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人口困境_人口问题论文

如何面对人口困境_人口问题论文

如何面对人口两难并存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来,人口膨胀和人口老化是两类不同的人口问题。然而,中国人口总量膨胀与人口年龄结构老化两难既彼此并存,又相互矛盾,难以找出一个两全的解决办法。这种两难并存的情况在历史上没有先例,没有前人的经验可借鉴。要走出困境,只能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在权衡得失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对策。下面就此提出几点原则的思考。

第一,对两难问题必须进行综合治理

解决人口膨胀和人口老化问题无疑同生育政策有重要关系,但两难问题相当复杂,不光是控制多生或少生就可解决问题,该矛盾的缓解要牵涉到多个方面,所以,必须进行社会的综合治理。

由于决定人口发展的根本性原因在于社会经济,所以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最根本的治理。目前我国人口发展属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三低”人口再生产类型,即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但从经济上看,我国离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还有很大的差距,社会经济的发展未能适应人口的发展,因此必须注重大力发展经济,使社会经济水平与目前我国的人口发展类型相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对人们的婚育观念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随着经济的现代化,人们的婚育观念也会趋向现代化,人们会更自觉地少生,更重视优生,从而有利于稳定目前的低生育率和低增长率,一定程度上可抑制人口的进一步膨胀。社会经济水平的高低还直接决定着社会解决伴随人口老化而出现的社会负担问题的能力。所以,关键是要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争取早日进入经济发达的社会。

此外,对两难问题进行综合治理还须实施一系列有关的社会政策和措施,如:继续合理控制人口增长,实行少生优生的政策和对新生儿优生的措施;建立和实行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建立储备金基金来保证老年人的生活;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打下坚实的基础;广泛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抓“安老工程”,如建老年公寓,办“安老村”、敬老院,建立和办好各种老年人福利机构,建立专业性的老年医院和临终服务安老医院,组织志愿队伍为老年人服务等。

第二,仍需继续实行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目前中国的人口生育率和增长率都已下降到较低的水平,如果中国是一个人口小国,可能就不必再强调控制生育了。但中国是一个有12亿人口的大国,比整个欧洲的人口还要多,每年人口增长的规模仍十分巨大,增长惯性也很大。并且,目前的低生育率主要是由于实行强有力的计划生育政策而实现的,一旦放松,很可能出现反弹。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总体上看还远未达到使人们自觉降低生育率的程度,早育、多育、生育间隔短的现象仍很普遍。许多边远和中部省份的总和生育率仍达2.8甚至3以上。生育率总体下降掩盖着各地区之间实际上存在着的严重的不平衡。而我国环境承载能力为15亿到16亿人口,如不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环境承载能力就有可能提前突破,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到头来受害的是中国人自己,因此,我国控制人口增长仍任重道远,而且农村仍是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这里想指出的是,不应过多宣传高学历夫妇中出现的“无孩族”,而应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育和抚养孩子方面的实际困难,鼓励他们按政策生育,为生育和培养优质的后代承担一些社会责任,这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第三,利用人口“黄金结构”时期尽量增加和储备积累社会物质财富

目前我国人口群体中作为单纯消费人口的0—14 岁未成年人口和65岁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都很低,而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比例很高,人口群体的年龄分布处于最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结构状态,人们称之为人口“黄金结构”。我国这种人口“黄金结构”大约将延续到2035年左右,即大约还有40年时间。此后,我国就要承受世界上水平最高的人口老化的压力了。人口“黄金结构”对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是较低的人口负担和充裕的劳动力供给。由于劳动年龄人口多,社会负担系数低,因而可能保持较高的积累率和投资率。我国的劳动适龄人口,据人口普查统计,1982年为5.5亿,1990年为7.3亿。预测到2000年15——59岁人口可达8.2亿,2020年前后总规模达到最大,约9.6—9.8亿。 如果如此巨大的劳动力资源能被合理地充分利用,其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能量可想而知。当然,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要做到真正合理充分利用如此巨大的劳动力资源谈何容易。目前我国面对的是劳动力过剩,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据有关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当于俄罗斯全国的人口,城市剩余劳动力相当于瑞士全国的人口。因此,如何采取适当的政策解决劳动力的合理利用问题,使充裕的劳动力资源成为创造巨大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而不是成为社会的包袱,并在物质财富迅速增加的基础上以各种形式增加储备积累,是缓解未来人口老化困难的重要途径。目前在我国劳动力资源十分充足的情况下,国内开辟各种渠道吸收后,仍可能有大量的劳动力剩余,扩大劳务输出也是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的有效措施之一。总之,尽量利用人口“黄金结构”时期的有利因素,充分利用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努力增加和积累社会财富,“积谷防饥”。

第四,加强教育事业,提高青少年儿童一代的素质

人口老龄化社会负担系数大,尤其中国面临的将是世界上水平最高的人口老化,沉重的社会负担要求有很高的社会劳动生产率,这就需要培养一代掌握现代科技的劳动者。因此,必须加强教育事业,认真抓好青少年儿童一代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为此,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如:要增加教育投资,现我国有在校学生约2.2亿, 虽政府已逐年增加教育投资,但人均教育经费也仅10美元左右,在世界上排名靠后。要落实义务教育的入学率,尤其是要巩固和扩大农村女孩的小学和初中入学率。要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注重知识更新,提高师资水平。要改善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等。

同时,思想道德教育也是提高青少年儿童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今天被人们称为“小皇帝”、“掌上明珠”的独生子女一代,将要担负比其父辈沉重得多的社会和家庭的责任,童年和成年后的处境形成强烈的反差,对这特殊的一代需要特别重视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教育培养。针对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容易形成“以我为中心”的思想,往往习惯接受别人的爱和关心,而较少主动去关心别人,从小就应重视培养他们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对别人的爱心和同情心,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此外,磨练他们的意志,培养刻苦耐劳的精神也十分必要。

第五,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我国的人口形势,树立人口忧患意识

我国建国后一段较长的时间里,由于主要领导人指导思想上的片面性,没有注意控制人口的增长,致使人口高速增长,迅速积累,规模迅速扩大,造成了庞大的人口基数。为避免更严重的灾难性的后果,7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不得不采取了急刹车式的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在过去20年里,我国广泛宣传人口形势和计划生育政策,做到家喻户晓。正是因为广泛发动了群众,使计划生育政策得以较好地落实,生育率迅速下降。如果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参与,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今天我国面临的人口形势发生了变化,人口膨胀还将延续,同时作为生育率迅速下降的一种明显的代价,就是人口将迅速老化,两难并发不可避免,困难将是客观存在的。无论采取什么对策去缓解困难,都必须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这就要让人民群众了解我国的人口形势,了解将要出现的困难,树立人口忧患意识,从而主动配合政府推行有关的政策措施以缓解将要出现的困难。如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加强青少年儿童一代的教育培养等,都需要每对夫妇、每个家庭的配合和参与。此外,注重社会的投资和积累其中也包括各个家庭、广大人民群众的储蓄和投资。各个家庭、每个公民在收入增加的情况下,注意增加积蓄,合理投资,对缓解未来社会的困难,有极重要的作用。

标签:;  ;  ;  

如何面对人口困境_人口问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