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创伤骨科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 探讨100例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100名,按患者来到科室就诊的次序,将随机选取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后的SAS、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而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护理临床实验数据在经过数据分析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围术期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SAS、SDS评分,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各项工作的满意状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老年创伤性骨折【1】又被称为外伤性骨折,是老年骨折患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加重,我国老年创伤性骨折的患者人数逐渐增多。创伤性骨折给老年患者带来疼痛的同时,还会加重患者的身心负担,使得患者产生负性情绪,不利于术后康复。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围手术期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以达到提升患者术后康复效果,促进患者疾病的好转的目的。本次研究中,通过对观察组的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取得的效果较为满意,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的100名患者均为本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男性人数为21,女性人数为29,年龄分布在60-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32±2.32)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人数为20,女性人数为30,年龄分布在59-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05±2.53)岁。本次研究中的患者,均与临床上老年创伤性骨折疾病的标准相符,100名患者中均不存在严重意识障碍、肝肾等重大器官疾病,本次研究的内容、操作方式、实验方法以及所用时间等我院科室均知晓,并支持本次研究。而参与本次实验的患者对实验过程、方法、目的等均知情,在知晓本次研究的前提下,自愿参与。两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通过数据分析比较后,所得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的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在我院科室治疗期间实施最为普遍的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的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则在普通护理干预方式的基础上,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手术前护理:在患者即将接受手术前,护理人员为患者介绍主刀医生以及手术治疗的过程,让患者知晓接受手术治疗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通过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的促进疾病的痊愈,告知患者术前6小时禁食禁饮,嘱咐患者进行各项术前常规检查,对于伴有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应及时的通知相关科室进行会诊【2】。(2)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让患者采取头偏向一侧的平卧位,增加观察患者的次数,以免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舌后坠等并发症。对于四肢骨折的患者,在术后应将患者的肢体抬高,促进肢体消肿,同时妥善固定患肢,避免患肢出现再次骨折的现象,并随着观察患肢的状况【3】。
1.3观察指标
在实验研究结束后,通过采用护理人员自制的评分表,让患者对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的表现进行评分,评分的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各项操作技术、对疾病的知晓程度等,按照百分制进行评分,>8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比较满意,<60分为不满意。采用自制的SAS、SDS数据评分对患者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的发生状况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的负性情绪发展程度越严重。在患者填写完毕评估调查表后,护理人员将本次研究收集的数据采用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SAS、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数据采用t检验,以a=0.05为检验水准,分析两组患者在采取普通护理干预与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护理效果,采用SPSS22.0数据处理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分析,P<0.05,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图表所显示的数据表明,观察组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的SAS评分(40.48±2.18)、SDS评分(42.92±2.30)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的SAS评分(60.63±2.57)、SDS评分(62.42±2.44),而护理满意度评分(80.83±2.57)高于对照组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94.52±2.74),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护理临床实验数据在经过数据分析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各项器官逐渐衰竭,免疫力及抵抗力下降,遇到意外时无法及时的避让,以致于发生骨折的风险上升,而创伤性骨折的临床治疗与康复周期相对较长,加之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儿女陪伴在旁的时间不多,在遭受疾病折磨的同时,骨折带来的疼痛加剧了患者的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因此加强对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十分重要。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临床上相关的知识,提升患者对于此次进行的骨折治疗手术的了解程度,为患者介绍主刀医生以及责任护士,让患者与医护人员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以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配合程度。在患者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采取有效的卧位,让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最大程度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同时,妥善固定患肢,避免在住院期间发生不良护理事件。
综上所述,在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围术期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各项工作的满意状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桂蕾,黄燕,田晓丽.老年骨折患者围术期动态监测D-二聚体对预防深静脉血栓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9):1399-1400,1401.
[2]吴贵玲,彭颖皓,邱晓霞,刘玉玲.老年创伤性骨折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前期护理干预[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43(22):3063-3065.
[3]吴贵玲,刘春永,彭颖皓,刘玉玲,黄宪章,李双华.D-D的不同监测方法对老年创伤性骨折围手术期患者DVT的护理干预效果[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12):116-118.
论文作者:胡艳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7
标签:患者论文; 创伤论文; 老年论文; 评分论文; 性骨折论文; 手术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