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论文_王义琼

浅谈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论文_王义琼

王义琼(四川省富顺县飞龙镇九年制学校 四川 富顺 643200)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7)09-0189-01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最让学生害怕也是最让老师头痛的。老师费了很大劲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教学生写作文,可是最后能写好文章的学生还是太少了。本人就几年从事高年级作文教学,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的几点体会,请教于诸位同仁。

一、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让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无穷放大,写作文是一个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活动,所以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应当放在第一位。阅读经典,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无疑能让学生对文学产生热爱,引发写作热情,对词句积累也能有积极的影响;丰富学生的语言,让学生的写作不再干瘪,背诵经典就是最好的法宝;利用网络,组建班级交流平台,让博客,微博等成为展示学生写作成果的平台,体验成功,促进兴趣。一句话,能让学生对写作感兴趣,你就成功一半了。

二、多读勤练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再明白不过了,多读勤练是写作的唯一秘诀!对于读书我的理解是:好读书、读好书、习惯读书。养成读书习惯,就是教给学生一样终身受用的法宝。我认为要提高作文水平,首先应该读两方面的文章,一是同龄人的作文选,二是名家名篇。前者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诱发学生习作的竞争心理。每次在评讲作文时,我都会把学生的范文制成幻灯片,让学生读,然后下批语,学生的评语虽然没有老师评语那么到位,但却说出来心声和见解;后者讲究文章的技巧和词句的锤炼,学生能不仅学到优美的语言,还能学到做人的道理,获得思想上的启迪。我要求学生每天朗读一篇优秀作文,并把好词、好句、好段词和感受用读书笔记的形式写出来,再根据文义拟定一个主标题和配上一幅精美的图画。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学生像蜜蜂一样博采众家之长,吸取多篇文章的精华化为自己写作的营养,酿出自己的蜜,不但学生习作能力逐步提高了,而且版面设计也越来越精美。

三、指导观察方法,训练观察能力。

观察是有目的、有方向的知觉,是学生认识事物、了解世界、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训练学生说、写能力的基础。因此,指导学生写作应首先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具体做法:(1)观察前,教师应指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即观察事物时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如颜色、气味、形状、特点等等,指导学生从客观的事物和现象中主动选择自己所要了解的对象,进而提高观察效果。(2)教师可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教给学生观察方法。指导学生看图时,可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的观察,注意引导学生抓事物的重点、特点。(3)指导学生观察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一边看一边想,即由看到的想象出看不到的。(4)教师应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提高学生观察的自觉性。只有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才能提高观察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注重积累,才能“有米可炊”

学生敢写、乐写了,还需有词可用、有话可写。在写作中学生经常遇到“无米可炊”的情况。这时,平时积累的素材就大大地派上了用场。每个学生手中都有一本《采蜜本》,我结合《采蜜本》让学生每天读一篇文章,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积累四个好词,两句好句。量少,对于学生不会造成负担。别看量这么少,日积月累,一滴滴水珠也能汇成汪洋大海,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阅读面广了,获得了间接的知识经验,为习作积累了必要的语言材料及写作技巧,作文能力也明显地提高了不少,可谓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学生只是模仿别人的生活那写出来的文章只会是空洞的,缺少个性的。在此基础上应多让学生走出自己的小天地,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有滋有味的,身处农村可看到城市中没有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遍地的野花野草;可以去小溪、小沟里捉鱼摸虾;可以去沙滩上烤地瓜、烤蛋……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美是无处不在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教师应引导学生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在生活中“睁大”自己的眼睛,“伸长”自己的耳朵,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出游是学生喜欢的事情,在每次出游时要求学生把看到的、想到的以及说的记下来加以整理,这样在写作时学生人手有一本丰富的素材了。

五、重视作后修改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文不厌改”之说。何其芳同志曾说:“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对作文教学也有“要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的明确要求。那么,如何进行作文修改呢?

叶圣陶先生说过:“修改文章的权力首先应属于作文者本人,老师只给些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养成自己改的能力。”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1)自悟自查,学生自改。即学生作文稿拟好以后,安排专门时间让学生自己读自己的文章,边读边感受,边查边改。一是感受情感强弱、停顿长短,查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二是感受语句是否含混别扭,查语句是否明白通顺;三是感受语言的表达是否与内容贴切,查用词是否恰当;四是感受内容是否杂乱,前后意思是否重复,查段落层次是否清楚。

(2)相互换读,商议修改。教师一要根据教材训练重点的要求,明确修改要点;二要明确修改程序,可以自己选择伙伴,你读我听,对照作文要求相互讨论,交流协商,然后动笔修改。如果二人意见一时不能统一,可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别人等途径解决。

(3)选准范例,集体修改。教师可选出带有普遍性问题的学生作品作具体分析,引导学生集体修改,旨在教给学生修改方法,进一步提高其修改能力。在范例修改中,学生往往众说纷法,要引导其各抒己见,要在意见基本统一时决定怎么改,不要走过场,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引导探究精神,提高修改能力。

指导学生作文的方法很多,以上几点仅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肤浅认识,还需与广大同仁不断探究,在此只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论文作者:王义琼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论文_王义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