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珠海 519070
摘要:随着制冷和空调设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其自动化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其中自动控制技术为关键所在,因此民众对制冷与空调设备电气自动控制技术的研究也越发重视起来,自动控制技术在具体应用中也在快速的发展。现今社会能源匮乏,在制冷与空调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应用到电气自动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对能源的耗损,经济效益较为可观。
关键词:制冷;空调设备;电气自动控制技术
现代能源问题日益严峻,由此也发展了较多控制手段,使得能源消耗能够更为合理、有效,自动化控制便是其中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1]。基于此,为了使得我国节约型社会建设得到推动,对空调制冷设备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进行研究,存在较为重大的实际意义。
一、电气自动控制概念
自动控制便是指,在没有人工进入的操作中,应用控制装置,能够根据工艺规格及参数、要求及规范,进行生产活动中的自行控制,且在最终能够符合产品生产要求。空调及制冷装置,本身较为封闭,为了使得设备能够在普遍条件下正常的运行,且能够符合相关的技术要求,就需要进行流量以及湿度和温度、压力等参数的控制,之后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对仪表进行组合,从而形成较为完善合理的控制区间。在空调以及制冷设备在展开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调节的参数主要包含有压力以及湿度和温度,该类型控制指标与能源控制以及制冷的合理性有着较为直接的联系。在外界环境通过指标反馈至自动控制系统时,就可以通过自动控制的方法进行温度的调节,由此便实现了自动制冷[2]。
二、制冷与空调设备电气自动控制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生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高新技术,使得社会生活以及工业制造等都直接或间接的享受到便利。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民众对于现代居住条件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空调以及制冷装置便是提高生活舒适性的产物。对自动控制作用进行探讨,能够对现代控制技术的作用进行明确,提升相关理念。
1、参数调节更为精准
自动控制能够对空调与制冷设备在运行时,使用的各个参数进行调节,从而使得设备能够保证运行效率以及运行质量。制冷设备中如果房间的外部环境和房间内的热负荷产生变化时,自动控制系统就可以对设备进行自动化的调节,以此使得运行状况能够更加的稳定。以一个冷库系统为例,冷藏间中的冷间温度在零下19℃-21℃时,温度检测器能够将温度实时地反馈至温控器,温控器便可以随时进行调整,对冷藏间的供液电磁阀进行关闭,进而制冷设备便会停止对蒸发器供液制冷。在制冷系统结束工作后,随着周围环境与冷藏间的热交换,其温度会逐渐上升,直到零下16℃-18℃时,通过温度检测器的回馈,温控器会发出指令,传达至制冷系统,制冷压缩机便会重新开始工作。于是该循环机制便建立起来,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的运行下,能够使冷藏温度保持在零下16℃-21℃间,完成制冷剂供液量调节需求,使得冷藏温度保障在要求之内。与此同时,制冷系统稳定运行也能够等得到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设备安全性提升
在很多制冷与空调设备中,都包含有自保装置,能够保证设备处于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中,防止空调和制冷设备在运行时出现预期外的情况。譬如设备在运行时,断水、系统压力过低、排气压过大等预期外情况。一旦运行的相关参数达到系统设定的危险数值时,设备会启动自保装置,具体便是发出警报并伴有亮灯、故障性系统停止运行等一系列操作,使得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发生影响安全的问题。由此能够保障在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设备不会受其他因素影响而产生安全问题,如果发生其他较为紧急的状况时,设备也能够自行停止。
3、提升设备系统经济性
制冷及空调设备的系统,相对而言更为严密。为了使得设备能够在运行的过程中保证平稳安全,能够达到相关运行要求,需要对温度以及流量、压力等各类指标参数的传感器以及调节装置,进行合理控制,最终能够形成一个控制系统,这便是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在制冷及空调设备中,调节和控制的重要参数是温度与排气压力、吸气压力等指标,其主要原因便是,该类参数和系统运行中的能源消耗以及制冷效果有着直接性的联系。对制冷与空调设备进行调节,调节的主要目的,一方面在设备的运行安全性,而另一方面是外界温度产生变化,能够通过电气自动化控制,使得设备实际运行中进行制冷的调节,具有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对于能源的节约也存在着巨大的社会效益。
三、制冷与空调设备电气自动控制的方法
1、传统机械控制
传统机械控制的方法,是依靠机械式温控器,作为开关控制元件。传统的机械控制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使用人工调整控制的方法使得工作顺利完成。具体实施时,温度控制的重点在于使用人工对温度需求进行感应,依据温度情况,采取对应的调节措施。参照当前阶段,传统机械控制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并且,在该系统进行运用的过程中,对于不安全的运行条件控制较差,从而使得安全事故发生频繁,在行业发展中该温度控制逐步退出市场。
2、电子元件控制
电子元件进行温度控制的方法,主要是经过系统预警,应用集成电路硬件,对包含有压力开关以及继电器等电子元件展开控制。在使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方法的过程中,需要参照现实情况,对温度设置精准,如设备运行期间,温度过低,或超出设定值,还需要进行对应制动措施。与传统控制方法相较而言,电子元件自动控制相对安全性更高,有明显的进步与发展。但其运行过程中,也存在功能单一的问题,无法完成全面、合理的控制要求。
3、微电脑智能化控制
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科技技术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电子计算机技术便是改变现代科技的重要基础之一。电气自动控制技术在计算机技术中应用了微电脑以及相关的完整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制冷和空调设备控制的主要方法。在现代制冷和空调设备实际应用中,普遍利用了微电脑控制方法,而且对电子器件控制功能以及信息处理,完整的融入在了机械装置中,使得信息以及电子和机械技术能够合理应用,完成了系统最合理化的控制。在微电脑控制中,脱离了功能以及技术的单一性,控制系统中拥有复合型功能以及技术,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使用该控制方法,产品真正拥有自动调节以及自动控制和自动补偿等能力。
四、制冷与空调设备电气自动控制技术未来展望
在制冷和空调设备的控制系统进行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中,能够达成如今的控制效果是逐步完善的结果。在当前阶段的制冷及空调设备的自动化控制中,采用计算机技术愈发的普遍,尽管控制技术已经趋于完善,但对其自动化进一步加强,能够对能源的高效应用提供方向,因此,对相关研究进行加强,实现制冷以及空调设备拥有更加优越的性能,依然存在实际意义。通过对自动控制技术的探讨,能够进一步对制冷以及空调设备的运行效率进行提升,未来技术迭代,一定能够使得效果更为突显。
结束语
我国经济发展的迅速,使得居民生活要求进一步提升,制冷空调设备的使用便是其中的一个具体化的体现。在制冷以及空调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不仅存在能源的消耗问题,也存在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问题。自动化控制技术使得能源的消耗不断降低,减少了能源浪费问题,对于环保问题也进行了一定的有效缓解。
参考文献:
[1]洪刘兵.制冷空调设备控制器软件自动化测试工具的改进[J].制冷与空调,2017,17(9):50-53.
[2]李勇.制冷空调设备电气与控制研究[J].工程技术,2016(93):255-256.
论文作者:吴晓康,梁绍康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9
标签:空调设备论文; 自动控制论文; 温度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气论文; 技术论文; 设备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