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一体的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实践论文_田甜,舒艳琼,尹华玲,严晶,魏祥林,冯婷燕,孙庆

校企一体的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实践论文_田甜,舒艳琼,尹华玲,严晶,魏祥林,冯婷燕,孙庆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曲靖 655000

摘要: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朝向“综合性”、“实践性”方向发展,为了满足这一市场需求,高职院校和企业采取合作教学的培养模式,力求培养高质量人才。基于此,本文以眼视光技术专业为例,分析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的体系,提出实践方法。

关键词:校企一体化;眼视光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一、校企一体的专业办学特点

(一)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目前,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形式呈现出多样化,例如,企业会预留一些岗位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学校开办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专业设置不同的岗位等。不过,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很多企业认为校企合作只是一种形式,因此,对合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不愿参与合作项目,导致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十分脆弱。但是在校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可以轻松的杜绝上述不良现象的产生,通过全面考虑,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在该体系当中,学校和企业之间会相互合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企业的发展特点,建立适合学生发展的实训基地。在基地实训的时候,实训项目的制定需要符合企业的需求方向,以便培养人才的专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市场性

学校作为人才的主要输出单位,其培养理念就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而企业在选择人才的时候,主要针对人才的专业性、实操性做出选择,基于二者的在市场供应方面的共性,开展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恰好可以为此提供良好的平台。但是,在实际的校企合作过程中,仍旧存在一定的松散性,导致校企合作模式下培养的人才依旧与市场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对此,通过校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可以准确的了解市场经济的区域特征,针对区域企业培养符合实际需求的专业人才。此外,校企一体化培养体系下,将市场的灵活行以及多变性融合到课程设置当中,并且依据市场的变化,不断的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使教学更贴近现实市场,进而使得人才的专业性以及实践性桁架符合市场需求[1]。

二、校企一体的眼视光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实践

为了更好的落实校合作教学模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针对眼视光技术人才的培养,校企一体化提出了“0距离3融合”的培养体系,具体的培养方案如下:

(一)“0距离”

所谓“0距离”的培养模式是指职业岗位与人才培养过成之间“0距离”。该培养方案的具体内容如下:

1、第一学期。教师需要合理的利用闲暇时间,组织学生到相关行业进行参观和学习,通过参观、学习加深学生对企业的了解,然后由企业专家对学生讲解岗位职责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

2、第二学期。合作企业可以提供一些眼镜销售的见习岗位,方便学生学习和实践,同时,教师还需要安排学生完成市场调研工作,将调研结果整理成报告的形式上交给教师。见习以及调研的时间不宜过长,最好控制在一周左右,使学生通过实践,感受工作环境,了解实际工作的具体要求。

3、第三学期。教师安排学生针对眼科常见疾病进行统一学习,同时还需要参与市场调研的工作,时间最好设置在4周左右,周期结束之后,学生需要将所学知识以及调研报告进行整理并上交教师。然后在寒假期间,企业应该提供一些顶岗实习的机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实习时间设置在1-1.5个月为宜[2]。

4、第四学期。该学期学生需要考取一些职业资格证书,如中级眼镜定配工以及中级眼镜验光员。所以在考试之前,需要针对学生进行岗前综合技能演练,演练的时间在3个月左右。同时,利用课余时间继续进行市场调研工作,并加深专业知识的学习。

5、第五、第六学期。学期开始的时候,企业需要安排顶岗实习的机会,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带到实习期满之后,安排学生进行高级眼镜定配工以及高级眼镜验光员资格的考试,全程实现学生学习、实习相互交替的培养模式。

(二)“3融通”

1、“课证岗”融通。在工作过程的基础之上合理优化课程设置,课程中涉及到的教学内容需要符合职业岗位工作以及行业发展的需求,同时,还需要融合国家职业标准,以便学生在接受三年的培养之后,可以掌握较强的专业技能以及教学知识,并且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使其可以顺利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2、工与学融通、企业与学校融通双赢。在校企合作培养眼视光技术人才的过程中,应该自爱每一个学期的教学中都采取专业知识讲授与岗位实习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可以对所学知识及时的进行检验,针对不足之处加以改正,而学校和企业在此期间,需要不断的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合教学实际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现工与学融通、企业与学校融通双赢的教学目标[3]。

3、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相互融通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毕业生职业精神以及人文素养严重不足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此,高职院校也逐渐坚强学生素质教育,注重人才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力求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在具体的融合过程中,教师需要将素质教育、职业精神的培养工作融合到教学内容当中,使学生的知识、各项能力以及素养得以综合提升。此外,校企之间可以通过组织拓展训练的方式,将企业文化、专业文化以及人文理念融入到训练项目当中,帮助学生提升职业精神以及人文素养。

结束语:

总之,针对眼视光专业采取校企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合理的制定人才培养体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实践,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以及实操能力,同时,通过对企业文化以及专业文化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以及职业精神,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和岗位接轨,便于学生快速的适应岗位调动,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也为学生今后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井云.眼视光技术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镇江高专学报,2016,29(3):104-106.

[2]邹莹.眼视光技术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19).

[3]邹津婷.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1):142-143.

论文作者:田甜,舒艳琼,尹华玲,严晶,魏祥林,冯婷燕,孙庆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9

标签:;  ;  ;  ;  ;  ;  ;  ;  

校企一体的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实践论文_田甜,舒艳琼,尹华玲,严晶,魏祥林,冯婷燕,孙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