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华洲国际设计有限公司芜湖分公司 安徽省 241000
摘要:建筑工程中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整体质量,而建筑结构施工图优劣直接影响着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所以,对建筑结构施工图进行审查显得非常有必要。本文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对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对施工单位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常见质量问题
1、工程背景分析
某商住楼的图纸质量总体来看相对较好,地下室高低跨剖面图标高及配筋标注等相对清楚,设计其它问题相对较少。但在土方开挖后发现已施工的12根管桩大承台不见桩影,经查原来桩顶设计标高低于承台要求的标高2m,且基坑再往下挖存在不安全因素,后来只好实施工程变更来解决这一问题,不但严重耽误了施工进度,也影响了工程施工质量。
2、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常见质量问题
设计质量是安全的保证,任何质量问题都可能危及到建筑、人生的安全,甚至造成国家或个人财产的损失,因此设计人员一定要把确保设计质量放在工作的首位,杜绝因设计质量而引发工程事故。
2.1建筑结构基础施工图设计问题
有的建筑物建在边坡或者斜坡的附近,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施工单位需要对建筑的稳定性进行验算,但是很多施工单位并没有做好这项工作,使得建筑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建筑侧面设有地下室的情况下,主体设计一定要对相关压力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还要对建筑结构抗滑、抗倾的稳定性进行验算。有的建筑工程地下水埋设比较浅,建筑结构的地下构筑物有时会发生上浮的现象,而在审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也没有进行抗浮验算。桩基础设计时,不能只依据竖向荷载进行布桩,很多施工单位对弯矩作用下的边桩没有进行反力验算。在框剪结构的建筑工程中,剪力墙结构的核心弯矩对建筑有着承载力影响,设计人员一定考虑到这点。有的建筑所处的位置地下水位较高,审查人员需要对建筑地下室的抗拔力进行验算。
2.2上部结构问题
(1)在对施工图审查的过程中,对其实际配筋情况检查是一项非常重要但是却非常繁杂的工作。为了对审查周期进行保证,作为审查人员往往不能够对其中所有的构件都完成核对,这就使其只能够通过抽查的方式对其检验。但是作为施工图的设计人员来说,其在整改的过程中却只对审查过程中发现的单个构件问题修改,而剩余没有抽查到的构件的配筋情况就没有做到认真的核对。
(2)在对楼面荷载计算的时候,经常出现荷载计算遗漏、材料不符合要求以及截面尺寸出入较大的问题,而这种问题却恰恰出现在很多建筑结构的审查过程之中。发生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相关结构专业以及建筑专业人员之间没有良好的配合,并且相关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以及后续的审核过程中都没有起到应用的作用。而当这种问题出现之后,则只能通过重新计算的方式对其整改。
(3)在部分建筑结构对屋面板的配筋量进行电算时,在没有对跨度情况以及截面尺寸细致分析的情况下就对其开展分析工作,并不加区分的统一按照固边支座的约束条件进行相关的计算,就会使得后续建筑结构部分的边梁处出现钢筋增多的问题,而使得支座板面以及板跨中的配筋数量不足。而当悬挑板具有较大的跨度时,在边梁设计的过程中也经常出现没有对其弯矩力充分考虑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另一个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对于非结构构件自身的抗震性能没有被重视。在部分建筑过程中,因为建筑主体自身设计方面的原因,而需要在屋面中使用高度很大的女儿墙,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也仅仅在内部设置了部分压顶梁,却没有对相关抗震、抗风性能进行充分的考虑,这就会使的当地质灾害发生时,儿墙由于抗震性能不足而带来一定的安全威胁。而当建设高度较大的女儿墙时,在使用臂挂方式设计的过程中,对于其中的边梁设计的过程中也没有对存在的扭矩作用充分的考虑,也没有对其附近的屋面板加强,这会为房屋带来较为严重的隐患。
(5)在地下室顶板标高变化位置,当标高发生的变化高于梁高时,就会出现错层的情况,在没有采取一定的措施之前不应当将其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在相关规范中,明确指明了作为上部嵌固部的地下室顶盖应当使用梁板结构,而当地下室不存在无梁楼盖时则不应当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而在对结构计算的过程中应当算至满足嵌固端要求的地下室楼层或底板为止,但是剪力墙底层的层数则应当从地面开始算起。
2.3建筑结构地下室施工图设计问题
地下室外墙配筋计算问题。部分工程在计算外墙配筋时,没有对外墙带扶壁柱情况进行充分考虑,例如扶壁柱大小情况,仍然一律按照双向板来计算配筋,而扶壁柱按地下室结构整体电算分析结果配筋时,又没有按外墙双向板传递荷载验算扶壁柱配筋:地下室外墙保护层厚度问题。施工图纸设计中说明地下室保护层厚度为5厘米;但是在取值计算配筋和裂缝宽度时发现地下室外墙保护层厚度与施工图纸设计中的说明不相符;地下室外墙抗裂性验算问题。由于地下室外墙厚度较薄,而外墙保护层较厚。
2.4公共安全设计
建筑物的设计需要相当谨慎,比如楼梯平台上下部通道的净高要小于2.0m,梯段净高要小于2.2m,这种设计在地下室设计中比较常见。公共楼梯间梯井尺寸小于0.15m,有关儿童经常使用的楼梯梯井要大于0.2m,但是在设计中建筑物的楼梯栏杆竖向杆件之间的净距大于0.11m时往往忽略了安全措施的采取。根据有关规定,建筑的阳台、回廊以及内天井等要设置防护栏杆,而且栏杆长度应在1.05m以上,中小学栏杆长度在1.1m以上。但是设计者为了方便制图而直接采用标准图,没有对这些内容做特别的调整。
2.5建筑结构整体计算问题
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对结构产生的扭转影响,建筑楼层的最大位移值应符合要求;对于建筑结构中的斜交抗侧力构件,在相交角度不低于15度时,应分别对各抗侧力构件方向水平地震作用进行计算,但是实际中往往存在没有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水平地震作用的情况:没有合理假设弹性楼板。在平面不规则建筑结构中,经常出现没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计算软件对结构进行计算,从而使得对工程中弹性楼板的假设不合理,在实际当中弹性楼板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例如项层网架支承在柱上时,计算时没有进行铰接处理;大跨度空旷位结构中没有按照平面框架对抗侧力体系进行补充计算等问题。
2.6消防设计问题
建筑物的消防设计比较关键,消防设计涉及的面比较宽,设计起来也比较麻烦,工作人员往往犯眼高手低的错误。比如建筑物门厅的材料需要采用乙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便于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人们的迅速逃生。但是建筑设计时往往忽略对门厅设计的这一要求;再比如建筑物汽车库不能与养老院、幼儿园、托儿所等组合建筑,汽车库的防火分区划分中,机械立体车库的防火需要减少35%,但是在设计工程设计时车库常常与幼儿园、养老院等邻近,这些都会给后期消防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3、结语
总之,建筑施工图纸的审查与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工作内容看似简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注意审查,往往会给施工建筑带来较大的隐患。所以在建筑施工审图时,要严格控制各个设计环节的工作,重点规范对强制性条文和强制性标准的控制,特别是防火设计、安全设计、消防设计以及一些影响较大的细小设计等,确保建筑施工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卢甫敏.框架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J].科技信息,2011,(03)
[2]严坚.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7):229.
[3]童叶.分析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审查中的常见问题[J].门窗,2014,08:194+196.
论文作者:钱军荣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建筑结构论文; 地下室论文; 施工图论文; 建筑论文; 结构论文; 外墙论文; 构件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