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制造”到“中国优秀产品”,仍然有一种“工匠精神”_中国制造论文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优秀产品”,仍然有一种“工匠精神”_中国制造论文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优品”,还差一个“工匠精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匠论文,中国制造论文,还差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制造,曾经是世界名器的同义语,人类最顶级工艺的代名词。

      例如秦汉的青铜器,隋唐的金银丝帛,宋代的窑瓷,无一不是人间瑰宝。但是任何事物皆有定数,盛衰终始,理所必然。如果以明代崇祯十年初刊的《天工开物》为界,中国在与世界群雄奋步狂奔的工艺竞赛里,终于开始步履蹒跚,龙钟老态毕现。

      民族工艺的生命会衰老吗?或许不是因为衰老,而是民族的生命力在明末残破内政的交迫下,以及在清末贪婪列强的武力侵扰下,失去了从容恬静的含蓄能力,继而失去了创新蜕变的精神,逐渐遗忘了专注精研与匠心独运所带来的乐趣,逐渐甘于苟延残喘的因循守旧。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之后,民生凋敝,百废待举,更没能力在先祖的百尺竿头上更进一步,这是“中国制造”在今天被贴上“价廉物次”标签的根本原因。

      可能许多人不愿接受这个“价廉物次”的观点。中国已经是世界工厂了,是世界先进品牌梦寐以求的生产基地。是,但也不是。

      先来看个例子:Apple Watch在2015年4月才首发不久,就出现“触觉反馈引擎(TapticEngines)”严重瑕疵的问题,祸首正是位于中国深圳的瑞声科技。故事结局是苹果将这个组件的供应几乎全数转移给日本电产株式会社,同时也导致失去订单的瑞声科技股票一路狂泻不已。

      这是个单一案例吗?最近和一些创投业者走动较密,前些天在某个场合聊到一家专精研发某种精密光学组件的台湾公司,他们蹲了五年马步后,总算苦尽甘来在去年开始盈利,而且初试啼声的年度业绩就是直接以亿计。在最困厄的那几年里其实接到不少来自内地同业想要兼并他们的邀请,只是这群核心成员只有10几人的团队始终不为所动,坚信自己终有熬出头的一天。我很好奇地询问,究竟是什么了不起的技术为什么内地厂商就不能自己研发出来?答案其实就是某种纳米结晶涂层技术,关键在于有没有那么长的气来蹲马步。

      常常在想,如果今天中国的一些公司活在汉唐时代,这蹲马步的气肯定长的令人难以置信。但是整个中国社会目前还是比较浮躁,蹲马步的修炼功夫仅限极少数厂家。尽管个人相信,这个现象将在很短时间内获得逆转。

      证据是有的。从2015年第一季中国的对外贸易上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总的来说,进口将近2万4千亿元人民币,下降17.3%;而出口增长4.9%,达到了3万1千5百亿元左右。出口的去向主要是美国、东盟、印度以及欧盟。从出口结构看,最主要的增长来自于部分高端制造产品,包括运输工具、智能手机和金属加工机床等。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占据相当份额,显示中国工业发展正处于转换临界点:从劳动密集型工业转向为知识密集型工业。于是,在这个阶段非常值得深入探讨“中国制造”的转型。

      个人认为,“中国制造”的真正复兴,还是在于前述的“工匠精神”。但是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哪些因素,可以推中国一把,来加速中国制造的革新呢?

      完整的工业环节其实不限于生产制造而已,从利润链的观点看,可以并存两种视角:供应链视角和需求链视角。供应链的概念是通过打通供应链上关键成员企业之间的业务流、物流、商流与信息流,来优化从原材料、零组件开始,到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生产,到物流、分销、零售,以至于最终顾客的整个系统结构:需求链的概念则是从搜集消费者的心念与行为开始,设法去理解消费者的需求、欲望,进而估计他们潜在的消费路径、未来决策等等,然后基于对他们未来行为的预测,来决定中间渠道的商品保有数量、期间内的供货数量,进而决定生产线的布局与原物料的采购与储备。

      这两条链的过程,刚好都可以通过商业4.0的设计与技术,恰如其分地加以完成。在商业4.0的技术支持下,或许我们可以描绘出一个“中国制造+”的愿景。

      “中国制造+”的核心就是生产端与消费端的端对端对接。简单说,就是正确理解顾客的需求、正确传递顾客的需求、及时并正确地制造顾客需求的产品、正确布置供应链里的资源需求、正确交付顾客需求的产品。这五个“正确”的实现,涉及包括传感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分散式内存计算等等先进技术。

      首先是正确理解顾客的需求。在数据源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智能家居与智能电器侦测顾客在居家环境里的行为轨迹,来猜测顾客在日常生活里的各种不便与渴望:或者通过可穿戴设备与车联网布下的传感器,来捕捉顾客在居家之外,以及在行动之中,与各种人、事、时、地、物之间的互动状态:甚至,还可以通过网络爬虫、互联网服务器里的浏览记录等等手段,来分析并理解消费者在云端的行为。在上述这些数据支持下,我们可以通过许多数学方法,例如深度学习(Deep Leaming)技术,来理解消费者的隐秘想法、突然而至的欲望、或是酝酿多时的需求,进而转化为可能的商机。

      其次是正确传递顾客的需求。在互联网如此普及的现在,快速“传递”信息已经不成问题,这里的主要关键点是如何“正确”传递顾客信息给研发与生产部门。在信息传递效率不彰的时代,营销/销售、生产、研发等部门之间的冲突来源主要是信息不对称以及本位主义,但是在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市场分析后,信息的刻画粒度从久远以前的“行业”级别与不久之前的“细分市场”级别,很快就进化到“客户”级别,换句话说,我们现在能够精密预测哪个人在什么时候需要满足什么欲望,需要多少量的满足,以及愿意支付多少钱。当然这些都是概率性的估计,但是对于统合各部门的意见非常有益,同时也帮助了研发与生产单位更好的发展并释放自己的核心能力。

      对于及时并正确地制造顾客需求的产品,以及正确布置供应链里的资源需求,有赖于工业4.0技术的实施。在消费需求能够被正确建模的前提下,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传感器的布置,生产单位与原物料/零组件供应商之间,零组件、机器、流水线、制造程序与生产工人之间,在制品、制成品与仓储物流之间,都获得了及时有效的对接,达到了柔性生产的最高境界,而这一切的指挥权,就掌握在消费需求模型的手中。

      最后,物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能够非常有效地促成顾客需求产品的正确交付。在过去若干年双十一的物流考验下,目前中国的捡货技术、跨城市转运技术以及城市内物流已经愈来愈成熟,通过N2N匹配优化,和车辆、人员与包裹的地理定位,我们已经能够相当有效率地实现在最短时间里的货物交付。中国在这方面的技术应用已经身处世界前列。

      所以,中国制造,是不是有机会克绍汉唐箕裘,重振华夏雄风,再一次成为称道世界的优秀品牌来源国呢?工业的范畴其实不限于生产工艺,能够真实满足消费者需求可能更是重中之重,所以“中国制造+”的概念,或许是值得我们前行的方向。当然,如果能够唤回我大汉民族的工匠精神,那就真的太美好了!

标签:;  ;  ;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优秀产品”,仍然有一种“工匠精神”_中国制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