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论文_苏艳春

农村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论文_苏艳春

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南宁市明天学校 530000

农村学校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本文就是针对农村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作剖析,提出解决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分组不科学

表现为:位置搭配不合理和组内成员搭配不合理。农村学校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没有大的教室,没有整齐划一的桌子,因此就不能照搬别人的分组形式。

2.合作内容选择不当

表现为: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合作内容的正确选择,往往会导致所选的合作问题虽具备合作性但不一定适合农村学生。

3.教师对小组合作的时间把握不当

表现为:小组合作时间不足,合作操之过急,合作学习次数过多,活动时间不能充分利用。

4.学生参与度不够

表现为:学困生参与的主动性不强,造成参与不均衡。每个小组中总有学习较差,表达能力不强的学生。这些学生存在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厌学心理,他们是合作小组中的“弱势群体”。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合作小组中优生占据了大部分的发言时间,占据组织、指挥本小组活动的重要地位,是活动的主角,而学困生处于从属地位,只是站在旁观者的位置观望,是活动的配角。出现这种情况,就会影响合作效率的整体提高,也不利于小组集体的凝聚力。

5.学生的合作交流技巧较差

表现为:缺乏良好的讨论习惯,小组喧哗,学生难以在公众面前发言,小组成员不能和睦相处。由于学生层次的差异,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利于合作效果的事情。

6.评价形式单一

表现为:多采用定量评价,多注重结果评价。

二、完善对策

1.科学正确地分组

我校根据农村学校教学场所有限,学生人数较多、生源复杂,学生能力相差较远的实际情况,将学生秧田式的四大组就近分为4—6人为一个小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能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和下课时有相对宽的活动空间。分组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

2.选择适合农村学生的合作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具有适用性,这里的适用性指的是必须适合于农村学校的学生。所以每次教学教师都要精心选择合适的内容。一般来说合适的问题合作的意义才大,合适的问题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问题贴近农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能通过充分的准备后将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带到课堂中。二是具有一定的情趣性和情境性,能激励学生参与合作,从内心的真实需要出发解决问题。教师在让学生描写动物的作文时,可以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改为描写昆虫。让各小组学生捕捉菜地里的昆虫:天牛、蝉、蟋蟀等。拿到课堂上来观察,并设计昆虫表演的情境,如让各小组安排两只天牛打架或菜青虫翻跟斗等等有情趣的合作环节,让学生观察后在小组内先说再写本组的昆虫,也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灵活调度合作时间

一是合作次数要得当。一节课的分组合作不宜过多,这样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学生才能集中、深入,获得较高的质量。一般要求教师一节课只抓住一个主要问题让小组合作。二是时间合适。每次合作讨论的时间要定量。不要让学生养成拖拖拉拉的习惯,要让学生感到时间的紧迫感,而抓紧时间合作学习。三是把握合作时机。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个体的独立思考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由最初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有了自己独到见解却将明未明,在此时展开讨论收效是最大的。

4.创设条件提高学困生的合作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师要密切关注学困生,鼓励小组里的学习优生主动地帮助他们,也鼓励学困生主动地求教于其他成员。用集体的力量,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采用轮流发言的方式,学困生就有机会代表本小组发表意见,给他们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

5.适当教给学生合作的技巧

小组合作学习还需要组员具有一定的社交技能。通常,导致合作学习小组集体或不能顺利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小组成员不会合作,其原因往往不是组员缺乏合作的愿望,而是缺乏合作的技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训练学生,适当教给他们合作活动中的技巧。还加强对组长的培训,定期召开组长会议,并组织学生进行经验交流。要求学生在合作时做到以下几点:对待小组成员要态度和蔼,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有礼貌地打断别人;发言要按时,不要别人等待;要主动热情地帮助其他组员。

6.进行有效的学习评价

在小组广泛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应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做好总结评价这最后一个环节。评价一般应包括两个方面:对知识、技能等方面可采用强评价的方式,按照标准给合作小组评定成绩,并当众揭晓,以显示组际或组内差异,促进竞争和转化。对合作学习活动过程进行评价,包括自学、组内活动、班内交流中的行为表现和态度等,可采用弱评价的方式即进行口头表扬或批评。在教学中的评价,应由教师单方面的评价向学生自我评价,小组内外评价、教师评价三结合转变;由单纯的分数评价(结果评价)向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评价(过程评价)与分数评价相结合转变,使评价具有导向性和激励性,成为后续学习的动力。我校主要做到评价三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

论文作者:苏艳春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1月总第28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  ;  ;  ;  ;  ;  ;  ;  

农村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论文_苏艳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