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儿童绘画心理论文_王婧

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儿童绘画心理论文_王婧

身份证号:32100119831201****

引言

自闭症目前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精神类疾玻我国经过诊断的自闭症儿童有50万以上,而此病的发病原因至今没有确切的定论。目前此病无法通过药物完全治愈,更多的需要行为、功能上的干预。我国的特殊教育起步晚,但是发展的速度非常快,逐步建立了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直接管理的特殊教育学校与民政部门所属的康复和教育机构。对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进行梳理,不难发现,目前的美术教育只在每周有常规的一节课,且上课内容形式较为单一,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而课后的辅导班费用较高,很多家庭难以承受,面向自闭症儿童的专业美术机构十分稀少。

1自闭症儿童的界定及其特征

儿童自闭症,又称孤独症(autism)或孤独性障碍(autisticdisorder)等,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devel-opmentaldisorder,PDD)的代表性疾玻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亦或是对社会的适应上,自闭症儿童都与正常儿童有很大不同。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自闭症儿童主要的特征表现为语言障碍突出,语言障碍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多数孤独症儿童有语言发育延迟或障碍,他们对语言的感受和表达运用能力均存在某种程度的障碍,甚至终身沉默不语或在极少数情况下使用有限的语言;其次是社会交往障碍,主要表现在患者不能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不仅不能与父母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患者与同龄儿童之间也难以建立正常的伙伴关系;第三,兴趣范围狭窄、行为模式刻板,患者对于正常儿童所热衷的游戏、玩具都不感兴趣,而喜欢玩一些非玩具性的物品;第四,存在智能障碍,在自闭症儿童中,智力水平表现很不一致,少数患者在正常范围,大多数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

2美术教育对自闭症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2.1激发创造力,提升感官认知水平

儿童就像一张白纸,充满了无限可能。自闭症儿童的这种无限可能只是暂时关闭了,适当采用美术教育的方法,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自闭症儿童突破自己,激发其创造力。美术教育赋予自闭症儿童激发创造力的可能性,自闭症儿童通过美术的学习,学习其绘画技巧,从画线、画图形开始,直到画植物、建筑……一步一步开发自己的潜能,激发自己的创造力。美术绘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过程,通过这种强化的练习,可以不断地丰富自闭症儿童的创造力。而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在美术教育过程中,通过鼓励和表扬等方法来加深自闭症儿童的满足感和自信心,让他们主动与人交往,敞开自己的心扉,轻松地接纳别人。自闭症儿童通常认知能力较差,在学习绘画过程中,则可以不断锻炼他们的认知能力,在不断地刺激中,降低自闭症对儿童的影响。由于美术具有色彩性,绘画中的色彩可以刺激自闭症儿童的心灵,完善其感官认知力。通过美术教育,还可以增强自闭症儿童的表达欲望,让他们敢于与外面世界进行沟通,自闭症儿童的每一幅绘画,都在抒发着他们内心的感想,都是他们感官认知力的进一步提升。

2.2非智力因素的促进和发展

智力因素是人们学习能力的基础组成部分,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它包括对事物的记忆力,对语言的使用能力和推理能力等,不同人的智力因素也有不同。而与智力因素有本质的区别的非智力因素,指人在智慧活动中,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意志力,道德修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及自信、自立、自强的良好心理素质等。在教育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同等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自闭症儿童群体中主要表现在情绪波动起伏、兴趣缺乏,对很多事情没有向往等方面,这些结果都是非智力因素贫乏的后果所致。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具有启蒙审美教育和兴趣教育的学科,在营造轻松愉悦的教育氛围中,使自闭症儿童能自然进入学习的状态,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促进他们心理和生理的发展,弥补因为智力因素导致的缺陷和增强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非智力因素的提高使得自闭症儿童出于兴趣爱好选择主动学习,从而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加强自身主体价值的发展。

2.3增强适应力,扩大交际范围

自闭症儿童往往不愿意与人沟通,喜欢独处且不善于表达,根本原因是自闭症儿童适应能力差。美术教育在增强自闭症儿童的适应能力上有着先天优势。因为社会适应能力,根本上还是适应与人的交往,美术教育者在传授美术知识的同时,实际上是在与自闭症儿童交流的过程,这种交流像与母亲交流,也像与朋友交流。自闭症儿童在学习绘画、练习绘画过程中,会与教师甚至与其他儿童进行交流,无论是语言交流也好,还是肢体语言交流,都打开了锁住自闭症儿童心理的那个锁,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自闭症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自闭症儿童画笔下的形象往往是人物造型居多,一个人物可能代表着一个亲人,也可能代表着一个朋友,这些人物都会给他们的内心带来温暖,通过这种表达可以在某些程度上减少自闭症儿童的内心伤害,这是自闭症儿童的一种交际方式,是一种纯粹的情感表达方式。同时,美术教育的最大价值是,经常性的绘画授课扩大了自闭症儿童的交际圈,增加了语言交流的次数,更加有利于自闭症儿童的康复。

2.4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与提升

社会适应能力是人们融入社会并进行正常生活的一种包括语言能力、观察能力及模仿能力所组成的综合能力。美术活动对物体识别与定位等相关的大脑区域的有效激活,启发了我们可以在美术教育中运用美术活动这一干预方式,培养病患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引导病患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将关注点从自我向他人或集体逐渐转变,增强对集体凝聚力和协作能力感受,逐步培养社会意识的形成,从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在美术教育中通过促进病患儿童之间的互动,培养他们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同样显得非常重要,这不仅有助于形成和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更有利于建立起健康人所应具备的社会意识和社会的责任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言:"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指出实践对儿童脑力的有力作用。通过手间的运动,有利于儿童智力发展的同时,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又如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提出的"从做中学"的教育方法中,可以清楚得出美术教育中的动手能力具有对社会适应能力增强的作用。

结语

近二十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闭症儿童,医学和教育领域对自闭症儿童教育的探讨也在不断深入,我国的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时期。通过实践我们发现,自闭症儿童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完全可以像正常儿童一样参与美术活动,正确的教学方法、合理的讲授方式可以使自闭症儿童的美术能力迅速提高,并在此过程中帮助儿童感受世界、表达感情、宣泄情绪、适应社会。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自闭症儿童的未来将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1]马琛.浅谈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对自闭症儿童群体美术课堂教学的启示[J].美术教育研究,2015,(11):162-163.

[2]柯丹,李丹.运用美术教育对自闭症干预的体会[C]//湖北省儿童全面发展研究会第三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6:102-103.

[3]张丹.美术教育在孤独症儿童教育方面的应用[D].太原:山西大学,2009:10.

论文作者:王婧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尚品》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  ;  ;  ;  ;  ;  ;  ;  

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儿童绘画心理论文_王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