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50603198103283018
摘要:市政公共工程建设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城市交通网络的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市政公用工程建设长期使用过程中,暴露出的质量问题较多,主要是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相对较差,埋藏了相应的质量隐患。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市政公用工程建设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简要分析和阐述,以期对我国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施工质量;质量控制
引言
在市政工程建设逐步扩大的背景下,市政设施作为城市经济运行的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投资方式上,市政工程建设的投入已从原来的政府投资转变为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的多方投资。在市政工程质量管理方面,还有一个比较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主要是从建设单位的一方责任转变为政府监督,社会监督和企业控制相结合。
1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管理的意义
质量就像是一个人的素养,如果这个人的素养很高,通常会受到人们的尊重,质量也不例外。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是产品占据市场主动权的上层建筑。不管市场如何发展,对于质量的严格要求却不会改变。因此对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而言,把控好质量才能成就精品,获得市民的认同。城市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市政工程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建设区域小,建设时间分散,缺乏系统整体的建设。由于市政工程长期以这种割裂的方式施工,就可能会因某一部分或者几个部分衔接、沟通不畅而造成质量问题。工程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工程整体的规划和施工是否按照要求开展,施工的过程是复杂的,涉及到诸多工序,每一个工序相对独立,而且相互有联系,如果将其割裂,有可能会造成质量控制管理不到位,再将其与整体工程磨合时就可能会出现错位现象。
2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分析
2.1 施工过程中进行偷工减料
在市政工程招标中,招标企业众多,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对于一些平庸的企业来说,其竞争力要比一些较大的企业,因此,这些企业有时有时会采用低价竞标模式。投标,一旦这些公司中标,那么收获大型建筑企业,以使自己的利润,在建设中难以避免有时可以采取偷工减料,伪劣的方式建设,这可以使实际的质量项目符合原有的质量标准,埋下了巨大的工程质量安全隐患。市政工程的目的不仅是改善城市形象,而且还影响城市人民的财产甚至安全。因此,市政公用工程的建设质量将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加强市政工程的质量管理十分必要。
2.2 质量意识不强
通过实际的城市财政规划,可以找到项目建设工作。许多市政项目不是城市发展和规划的基础。因此,此类转型产品的地位,使得许多市政工程项目尚未成功建设,往往落入“音乐”的陷阱。因此,施工过程中的任性变化也使工程质量难以保证。由于市政工程的特殊性,他们中的一些人注重建设工期而不是质量,以便向媒体提供礼物或解释或进行检查。每个负责人不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或不熟悉强制性标准。有人认为道路工程和排水工程与结构的安全性关系不大,会导致严重的破坏和修复,并人为降低质量。市政工程建设的技术数据与项目不同步,形式不统一,数据补充,甚至出现虚假数据。
2.3 施工过程的技术问题
市政工程通常都是在市内重要的交通或者区域进行,但是由于施工本身的原因,难免会出现不完全封闭施工的情况,会出现不相关的工作人员和车辆的随意出入,这些都会导致施工空间的缩小。如果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是针对道桥工程建设,那么还会有各种地下管道的修建,这些管道通常比较复杂,都会对施工带来一定的影响,导致施工环境无序化,难以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而且还可能会增加施工难度。因为有时候施工空间的狭窄,会导致机械难以进行作业,只好采用人工施工,不仅影响了施工的进度,而且还可能影响施工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一方面,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项目比较大,因此在实际施工中,会选择分段施工来完成,但是不同的施工单位在施工质量上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可能会在施工交界处,产生一定的问题、矛盾等。
2.4 施工环境因素
在一项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现场周围是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主要是因为市政公用工程作为我国城市交通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项目的建设主要是位于人口相对较为密集的地方,这样对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也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难点。另外,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对当地的温度变化、湿度、降水量等方面,以及施工位置的地理环境,都是影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较差的重要因素。
3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3.1 施工环境
施工环境作为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应当将该内容作为重点施工质量控制的对象。因此,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工程中,应当对当地的温度变化、湿度、降雨量等方面,进行一定的了解,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对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此将环境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另外,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之前应当对其地理环境,进行全面的勘察和测量,尤其是对地下水位、地质岩石等情况,进行全面的记录,这样不仅仅为施工质量的控制,提供了基础性的保证,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发生。
3.2 提高人员的素质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用工,通过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素质,保证用工质量,提高施工现场质量,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操作,各类工种必须持证上岗,聘用时优先考虑具有经验的人员,保证其上岗资格和安全意识,施工管理人员按照人员能力、素质分配任务。
3.3 处理各项干扰,注重工程品质
市政工程不同于普通工程,其最终的目的是惠民,加之“公用”,就注定了其工程会备受各方的重视。承担的责任越大,所面临的风险就越大,对于公用工程而言,其施工会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形成必然的干扰。比如,时间干扰,公用工程通常任务十分紧迫,速度至上,许多施工单位“图快”,却忽视了质量。由于市政工程会与城市多方面有交集,可能会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交通秩序,而且施工范围狭小,任务分散,这些因素必然会对质量形成干扰。这就需要在施工之前提前做好各方面沟通,否则带来的不仅仅是周围居民的投诉,还有可能会延缓工程的进行。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带有更多的公益性质,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在规划和建设时能够将时间等重要的干扰因素认真考虑,使工程可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掌握正常的“加速度”,以匠人匠心的姿态出精品,融入充足的人文关怀,为市民打造优越的环境。
3.4 施工技术控制
在一项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对施工技术的使用情况进行相应的监督和控制,并且对重点施工技术作为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例如:排水管道防水渗漏、后期的养护技术等方面。
(1)排水管道防水渗漏技术。该项技术主要是管道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处理,并且在其表面做好相应的防腐蚀等保护层,避免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漏水和渗水的现象的发生,影响了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的质量。
(2)后期养护技术。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结束以后,若是没有良好的养护技术也是无用的。因此,在施工结束以后,应当定期对其工程进行相应的维护,对于裂缝的现象,可以条带罩面的形式,进行相应的补缝工作。但是,在补缝之前应当进行全面的清理工作,这样可以提升补缝的密实度,以此保证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的质量,延长了该项工程的使用寿命。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内城市建设也进入了快车道。为了构建模型和良心项目,人们可以放心,我们必须始终牢记质量第一的工程概念,避免施工过程中的疏忽漏洞,各方共同努力,确保质量和市政公共工程的质量管理。是实用的。
参考文献:
[1]陈江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相关技术问题探究[J].江西建材,2016(19):267+270.
[2]陈洪海.试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6(05):87.
论文作者:阮廷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5
标签:市政公用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工程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可能会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2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