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的性写作_莎士比亚论文

哈姆雷特的性写作_莎士比亚论文

《哈姆莱特》的性书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莱特论文,哈姆论文,性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家,莎士比亚留给我们众多对人性的思考。人性之中,性是不可避免的话题,也是极为敏感而隐讳的话题。对性的方方面面的揭示,既可体现作家的伦理观念和道德关怀,也可体现作家对人生的洞察。以《哈姆莱特》的创作为例,莎士比亚对历史传奇的改编、对奥菲利娅之死这一情节的设置、对奥菲利娅疯痴的描述、以及对奥菲利娅死亡意象的呈现,展现出高超的创作技巧。参透这些技巧,可以展现莎士比亚精湛的创作艺术,揭示他对自然意志的性爱所持的肯定态度,见出他对人性的宽容与悲悯,理解他对性伦理的思考。

       互文见“性”

       据载,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取材于1200年前后创作的欧陆历史传奇《爱姆雷特》(Amleth)。《爱姆雷特》是一则民间传说,由萨克叟·格莱摩提科思流传。原故事中王子爱姆雷特(Amleth)的叔父芬格(Feng)在杀死老国王之前就与王后有染①,弑君篡位后公开虐待王子,王子不得不装疯。为了试探王子,芬格安排一不知名的“美女”在林中引诱王子。芬格的逻辑是:如果王子没疯,自然会拜倒石榴裙下。没想到这个“美女”因从小就和王子一起长大,不但没有出卖王子与她承欢,还把芬格的阴谋告诉王子,并发誓永不背叛。至此,“美女”在戏中角色完结(贝文顿11)。

       这个“美女”就是《哈姆莱特》中奥菲利娅的原型,但与奥菲利娅有着显著的不同。首先在原故事的异教文化中,“美女”妩媚无比,并非不谙性爱,也没有哥哥警示“失贞”的危险,更没有父亲对她种种安排。其次,“美女”与王子有明确的性行为,而且颇为享受其中快乐。此外,从芬格的逻辑中可以推断,对性爱有无感受是衡量一个人正常与否的标准,所以婚前媾和并不受道德指责。

       到了莎士比亚笔下,原故事的“美女”情节被反转。奥菲利娅与哈姆莱特的恋情发生在宫廷变故之前,经过国王亡故、王后改嫁的风波后,奥菲利娅的父亲和兄长都反对她和哈姆莱特王子来往。奥菲利娅与哈姆莱特之间的性事没有直接明确的描写,但从王子及奥菲利娅的“疯痴”的言行举止中可以判断,二人尝过禁果,并孕育了“恶果”。奥菲利娅为自保贞洁坠河而死,哈姆莱特王子也为爱情决斗而殒命。这样,奥菲利娅与哈姆莱特王子的爱情(包括感情和性爱两个方面)成了宫廷斗争的牺牲品,成了贞洁观的殉葬品。

       从中可以看出,基督教文化中的性爱成了罪恶,成了对贞洁的背叛,婚前性行为或者与第三者通奸更是如此。莎士比亚对原故事的改造可以看出他对社会文化变迁的观察与思考。应该说莎士比亚对人类性欲是肯定的。“即使没有旁人的诱惑,少年的血气也要向他自己叛变。”(莎士比亚383)②这是人的自然意志。而这种自然意志一旦失去理性意志的控制,一旦不能走向合法婚姻,便违背了道德情感,便会酿成悲剧。哈姆莱特和奥菲利娅的性爱就是这样的悲剧。

       假设奥菲利娅没有自杀而诞下私生子,那么私生子又会是什么命运?看一看《李尔王》中的爱德蒙,我们不难发现莎士比亚严肃而深刻的思考。爱德蒙的父亲说:“他的出生要归我负责;我常常不得不红着脸承认他,现在惯了,也就脸皮厚了。……他的母亲是个迷人的东西,我们在制造他的时候,曾经有过一场销魂的游戏,这孽种我不能不承认他。”(611)这是一个宽容而善待的父亲。从他身上可以看到莎士比亚的宽容与慈善,看出他对私生子所持的态度,但世情往往相反,否则就不会有爱德蒙的嫉妒——“大自然,你是我的女神,我为你的法律尽职效劳。为什么我要受习俗的欺凌,让世人的挑剔剥夺我的权益……为什么我叫私生子,为什么我卑贱,我的身材匀称,心灵高贵,容貌端正,哪一点比不上正夫人所出……”(620)爱德蒙由嫉妒而生怨恨,最终置父爱于不顾,陷害哥哥,酿成悲剧。而一切的开始则要追溯到性爱,追溯到性爱与伦理身份的冲突。

       不可否认,性书写即使在文艺复兴时代恐怕也让人敏感。所以在《哈姆莱特》中,人物多在疯痴状态下谈性。哈姆莱特和奥菲利娅的疯言疯语很多都与性话题有关。只是王子嘴里说出来口无遮拦,而奥菲利娅的语言则比较委婉,充分体现出莎士比亚对人物的把握。很多读者都认为哈姆莱特是装疯,奥菲利娅才是真疯。笔者认为哈姆莱特和奥菲利娅都不是真疯:哈姆莱特的疯是策略需要,奥菲利娅的疯是她内心表达的需要。在当时的道德伦理中,与王子承欢又不能与之成婚,奥菲利娅与王子的爱情尽管“像冰一样坚贞,像雪一样纯洁”,也“还是逃不过馋人的诽谤”(422),奥菲利娅既无申辩权,又无人庇护,只好借“疯话”及“歌谣”诉说一二,别无选择地走向了绝路。以为奥菲利娅不是真疯的读者,基本上认同她借疯痴表达自己思想情感,并从女性主义的角度给予分析,但本文更主张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的疯原属并置,都服务于莎士比亚对性书写的艺术处理。

       性书写之情节

       《哈姆莱特》主要围绕王子复仇这个情节主线来写,其中也包含了奥菲利娅殉情这样一条情节副线。奥菲利娅在整部戏剧的二十个场景中出现五场,这五个场景分别见于前四幕。第五幕中由掘墓小丑暗示奥菲利娅的死因,并由哈姆莱特与雷欧提斯决斗宣示她的死亡后果,可以说五幕戏中都有奥菲利娅的存在,这为完整地展开以奥菲利娅为中心的殉情故事提供了空间。当然,奥菲利娅的殉情故事以副线形式与哈姆莱特的复仇故事互为交织,又以全戏四分之一的出场率高度浓缩,更因性爱主题而被作者有意隐蔽。下面试从各幕场景中还原奥菲利娅殉情故事以及与之相关的性书写情节。

       第一幕第三场:两情相悦正当时,无奈宫廷起变故。这一场里奥菲利娅除了应答哥哥与父亲的训诫之外,几乎再无言语。在对父兄应答的口吻里,可以得知奥菲利娅与哈姆莱特两情相悦。但此时老王骤死,王后改嫁,王子对王位的继承受到威胁,加之鬼魂出没,流言四起,王子何去何从未见分晓。所以,奥菲利娅父兄对她严加训诫,不愿她与哈姆莱特再来往。

       第二幕第一场:父起疑心拒情书,王子装疯演别离。父兄的训诫之下,奥菲利娅拒收哈姆莱特的情书,也不和哈姆莱特见面。此时,王子已见过父亲鬼魂,复仇计划酝酿形成。将计就计之中,王子疯疯痴痴地来见奥菲利娅。从读者的角度,可以看出哈姆莱特给奥菲利娅演了一出诀别,真情昭然若揭。奥菲利娅对哈姆莱特此时的神情有无感应呢?答案是肯定的。假若奥菲利娅没有任何感应,她又如何能如此准确地辨认、记忆并描述出来?哈姆莱特的行为令她惊惧,这是她本能的感知,但她对哈姆莱特的异常行为缺乏理智的判断,哈姆莱特因她而疯这一结论是在父亲诱导中得出的。她父亲问:“他因为不能得到你的爱而发疯了吗?”奥菲利娅说:“父亲,我不知道,可是我想也许是的。”(397)

       第二幕第二场:棒打鸳鸯,父亲自作聪明;禁果已尝,女儿终将受辱。奥菲利娅在不知实情的情况下,对哈姆莱特的疯痴半信半疑,又在父亲的授意下拒收哈姆莱特的情书,其中一封由她的父亲上呈王后。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出,哈姆莱特非常敏锐地意识到奥菲利娅受父亲诱导,对真爱产生了怀疑,故写信试图打消她的疑虑。无奈奥菲利娅不明苦心,情书被父亲公开。为此,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的父亲波洛涅斯针锋相对,骂他是“拉皮条的”(fishmonger)③,暗指宫廷变故前,奥菲利娅的父亲纵容她与哈姆莱特相好,梦想与王权联姻;宫廷变故之后,又想把女儿与王子分开,免受王子牵连。说过“拉皮条”之后,哈姆莱特又说:“不要让她在太阳光底下行走;怀孕是一种幸福,可是你的女儿要是怀了孕,那可糟了。朋友,留心哪(let her not walk i'th'sun:conception is a blessing,but not as your daughter may conceive.Friend,look to't.)”(403)。这里哈姆莱特借“sun”与“son”谐音,讥讽波洛涅斯不让女儿接近王子,因为怀孕对奥菲利娅不是好事,但此时奥菲利娅到底有无身孕则有待后面剧情的印证。

       第三幕第一场:好女恋美男,原罪复重演。奥菲利娅被父亲安排与哈姆莱特会面,此时王子正在进行那段著名的生死独白,对走过来的奥菲利娅说:“且慢!美丽的奥菲利娅!——女神,在你的祈祷之中,不要忘记替我忏悔我的罪孽。”(420)这里的“罪孽”是指他独白时的自杀念头?是指他对奥菲利娅造下的罪孽?还是新近奥菲利娅不与他承欢的情况下,把自己的冒犯称为罪孽?接下来,奥菲利娅归还王子给她的爱情信物,说了些王子变心之类的话。对此,哈姆莱特反问:“你贞洁吗?你美丽吗?”(421)看到奥菲利娅疑惑不解,哈姆莱特又解释说:“要是你既贞洁又美丽,那么项好不要让你的贞洁和你的美丽来往。……因为美丽可以使贞洁变成淫荡,贞洁却未必能使美丽受它自己的感化。”(421)也就是说,在贞洁与美丽的问题上,美丽像是祸根,即使贞洁也无法使它免疫。这早在第一幕第三场奥菲利娅哥哥雷欧提斯劝诫她的言辞中就有伏笔,雷欧提斯说:“留心,奥菲利娅,留心,我的亲爱的妹妹,不要放纵你的爱情,不要让欲望的利箭把你射中。一个自爱的女郎不应该向月亮显露她的美貌;圣贤也不能逃避谗口的中伤;春天的草木往往还没有吐放它们的蓓蕾,就被蛀虫蠹蚀;朝露一样晶莹的青春,常常会受到罡风的吹打。所以留心吧,戒惧是最安全的方策;即使没有旁人的诱惑,少年的血气也要向他自己叛变。”(382-383)

       关于贞洁与美丽的问题,在哈姆莱特接下来的话里得到更直白的表述,他说奥菲利娅不该相信他,因为“美德无法植入那下作的东西而不染上腥臊(virtue cannot so inoculate our old stock but we shall relish of it)”④。这充分暴露出哈姆莱特内心的矛盾与冲突:一方面他爱奥菲利娅;另一方面他饱受欲火煎熬,为婚前与奥菲利娅发生性行为痛感罪孽。而这种罪孽又不能通过婚姻得到救赎,因为上文分析过,奥菲利娅父兄反对她与哈姆莱特在一起,而以哈姆莱特目前的处境,根本无法主宰自己的婚姻。

       因此,哈姆莱特要奥菲利娅进尼姑庵,与其说是对奥菲利娅的诅咒,不如说是为自己无法控制的欲火而愤怒,彰显了自由意志与理性意志的冲突。至于为什么要奥菲利娅嫁给一个傻瓜,哈姆莱特自己说得清楚:“万一嫁个聪明的,那人一准知道自己戴了绿帽子(for wise men know well enough what monsters⑤ you make of them.)。”从另一个角度看,哈姆莱特对奥菲利娅的诅咒也可能因为他厌恶母亲匆匆改嫁,转而不相信爱情,认为性与爱中只剩下了性,认为所有的女人都是淫妇。表面上看两种解释相差甚远,但实质上不管哈姆莱特为自己难以控制的性欲感到愤怒,还是认为女人都是淫妇感到厌恶,两者都揭示出有关“贞洁”的道德约束心理,或者说不能容忍“失贞”。所谓“失贞”即可指奸夫淫妇的性行为,也可指婚前性行为;而以奥菲利娅为中心的性爱情节,其关涉的主题是婚前性行为。

       第三幕第二场:戏中戏,哈姆莱特调戏痴情女。哈姆莱特导演戏中戏来试探克劳狄斯和母亲是否谋杀了父亲。在众人来看戏落座的时候,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有一段对话,他说:“上帝啊!我不过是给您消遣消遣的。一个人为什么不说说笑笑呢?您瞧,我的母亲多么高兴,我的父亲还不过死了两个钟头(O,god,your only jig-maker.What should a man do but be merry? For look you how cheerfully my mother looks,and.my father died within's two hours.)。”(427)表面上“my father died within's two hours”是疯话,实则暗指王叔与母亲床上销魂两个小时⑥。而上下文中的“country matter”、“puppet dallying”、“edge”⑦等更充满性的指涉。哈姆莱特如此口无遮拦,举止猥琐,一方面是故意做给旁人看,以讽刺王叔与母后的不端,满足他替父报仇的伦理需求;另一方面呈现出欲火中烧的煎熬,即自然情感与道德情感的冲突,再次印证让奥菲利娅去尼姑庵事出有因。

       第四幕第五场⑧:婚姻幻灭,情爱无寄。此时奥菲利娅的父亲已被哈姆莱特误杀,奥菲利娅以疯痴状态出场。一般评论认为她是真疯,直接证据是克劳狄斯说:“她父亲的死激成了她这种幻想。”(456)然而,克劳狄斯所说奥菲利娅因为父亲意外亡故而疯,就像波洛涅斯说哈姆莱特因奥菲利娅拒绝他的爱情而疯,两者都别有用心不可采信。事实上,莎士比亚很巧妙地安排奥菲利娅借助疯言疯语道出性爱情节及其隐忧。当克劳狄斯说她想父亲想疯了时,奥菲利娅立即反驳说:“对不起,我们以后再别提这件事了。要是有人问您这是什么意思,您就这样对他说”;(456)接着她便唱起那首情人节歌谣。

       歌谣分上下两节,第一节讲男女欢娱,是个“破处”的隐喻。第二节讲失身后女子痛悔。奥菲利娅唱完第一节说“真的,不用发誓,我会把它唱完(I'll make an end on't)”(456)。“I'll make an end on't”一语双关,既指要把歌曲唱完,又指欢娱后,奥菲利娅要自食其果。奥菲利娅唱完第二节,国王问“她这个样子已经多久了?”(457)像是在问奥菲利娅疯了多久了,实际上读者不难想象出,奥菲利娅失身过后多久了?奥菲利娅接过话茬说,“我希望一切转祸为福!我们必须忍耐;可是我一想到他们把他放下寒冷的泥土里去,我就禁不住掉泪。我的哥哥必须知道这件事(My brother shall know of it.)”(457)。“My brother shall know of it”一语双关,一是说兄长会得知父亲的死讯,二是说兄长会知道她失身。而无论哪种情况,雷欧提斯都不会轻易放过哈姆莱特,这是奥菲利娅隐忧之所在。借助这首歌谣,奥菲利娅道出她与王子的媾和,这是她这个身份的女子的不可承受之重。因为她父亲已死,哈姆莱特生死未卜,甚至她怀疑王子已死,她与王子的婚姻成为泡影。既然他们的媾和无法通过合法婚姻得到救赎,她别无选择地被逼上绝路,她只能以死自保贞洁。

       第四幕第七场:自保贞洁坠河死,水中仍赋恋情曲。鉴于莎士比亚对性的关注与表达上的隐讳,鉴于他对人的自然情感的宽容与悲悯,他对奥菲利娅死状的描述可谓尽善尽美,其含蓄、诗意的创作技巧堪称典范。有专家观察,按莎剧的一般情形,如属纯粹的剧情交代,常见散文;如有主要人物出场做长段独白,往往说明此处有张力,台词往往用无韵体,也就是五音步抑扬格(Adamson,et al 144)。王后有关奥菲利娅死状的叙述不是独白,但仅做为信息传递又不合她王后的身份。按常理,奥菲利娅的死讯由侍卫或随从传递即可,可为什么由王后来讲?而且讲了那么一长段,所用语言又是无韵体?现在我们试着做文本细读,看看其中有无张力,传递了什么样的冲突、什么样的情绪?

       文本中最突出的意象是杨柳、花环、水、衣裙、歌声、污泥以及以喻体出现的美人鱼。“杨柳”象征着被爱抛弃和悲哀;“花环”由几种花儿编成,其中雏菊是春之花、爱之花。其它花卉如“长颈兰”没有注解,但下文中说,“正派的姑娘叫它‘死人指’,粗鲁的羊倌给它起了一个不雅的名字”(467),两相联类,不难想象“性爱”的指向。“水”与“泥”在本节相对,大有“纯洁”与“失贞”的味道。“花环”未攀柳枝之前,溪水清透如镜,“花冠”随奥菲利娅沉落之后,身陷污浊。“衣裙”展开,既说明落水瞬间的状态,又可暗指怀孕后身形的显露,所以下文说张开的衣服,即便可以支撑但不能持久,未等歌儿唱完,奥菲利娅就身陷污浊,死于“泥”中。

       “美人鱼”在古代近东及希腊地区的传说中是个女神,爱上了凡间的“牧羊人”,却无意中杀了他,羞愧之中跳进水里,变成美人鱼⑨。本节里的美人鱼跟传说有无关系,笔者目前还未见到相关考证。巧合的是本节里也出现了“牧羊人”,而且我们已经论证,奥菲利娅也可以说是哈姆莱特“杀死”的,所以此处的美人鱼与传说若即若离,似正似反,耐人寻味。

       奥菲利娅的死亡意象不仅交代了她的死状,也交代了她的死因,即:奥菲利娅因惧怕失贞败露被逼上绝境,莎士比亚极为诗意地表达了这个事关主题的戏剧情节。值得注意的是,在《哈姆莱特》中,王后的形象与其说是一国之尊,不如说更接近为人妻、为人母、受人掌控、充满劫难的女性。她不是克劳狄斯的同谋,丧夫、改嫁都不由她,却受到王子百般羞辱。由她来述说奥菲利娅的遭际,来抒发对女性命运的感慨,凸显了剧作的道德指向。

       第五幕第一场:芳魂已去谁人问,真知灼见掘墓人;骷髅无言劝王子,抽刀拔剑为佳人。下面再从两个掘墓人,即小丑甲、小丑乙的对话,来分析奥菲利娅之死。小丑论及奥菲利娅下葬的方式。因为,她若犯了罪,就不允许有基督徒的葬礼。那么她是否有罪呢?罪是否在于自杀呢?以小丑甲的话推断,奥菲利娅如果出于自卫而跳水,就不是自杀;如果是水漫到她身上,也不是自杀。只有如此她才没罪,才能有基督徒的葬礼。小丑乙则从另一个角度探及奥菲利娅享有基督徒下葬仪式的理由,就是因为她是贵家女子。两个小丑的话各有深意,但至此还不能断定奥菲利娅到底被认为有罪还是无罪。

       稍后,我们听到教士的话,他怀疑赴死的奥菲利娅是畏罪自杀。教士虽没有明确提到“失身”,但所言“virgin rites”和“maiden strewments”都指向处女,结合上下文的反转语气,不难推测教士所谓怀疑即指怀疑奥菲利娅失身。至于为什么失身至死,前文小丑的议论颇具深意。“难道她是因为自卫而跳下水里的吗?”(469)这是修辞性非常强的提问,引领读者及观众思考奥菲利娅的死因,而且答案自在提问之中,即奥菲利娅是出于自卫而死。那么她自卫的是什么?通观剧情,不难发现奥菲利娅以死相守的是她的贞洁。因为贞洁与否,不仅是价值判断也是事实判断。在失身既成事实的情况下,如果王子能娶她,就不存在贞洁与否的问题,可是王子不可能娶她,因此奥菲利娅无路可走。某种程度上说,奥菲利娅是自杀也是他杀。所以小丑说“不管他自己愿不愿意,总是他自己跳下去的;……可是要是那水漫到他的身上把他淹死了,那就不是他自己把自己淹死”(469)。

       奥菲利娅死时哈姆莱特正三十岁——而立之年,成家立业理所当然。然而面对骷髅,王子似乎醒悟,亚历山大千秋伟业,最终仍是碎骨一把,他一个逃亡中的王子又当如何?至于婚姻,朝他走来的是奥菲利娅的送葬队伍。当他见雷欧提斯跳下坟墓要拥抱妹妹的时候,哈姆莱特怒不可遏,决意要与他决斗,以此来宣示他对奥菲利娅的爱情。对哈姆莱特来讲,奥菲利娅之死对他整个复仇计划和复兴伟业是个反转。他与雷欧提斯决斗,等于放弃了之前的雄心抱负,不管他之前如何筹谋,客观上哈姆莱特最终是殉情而死。

       至此,奥菲利娅的殉情故事以及与之相关的性书写情节现出全貌。奥菲利娅的故事随哈姆莱特的复仇故事曲折婉转,二者相互推动,相互交织,相互映衬,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哈姆莱特装疯,上演了一出疯狂;奥菲利娅装疯,道出一片凄凉。两相比较,哈姆莱特的复仇故事流于虚妄;奥菲利娅的故事则真实、细腻、可感,引人无限同情。两人最终都走向殉情之路,他们的情和爱也因此得到救赎,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凄美的爱情。

       性书写之主题

       概括地讲,莎士比亚对人类自然意志的性欲持肯定态度,对人的“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聂珍钊5)纠结与挣扎饱含宽容与悲悯。他把一个异教故事改编进基督教文化中,让我们看到人类自然自在的性欲如何被打上文化、伦理、宗教的烙印,看到哈姆莱特如何被伦理所困,看到奥菲利娅如何成了人的伦理化过程中的牺牲品。哈姆莱特复仇并希冀重整乾坤,却身不由己地牺牲了爱情,甚至牺牲了爱情也没能负起河山重任,这是哈姆莱特悲剧之所在。

       哈姆莱特一再强调“传述我的故事”(490)。哈姆莱特的故事究竟是什么故事?哈姆莱特到底是个什么形象?从性书写的角度看,无论是清醒的还是“疯癫”的哈姆莱特,在两性关系上都占有绝对的话语权。他对奥菲利娅的猥琐、对生身母亲刻薄的评判,都有意无意地传递出对女性失贞的厌恶。哈姆莱特憎恶的言行虽然披着“疯癫”的外衣,但骨子里却有男权意识的支配。

       哈姆莱特作为主人公频频登台,他那长段的生死独白、对王后及奥菲利娅的羞辱、对克劳狄斯的憎恨、对波洛涅斯的戏弄、对伶人的高谈阔论,都极其膨胀地彰显所谓“高贵”的灵魂。而就其行为来看,他的复仇之手沾满了鲜血:他设计陷害了蒙在鼓里的两个随从,误杀了波洛涅斯,角杀了雷欧提斯,又间接地杀死了奥菲利娅,就连王后的死也不能说跟他毫无干系。这些杀戮起因于复仇,而复仇之火燃得如此之旺,主要原因便是对母亲匆匆改嫁的痛恨,这在更深的层次上关涉他的伦理身份及伦理意识问题。哈姆莱特言之凿凿、行之切切要诛杀奸夫淫妇,为父亲洗刷耻辱,此举在基督教文化中有其正当性,但并不代表它的唯一正确性,更不代表莎士比亚的态度。

       莎士比亚的态度隐含在鬼魂的几句话里,是这样讲的:“无论你怎样进行复仇,你的行事必须光明磊落,更不可对你的母亲有什么不利的图谋,她自会受到上天的裁判,和她自己内心中的荆棘的刺戳。”(390)这里不排除老哈姆莱特与王后的夫妻感情,但也道出了母子人伦,更关乎正义在上帝之手的宗教伦理,以及自在内省的人情。简单几句话折射出莎士比亚对人性的洞察、对伦理冲突的思考、对自然情感与道德情感及其复杂性的剖析。

       在对性伦理的认知上,哈姆莱特王子面临两难境地,以至于在他无情地诘难自己母亲的时候,鬼魂再次出场说:“可是瞧!你的母亲那惊愕的表情。啊,快去安慰安慰她的正在交战中的灵魂吧!最柔弱的人最容易受幻想的激动。”(443)某种程度上鬼魂或许可以当做哈姆莱特心灵的幻化,是他没被复仇之火煎硬的那一小块儿柔软的部分,而这种柔软才是他真正的人性之所在。事实上,从鬼魂最后一次警示到哈姆莱特目睹母亲身亡,我们终于真切地听到了一声“王后怎么啦?”(488)从性书写的角度,哈姆莱特以最后对母亲的关切回归了人性,颠覆了那个复仇的自我。

       注解:

       ①D.L.阿什里曼(D.L.Ashliman)据1185年前后的传说整理的《爱姆雷特,丹麦王子》(Amleth,Prince of Denmark)故事中,芬格以王兄不能善待王后为名,在替王后做主的正义幌子下弑君篡位,并娶了王后。

       ②所有出自莎剧的引用如无特别注明,均为朱生豪先生译文(以下简称“朱译”)。以下随文标注页码,不另做注。

       ③朱译:“卖鱼的贩子”。乔那森·贝特与埃瑞克·拉斯马森主编的《莎士比亚全集》注解(以下简称“乔注”):“fishmonger:俚语中有‘纵欲’‘拉皮条’的意思。”(贝特 拉斯马森1948)

       ④原文为:“Ay,truly,for the power of beauty will sooner transform honesty from what it is to a bawd than the force of honesty can translate beauty into his likeness:this was sometime a paradox,but now the time gives it proof.I did love you once.”朱译:“美丽可以使贞洁变成淫荡,贞洁却未必能使美丽受它自己的感化:这句话从前像是怪诞之谈,可是现在时间已经把它证实了。我的确曾经爱过你。”(421)朱译:“因为美德不能熏陶我们罪恶的本性。”(421)

       ⑤乔注:“monster:指丈夫若有妻子不忠会头上长角。”(贝特 拉斯马森959)

       ⑥“died within's two hours”指“销魂”,依据有四。(一)根据此处上下文“be merry”的语境;(二)在莎士比亚抒情诗“斑鸠与凤凰”中有过死亡与婚配融为一体的意指;(三)后来学者也有将死亡与爱相提并论,具体可参见克林斯·布鲁克斯:《精致的瓮》,郭乙瑶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7-18;(四)字典中对“die”的释义中有一条:由极度不安、兴奋、羞愧等引起的濒死的感觉,参见:〈http://www.thefreedictionary.com/die〉。

       ⑦参见乔注(贝特 拉斯马森1962,1964)。

       ⑧乔注《莎士比亚全集》列本场为第四幕第四场。

       ⑨参见〈http://en.wikipedia.org/wiki/Mermaid〉。

标签:;  ;  ;  

哈姆雷特的性写作_莎士比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