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特区群领先优势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特区论文,优势论文,珠江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0X(2003)03-0005-06
特区群是否还有领先优势
在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珠江三角洲(珠三角)以及由香港、澳门和深圳、珠海四城组成的珠江口特区群曾因经济的迅速发展而成为举世瞩目的典范。然而,随着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长三角)地区的崛起,随着香港在遭遇亚洲金融风暴袭击之后面临经济结构调整的困难,珠三角乃至其核心层内的珠江口特区群的领先优势逐渐被舆论忽视。其实,若论经济实力之强、人均生产总值之多,珠江口特区群迄今仍然居于全国城市区域经济的领先行列;若论特区接壤毗邻之近、团聚接合之多,四城相连的中国珠江口特区群应当属于世界各地特区之最。
表1 2002年香港、深圳、澳门、珠海等四城的综合经济概况(注:表内数据引自2003年4月1日以前港、深、澳、珠政府分别颁布的统计公报,GDP均为当年价格,作者按照1美元兑换7.799港元、8.034澳门元、8.277元人民币汇率进行了相关的换算。)
面积人口
本地或国内
人均生产
(平方公里) (万人) 生产总值(GDP) 总值(美元)
香港1101
678.7 12711 24014
亿港元
深圳2020
504.252239.41 5561
亿元人民币
澳门25.8
44.2 541
15354
亿澳门元
珠海1630
123.35410.64 4022
亿元人民币
合计4776.8
1350.5
约2017亿美元或
16695亿元人民币
表1显示,2002年,在珠江口外侧方圆不到4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350多万人口创造的GDP总值超过20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将近1.7万亿元。其中,香港、深圳的GDP及人均GDP都大幅度超过澳门和珠海的同类数据,表明珠江口东岸的经济发展保持着历史上形成的东岸长期领先于西岸的格局。值得注意的是,深圳自1980年成立经济特区起,一直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30%的高速发展势头。1979年深圳GDP仅为1.96亿元人民币(当年价格,下同),香港GDP则为1075.45亿港元,按当年汇率折合计算,前者约及后者的0.36%。香港与深圳的GDP差距是1∶549。1998年深圳GDP增至1289.28亿元,香港GDP达到12891.92亿港元,按当年汇率折合计算,前者约为后者的9.1%。换言之,深圳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已将香港与深圳的GDP差距大幅度缩小到1∶11。2000年香港GDP为12717亿港元,深圳GDP增至1665亿元,两地经济差距大约缩小到1∶8。2001年香港GDP为12789.95亿港元,深圳GDP增加到1954.65亿元,两地经济的差距缩小到大约1∶7。2002年两地经济差距进一步缩小到1∶6。可见深圳已成为珠江口特区群乃至中国经济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城市,它与港、澳、珠三城的进一步整合,将使特区群焕发出更大的活力与潜能。
珠江口特区群的经济发展迄今仍在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历程中起着领先飞跃的龙头作用,成为建构与发展中华经济圈的主干动力。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200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港澳台地区的GDP未统计在内)为102398亿元(按照当年1美元兑换8.277元人民币的基准汇率换算,折合为12371亿美元)。同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28453万人(不包括港澳台),折算人均GDP为963美元。相比之下,港、深、澳、珠四城的人均GDP分别是全国人均GDP的24.94、5.77、15.94、4.18倍。此外,香港GDP等于祖国大陆GDP的13.17%;深圳GDP则在祖国大陆GDP中占有2.2%,在国内城市中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而居第4位,人均GDP则位居国内城市的榜首。换言之,在当年,不到8个香港或46个深圳的GDP就等于祖国大陆GDP的总量。珠江口特区四城的GDP合计折算为16695亿人民币,相当于祖国大陆GDP的16.3%[1]。
作为珠三角核心圈的主干部分,珠江口特区群的经济实力构成了珠三角区域经济的主体。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香港、澳门和其他珠三角地区合计的本地生产总值,在2001年达2600亿美元,成为全球20大经济体系之一”[2]。同年,珠江口特区群的GDP总值约为1980亿美元,占珠江三角洲地区GDP总值的76.15%。这意味着珠江口特区四城的经济实力相当于包括港澳在内的整个珠三角16个市县的3/4。珠三角被公认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大经济体系内、增长最快的省份中、增长最快的地区”,珠江口特区群则是这一地区中增长最快与实力最强的核心部分。
尤应指出的是,珠江口特区群的经济实力足以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媲美。长三角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之一,区域内有1个直辖市、3个副省级城市、11个地级城市,土地面积共约10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2001年人口7534万人,占全国人口5.9%;2002年GDP共达19105亿元,占全国的18.5%;人均GDP达3063美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18倍[3]。
比较2002年珠江口特区群的相应数据,可知珠江口特区四城的陆地面积为4776.8平方公里,仅为长三角15城的4.8%;人口1350.5万人,仅为长三角的17.93%;GDP总量共约16695亿元人民币(2017亿美元),是长三角GDP总和的87.39%,即珠江口四城等于长三角15城的4/5强。如果加上同处珠江三角洲地区核心圈内的广州市当年国内生产总值3001.69亿元,那么位于珠江口内外、居于珠三角核心层的穗、深、港、澳、珠5个城市的GDP总量,就比长江口15个城市的GDP总和还多590亿元。如果再加上同属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其他城市的GDP总量,珠三角超过长三角的经济总量还会进一步扩大。由此可见,珠江口特区群及珠三角地区在全国经济高速发展中的龙头地位依然存在。[4-7]
即使以经济实力较强的单个城市作比较,珠江口特区群也显示出明显的领先优势。2002年上海市GDP达到5408.76亿元,年末户籍人口1334.7万人,人均GDP约为4896美元,相当于当年全国人均GDP的5.1倍,高于珠海,却远低于香港、澳门乃至深圳。同年深圳人均GDP为5561美元。考虑到深圳以常住人口为统计基数,上海以户籍人口为统计基数,两地的人均GDP差距还会更大。诚然,上海市GDP一直居于国内城市的首位,在2002年是深圳的2.42倍,其城市的人文底蕴以及经济实力、潜力与影响力远非新兴的深圳可比。进入21世纪,上海经济在上升轨道中快速行进,香港却遭遇经济结构性调整的严峻考验,导致GDP连年轻度负增长。不过,2002年香港GDP仍然达到12711亿港元,折合换算是上海GDP的2.49倍。这表明,作为长三角龙头的上海要形成对于珠三角龙头香港的真正挑战,还有一段路要走[8]。
挑战、症结与应对
在引领当今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进程中,率先起飞的珠三角与后来崛起的长三角已成二龙抢珠之势。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的高速发展及其在生产要素市场所产生的巨大磁吸作用,构成对珠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的原有领先地位的外部挑战。珠江口特区群、尤其是志向高远的深圳和稳居高位的香港都感受到挑战带来的震撼。
1994年以前,深圳一直居于祖国大陆城市吸引外资的首位。1995年起,上海开始成为引进外资最多的城市,深圳屈居第2位。2000年,上海进而在累计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方面都远远超过深圳,位于长三角地区的苏州也后来居上,各项利用外资指标接近或超过深圳市。长三角不仅引进外资速度快,而且规模大、技术含量高。深圳平均单个项目的引进外资额仅为上海浦东的39%、苏州的63.6%、昆山的67%,甚至低于全国引进外资的平均规模水平[9]。究其原因,首先是境外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青睐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投资环境,形成了簇群集聚的投资效应;同时也由于上世纪80年代深圳及珠三角地区引进最先由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产业组成的第一波外商投资潮以后,导致本地资源要素的市场价格上涨,促使后来的投资者另作产业布局,原来投资深圳及珠三角的关联企业也随之部分向长三角北移或北扩,遂使深圳在继续引进外资的过程中面临前所未有的分流压力。
上海的崛起也使香港预感到未来的挑战。2001年3月,香港贸易发展局完成的《上海香港·双城优势》的专题报告中指出:香港和上海均是推动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更是通往中国内地的大门,彼此是策略伙伴多于正面交锋的竞争对手。尽管两地存有竞争,香港仍是上海最大的外来投资来源地及第四大贸易伙伴。报告估计:港、沪两地按过去10年各自的平均增长速度发展,则上海需要15年才能赶上香港的生产总值,需要20年才能赶上香港的人均收入。2001-2002年间,香港与上海的学者根据国际城市竞争力的各项指标,共同对在两地工作的跨国企业高层人士及香港资深专业、行政管理人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整体城市竞争力方面,香港仍较上海优胜,在“国际化形象”、“引资环境”和“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等3个基本面继续超越上海;可是两地的经济差距已经缩小。上海在GDP增长率、固定资产实际投资增长率,以及高等教育实力等项目的数据更超越香港。上海的人口、土地面积分别比香港多出1倍和5倍,科研人才也远较香港为多,这对上海的可持续发展颇为有利。投资高科技产业的部分外商,会因此从香港转往上海。
上海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对香港、深圳、广州等单个城市形成兼具资源分流与心理压力的外部挑战,而且因其主导与推动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形成了对于珠江口特区群以及珠三角的整体反衬与比照。相形之下,珠江口特区群乃至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整合就显露出隐伏的内在症结。来自传统体制的障碍、惯性思维的定势问题,以及基本设施的欠缺,阻碍了珠江口特区群乃至珠江三角洲地区本应加快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如不及时纠正,综合解决,珠江口特区群乃至珠三角地区势必在面对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竞争中,失去既有的领先优势。
就体制性障碍而言,虽然珠江口特区四城的民间贸易与分工协作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自发展开,港澳回归后四地政府也都认识到通过政府协商以加强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政府各部门乃至高层领导人的商谈和互访,可是这类商谈和互访基本上还处于随机的不定期举行的范畴,尚未建立起四城政府定期协商与统筹指导的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从而使特区群的区域经济整合长期处于民间自发运营、学界时常呼吁、政府议而不决的胶着状态。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到现行行政管辖体制的制约。港澳回归后,两地特区政府直接由中央政府管辖,这对于确保“一国两制”在港澳地区的实施,以及提高两地的政治社会地位,无疑是十分必要的。然而,讲求行政级别的实际运作容易将港、澳两地比照省部级,深圳按照内地行政级别已定为副省级,珠海却只属于地市级。这样珠江口特区群的合作便在行政级别中属于等级不对称,需要由同属省级待遇的粤港澳高层来加以协调。这种逻辑观念导致现实行政操作偏重于就事论事,个案解决,缺乏宏观统筹的战略布局,延误珠江口特区群的区域经济合作乃至经济一体化进程,导致粤港澳的深入合作由于缺乏核心层内的切实整合而空谈多、实干少。其实,区域经济协作尤其是跨行政区划的经济协作并不奉行“官本位”,按照行政等级,形成上下之分;而是奉行利润目标,遵照赢利优先的经济规律,实行互利互惠的交换与分工。按照行政级别去规划与管理经济的运行,往往滞缓乃至阻碍区域经济的整合,鲜有成功的实例。纵观中外历史,区域经济一体化总是从核心逐步向内层和外围浸润扩张的过程,难以越过近邻而与远亲联姻。包括港澳在内的珠三角区域经济整合,需要突破行政等级不对称的体制性障碍及成见,建立与完善港、深、澳、珠四城政府定期协商和统筹指导的体制,加快整合位于核心层内的珠江口特区群都市经济。在此基础上,才可能进一步加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与港澳地区的经济整合,实现全面意义上的粤港澳合作。
妨碍珠江口特区群经济整合的另一体制性障碍是沿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形成的对外开放、对内管制的规章制度,在港澳回归后的“一国”政制中继续维持港澳居民出入境易、内地居民出入境难的管理格局,形成港澳与内地的政府协商讲求行政对等,民间往来却不保障双向对等的自相矛盾。长期以来,港澳居民一直可以凭回乡证随时进出内地,内地居民却不能凭有效证件随时进出港澳。虽然近年由于港澳经济不景气,国家开放内地旅客到港澳短期旅游,深、珠特区居民可以比过去较为便捷地申请到团体旅游签证,可是仍然不能像港澳居民那样享有对等的自由出入境的权利。这种加大经济特区及内地居民到港澳的成本开支、限制在港澳短暂逗留的时间及次数的管制措施,造成珠江口特区群的人员流动及经贸关系长期偏重单向交流的弊端,不利于特区群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整合,不利于港澳经济复兴,以及发挥内引外联的带头作用与中介作用。有鉴于此,国家有关部门已考虑允许广东省居民以个人身份来港旅游。这将可以视为实现珠江口特区群及粤、港居民的双向往来的第一步。区域经济的形成、发展与长期保持领先地位,与区内外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程度成正比。如果珠江口特区群珠江三角洲地区乃至粤港澳地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都能够将跨越“两制”边境管理的各种成本降低到零,实现“一国”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必将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的融合与一体化进程,增强自身综合优势与向外辐射力。
妨碍珠江口特区群密切合作的思维定势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沿袭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以经济垂直分工为主导的“前店后厂”式合作思路,只关注港深、澳珠两对不同社会性质的城市沿江垂直合作的模式,忽视深、珠两个新崛起的城市已经具备在更高层次与更广泛领域上与港、澳开展互补性平等合作的后发优势,也忽视四城间形成的港澳、深珠两对社会制度相同的城市隔岸平行合作,以及深澳、港珠两对社会制度不同的城市隔岸交叉合作的既成事实。这种情势源自港深、澳珠经济发展水平始终存在巨大落差的思维定势,没有醒悟到深珠两城已经以高速的经济发展速度逐年缩减与港澳的经济落差,并且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可以对外开展平等互惠的经济合作。香港位居国际金融、信息、物流、营销中心之所长,正是深圳之所短;深圳因与内地密切联系而拥有大批的科技人才和厚实的研究、开发力量,形成与国际接轨的高科技产业链条,这些优势正是香港之所短。由于珠江口特区四城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东岸领先于西岸,港、深强于澳、珠,这种态势不仅继续强化港、深、澳、珠的沿岸衔接合作,而且促使有识之士从经济发展不平衡中捕捉商机,拓展与加强隔岸合作事务,从而建构与完善四城相互合作的经济网络。港澳合作是同一社会制度下的同质平行合作,与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港深、澳珠异质合作相比较,有着更加广泛的发展空间和更加便利的可操作性。将港澳合作提升到战略发展的重要地位加以认识和操作,不仅有助于合力重振两城经济,而且有助于继续带动珠江口两岸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样,将珠江口后起之秀——深圳与珠海这两个经济特区的同质隔岸合作,以及港珠、深澳的异质交叉合作提升到战略发展的地位一并规划整合,也将有利于特区四城的区域分工与合作,带动珠江三角洲乃至华南经济更上一层楼。
二是秉持“宁为鸡口,不为牛后”的传统策略,以及“两制”竞争大于合作的成见,忽视香港回归后同属“一国”政制、其经济实力足以胜任珠江口特区群、珠江三角洲乃至华南地区经济发展龙头的事实。这种思维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各新兴城市群雄并立,自成一统,形成多中心、无盟主的“战国时代”,与长三角各城市自觉承认上海的龙头老大地位,逐步形成经济一体化下的城市分工合作局面成鲜明的对照。在城市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目标方面,1993年,广州作为中国第一个加入国际大都市协会的城市,提出了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口号,随即引发国内23个城市竞相提出建设国际大都市的目标。20世纪90年代后期,广州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城市发展战略,改以建设华南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深圳也提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21世纪初,位于穗、深两地中间的东莞和与深圳隔珠江口相望的珠海也宣布未来要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这意味在方圆大约200公里的珠三角地区,未来将出现紧挨着香港国际大都市比肩耸立的4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心城市”的多元紧密布局,造成大型交通设施与城市产业分工重合同构,导致资源浪费、成效不彰的常见弊端。珠三角多中心的城市定位来源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地“人自为战”般地引进外资与发展外向型经济,从而形成多个相对独立的新兴城市经济;在此基础上,政绩导向的城市行政机构往往忽视与周边城市的协调、比较,就径自将发展目标定位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如此多中心城市的战略布局,势必导致无中心的各城市自行其事,从而困扰与解构跨越诸多中心城市规划的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珠三角要在区域经济整合方面赶上长三角,就要学习长三角在上海一个龙头城市下协调区内各城市分工定位的经验,按照经济规律与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在确立香港作为珠三角发展龙头的认识基础上,倡导不求中心城市虚名、但谋区域经济共荣的观念,妥善协调区内的城市定位与分工,切实促进区域经济的融合与发展。
进入21世纪,困扰于经济发展滞缓的香港各界对本地优势与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刻的反省,逐渐达成“联盟珠三角,香港添优势”的共识。然而,香港在亚洲金融风暴以后经济发展滞缓,与始终高速增长的珠三角及广东的经济发展形成较大反差,2003年初非典型肺炎的流行更使香港经济雪上加霜。有人怀疑香港是否还能发挥继续带动珠三角及华南经济更上一层楼的龙头作用,而羽翼基本丰满的珠三角及广东是否还要继续依靠香港来做龙头。这就涉及如何全面评估香港在珠三角乃至华南经济圈的现存优势及其地位的根本问题。香港迄今仍然是全球的重要商贸、金融、航运和信息中心,是亚太地区的国际化经济中心城市和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最大交通枢纽港。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香港一直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自由度排名中位居榜首,其港口货柜吞吐量也一直居于世界的首位。香港在国际经济组织分别进行的全球竞争力排名中,虽有不同的升降,却仍然居于较为领先的位置。2001年的资料显示,香港是全球第九大贸易体系、第九大服务出口地、第七大外汇市场、第十一大银行中心、第四大黄金市场和第十三大全球竞争力的经济体系。到2002年6月,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的外资公司增加到948家,创历年新高。这表明,香港拥有的自由港经济优势,连接中国与世界的区位优势,以及与之相应而较为健全的法治优势、与经济全球化相贯通的贸易、金融、旅游、信息等服务业优势等,并未因为遭遇种种困难而消失。香港雄风犹存的各种优势,奠定了它在中国各大城市中无与伦比的龙头地位,凝聚着可以继续带动珠三角乃至华南经济发展的雄厚实力。香港致力发展的已具国际竞争优势的现代服务业,也拓展了其龙头作用的辐射力与牵引力;其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如果通过向内扩张,与珠三角、广东及内地的各类产业建立起更紧密经贸关系,极有可能像当年制造业内迁带动内地经济起飞、促进其持续繁荣那样,开创出中华经济圈的新一轮共赢共荣的局面。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潮流已经将单元城市竞争与合作,转化为都市经济圈的竞争与合作。都市经济圈的整合成功与否,关键要看有没有世界级的超级城市作为带动其崛起与发展的龙头,同时也要看有没有自强不息的伙伴城市奋发向上,方能竞相前行。从这个意义上说,香港无疑是珠江口特区群大都市圈以及珠三角城市带的龙头;深圳、澳门、珠海在珠江口特区群内属于龙身。龙身、龙尾之有龙头提携,与龙头需要龙身、龙尾推动,彼此发挥相互激励、共创繁荣的作用。长此以往,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推动与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的连接下,华南珠江口入海处将会耸立起由港、深、澳、珠四城组合的新的国际大都市,向全世界昭示中华民族振兴的伟大成就和中华经济圈的璀璨辉煌。
收稿日期:2002-12-20
标签: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香港经济论文; 深圳gdp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深圳经济论文; 中国人均gdp论文; 国家中心城市论文; 深圳特区论文; 长三角城市群规划论文; 经济论文; 区域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 珠三角论文; 港澳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