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态城市规划是一项艰辛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直接关系到城市建设和未来的发展,需要我们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减少环境污染,优化能源结构,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节约不可再生资源,为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我国经济的腾飞贡献力量。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存在问题;优化建议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城市化建设的发展。所以,在城市化建设脚步逐渐加快的今天,对于城市的生态建设已经尤为重要,只有将生态理念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前提条件,才能够进一步实现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意义,这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有很重大的意义。
1关于生态城市规划的相关背景介绍
1.1建设生态城市的意义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城市本身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社会的发展以及对国家今后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作用,城市是聚居的主要载体之一,是发展的重要基地。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逐年上升,建设生态城市已经成了城市规划设计的必然选择。废水废气、固体垃圾的不适当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我国大多城市都饱受环境污染的问题,如何加强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的建设,保护城市生活环境,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2建设生态城市的原则
一是理性发展的原则。从本质上来看,生态城市规划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的理想发展。过去人们为了建设城市做出了许多疯狂的事情,例如填海造楼、乱砍滥伐等都是不理智的行为,这些行为都不利于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计划,所以生态城市规划一定要注意理性原则,不可盲目去发展,拒绝利用社会代价来获得发展,要让生态城市发展适度,保持在生态、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理性的发展。二是以人为本的原则,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最终目的就是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需求,这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但在建设生态城市中要注重人才是本质,要确定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是向传统那样以掠夺与征服的极端注意,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再发展利益。三是能力建设的原则。能力建设原则是指生态城市规划的建设一定要在能力范围之内,在建设的同时不能放松科技的改进,要以科技、观念以及体制等方面作为支持建设的基础,形成有保障的系统,在技术进步的同时还需要加强整个社会体制与人们的思想观念,单独靠企业努力没有多大用处,需要人们与企业共同努力,推动整个社会的体系与人们思想观念的变革,促进生态城市规划,让城市建设走可持续发展战略。
2 影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问题
2.1水资源污染方面的问题
由于城市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城市的居住人口也越来越多,从而加剧了城市的工业化进程,而在工业生产与加工的过程中,往往会向河流等地排放大量的污水,同时,有部分城市只关注工业的发展,忽略了对污水的治理,使污水直接流入到城市充分河流中,进而造成河流的污染,直接影响了城市内部环境的质量。此外,在城市化京城的快速发展中,由于人口数量的激增,城市内部的用水量也在不断的增加,而很多老城区内的污水管道不足,导致城市中的水体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污染,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城市的环境情况,而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们生活的舒适度。
2.2 大气污染的问题
工业企业虽然能够提高城市的经济建设,但是工业企业的生产与加工技术也会将大量的有毒气体、化学物质等排放到大气中,从而形成大气污染。同时,工业企业所排放的硫化物以及分成也会直接污染大气层,并且对大气层造成严重的破坏,在现如今,很多城市都会出现酸雨、雾霾等现象,这不仅会影响到城市内的农业发展,也会严重的威胁到居民的健康。另外,大气方面的污染也会直接影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质量,所以,为了能够确保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能够顺利的开展,从事设计的人员必须要充分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采取准确、合理、科学的解决措施,从而减少酸雨发生的现象,缓解大气污染所带来的威胁,使城市居民能够拥有更加安全、稳定、舒适的生活环境。
2.3 垃圾污染的问题
由于城市人口数量的激增,城市中的垃圾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因为人们在生活中会持续不断的产生大量的垃圾,这也就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的质量,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条件也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同时,工业方面的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十分不利于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应该在确保人们对城市生活条件需求的基础上,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降低噪音的污染,从而不断提高人们居住的满意度。
3优化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突出城市特色的相关建议
3.1 科学合理地制定生态城市规划
对于城市规划和设计,它不仅与城市发展过程有关,而且还影响城市发展的未来。生态城市规划的合理定位,不仅可以为城市建设的方向和速度提供明确的指导和跟进,还可以更好地预测城市的未来发展。在城市规划和设计过程中,需要将生态城市作为规划和设计的重点。并将意识形态转化为基于城市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将生态环境保护的概念和措施纳入城市规划设计中,才能绘出符合生态城市标准的蓝图。
3.2 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
在城市建设工作中,湿地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够实现城市环境的调节,实现对城市土壤、水资源的合理保护,确保湿地植物生长的稳定性,由于城市环境与城市居民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生态城市建设属于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研究证明,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可以实现局部气候的调节,降低由于天气引发的各类自然灾害。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恢复和调整城市湿地系统,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加强自然灾害防御,为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奠定基础。
3.3 发挥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作用
(1)加强对城市绿化系统设计的重视。在很多城市的旧城区,缺乏绿地的问题很普遍。在具体规划的实施阶段,将采用适合城市气候和环境的植被来改善和提升旧城区的绿化。利用边坡植树种草不仅增加绿化面积同时降低工程造价,在规划设计中需将绿化建设与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考虑同时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吻合。(2)平衡绿地空间分布格局。公共绿地构建要充分考虑功能分区,如健身区、儿童游乐区、休闲娱乐区等分区设置。植物配置上考虑乔木、灌木及地被植物的合理搭配。专用绿地要根据绿地空间大小,合理搭配色叶植物,达到春夏有花、秋季有果、四季常绿的效果。同时规划一定的休息空间,满足居民休息游玩。防护绿地规划要以生态防护为主,合理选用绿化树种,建设生态防护林,形成城市边缘效应,提高城市整体环境效益。道路绿地要根据道路级别,考虑噪音与安全视距问题,在美化道路环境的同时,又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生态效益。风景游览绿地要提高绿地环境水平,注意生态群落保护、加强景观建设并与当地文化相结合,体现地方特色。
3.4 注重产业的生态规划
除了城市的生态规划之外,还必须将生态概念应用于产业规划。因此,城市各行业都已经制定了合理有效的规划,以提高产业规划的质量和水平。在规划和设计中,必须考虑到城市的未来发展,结合产业政策,产业定位,科学规划,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指导。一方面,它提高了工业的技术含量,另一方面,它还扩大了经济效益,不断降低工业生产所需的能源消耗。从而构建一个可以实现高效低能耗的生态产业。在进行城市工业规划时,有必要考虑产业政策、产业定位、区域功能特征,实施基于生态原则的产业规划,以最大限度地优化产业。此外,现有工业必须严格控制科学的产业规模,对其进行严格的生态监测。城市地区的一些高污染行业可能需要迁出城市。
3.5 城市人口容量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推进,城市人口越来越多,产生的生活污染物也越来越多,对于城市环境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为了促进城市的生态化建设,应该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依据城市空间特性、设施建设程度以及交通运转体系的完善程度等,进行可预见性的城市人口容量设计,由此制定出符合城市可持续化发展以及维护生态城市标准的人口容量模型,同时给人们灌输低碳生活理念,才能确保城市中碳排放量的逐步降低,从而为城市人口的工作与生活提供良好的生态城市环境。
结束语
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进步为城市的发展建设提供了新契机,面对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的世界性问题,城市规划设计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从城市的具体情况出发,分析城市发展现状,合理规划设计,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方朝晖.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理念及策略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4):67-68.
[2]刘晓阳,曾坚,张森.生态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新区规划设计策略探讨[J].建筑节能,2018,46(10):1-7.
[3]王景景.关于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探讨[J].智能城市,2018,4(18):63-64.
论文作者:刘安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城市论文; 生态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绿地论文; 城市建设论文; 城市规划设计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