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文创农业现状及其对策研究论文_晏梓

西华大学人文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生

摘要:成都市无论从地理气候、人文背景、农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等各个方面,都特别适宜于文创农业的推广和发展。目前,成都市文创农业的发展主要存在同质化问题严重、市场意识不足、没有处理好一产和三产的关系、缺乏有效的统筹规划、项目的社区参与性较差、对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够等问题,可以通过加强文创农业发展的政策与资金扶持,深入挖掘文创农业发展的文化内涵,打造精品战略,提升文创农业发展的水平与经营机制等推动成都市文创农业发展。

关键词:成都;文创;农业;产业

一、成都市文创农业发展现状

(一)三圈层错位发展,初具格局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成都市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条件,将全市域划分为“三圈层”,受各圈层的自然环境、地理因素和社会经济等因素影响,都市农业形成有层次、系统性和多样性的产业布局结构:

第一圈层——市区农业圈层。依托城市中心、区位优势,利用零星农业用地,发展插花式、镶嵌式的都市农业布局方式,发挥都市农业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城市和休闲游憩的功能。包括: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高新区。典型如锦江三圣乡五朵金花,它围绕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和文创产业,促进五个景区实现一区一景一业错位发展的格局。

表1:锦江三圣乡五朵金花项目建设内容

第二圈层——近郊农业圈层。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庄、基地)为载体,以生产和辐射功能为重点,兼顾生态、生活功能,发展优质高效、精品农业、设施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等农业形态。包括: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县、郫都区。

第三圈层——远郊农业圈层。立足于传统农业发展基础和优越的自然资源环境,以农业生产为重点,兼顾城市生态保护和休闲度假目的地功能。包括: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新津县、蒲江县、大邑县等。

图1:成都市三圈层农业布局图

二三圈层各区县注意发挥各自的资源禀赋,错位发展。具体如下:

表2:二三圈层各区县文创农业发展定位情况

(二)具有不同的依托发展方式

成都文创农业的主要依托方式包括五大类,具体如下:

近郊市场依托型。利用短距离可达性,发挥庞大的消费客群和消费重复性的作用,生产以花卉、水果、蔬菜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典型如:三圣乡、农科村。

稀缺资源依托型。依靠独特的自然景观、建筑景观、村落、民俗文化资源等,构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产品。典型如:龙泉湖、龙门山沿线,以明清街道为代表的古镇和以川西林盘为代表的村落景观。

表4:成都市代表性古镇街道

特色产业型依托型。成都具有从平原、丘陵到低山的多样地形、多样气候,集聚了水果、中药材、冷水鱼等诸多优质农业产业。利用自身产业优势,推动农业特色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典型如:蒲江的柑橘、都江堰的茶叶、双流的冬草莓、温江的花木产业发展起来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表5:成都市部分特色农产品

交通节点依托型。靠近主要交通干线,过境消费流量较大,成为聚集区。

表6:成都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聚集的主要交通线

名胜景区依托型。毗邻景区,借力景区丰富旅游资源和庞大的客群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既节约型的消费者开发成本,又完善了整个旅游产品链,形成相互补位的发展形态。典型:都江堰后山、西岭雪山沿线、安仁古镇周边等。

图2:2014年成都市二三圈层部分区县乡村旅游收入情况

(三)文创农业呈现多元发展模式,以休闲农业旅游为主要载体

从文创农业的角度看,成都都市农业主要有三种创意化发展模式:

创意产品型。成都市有众多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有先进的花卉生产和园艺产业,形成了花卉创意产品和创意园艺业,以农业创意体验园的形式,建设无公害水果、蔬菜等的体验农业园,城市居民可租赁农地方式,参与体验农耕文化;或融合优质无公害理念的创意农产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如崇州以国家级生态镇、崇州牛尾笋和崇庆枇杷茶为基础,探索实践创意农业科普产业发展新模式的重要基地。

观光体验型。将创意与农业、农村以及文化结合,发展农业展示、农业教育基地、古镇旅游以及特色农业园区等方式,让乡村旅游业推动传统第三产业与第一、二融合发展,导入创意旅游元素,推动以创意农业观光、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为重点的乡村文化产业带。如蜀黍梁园、迷你香猪园、大梁农耕园、稻草艺术主题乐园、妈妈农庄、熏衣草花田等,提供婚庆服务、拓展训练、乡村客栈、乡村酒店、特色花田、太空果蔬观光大棚、绿色蔬菜农化、蓝莓创意种植园等产品或服务,建设集康养、度假、观光、体验于一体的旅游区,将第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

新型互联网+创意农业型。即推进“互联网+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建设创意农业电商新村,利用互联网技术销售创意农产品和展示创意农业旅游,创意乡村设计建造,为优质创意农业项目提供金融支持,打造创意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如崇州文井江镇大坪村以农耕文化和创意农业电商新村建设为主题。

其中,成都市文创农业以休闲农业为主要模式,发展较快。

图3:2010-2014成都市休闲农业规模

(数据来源:根据成都市农业委员会、旅游局相关报告资料整理)

成都休闲农业的发展趋势是:

从休闲观光向深度体验转变。虽然自然景观、农业景观、花卉景观等依然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但可复制性的增强、游客需求的提升、消费链过短,使休闲农业项目分化,产生农事体验、农耕教育、团队拓展、度假养老等体验性更强的新形态新项目。

从传统方式向跨界融合发展。物联网与互联网的交互应用,降低了农业的管理成本,提升了特色农产品的品质;手机和互联网的交互应用,方便了旅游活动信息获取,提升了游客旅游体验;管理平台和互联网的交互应用,支撑了园区经营管理和安保,提升了园区管理水平;另外,大健康产业“健康+”“养生+”“医疗+”等载体与传统农业融合,诞生新模式,提升乡村旅游的产品和服务功能。

二、成都市文创农业发展面临的典型问题与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成都文创农业存在的典型问题有:

1.同质化问题严重,缺乏特色。

目前成都文创农业市场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文创农业产业融合需求度高,可目前融合领域较窄、层次较低,农家乐仍然是成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经营主力模式,数量占比70%以上,“吃饭+麻将”的传统模式面临严重的同质化竞争,造成行业的低水平发展;文创农业的高附加值来源于创意,但现有项目模仿跟风的多、特色突出的少,缺乏创意,文创农业企业管理者还没有形成农业产品品牌化的概念,没有企业的文化理念,没有当地文化赋予的个性化特色,使其农产品在市场中缺少明确清晰的定位,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选择。

2.市场意识不足。

文创农业产品多是为低端市场开发的,对中高端市场把握不足、对中高端市场重视程度不够、品牌建设相对滞后、市场开拓不足。许多项目为政府扶持,社会资本流通较少,企业缺乏市场信息,对市场变化和市场需求认识不清,往往失去良好的时机,但在市场不好的时候又容易误判导致亏损。

3.项目建设融资困难,产权混乱,缺乏有效的统筹规划。

从银行角度,农业项目和休闲农业项目风险性高,在缺乏政策性支撑的情况下,不愿意开展相关业务或降低授信标准。从农业产业本身特性角度,缺乏一个有效的评估机制能够对农业景观、农业地面附着物进行科学的资产评估和价值量化。从用地规划角度,由于用地规划约束,大量休闲农业项目处于灰色地带,很难获得正常审批,无法形成资产,就无法通过银行等渠道获得融资。部分项目对产业特性研究不够、对建设时序考虑不足、对市场特征调研不足、对农旅结合方式思考不足,使园区建设风险增大。

4.项目的社区参与性较差,对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够。

目前多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项目停留在封闭发展的思路,没有考虑如何将社区居民和产业纳入整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产业体系,社区互动参与不足。农民本应成为发展文创农业的生力军和受益者,但引导机制及政策导向错位导致文创农业项目投资经营主体大多是企业,对农户的挤出效应往往大于辐射带动作用。

参照都市农业影响因素(见表7),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创意农业相比(见表8、9),成都市文创农业发展需要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有:

第一,文创农业发展缺乏战略规划。多数文创农业是个体经营,影响力小,市场风险大,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和支持针对性不强,形不成规模效益和优势品牌。

第二,文创农业创意含量低,品牌意识弱。创意农业被很多人认为与郊区休闲观光农业相同,只是居民游憩的场所,同时成都创意农业模仿严重、同质化发展造成产品雷同、体验较差以及品牌缺乏文化内涵和产品创新动力。

第三,独有文化挖掘不深。成都的文创农业起步较晚,大多数的文创农业企业或组织还没有完全挖掘当地文化和民俗风情,没有完全将文化涵养和民俗风情融入创意农产品中。

第三,缺乏创意农业专业人才,特别是具有创意理念的高素质农民和产品品牌运作高层次人才。成都市很多区域在发展创意农业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优势,如优越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但亟需随着城市的发展吸引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进入都市创意农业中,才能摆脱文创农业发展滞后的现象。

固有资源因素地(自然资源)土地,水资源,植物资源,森林资源等

景(旅游资源)村落,古镇,自然资源等

人(参与者)劳动力,创业者,管理者,科研人员等

文(文化资源)人文历史,风土人情,节庆等

外部影响因素科技发展科研院所,高校,科研机构等

社会经济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资本投入等

经营管理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品牌建设等

政府政策投入引导,税收优惠,政策倾斜等

表7:都市农业影响因素分类

国家/地区发展特色影响因素

美国机械化、大规模生产科技水平、土地资源、资金投入

德国市民农园、休闲农庄城市环境

荷兰花卉产业、园艺业传统优势,物流

日本乡村旅游、无公害生产、一村一品品牌发展自然资源,资金投入和管理

新加坡高效、高科技农业资金投入、科技水平

台湾乡村民俗、创意农业、高科技农业农业资源丰富,科技和创新

上海设施农业城市需求、科技和资金投入

表8: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区域发展特色及影响因素对比

发展模式代表国家主要表现形式侧重点

生态效益型

休闲旅游型

科技带动型

产业融合型法国

英国、德国

荷兰、美国

日本大型植被、专业农场

参与式乡村旅游

高科技农产品开发

三化融合,互相带动理念创新,追求生态效益

市场创新,注重综合发展

产品创新,突出科技力量

产业创新,强调综合发展

表9:国外文创农业的4种发展模式

三、成都市文创农业发展建议

1.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导向,加强文创农业发展的政策与资金扶持。

加强政府的统筹协调和引导扶持,强化政府在政策扶持、规范管理、公共服务、营造环境等方面的作用。设立文创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采取多种经营模式,充分调动行业协会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鼓励支持个人和各类经济实体参与文创农业开发建设,发挥社会资金在文创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组织制订并完善成都市文创农业服务标准体系,强化对各类文创农业行业协会等合作组织的管理与支持力度,增强行业自律性。探索农业产业的扶持资金,出台文创农业发展的专项政策;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出台政策鼓励相关金融机构开展农业金融业务,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抵押方式,有效缓解融资问题;探索专项文创农业投融资平台,解决产权不完整条件下的投融资问题。

2.坚持以农为本、彰显文化,深入挖掘文创农业发展的文化内涵。

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农村为单元,坚持以促进农民就地就业和增收为目标,融合1、2、3产业的要求。围绕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深入挖掘乡村深厚的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推进乡村传统文化的产品化,变资源优势、文化优势为经济优势。

3.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打造精品战略,塑造公共品牌。

集中力量筛选、打造、推广一批规划布局合理、特色文化突出、管理服务先进、示范效果明显、经济效益良好的文创农业示范精品园区,作为全市文创农业发展提档升级的代表,引领行业发展新方向;通过整体包装营销推广,打造成都市文创农业公共品牌,提升成都市文创农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坚持创新服务,规范培养,提升文创农业发展的水平与经营机制。

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公共安全、生产安全、产品服务、环境保护等公共利益,通过制定标准、加强管理、培育品牌、引导行业自律等多种方式,规范文创农业的发展。

本文由西华大学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支持,项目编号:201710623061。

论文作者:晏梓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  ;  ;  ;  ;  ;  ;  ;  

成都市文创农业现状及其对策研究论文_晏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