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阑尾炎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袁亚君

四川省岳池县罗渡中心卫生院 638300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阑尾炎切除术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4 年2 月至2015 年2 月来我院接受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患者7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5)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35)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生活质量、手术应激反应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 评分、SDS 评分、SF-36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SBP、DBP和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老年阑尾炎切除术的护理服务质量,对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且可有效降低患者手术前后的应激性反应,对于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老年;阑尾炎

阑尾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其具有发病迅速、疼痛明显的特点,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危及生命安全。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已经在阑尾炎治疗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1],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得到了患者和临床医师的普遍认可,尤其对于老年阑尾炎患者,由于老年人体质较弱,传统的开腹治疗法术后患者恢复速度较慢、并发症较多,严重影响了阑尾炎的手术治疗效果,因此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是老年阑尾炎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由于腹腔镜手术毕竟为侵袭性手术,老年患者手术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如何进一步降低老年阑尾炎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风险是目前临床工作的重点。优质的护理服务对于提高临床治疗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我院采用临床护理路径(CNP)进行老年阑尾炎切除术临床护理,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4 年2 月至2015 年2 月来我院接受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患者7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35 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35 例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式护理,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9 例,女性患者16 例,年龄61~83 岁,平均年龄72.55±5.71 岁,单纯性阑尾炎29 例,化脓性阑尾炎5 例,穿孔性阑尾炎1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0 例,女性患者15 例,年龄63~85 岁,平均年龄73.44±5.82 岁,单纯性阑尾炎28 例,化脓性阑尾炎5 例,穿孔性阑尾炎2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 患者年龄> 60 周岁;② 患者均接受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且患者对手术无禁忌症;③ 患者无严重肝肾疾病、无恶性肿瘤疾病;④ 患者无严重认知障碍和精神疾病,可与医护人员正常沟通;⑤ 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即患者入院后给予患者常规的入院指导,术后给予患者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2]、饮食指导等对症护理,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出院前给予患者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即 ① CNP小组的成立 有科室内的护士长、责任护士[3]、主管医师和科室主任组成CNP领导小组,科室主任和护士长分别担任组长,主要负责手术室、后勤保证科室和医技科室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并负责对小组内成员进行CNP相关知识的培训,培训中强调护理工作的核心应为“以患者为中心”,通过有效的护理手段促进患者术后身体的康复;② 制定CNP路径表 CNP小组内成员通过圆桌会议和头脑风暴的方式,共同制定CNP路径表,以“以患者为中心”作为护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工作的目标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确保护理安全,依据患者入院时的评估结果,结合患者阑尾炎的实际严重程度,以时间作为框架,为自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每天的工作内容进行设定[4],当患者病情发生改变时,可适当对CNP路径表进行调整;③ CNP路径表的实施 患者入院后,有CNP小组成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并确定患者是否适宜参加CNP,当患者参加CNP后,责任护士应向患者和患者家属详细介绍CNP路径表的目的、内容、意义,指导患者和患者家属尽量按照CNP路径表中每天的护理工作内容积极配合患者的日常护理,责任护士每天按照CNP路径表开展日常工作,包括术前检查、护理、诊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并每天对相应的操作进行签名,护理过程中应详细记录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并注明导致变化的可能原因,以及采取何种措施进行的处理,尽可能让患者的病情发展与预定的CNP路径一致,护士长应每天监督和指导CNP工作任务的落实。

1.2.2 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生活质量、手术应激反应和护理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其中焦虑程度使用焦虑度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价,抑郁程度使用抑郁度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进行评价,手术前后的应激反应主要考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

1.2.3 统计学方法 各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 护理前后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和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 评分、SDS 评分和SF-36 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值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2.2 手术前后应激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的SBP、DBP和HR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2。

2.3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94.29 %,对照组患者为82.86 %,见表3。

Z=-2.075,P=0.038,P<0.05.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由医护人员共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工作方案。在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的临床护理中应用CNP,通过制定CNP工作路径表,一方面可以让护理人员可以按照计划、有序的进行老年阑尾炎患者的护理工作,提高日常护理工作的质量,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5],同时也可以让患者了解自己的护理方案,让患者了解自己所处的阶段和后期还需要接受的临床护理,既有利于患者术前提前做好心理准备,降低手术应激性反应的发生,同时也有利于患者主动配合日常护理工作,提高患者护理的依从性。本次研究发现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和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CNP可有效改善老年阑尾炎患者护理过程中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并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再者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应激性反应明显弱于对照组(P<0.05),这是由于患者通过CNP工作路径表,可以清晰的了解自己手术前后所需接受的护理工作,患者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因而手术前后患者的应激性较弱,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老年阑尾炎切除术的护理服务质量,对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且可有效降低患者手术前后的应激性反应,对于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芳.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护理体会[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2):1605 - 1606.

[2] 张效荣.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6):47-48.

[3] 郭金兰.老年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3):196.

[4] Hańczewski M,Marciniak R. Effect of BMI on the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After Appendectomy Depending on Surgical Modality[J]. Pol Przegl Chir,2013,85(2):58 - 64.

[5] 燕盛云.临床护理路径在阑尾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9):1983-1985.

论文作者:袁亚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5

标签:;  ;  ;  ;  ;  ;  ;  ;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阑尾炎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袁亚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