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方式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下面我将自己在地理教学中对合作式学习方式的体验总结如下:
一、小组确立分工
根据班级确立的小组,我作为科任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兴趣给他们确定地理学习中的任务。现在班级的小组有三人的、四人的也有五人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好主持人、检查员、记录员。“主持人”要掌握小组学习的进程,安排发言顺序;“记录员”要记录小组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检查员”要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确认每位成员都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小组合作学习
首先确定小组的任务。在地理课上,我会根据某节课的具体内容来确定小组的任务。
1.对于新授课,我预先把设计好的导学案课前发给学生。(1)自主预习阶段,学生在老师提出的目标和问题的引领下自己预习教材,把疑点写下来。然后个人提出自己的疑问,由小组进行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记录。(2)对于提出的疑问小组无法解决的,由大组进行讨论交流。在讨论交流中,组长要发挥他的主导作用,引导讨论问题的进程。对于大组讨论没有结果的问题,老师引导全班解答。为了确保学生对知识的正确掌握,让每组出一名代表到黑板上指图回答学案上的某个问题,针对学生的回答情况,小组进行评比得分。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我进行适时的鼓励,以增强学生的勇气和信心。
2.对于复习课,我首先在黑板上列好知识点、画好图,让学生以小组形式看课本,互记互查一段时间,有问题的大组内进行解决。然后老师进行检查,检查的形式设必答题和抢答题。必答题:在班级分组中,我每组抽查一名学生到黑板上书写或在座位上回答,每组回答问题的学生基本都是一个层次,这样比较公平。学生回答完问题后进行评比打分。抢答题:是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基本上都是每组的优秀生抢答,回答完内容后评比打分。一节课下来,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小组最后决出胜负,每个组的同学都摩拳擦掌,争取下节课更好。
三、小组合学中的几点尝试
要充分运用地图,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学习。地理教学中,地图的使用是经常化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运用地图,让学生学会从地图上主动获取信息。如在“大洲和大洋”的教学中,为帮助学生熟记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及轮廓特征,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活动:(1)猜图游戏。逐个展示各大洲的轮廓图,让学生猜猜它们分别是哪个大洲,奖励优胜者,并作为平时考核成绩。通过游戏,全班同学的注意力很容易集中在轮廓图上,同学们在动脑思考、观看、分析判断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各大洲的轮廓特点的记忆。(2)分组合作拼图比赛。学生自制各大洲轮廓图,展开拼图比赛,看哪个组做到快、准、美。各小组内部的同学密切配合,一齐动手,各司其职;各小组间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创设了活跃和谐的课堂气氛,掌握了各大洲的轮廓特点、相对位置和相互关系。
2.在地图中要寻找某一地理要素,如果采取互助,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在不同的页面中,寻找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时,小组成员分别翻到不同的页面进行对照,可以减少页面的翻动,而且直观明了。例如:要查刚果盆地的气候类型,可以一位同学翻到地形图找到刚果盆地,另外一位同学翻到气候类型分布图。
3.让学生走上讲台展现自己,经受锻炼。课堂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只是以参与者、实践者、发展者、组织者的角色出现。为此,教师应把课堂交给学生,就是把黑板、讲台、学具、时间交给学生,解放学生的手、嘴、眼、耳、鼻和思维,由学生在互动中完成活动内容,进而求得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教学相长。可利用黑板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记得在讲天气时,通过“比一比,看谁书写的描述天气变化的地理术语最多”的活动,把黑板让给学生,解放了学生的手和脑。在活动中,10分钟内20多人次争先恐后地在黑板上写出了50多句术语!倘若仍然由教师在讲台上边讲边写,恐怕写不出这么多,而且所写的术语学生也不一定喜欢和接受;50多句术语的展现,让学生和教师都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四、小组合学中教师的任务
当学生合作交流之际,教师要发挥自己课堂管理者、导学者、学生的合作者的作用,首先了解各组讨论的热烈程度以及学生个体情况,对那些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抢占别人发言机会的,以及因能力或性格原因默不作声的, 教师要用暗示、鼓励等方法加以引导;另外,教师还关注学生的合作进展情况,了解合作效果,以便准确把握结束时间。对学生交流时发现的难点问题,我适当地提示,巧妙地点拨,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有效性。
五、小组合学的评价
总结、归纳是人类发现世界最基本、最重要的思维方法,它是教学大厦中的主干。小组活动后,教师要及时指导总结、引导反思,才能够提高学生合作的后劲,达到合作目的。例如课堂上可以让各小组及时总结归纳自己的收获,可以发言谈收获,也可落在笔头上。教师要给以肯定、鼓励和更高期望。我做的激励方式是加分,每个小组成员基本固定,各个小组在达到要求时都可以加分,如果做得更高也可有附加分,累计一周或一个月评选出优秀小组后,给予班级奖励。
论文作者:孙静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7月总第2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30
标签:学生论文; 小组论文; 教师论文; 地理论文; 轮廓论文; 黑板论文; 加分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7月总第2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