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理低压故障或错接线时,首先要确定该用户计量装置出现计量异常的故障区间,然后按照出现的异常现象确定处理方法。
一、故障区间的确定:
1、由于计费计量的互感器、电能表的误差及其连接线电压降超出允许范围或其他非人为原因致使计量记录不准时,供电企业应按下列规定退补相应电量的电费:
(1)互感器或电能表误差超出允许范围时,以“0”误差为基准,按验证后的误差值退补电量。退补时间从上次校验或换装后投入之日起至误差更正之日止的二分之一时间计算。
例1 某用户电能表,经计量检定部门现场校验,电能表慢10%(非人为因素所致),已知该电能表自换装之日起至发现之日止,表计电量为90000 kWh。应追补多少电量?
解:假设该用户正确计量电能为W。则有
(1-10%)*W=90000 W=900000/(1-10%)
W=1000000 kWh
根据《供电营业规则》第八十条第1款规定:电能表超差或非人为因素导致计量不准,按投入之日期至误差更正之日止的二分之一时间计算退补电量,则应追补电量
△W=1/2(1000000-900000)=50000 kWh
(2)连接线的电压降超出允许范围时,以允许电压降为基准,按验证后实际值与允许值之差补收电量。补收时间从连接线投入或负荷增加之日起至电压降更正之日止。
2、其他非人为原因致使计量记录不准时,用采系统确定故障区间
二、电量追补计算方法。
1、低压单相故障或错接线处理方法
(1)相线反接
故障期间电能表走反向,电能表反向的电量即为实际用电量。
(2)相线与中性线互换
电能表电流线圈流进负电流,电压线圈加反向电压,电压、电流同时相反,其相位差仍为φ,理论上不影响正确计量,但此种接线不规范,当在表后相线接入负荷,负荷的另一端直接接地,会造成不计量故障。
(3)表计故障
在此种情况下,电量的追补可按实际用电情况来进行推算。即,核实用户用电设备功率大小,及用电时长,进行推算。
例2 发现某用户电能表故障,经现场勘察该用户有2盏60W灯泡,每天使用3h,一台电视机功率为60W,平均每天收看2h,冰箱一台平均每天耗电1.1kWh。求应追该用户多少电量?
解:先根据用采系统确定该电能表的故障区间。假设为3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设灯泡每天耗电为W1,电视每天耗电为W2,冰箱每天耗电W3为1.1kWh,即
W1=2*60*3=0.36 kWh
W2=60*2=1.2 kWh
W3=1.1 kWh
应追电量= (W1 +W2 +W3)*3=(0.36+1.2+1.1)*3=7.98 kWh
2、低压三相故障或错接线处理方法。
三相不对称时,电量的追补可按实际用电情况来进行推算。即,核实用户用电设备功率大小,及用电时长,进行推算。
具体追补参照单相电能表追补方法例2。
三相对称时,主要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1)三相四线制接线装置中任一相失压或失流
由公式P=3UIcosφ可得实际所计功率为:P′=2UIcosφ
更正系数:K=P/ P′=3UIcosφ/2UIcosφ=1.5
应追电量△A=(K-1)A′
(2)三相四线制接线装置中任一相电流线圈接反
P′=UIcosφ,这种情况下将少计2/3的电量
更正系数:K=3UIcosφ/ UIcosφ=3
应追电量△A =(K-1)A′
(3)三相四线制接线装置中两相电流线圈均接反
P′=- UIcosφ
更正系数K=3UIcosφ/- UIcosφ =-3
(因为是智能表或电子表,没有反转,应取绝对值)
应追电量△A =│(K-1)A′│
(4)当三相电流线圈全部接反
更正系数K=-1(电能表走反向,可按电能表反向电量进行追补)
应追电量△A =│KA′│
(5)任意两个电压元件的电压线互调
在三相四线制电能计量装置中,若任一两个元件的电压线互调,即两个元件的电压、电流相位不对,电能表将停转而不能计量电能。在此种情况下,电量的追补可按实际用电情况来进行推算。即,核实用户用电设备功率大小,及用电时长,进行推算。
具体追补参照单相电能表追补方法例2。
论文作者:白志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电量论文; 电能表论文; 电压论文; 故障论文; 接线论文; 之日论文; 误差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