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管理要素之优化论文_蓝云

新课标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管理要素之优化论文_蓝云

摘要:本文着眼于课堂教学管理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影响和作用,探讨新课标下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针对课堂行为、化学课程内容、学生学习特点等课堂教学管理中的三大要素进行优化和加强管理,以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堂教学管理;化学教学;要素

课堂教学管理是指在特定的课堂环境中,以教师为主导,通过教学内容为中介来维系的针对学生活动的管理体系。简言之,即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对课堂中的人、事、时、空等因素进行协调的过程。有效的学科教学必然是在有序而高效的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中实现的。美国教育社会心理学家M.A.Bany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在教师从事的一切任务中,没有比管理技巧更为重要的了。”足见,科学的课堂教学管理是保证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顺利实施,并取得最佳效益的必要保证。

一、化学课堂中的主导因素——教师

1.更新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和管理行为是相伴而生、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组织教学活动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际上是一种管理行为”,而化学的学科特色决定了化学教学的特殊性,包括实验教学组织形式的特殊性、学生科学思维形成的潜在性、学生探究精神和综合素质培养的系统性、化学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的不可分性等,都决定了化学教学更需要科学的管理。可见,化学教学工作本质上就是一种管理工作。从现实的角度看,有序的化学课堂管理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组织与结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降低学生的焦虑水平,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从长远的角度看,课堂管理能够塑造和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和习惯。教师课堂中的行为态度、方式策略对于学生有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可能成为他们今后取得成功或导致失败的重要根源。

2.控制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良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教师在授课时对自身教学行为的控制。在课堂教学中,化学教师除了把握好声音的大小,控制好语调语速,还应该特别注意规范化学用语的使用,这对刚接触化学学习的九年级学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甚至会影响学生以后对化学的学习。身体语言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尤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通过对教师的演示进行直观的模仿和学习而掌握实验技能。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在自己的课堂行为所传达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本身,更重要的是一种教学氛围、一种态度。化学教师对一个微小的实验细节的重视,很可能让一整个班的学生在无形之中就养成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素养。此外,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真诚的微笑、恰当的手势鼓励的眼光接触以及得体的着装,都是一种无形而有力的身体语言,它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中来。

二、化学课堂的核心因素——课程内容

1.教学设计的优化

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主要是指化学教师按照《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分粗备、细备、精备三种层次对每堂课程的内容、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相关知识等进行设计和安排,得出每堂课程全面而又系统的最佳教学方案。粗备即教师按课程标准去设计和开展教学。细备即教师掌握每一单元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结构,以确保使学生获得较为系统的科学知识。精备即教师抓住每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不仅包含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还包含学生综合的科学素养的培养。粗备把握课程方向,细备剖析单元体系,精备钻研知识要点。通过结合三个不同的层次对教材内容的备课,有利于对课程理念的整体定位和准确把握,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另外,教师除了准备课上教材内容外,还要备学生,即要了解掌握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以便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

2.课堂实施的优化

(1)预设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的过程管理,关键在于预设教学目标。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一旦有了愿意为之努力的目标,会变成学习的动力,将产生巨大的引领和激励作用,能变“他控”为“自控”,发挥出巨大的主动性。化学课堂教学是学生科学知识与实验能力“学得”的阶段,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教育活动。所以,一堂优质的化学课堂教学必然始于明确的教学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凡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为学生预先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才能有的放矢,思路清晰。让学生明确每一堂课的学习目标,不仅有利于学生课堂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有利于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要实现化学课堂教学的高效管理,教师要将每一课题的教学目标,内化成为学生的行为目标。这样,学生所产生的兴趣和动机才更为强烈和持久,学习的主动性才会逐渐增强,课堂的教学管理才有可能实现“他控”向“自控”的转变。为此,在目标的制定与实施中,笔者认为应该注意几点:①单节课的任务,应在是明确单元目标前提下确定;②目标设置不能贪高求多,力求“一课一得”“有所教,有所不教”,防止学生接受不了而流于形式;③目标的设置应符合学生实际(可分层设置)。

(3)体现教学环节的规范性

良好的化学课堂应该是环环相扣、浑然一体的完整体系。常规的课堂环节包括预设教学目标、检查旧知、传授新知、构建联系、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值得一提的是,布置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对课堂教学具有检验和反馈的功能。当然,这些基本环节并不是每节课都应当面面俱到,而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选择的,比如化学课堂中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教学环节就应该有所不同。由此可见,良好的课堂教学过程管理是规范性的、灵活性的和系统性的,所营造的教学环境是积极、愉悦和宽松和谐的。

三、化学课堂的主体因素——学生

化学课堂教学管理,实质上就是以向学生传授化学理论知识和进行实验技能训练为中心,协调师生在化学课堂中的教学关系,通过对学生化学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的调整,促使课堂情境中消极因素向积极因素的转变,从而保证教与学有机统一的行为方式和过程。足见学生是课堂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1.关注学生学习的本质特点

现代教育论认为,学生学习的本质特点是个体性,这种个体性带有很大的差异。以学生的化学学习态度为例,其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渴望学习、主动求知的积极态度或行为;另一类是反感并处于被动的状态;第三类则是介乎其间的、期待教学活动继续开展的中性态度或行为。化学作为九年级新开设的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它既有独特的理论知识体系,又有新颖的实验教学形式,所以作为课堂管理的主导者,应该掌握学生学习的个体性特点,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始终紧紧凝聚态度积极的学生群体,形成积极的学习核心,密切关注并加强训练大多数持中间态度的学生群体,营造广泛的学习氛围,最后采取种种创造性方法,创设机会去吸引和转化态度消极的学生群体,这样的课堂管理策略就能不断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使课堂管理朝着最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方向进行,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效率。

2.关注学生学习的心理需要

当代课堂管理理论认为,学生种种行为是受其内在需要的驱动,是学生尝试满足某种需要的表现,学生的问题行为主要是由于课堂情境没有满足其归属、认同和爱的需要造成的。而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如果能从教师那里获得及时的反馈和评价,这种愿望就能得以满足。据此,我们可以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各种实时评估形式,及时给学生“反馈和评价”,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学习的心理需要,激发深刻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还可以把学生内隐的学习心理活动转化为可观察的思维操作行为,及时通过加强“反馈矫正”,更有针对性地调整和控制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而取得化学教学的高效。

3.关注学生学习的习惯培养

长期来的课堂管理,偏重于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致使学生在课堂中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课堂缺乏内在的活力和动力。要真正实现有效的课堂管理,就必须有学生自我的内在管理,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管理教学活动,才能达到最优的课堂管理效果。而教师的课堂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的必由途径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化学习惯,比如:严谨的科学态度、敢于大胆质疑的习惯等。而要在课堂这个主渠道培养好学生的化学学习习惯,必须要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反复训练,加以深化,循序渐进地牵引学生完善自己的习惯,让其受益终生,真正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境界:“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生以之。”

参考文献:

[1]李雪梅.外语教学中的课堂教学管理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

[2]王德清.构建课堂教学管理学理论体系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5(4).

[3]林耿辉.化学复习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J].化学教学,2016(6).

[4]林耿辉.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J].化学教学,2015(1).

[5]林耿辉.例谈初中化学知识结构的呈现策略[J].中学化学,2016(3).

(作者单位:广东省寮步香市中学 523400 )

论文作者:蓝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0

标签:;  ;  ;  ;  ;  ;  ;  ;  

新课标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管理要素之优化论文_蓝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