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向--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视角_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论文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向--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视角_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论文

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取向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取向论文,视角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术研究的深入,10余年来其研究取向问题愈益凸显。对该问题的研究意义重大,因为它既关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又关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基本方向和基本原则问题,正如一些学者所说,其属于该学科的“本体论”问题或“元”问题。本文对此提出一些新的思考,以期与学界同仁共同推进对该问题的研究。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现有两种主要研究取向的评析

      在学界关于研究取向问题的讨论中,比较集中的是两种观点,一种是“社会取向”研究,有学者具体称之为“社会哲学范式”“社会需要论范式”“社会学范式”等等;另一种是“个人取向”研究,有学者具体称之为“人学范式”“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的范式”“人本范式”等等。“社会取向”研究坚持从社会需要出发,着眼于一定阶级、政党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需要的满足。“个人取向”研究坚持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着眼于个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存在与发展需要的满足。

      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设立的一段时期内,由于特定历史条件的影响,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核心功能是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服务的认识,“社会取向”研究在学界居主导地位。到21世纪初,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所带来的人们自主性和独立性的普遍增强,也随着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能令人满意状况反思的深入,“个人取向”研究应运而生,并迅速得到学界的关注与认可,乃至成为“压倒其他的声音”。近年来,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发展,又有学者指出“个人取向”研究中存在着原则性的问题,而“社会取向”研究则无关键性问题与核心漏洞,因而应回到“社会取向”的研究①。思想政治教育两种主要研究取向所提出的观点及之间的争议,在推进对该问题研究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的困惑,有必要对此进行认真讨论,并加以澄清。

      笔者以为,“社会取向”研究和“个人取向”研究各有其合理性的方面,但也都存在明显的局限。就“社会取向”研究而言,在学理上有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方面。唯物史观的社会结构理论认为,社会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四个基本要素所构成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现实的社会形态。在四个基本要素中,生产力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生产关系由生产力决定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保护和巩固作用,观念上层建筑为社会提供观念基础与思想保障。在现实社会中,作为国家主体的统治阶级,要维护其政治统治和经济基础,就要善于发挥观念上层建筑的作用,促进社会成员认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以巩固社会的思想基础,增强社会的凝聚力。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统治阶级发挥意识形态作用的必要途径与重要载体,承担着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服务的职责。在实践上,“社会取向”研究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取得胜利,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看,思想政治教育从社会出发,满足一定阶级、国家、政党的需要,是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社会取向”研究坚持从社会需要出发,着眼于满足社会需要有其合理性。但是,其又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该研究取向的实质是社会本位论,即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而忽视乃至否定其为个体发展服务的作用。尽管持该研究取向的学者也提出了在中国共产党90余年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在一定程度上注意调动人的积极性,但是“社会取向”研究的基本立足点是从社会出发,根本目的是满足社会、国家意识形态的需要。实践也证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还不能令人满意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忽略或否定了个体存在和发展的需求。

      就“个人取向”研究来说,在学理上其亦有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唯物史观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臆想中才能撇开的现实的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②。马克思恩格斯还明确指出:“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③“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④根据唯物史观,个人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存在的基础;社会是个人活动的结果,是个人之间关系的总和。脱离了个人的社会是虚假的社会,脱离了个人的群体是虚假的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也表明,其所面对的是一个个现实的个人,所要疏导的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人的思想,不落实到个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不是有实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此,思想政治教育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满足个人存在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因此,“个人取向”研究坚持从个人的需要出发,着眼于满足个人的需要亦有其合理性。同样,“个人取向”研究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这主要体现在该研究取向的实质是个体本位论,即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为个体发展服务的功能,而忽视乃至否定了其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作用。虽然持该研究取向的学者也提出既要注重个人的存在和发展,也要关注社会进步的观点,但是“个人取向”研究的基本立足点是从个人出发,根本目的是满足个人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已表明,忽略或否定阶级、政党等意识形态的要求,教育的方向就会出现偏差,教育的实效性也会受到影响。

      从对思想政治教育两种研究取向合理性与局限性的分析可以看出,两种研究取向围绕的核心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争论的焦点是个人与社会哪个方面更为重要、更为基本的问题。遗憾的是,两种研究取向各持一端,难以找到解决矛盾的路径,从而有陷入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循环的可能,目前呈现的用“个人取向”否定“社会取向”,或以“社会取向”否定“个人取向”的态势就是证明。

      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扬弃和超越两种研究取向的根本出路

      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要破解“社会取向”研究和“个人取向”研究提出的社会与个人关系这一社会领域的难解之题,吸收两种研究取向的合理性,消除其局限性,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新路径,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革命性变革,是与历史上其他思想学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的崭新哲学,其崭新之处就在于其创立了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彻底克服了唯心主义从抽象思维出发和旧唯物主义从抽象存在出发的根本缺陷,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思维方式,确立了观察世界特别是观察社会历史现象的崭新的思维方式,重视实践的重要作用,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⑤。这一思维方式至少为我们提供了认识社会历史现象的两个基本观点。

      1.社会历史中存在的所有现象在根本上都是现实个人实践活动的结果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⑥“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⑦“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⑧“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⑨“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⑩从上述引文可以看出,生产实践活动是人类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脱离社会孤立存在的个人,也没有脱离个人实践活动的独立社会存在物。

      2.个人的实践活动从来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唯物史观的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11)。“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12)“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13)“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生产自己的生命,还是通过生育而生产他人的生命,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14)上述引文明确说明,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作为现实个人根本特征的实践活动,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其中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等等。脱离了一定条件的实践活动,就不是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实践”,也不是现实中的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的实践。

      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视阈中,现实中的社会,一定是以个人实践活动为前提和基础,受个人实践活动状况决定和影响的社会。现实中的个人,必定是处于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受社会状况决定和制约的个人。直言之,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社会与个人或个人与社会是共生共存不可分割的。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该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是所有个人与社会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使之达到和谐发展的最佳状态,似乎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斯芬克斯”之谜。作为一定社会代表的阶级、国家、政党,在一定时期内较好地处理了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促进社会发展的有之,在一定时期内对两者关系处理不当使矛盾激化从而延缓社会发展的也有之。同样,作为个人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充分利用社会条件,抓住发展机遇取得成功的有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悖,受到社会条件阻碍,失去发展机遇的亦有之。不管上述哪种情况都反映了一条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即凡是较好地处理两者关系的,不论是社会还是个人均能获得成功,实现发展;反之,凡是没有处理好两者关系的,不论是社会还是个人均难以获得成功,并阻碍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所坚持的个人与社会或社会与个人不可分离的观点,反映了社会历史的本真面貌,为我们正确认识社会历史中的各种现象,其中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取向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研究取向的基本内容与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5)。这是目前学界公认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的界定。该内涵界定清楚地表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与责任。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阶级、政党向其成员灌输意识形态,发挥其意识形态作用的途径与载体,是连结阶级、政党与其成员的中介与桥梁,因此它具有“双重的面对”,既面对一定阶级、政党特别是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政党的意识形态要求,又面对广大教育对象,教育对象可以是群体,也可以是个体,归根到底是个体。“双重的面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双重的责任”,既要对一定阶级、政党意识形态的传播与发展负责,又要对广大教育对象的发展负责。

      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研究取向,就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面对”和“双重责任”中坚持社会与个人或个人与社会统一不可分的思想。

      1.思想政治教育在进行意识形态教育时要坚持社会与个人的统一

      对一定阶级、政党的成员进行意识形态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结构重要组成部分应有的职责,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在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所宣传的一定阶级、政党的意识形态,在一般情况下是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该意识形态代表了一定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要求。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作为社会现象的一定阶级、政党的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以个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是一定阶级、政党成员现实生活和共同利益的反映,是阶级、政党成员之间关系在思想上的表现。一定阶级、政党的意识形态虽然不能等同于其成员个体的思想意识,但是它的存在和发展却不能离开其成员个体的思想意识。马克思在分析统治阶级的思想时就曾指出,构成统治阶级的各个个人都具有意识,都会思维(16)。所以,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一定阶级、政党的意识形态是社会与个人的统一。由此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在进行意识形态教育时,不能“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体对立起来”(17),即不能将教育的内容——社会意识形态视作与教育对象毫无关系的绝对独立的抽象存在,而应该使其关照教育对象,使其尊重、关注教育对象的生活、需要与发展要求。也就是说,应该使社会意识形态的要求与教育对象存在和发展的需求统一起来,让教育对象在受教育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社会意识形态与自身的发展息息相关。概言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研究取向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努力促进社会意识形态和个体的需要与发展相结合。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肩负起既对一定阶级、政党负责又对教育对象负责的“双重责任”。

      2.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教育对象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中要坚持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现实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人,它的直接目的是促进教育对象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因此,提高教育对象的素质,促进教育对象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职责,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和发展的根据。按照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与精神条件,要受到这些条件的影响。意识是存在的反映,个人思想观念的形成、转变和发展,除了受到个人实践活动状况的影响,还要受到社会环境特别是社会思想文化环境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当个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趋向一致时,个人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就是正向的,在此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指导下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的概率就高。当个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偏离或背离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时,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则难以得到提升,如果“提升”也会是逆向的,在这种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指导下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的概率则低。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教育对象思想政治素质提升时,不能像马克思在批评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机械唯物主义时所指出的那样:“把人作为出发点,但是,关于这个人生活其中的世界却根本没有讲到。”(18)即不能将教育对象视作可以脱离社会而绝对独立存在的抽象物,而必须坚持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坚持引导教育对象充分认识将个人的需求和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的方向及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相统一的重要性,坚持引导教育对象为了提升自我,发展自我,而认同、接受并践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地实现对其的内化和外化。概言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研究取向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教育对象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时,要努力促进教育对象将个人发展的愿景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所处的社会条件相符合。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肩负起既对个人负责又对社会负责的“双重责任”。

      综上所述,从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研究取向的基本内容可以看出,该研究取向的基本立足点既不是社会,也不是个人,而是社会与个人或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该研究取向的主要任务,既不是主要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不是主要满足个人发展的要求,而是要促进社会与个人或个人与社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良性互动,同向共进;该研究取向的目标既不是只促进社会意识形态的传播和发展,也不是只促进个人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而是实现社会与个人或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研究取向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本质与功能,为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科学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对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要求,这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研究取向所强调的促进社会与个人有机统一、协同发展特点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努力做到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与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有机结合,坚持把教育引导群众与服务群众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党和人民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①陈荣荣:《应慎重提倡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转换》,《思想教育研究》2013年第9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4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5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60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35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46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58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51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51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52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46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51页。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53页。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60页。

      (15)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0页。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79页。

      (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88页。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43页。

标签:;  ;  ;  ;  ;  ;  ;  ;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向--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视角_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