度湖南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的程度,本文设定了旅游产业指标体系和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系统耦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选择既考虑到指标的代表性,又考虑到全面性,以及指标设计的科学性和内在联系的逻辑性,同时兼顾纵向和横向的可比性。在可操作性方面,既要立足现行的统计体系,又要为今后该评价体系的完善预留足够的空间。在上述原则基础上,本文在一级指标体系(旅游产业指标体系和区域经济指标体系)下建立起二级指标体系22项。具体指标体系见表2(所有数据来源于《湖南省统计年鉴(2008)》)。为了统一单位,便于计算,我们对相关指标进行了标准化处理①。
2.湖南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的结论
从表3可以看出,在湖南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过程中,仅有长沙市旅游业与区域经济之间达到了优质耦合协调。作为湖南省省会城市,长沙市旅游资源独特,以人文旅游资源(尤以考古文物、历史文化名人)见长,其中不乏全国和世界的精品,如岳麓书院、马王堆汉墓、走马楼三国简牍等。在自然资源方面,以“山、水、洲、城”的景观格局为奇特,尤其是十里长洲——橘子洲为世界罕见。自1998年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后,长沙市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进步较快,是长沙市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旅游基础设施平台取得长足进展。截至2008年,长沙市共有91家星级宾馆,其中,五星级12家(包括在建),四星级19家,总计房间数约1.6万间,床位数20多万张,在全国名列前茅。因此,可以说,长沙市的旅游产业是湖南省旅游产业的半壁江山,是湖南省旅游地域体系的核心,旅游产业较好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x,t)=1>(y,t)=0.9771就是明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达到了优质协调。
在表3中,除长沙外,岳阳市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勉强协调,两者的耦合协调系数为0.5881,这与岳阳市有利的地理位置是分不开的。作为湘北门户,2007年,岳阳市GDP达到915.84亿元,比2006年增长15.2%,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人均GDP达17826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421元。正是高速发展的区域经济为岳阳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2008年,岳阳共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4.16万人次,旅游创汇2663万美元,增长25.7%;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182万人次,增长23.3%,实现旅游总收入65.35亿元,这些指标均位居全省前5位,初步形成了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局面。
与此同时,湖南省其他区域的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大都处于濒临失调或者轻度失调状况,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一个旅游资源大省,湖南省内除长沙外,其他区域的旅游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非常有限,没有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一些区位良好、资源特色鲜明的区域,如郴州、张家界等,旅游产业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相反,区域经济的发展则为旅游产业的提升提供了条件,奠定了基础。两者协调演进的步伐并不一致,旅游产业的短腿效应制约了湖南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旅游资源大省而不是旅游强省的现实就是明证。问题是多方面的,如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强大、旅游市场促销的重点不够突出、产业链条延伸不够长、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资源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旅游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等等,这是未来湖南省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关注的方面。
四、结论与启示
系统科学观与协同思想应用于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分析中,可以得出二者之间具有交互耦合的关系,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到:
(1)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交互耦合关系,它们都处于旅游产业一区域经济发展这个大的系统之中,但作为两个子系统,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着不同的耦合协调状况,协调好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是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良性发展的基础。
(2)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是表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交互作用过程中序参量之间协同作用的强弱程度,它体现出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通过对湖南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发现湖南省旅游产业的关联效应并没有得到发挥,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转变还需要时日。
本文的研究拓展了旅游产业经济效应的测度,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模型不仅可以测度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相互作用的程度,还可以有效地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评估区域经济发展中旅游产业的地位、作用和机制。本文的研究仅提出了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的模型,对模型的应用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比如横向区域比较、纵向动态比较等。运用该模型对国内不同区域的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和评价,对加速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收稿日期]2009-03-15;[修订日期]2009-06-29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