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还原语文教学本色论文_林雪瑜

让阅读还原语文教学本色论文_林雪瑜

林雪瑜

摘要:当前的个别语文教学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很流行的一种弊端就是——用繁琐的分析讲解,五花八门的语基知识、花样百出的练习题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和领悟。这种重视技术训练而忽视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的做法,可谓是舍本逐末。严格地来说,当前的语文教学没有真正切入素质形成与提高的规律和要旨。我们应该呼吁——还原语文教学“本色”。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本色”

笔者认为,“读”能让学生在当前紧凑、紧张、紧密的课堂组织中留出思想的余地、品味的空间,让他们的个性感悟在“读”中得到张扬。提高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根本途径,所以说“读”是提高学生语感的最有效的方法,而这恰恰是语文传统教学之精髓。

下面是笔者近几年来在语文教学上的深刻体会,以求教于同仁。

洪镇涛老师说:“语文是什么呢?语文就是语言(包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学语文就是学语言,语文课不学语言就不是‘语文课’。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语文的特征”。过去我们的教学往往停留在对课文的讲深讲透和面面俱到上,结果是“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莫名其妙;教师讲得面面俱到,学生听得不知其要。”真是累了教师又苦了学生。叶圣陶老先生说“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语感培养任重道远,而培养语感的最佳方法就是阅读。笔者经过教学实践,发现培养学生形成阶梯式阅读思维体系对语感的训练大有裨益。

一、初级:读顺文章

古人读书,单在吟诵上下功夫。吟诵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反复吟诵,直至满意,就是在反复琢磨,情通作者,直到自己觉得彻底理解了为止。现在语文教学,注重内容和语法的研究,吟诵太少,朗读太少。我们应当两方面都要兼顾。

诵读,最重要的是个体独特的感受。对于同一句话,有多少种不同的读法,就有多少种不同的含义。因而,我们应通过让学生不断练习来感受不同的意义应该怎样通过朗读体现出来。同时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重音是用声音来突出重点;朗读的速度应根据文体和文章内容的不同而分;诵读的语调是由声音的高低、强弱和快慢来决定的。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平仄的知识,掌握古诗文的诵读方法,也就了解了古诗文的基本韵律。长久的在这样的习惯下诵读,既调理了思维,又自然易于记忆和背诵。总之,朗读要求一是合乎规律,二是通体纯熟,这是叶圣陶先生的经验之谈。

二、中级:读出情感

文本和文本的语言所表达的情感,我们教师分析得再透彻,在学生那儿都是不能到位的,只有引导学生去感受才是明智之举。让学生的情感随文本的情感起伏跌荡,才不至于我们在声情并茂地读着忧伤感情基调的文章时,学生却在发笑,并说“好冷”“肉麻”之类的语言。对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同行们研究的“情境教学法”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那什么是体验情感呢?笔者的理解是,通过读者对文本或文本语言进行反复诵读,领会其含义,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产生一种共鸣,从而感受文本或文本语言的情感、色彩、分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笔者在教学李煜《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时,通过教师领读,学生反复诵读、个别诵读,并强调“几多愁”、“向东流”(读时“语气要满腔幽愤,读音要稍长”)一定要读好,才能体现出作者欲要表达的“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如果不通过朗读,本句所蕴涵的情感是无法分析出来的,也是无法分析“到位”的。所以,专家说读就要“读出情感”,让读者体验情感,达到感同身受,与作者所抒之情完全融为一体。这或许就是语文教学更深一层的境界吧!

体验情感还要对其语句的意义、情态、色彩、分寸所蕴涵的“言外之意”,进行细致的揣摩、分析、鉴赏。教师要完成其任务,离不开“读”,单靠分析是不能做到的。如老舍《济南的冬天》“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这一段的语言之美就不必说了,可它恰是课文的难点所在,因为它突出了济南的山之秀之娇之美。要学生感受到这一点,我们教师的分析也是无能为力的。笔者在教学该段时,引导学生抓住本段的关键词语“白、黄、花衣、肌肤、日落、微黄、害羞、粉色”等,要求学生反复朗读、品读,在读中思、思后读,细细品味,在自己的脑中再现其形、其色、其态。于是学生很容易就领悟到了“济南的山水之秀丽和娇美的情态”,学生们从中获得的“味”真是妙不可言。

三、高级:读出思想

以往,我们对每一篇课文教学的最后步骤,基本上都是说“同学们,我们最后来分析一下中心思想”,或者说“来分析归纳一下文章的主旨。”我们是这样说的,其实也是这样做的。其实这个步骤抹杀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个性感悟,教师对学生的大包大揽,只能打造没有棱角的鹅卵石。

对感悟思想,笔者的理解是,读者通过对文本反复品读、理解,使文本中读者的情感或见解主张与读者自己的领会相通或相“共鸣”或另辟蹊径。如:初读《孔乙己》,谁也不会介意文章末尾对孔乙己悲惨结局的叙述──“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可是再读课文时学生就提出了疑问:“‘大约’和‘的确’不是意思矛盾吗,难道大师也有疏忽的时候?”当学生再深入阅读文章就不难发现“大约”、“的确”的巧妙应用。“大约”、“的确”看似矛盾实不矛盾,“大约”说明孔乙己的死无人过问,他活在世上只是一块笑料而已,“如果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因此,他已成了社会上一个多余的人,反映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漠的残酷现实。“的确”说明孔乙己的死是必然的,他的悲剧正是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极深的一批下层知识分子的共同悲剧。这两个词恰恰体现了鲁迅先生的深厚文字功底。如果没有对句子进行反复咀嚼、诵读,没有对前后文的对比分析阅读,学生是很难充分领悟到鲁迅融进《孔乙己》的情感。另外,对于一些写景的散文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更需要读者反复“品读”才能有所感悟,只是单纯靠教师的分析,学生就会脱离“读”的过程,失去个性的展现、独立探讨的能力,学生是不会真正有所收获的。

在课堂上,笔者以“读”为切入点,让学生“由读生疑,由读求悟,由读生趣,由读生情”,彻底打破了以往的“分析语言、分析情感、分析思想”的“分析式”教学方法,走上了一条“以读为本”为教学之路。因为笔者深深明白:读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所在,读也是语文教学的本色所在,更是学生主体性得以发挥的最现实的教学法方法。所以在教学中,若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读中去,学生就会在品读文本的基础上去发现美、领悟美、感受美,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总之,一堂好的语文课必然要以“阅读”贯穿。让我们放慢在语文课堂上急于赶路的脚步,给“读”一个空间,也给学生一个个性感悟的机会,让他们在阅读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与作者的心心相印,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得到收获吧!

(作者单位:广东省高州中学初中校区525200)

论文作者:林雪瑜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7月中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7

标签:;  ;  ;  ;  ;  ;  ;  ;  

让阅读还原语文教学本色论文_林雪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