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论文_刘晓通

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论文_刘晓通

身份证:41072719911021XXXX

摘要:城市化建设也在不断推进,为国内人民提供者越来越良好的生活环境。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城市化建设的任务较为繁重,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忽视了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再加上我国城市规划水平目前尚处于完善阶段,城市规划设计尚不成熟,以致我国城市化管理建设虽然发展迅速,但也留下了诸多问题,限制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加强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研究,提高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为国内人民创造出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本文针对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起参考和借鉴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对策

1导言

目前城市发展和资源、环境及人口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居环境质量显著下降,这不仅影响人们的基本生活,而且影响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发展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要想建设一个和谐、宜居的城市,首先要确定科学合理的城市整体发展思路,制定完善的城市规划管理建设方案,并将其落到实处。

2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的原则

2.1以人为本的原则

城市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而人是一切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城市作为拥有大量非农业人口和各类高精尖人才的集聚地,在城市规划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社会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宗旨,把服务社区居民作为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同时,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根据时代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调整规划理念,助力城市发展。

2.2资源利用最大化原则

城市规划管理涉及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包括功能性建筑设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设计、民用居住型建筑设计等,因此城市规划管理的过程中,要从整体的角度进行规划和设计,将城市视为一个整体,使不同区域之间形成有机联系,实现互补共促的作用。同时,在人的规划上,也要充分调动社区内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组织等一切力量,广泛参与社区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享,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2.3因地制宜原则

在城市规划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凭主观想法去搞规划,而是要坚持按照地域性、认同感等社区构成素科学合理的进行城市区域划分,同时结合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等要素科学合理的进行功能区的划分,“因地制宜”,最大限度的让城市服务于经济、政治和文化工作,也确保在人的活动过程中,也能对城市经济、政治、文化起到反作用,使两者间达成良性循环。此外,社区作为城市的最小构成单元,但是对于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城市规划管理时要便于城市管理者对于社区进行管理,同时增强社区的凝聚力,确保社区作用的实现

3城市规划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城市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尽管许多地区已经开始关注城市宜居性,但是大部分城市并不具备明显的产业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城市民营企业、中小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缺陷,发展空间很大。外资企业依然是吸引大型项目的主要平台,城市本土企业的核心技术力量不足,产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低,并且存在滞后性。以上问题是许多城市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相关部门应当对此重视起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实现城市转型和产业升级。

第二,城市人口密集,居住质量偏低。近年来,城市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大量人口向城市中涌入,尽管为城市发展注入许多新的活力,但是也导致城市压力明显增加。居高不下的房价,更是严重影响城市人口的居住环境,导致城市宜居程度大大下降。在规划城市整体发展时,必须对这方面问题加以考虑,对现有的城市居住环境进行有效改善,满足更多人的生活需求。

第三,城市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优良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宜居城市必不可少的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调查研究显示,许多城市的非建设用地越来越少,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尽管城市总体绿地面积有所增加,但是人均绿地面积依然达不到规定要求。许多城市尚未建立起系统、完善的综合公园服务体系。此外,部分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缺水问题,导致城市规划建设受到影响。

第四,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调查研究显示,当前许多城市在基础服务设施的建设方面存在滞后性。比如:教育机构占地面积较小,达不到规定要求;体育场地不仅面积小,而且分布不平衡,无法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医疗服务设施大多在城市中心集中,导致其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由于人口、私家车数量越来越多,城市交通压力很大,拥堵问题严重。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之间衔接不畅,慢行交通被忽视,停车场地面积很小,导致居民日常出行受到影响等等。

4城市规划管理控制策略分析

4.1加大基础建设

第一,关注城市居民需求,提高其生活便宜程度。城市规划建设体系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即公共服务体系、交通服务体系。首先,在构建公共服务体系时,应当借鉴国际先进城市的构建方式,实现城市公共服务能力的有效提升,强化城市的文化影响力。根据国际化标准建设一个层次合理、发展有序的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其次,在宜居、宜业目标指导下构件现代化交通服务体系。城市外围抵达市中心的交通时间应控制在一小时以内;在城市中心区寻找公共交通服务站时,应当在步行十分钟以内。以公共交通作为城市交通服务体系的主体部分,确保所提供的交通服务便捷、舒适,加快城市轨道建设和公共快速路建设,即“双快体系”;留出充足的空间方便行人、自行车通行,即“双缓体系”,二者相互配合,共同构建一个绿色、方便、快捷的交通服务体系。同时尽可能增加公共交通设施的利用,减少尾气污染,保护城市大气环境。

4.2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进行城市规划管理工作需要充分掌握该城市的实际发展情况,保证城市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共同发展。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者要以城市的实际发展情况为基础,从多个角度研究重点项目的规划方法,不要被眼前短期的经济效益所迷惑,要目标长远,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看待问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始终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放在首要位置,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尽量避免环境恶化问题的出现。与此同时,还应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价值,向市民传递爱护环境的思想,重点治理环境污染严重的地方,给予市民干净、舒适的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3人文化的城市环境

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对于精神层次的需求越来越高,开始越来越注重人文建设。由此放映在城市规划中没变体现为人文化的城市环境设计,也是城市发展与城市服务“以人为本”的体现,亦是未来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所谓人文化的城市环境规划,是指在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地结合当地的区域文化以及国家、民族的文化特征,营造符合人们审美的城市环境,让城市人口在工作、生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人文的关怀与城市的温度,从而增强城市居民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5结论

综上所述,城市化建设管理工作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以及幸福感建设的国家事业,不仅能够提升国内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还能助力国家经济进步与发展,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而随着城市规划管理研究的不断加深,现代化的城市设计、人文化的城市环境是未来城市规划管理以及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

参考文献

[1]舒松.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7 (05):41-42.

[2]刘兴璐.浅谈当前城市规划管理现状及问题对策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 2015(24):63.

[3]沙宝峰.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民营科技,2015 (01):99.

[4]雷峻.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4(02):98.

论文作者:刘晓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2

标签:;  ;  ;  ;  ;  ;  ;  ;  

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论文_刘晓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