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创新教育浅议论文_代小宁

语文创新教育浅议论文_代小宁

代小宁

(渠县李馥乡第一中心学校渠县635200)

江泽民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为重点。”我们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教育工作者,要明确新世纪教育的基本任务,切实搞好初中创新教育工作。

一、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创新意识

良好的课堂气氛与愉快教学的最佳效果分不开。与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教学内容的情感基调相一致、相协调才算好的课堂气氛。必须有一个真正宽松自如的天地来实行教与学双方的认知、思维活动。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奔驰在知识的大草原,产生一种对崇高、悠扬而心旷神怡的美好境界的向往,紧紧地吸引学生步入科学知识的群峰中饱享秀色,乐而忘返。

首先,课堂上应提倡教师微笑教学。微笑是创设和谐的、协调的教学氛围的重要手段,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

其次,教师应以满腔热忱来组织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态度端庄、情绪饱满,富有激情,语言亲切,并借助表情、姿势、眼神来辅助说话,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精神享受而喜欢听你的课。

再次,正强化的作用要善于发挥。是指运用肯定、表扬、激励、鼓动等手段这一心理学上的术语叫“正强化”,它可以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并发掘一个人的优点使之得到及时巩固、发展。语文课上经常使用正强化,对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很有好处,教师会使学生产生成功的欢乐和愉快的心情。还可故意设置障碍,造成疑虑,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师可以引导他们争论,激励学生质疑问难,以及用挑刺、故事、幽默、表演等趣味性措施,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愉快地投入学习。这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全面也更深刻。

二、改进教学方法,渗透创新教育

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收器,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作被动的知识获得者,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思维过程进行学习。教师提问多,学生提问少;教师质疑多,学生质疑少。经常是教师说得头头是道,而真正听、说、读、写能力方面的训练内容则显得苍白无力,教师口舌快活,而学生装却“雾里看花”,临考总搞题海大战、时间+汗水、日光+灯光,这样就几乎抹杀了学生所有的创新能力,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因此教法必须改进,教师要使课堂教学彻底告别一言堂和注入式,把教学民主、教学互动、激励机制引进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保护和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意识”,要把学生的活动变为“思维体操”,强调学生“跳起来摘果子”。课堂上,根据学生实际设疑或让学生互相设疑,启发学生多思、解疑,让学生学会深思善问。如学习《愚公移山》后,教师肯定愚公移山的正确性,然而学生有逆向思维,提出“移山不如搬家好”的看法。还可以通过一题多问,一问多答等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把握课堂阵地,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来实施的,各项教学改革也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直接作用于学生。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课堂才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的创新质量,与学生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结合教学的实际,创造出适应社会需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能力,为广大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方法。在课堂结构安排上也需要有创新精神,根据时间学的观点和学生的生理特点以及课文的需要大胆设计,使课堂结构既严谨有序,又生动活泼。

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时,要求学生研究各种不同人物的性格,模仿不同的角色,表现不同的语气、语调和神态。我身先士卒加入到活动中去,与学生同思考、共合作,从而消除了学生惯有的紧张心理,看到教师放松的表情,学生们大胆表演,都能体会出不同人物形象的表演方法,“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同时也有这样的不足或者缺陷。通过小组合作,集思广益,大胆尝试,能扩展学生的思维,又能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主动探求知识的机会。

四、交给学生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学校学习期间,学生阅读自学方法、能力,应在老师有意识有步骤的培养指导下,随着年龄、见识和基础知识的增长而增长,如果没有阅读自学能力或这种能力很差,学生在寻求知识增长智慧的道路上,只能被老师抱着走、牵着走或推着走;有了这种自学能力,学生就能迈开双脚自己走,甚至以冲刺的速度起飞。可见,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在阅读自学中才能提高。教师要给学生指出阅读自学的路子,教给阅读自学的方法。在此基础之上,凡是学生动脑动手自己去做的,就让他们自己去做;凡是学生通过努力自己能够解决的学习问题,就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在阅读自学问题上,古代博览群书,学有成就的志士,给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方法。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呢?《中庸》一书,就概括的提出了十五字的阅读自学方法,叫做“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现在不少的学生是读得少、思得少、问得少、辩得少、懂得少、记得少、翻开书本了然,掩了书本茫然;依样画葫芦尚可,灵活变通则差。这恐怕与教师教阅读自学的方法不当有关。教师往往讲的多,以自己阅读的结果,代替学生的阅读自学。这样,使学生阅读自学的工夫不深,阅读自学不得其门,而只是浮在教材上。上面提到的这几条阅读自学方法,是值得我们很好的给学生指出,加以继承和发展的。

五、发挥主体作用,“讲堂”变成“学堂”

创新的教学方式就是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教师要想方设法唤醒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张扬学生的创造个性;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的尊重学生,无时不刻的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

让“讲堂”变成“学堂”,把学生的“听课”变成学生的“做课”,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大胆地思索、大胆地质疑、大胆地讨论、答案、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激情,尽可能地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发挥其创造力。另外,根据初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要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体验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拆除学校与社会、课程与生活之间融会贯通的藩篱,让学生从学校做向社会、从课堂走向生活,学以致用。例如:我们常常讲要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就让学生走向街头去看广告、看标语、看各种宣传……感受语文气息,体会语文在生活中和社会的作用。

初中语文教学肩负着极其重大的责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同时,创新教育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当然,创新教育这一课题,也离不开语文教学这一庞大的载体,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论文作者:代小宁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2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7

标签:;  ;  ;  ;  ;  ;  ;  ;  

语文创新教育浅议论文_代小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