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部县第四小学,四川 南充 637300)
摘要:新课改要求语文学科要注重课堂的趣味性。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天性浪漫、心思简单,教师要想上好语文课,就应该紧紧抓住学生这一特性。现今的小学语文教材主要分为写景、写物、写人、叙事这四大类,教师应在课堂中努力创设不同的情境,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需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情景;教学运用
情境教学是丰富学生头脑、发展学生语言的最佳途径。如果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想象课文中的画面,他们就无法进入当时的情境,更无法体会到作者的感情倾向,最终导致学生对形象、场景、情感的体验能力越来越差,阅读和学习的兴趣越来越低。因此,教师在面对心智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的学生时,应该引导他们热爱文字、热爱写作、热爱阅读,帮助他们享受读书的愉悦感。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情境教学的科学依据
一方面,不管处在哪个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左右大脑都是合作分工的。大脑的左边主要是负责理性和逻辑的思维,以及语言行为;大脑的右边主要是情感活动,负责想象力的发挥。由此可以联想到教师的授课方式。一般而言,教师都是通过理性的分析和讲解,加强对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很明显,这仅仅调动了学生的左脑。如果我们想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力,就必须让右脑也进行工作。实证研究表明,创设有趣的情境教学,通过音乐、实物、表演等方法,能够引发学生的感官冲击。学生在感受时,形象思维的右脑开始兴奋;在表达时,抽象思维的左脑开始兴奋,这样一来,学生左右大脑就开始分工合作,更轻松地参与到课堂情境中。
另一方面,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情境教学符合小学生认识世界的规律。小学时期受到的环境熏陶对学生影响很大。在平时的课堂中,当教师依据教材,巧妙地利用图画、实物、音乐等方式,直观地引导学生去看、去触摸、去听,可以使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这些感官日益完善。同时,对感官和感觉的训练有助于学生获得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奠定他们的创造思维的基础。这种训练单靠音乐课和美术课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利用语言性的文字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二、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意义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育部门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情境教学模式是目前较契合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方式之一。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带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带给学生一定的心理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小学生尽快吸收语文教材中的知识点,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1.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具有极强的从众心理,性格也非常活泼,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然而,目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采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导致课堂氛围严肃,难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情境教学的使用充分解决了上述问题,教师可以根据语文教材营造富有趣味性的课堂氛围,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语文教材内容
小学生虽然具有活跃的思维能力,但是他们在学习的时候并不能维持长久的注意力。情境教学模式的使用可以充分解决上述问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创设契合小学生思维模式的教学情境,使教材中较为繁杂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这样学生的语文成绩才会得到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此外,教师应用情境教学模式还能提升教学的互动性,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使之更加和谐。
三、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策略
将情境教学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多种方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1.引入生活资源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是一门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科目。语文教师在进行情境教学的时候应将现实生活中的资源引入教学,从而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语文知识。
例如,在讲解《阳光》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电灯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文章的含义。引入学生熟悉的事物,加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才能使学生更加喜欢学习语文。
2.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围绕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从而使语文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在讲解《黄果树瀑布》的时候,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应用多媒体中的视频、图片和音乐展示黄果树瀑布的景象,使学生可以迅速进入教学情境。
3.利用现实生活场景创设教学情境
现实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完全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参观游览活动,让学生深入生活,感受四季变换,了解风土民俗,体察人情冷暖。
例如,在讲解《寻找春天》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在春天的山野中自由地呼吸,尽情地玩耍,观察春天的花草树木,感受大自然的蓬勃生机,这样学生才会加深对语文教材的理解,语文成绩才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4.表演体会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都是童话故事和寓言题材。角色的扮演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思维。在表演中,学生将教材中的角色活灵活现地展示在大家眼前,能够最大程度地还原课文情境。表演体会情境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进入角色,另一种是扮演角色。比如,二年级上册《浅水洼里的小鱼》中有很多对话,教师引导学生代入角色:如果自己是小男孩,会如何捡鱼?接下来,教师读旁白,在念“这一条”的时候,可以重复多次,告诉学生小男孩为了抢救更多小鱼,会一直捡下去,并且决心很坚定。学生朗读的时候,要读出坚定的口气,把自己想象成课文中的小男孩。学生从课文的字眼、词眼、句眼出发,不断地琢磨语气,就能够迅速地入情入境,体会出其中的味道。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情境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投入更多的精力透彻研究情境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苏振山.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学周刊,2016(6).
[2]宗月平.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创新小学语文教学[J].现代农村科技,2015(3).
论文作者:向朝伟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情境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论文; 语文论文; 课堂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