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管棚在隧道浅埋段的施工技术论文_史玲天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青海省西宁市 810006

摘要:介绍拉日铁路卓玛隧道洞口采用30 m长大管棚超前支护的施工技术,并在参数确定、施工技术;质量控制3个方面作了具体介绍。

关键词:长大管棚;施工技术;参数确定;质量控制;

1 工程概况

卓玛隧道位于拉日铁路DK175+584~DK176+338里程段,隧道通过范围属低高山区,自然山体高陡,冲沟发育,山体自然坡度较陡,一般坡度为40o~60o。隧道全长754m,Ⅳ级围岩占549m,Ⅴ级围岩占205m,隧道洞身地质条件较简单,最大埋深约92m。浅埋段DK176+130~DK176+170埋深不足4m,长度40m。定洞门里程为入口DK175+584,出口DK176+338,洞门采用翼墙式洞门。隧道进口段DK175+584~DK175+845.22位于直线上,其它均位于R-1600m的圆曲线上。隧道洞身为坡度10‰的单面下坡。全隧道按新奥法设计和施工,浅埋段DK176+130~DK176+170埋深不足4m,长度40m。岩层为强风化、弱风化凝灰岩,顶板为残坡积层,节理裂隙发育,岩石呈土夹碎块状结构,局部散体结构,围岩不稳定,易塌。采用30 m长大管棚对洞口段进行超前支护。沿隧道衬砌外缘40cm打入一排纵向钢管,并且在插入钢管后,再往管内注浆以固结软弱围岩、充填钢管与孔壁之间的空隙,使管棚与围岩固结紧密,管棚外50cm以上范围内岩土固结成整体,以提高钢管的强度。开挖后架设拱形型钢钢架支撑,形成牢固的棚状支护结构。

2 施工工艺

2.1 施工工艺流程

长管棚施工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

管棚施工主要工序有开挖支护明洞边坡、仰坡;施作套拱;搭钻孔平台、安装钻机;钻孔;清孔、验孔;安装管棚钢管;注浆。工序技术要求高,工艺复杂,现分别叙述如下。

2.4.1 明洞边、仰坡开挖支护

(1)明洞段开挖应在洞顶截水沟施工完成后进行,应尽量避开雨季施工。

(2)边坡防护应与明洞开挖同步进行:及时施工明洞边坡的锚杆、挂设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及时封闭坡面。

(3)对边、仰坡渗水要及时排、引到坡面外,加强对坡面的防护。

2.4.2 施作套拱

(1)混凝土套拱作为长管棚的导向墙,套拱在明洞外廓线以外施作,套拱内埋设3榀18号工字型钢支撑,钢支撑与管棚孔口管焊成整体。

(2)孔口管作为管棚的导向管,它安设的平面位置、倾角、外插角的准确度直接影响管棚的质量。用经纬仪以坐标法在工字钢架上定出其平面位置;用水准尺配合坡度板设定孔口管的倾角;用前后差距法设定孔口管的外插角。孔口管应牢固焊接在工字钢上,防止浇筑混凝土时产生位移。

2.4. 3搭钻孔平台安装钻机

(1)钻机平台可用枕木或钢管搭设脚手架,搭设平台应一次性搭好,钻孔由两台钻机由高孔位向低孔位对称进行,可缩短移动钻机与搭设平台时间,便于钻机定位。

(2)平台支撑要着实地,连接要牢固、稳定。防止在施钻时钻机产生不均匀下沉、摆动、位移等影响钻孔质量。

(3)钻机定位:钻机要求与已设定好的孔口管方向平行,必须精确核定钻机位置。用经纬仪、挂线、钻杆导向相结合的方法,反复调整,确保钻机钻杆轴线和孔口管轴线相吻合。

2.4.4 钻孔

(1)为了便于安装钢管,钻头直径采用Φ 115 mm。

(2)岩质较好的可以一次成孔;钻进时产生坍孔、卡钻,需补注浆后再钻进。

(3)钻机开钻时,可低速低压,待成孔10 m后可根据地质情况逐渐调整钻速及风压。

(4)钻进过程中经常用测斜仪测定其位置,并根据钻机钻进的现象及时判断成孔质量,并及时处理钻进过程中出现的事故。

(5)钻进过程中确保动力器,扶正器、合金钻头按同心圆钻进。

(6)认真作好钻进过程的原始记录,及时对孔口岩屑进行地质判断、描述。作为开挖洞身的地质预探预报,作为指导洞身开挖的依据。

2.4.5 清孔验孔

(1)用地质岩芯钻杆配合钻头(Φ 115 mm)进行来回扫孔,清除浮渣至孔底,确保孔径、孔深符合要求、防止堵孔。

(2)用高压气从孔底向孔口清理钻渣。

(3)用经纬仪、测斜仪等检测孔深,倾角,外插角。

2.4.6 安装管棚钢管

(1)钢管应在专用的管床上加工好丝扣,棚管四周钻Φ 12注浆孔;管头焊成圆锥形,便于入孔,并且防止浮渣进入空内,影响注浆效果。

(2)棚管顶进采用大孔引导和棚管机钻进相结合的工艺,即先钻大于棚管直径的引导孔(Φ 115 mm),然后可用10 t以上卷扬机配合滑轮组反压顶进;也可利用钻机的冲击力和推力低速顶进钢管。

(3)接长钢管应满足受力要求,相邻钢管的接头应前后错开。同一横断面内的接头数不大于50%,相邻钢管接头至少错开1 m。

2.4.7 注浆

注浆堵水施工工艺图如图3所示。

(1)安装好有孔钢花管后即对孔内注浆,注浆后再施工无孔钢管,无孔钢管可以作为检查管,检查注浆质量。

(2)注浆参数:水泥浆与水玻璃体积的比例为1∶0.5;水泥浆水灰比1∶1;水玻璃浓度35

波美度;水玻璃模数2.4。

(3)采用KBY50/70液压注浆机将双液浆注入管棚钢管内,初压0.5 MPa~1.0 MPa,终压2.0 MPa,持压15 min后停止注浆。注浆量一般为钻孔圆柱体的1.5倍,若注浆量超限,未达到压力要求,应调整浆液浓度继续注浆,直至符合注浆质量标准,确保钻孔周围岩体与钢管周围孔隙均为浆液充填,方可终止注浆。

(4)注浆结束后及时清除管内浆液,并用30号水泥砂浆充填,增强管棚的刚度和强度。

2.5 劳动力组织

管棚施工工序多,工种杂、技术性强、要求技术工人具有各方面独立操作能力,又能处理管棚施工中一般的故障,管棚施工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钻孔和注浆的质量。一台钻机三班作业劳力组织为:技术人员1人、机长1人、班长3人、修理工1人、电工1人、电焊工1人、钻工15人、合计23人。

3 质量控制

(1)钻孔前,精确测定孔的平面位置、倾角、外插角。并对每个孔进行编号。

(2)钻孔仰角的确定应视钻孔深度及钻杆强度而定,一般控制在1°~15°,钻机最大下沉量及左右偏移量为钢管长度的1%左右,并控制在20 cm~30 cm。

(3)严格控制钻孔平面位置,管棚不得侵入隧道开挖线内,相邻的钢管不得相撞和立交。

(4)经常量测孔的斜度,发现误差超限及时纠正,至终孔仍超限者应封孔,原位重钻。

(5)掌握好开钻与正常钻进的压力和速度,防止断杆。

(6)在遇到松散的堆积层和破碎地质时,在钻进中可以考虑增加套管护壁,确保钻机顺利钻进和钢管顺利顶进。

4结语

4.1对于隧道洞口的软弱破碎围岩地段、浅埋地段采用长大管棚施工工艺,提前发挥超前支 护作用,增加了施工安全度,提高隧道的长期稳定性,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2在管棚支护下开挖,可减少地表下沉和防止围岩坍塌。

4.3管棚钻孔可作为地质超前预报,地质资料可指导洞身开挖提供依据。

4.4管棚施工工艺的引用,对卓玛隧道施工技术的探索迈开新的步伐。

论文作者:史玲天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0

标签:;  ;  ;  ;  ;  ;  ;  ;  

长大管棚在隧道浅埋段的施工技术论文_史玲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