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海元[1]2002年在《实物换保障:完善城镇化机制的政策选择》文中认为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基本确立,我国城镇化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民进城面临的障碍已经主要不是体制和政策障碍,而是门槛过高、农民城镇化能力过低的经济障碍。这种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决定了实施城镇化战略的主要任务是要提高农民对城镇化的有效需求,决定了城镇化的主要措施是要为农民提供社会保障,将其逐步纳入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并对进城农民实施特殊的社会保险援助,从制度上保障城镇化健康有序地发展。否则,扩大和创造内需,动员国内即期和潜在有效需求,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政策目标就难以实现。 本文根据城镇化理论研究背景的上述重大变化和城镇化机制缺失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论证了实物换保障是完善城镇化机制政策选择的理论假设,探索了深入研究城镇化机制理论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同时,重点围绕完善城镇化机制,在逻辑分析和经验验证一致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城镇化机制必须从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入手,以实物换保障的方式完善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论证了实物换保障的现实可行性。 全文共分十叁章,分别对城镇化机制理论、完善城镇化机制的对策和实物换保障的运行模式展开了具体论述。 第一章主要阐述了城镇化机制、城镇化制度平台,城镇化核心制度等基本概念,重点研究了城镇化机制的基本理论。同时,针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是我国城镇化机制缺失的根本原因,提出完善城镇化机制必须从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入手,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物换保障是完善城镇化机制政策选择的理论假设。 第二章主要考察了发达国家完善城镇化机制的历史,重点探索了发达国家完善城镇化机制的充分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分析了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原因及其对完善城镇化机制的重要作用。历史考察所获得的重要启示,为研究如何完善中国城镇化机制提供了一个参照系。 第叁章主要研究了中国计划经济条件下以计划为资源配置手段、以工业化为中心,服务于优先、快速发展重工业的独特的城镇化机制,并揭示出这一城镇化机制运行的规律是城镇化水平的最低化、滞后化。这是中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深层原因和内在机理。 第四章主要研究了改革开放进程中城镇化机制的转型和城镇化机制缺失的原因。其中农村土地保障的落后性和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封闭性是城镇化机制缺失的两大制度根源.同时还分析了城镇化机制缺失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深远影响。 第五章主要阐述了完善城镇化机制必须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先行的基本思路。只有突破了社会保障制度的瓶颈,其它城镇化条件就会加快成熟。同时,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了社会保障制度创新重在农村的原则,指出只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起来,农民的双向退出机制才能建立和健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规模经营,加快城镇化,才有制度保证。 第六章主要论述了通过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来完善城镇化机制的可行性。中外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研究表明,目前中国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都己基本成熟,应不失时机地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 第七章主要阐述了实物换保障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基本思路。实物换保障是以产品换保障为核心、相对独立的、有别于城镇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物换保障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体现在它是适合农民需求、不受资源约柬、制度建设成本最小、可以替代土地保障的政策选择,是加快城镇化步伐的制度保障,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农村杜会保障制度的政策选择。 第八章主要阐述了产品换保障的具体构想及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产品换保降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它是应对wTO、提高农业保护政策效率的政策创新,是能同时解决农业发展、农民保护和养老等问题的政策选择。产品换保障可行性主要体现在实施该计划的条件基本成熟,只要对实施方式和现行政策进行徽调,只要增添政府和有关机构的产品换保障职能就能变为观实。 第九章首先对事关产品换保障正常运行的法律关系依法进行了设计;包括产品换保障的法律关系,产品换保障权利的构造,产品换保障权利的保护,产品换保降义务的构造等内容。其中,特别对产品换保陌中特殊的法津关系进行了规范,以确保产品换保障关系各方权利与义务的实现。 第十章主要论述了产品换保陌服务机构构建的现实基础、基本思路和具体方式,重点对如何将国有粮食企业改造为产品换保障服务机构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方式方法进行了研究,从产品换保降运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了实物换保障的司行性。 第十一章进一步对产品换保障价格的确定,产品换保障资金的运行,产品换保障基金的设立和监管等内容进行了设计。同时,阐述了产品换保障对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对国家粮食政策的战略性调整所可能产生的多重积极影响和创新效应,揭示了产品换保障成功运行的内在机理。 第十二章主要阐述了以双轨
李宏艳[2]2003年在《破解“叁农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案》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之一,社会各界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破解“叁农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案。从书名看,卢海元博士的《实物换保障:完善城镇化机制的政策选择》(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7月版)一书似乎与“叁农问题”关系不大,但一读该书
张新生[3]2006年在《我国二元经济与健全社会保障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具有典型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人均收入低下、地区和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其突出的特点。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模式。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着提高,但社会保障发展严重滞后。目前,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狭小、保障水平低、保障项目不完全、城乡社会保障存在明显差别。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刻不容缓。因此,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大力推进城镇社会保障的扩面工作;积极解决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认真完善城市社区救助和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继续巩固农村的社会救助;逐步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高度重视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构建公平均等的教育体制;以解决“叁农”问题为契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提高全民的福利水平。
胡际权[4]2005年在《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城镇化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领域。中国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统筹城乡发展。本研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中国传统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进行了反思,分析了在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和生态化的时代背景下,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提出了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理念,推进机制和推进主体,专题论述了城镇的科学规划和管理、产业支撑、土地利用、和谐社会构建、生态环境协调和农民市民化转化等六个重大问题,并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提出了政策建议。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一条既遵循城镇化发展客观规律、又符合中国国情、有别于传统城镇化发展道路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和道路,以提高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一、论文的主要观点 1.科学的城镇化理念决定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先进的发展观念,合理的发展目标,创新的发展思路,网络化的城镇体系,适宜的推进方式和策略,多元推进主体等,共同构成科学的城镇化理念。按新的理念推进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2.中国必须走一条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以建立集约型经济与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大中小城市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结构协调,城镇功能特色鲜明,城镇网络体系完善,产业支撑力强,就业机会充分,生态环境优美,城乡一体。 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核心在于“协调”。基本特征表现为七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即城镇规模协调、城镇布局协调、城镇功能协调、城镇产业协调、城镇环境协调、城镇社会协调、区域发展协调。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主体既包括各级政府,还将囊括众多的企业和居民。政府主要承担规划、引导、协调和支持的职责,而企业和个人是城镇设施和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推进主体。
安增龙[5]2004年在《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对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农民占全国人口的63.91%,占世界农村人口的30%,农村老年人占全国老年人75%,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压力日趋严重。按国际经验,现代国家必须在人口老龄化高峰到来前20 年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才能经受住“白发浪潮”的冲击。否则,必然会严重地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经过10 多年的实践与改革,我国虽然已初步形成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但还极不完善,为迎接本世纪30 年代到来的人口老龄化高潮,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是我国农村联产承包制实施以来,最重要的制度建设,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从根本上解决“叁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度保证。而且这也对世界发展中国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重要贡献。本文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对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研究。在中国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大背景下,以农村市场经济为出发点,在国内已有的理论研究和总结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理论研究的有益经验,把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置于二元经济同质化与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进行系统剖析与研究,结合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现状,重点论证现阶段全面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可行性,提出建立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新思路和方案,构建适合不同地区不同类别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框架,以期为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及最终建立中国城乡一元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基于上述思路,全文内容按如下章节展开: 第一章 导论 阐述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动态;提出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理论 本章主要对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农村养老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地位及功能属性;通过对城乡二元社会养老保险结构理论及现实情况的分析,明确了在二元社会结构长期固化的情势下,现实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必然的,实现城乡一元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未来的发展目标。 第叁章农村社会养老制度的国际比较本章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划分为全民社会养老保险统一制度、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专门制度和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统分结合制度叁种,通过对美国、韩国、新加坡、德国、法国、波兰、日本、加拿大等典型国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纵向比较;对上述国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时机、
王菁[6]2016年在《山西省城镇化与社会保障制度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城镇化是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近年来我国由于过度关注城镇化速度,而忽略了城镇化质量,导致出现了“看病难”、“高房价”、“民工荒”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反映了城镇化过程中社会保障制度的滞后。因此,关于城镇化与社会保障制度关系的研究成为了备受关注的一个主要内容。山西省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大省,近年来城镇化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截止2015年底,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5.03%。但是,在城镇化过程中也出现了“半城镇化”的问题,城乡协调发展仍受到一定的阻滞,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仍不完善。目前山西省各项社会保险制度虽已基本实现了制度全覆盖,且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依然存在着基本养老保障城乡不均等、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无法实现有效对接等问题,使得城乡要素特别是人口流动受阻,制约着城镇化的发展,为此有必要从理论和政策层面来探究城镇化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关系,为山西的城镇化发展探求更高效的发展路径。论文运用经济学相关理论,构建了城镇化与社会保障制度的相互作用机理,并分析了山西省城镇化与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进一步结合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山西省城镇化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关系,最后提出使山西省城镇化与社会保障制度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论文的结论如下:第一,城镇化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城镇化通过促进经济增长为社会保障制度提供物质基础,并通过要素流动产生对社会保障制度的需求。社会保障制度通过促进人口流动、产业集聚等推动城镇化。第二,基于山西省城镇化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状况,认为城镇化与社会保障制度之间在发展时序上是相辅相成,在发展水平上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第叁,通过构建VAR模型,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实证分析了山西省城镇化与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关系,即:城镇化与社会保障制度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且城镇化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大于社会保障制度对城镇化的影响。第四,提出了推进山西省城镇化与社会保障制度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提高城镇化水平,推动社会保障支出水平提高;提升城镇化质量,增加社会保障制度需求;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为城镇化营造良好环境;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农民工市民化。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研究视角上,以城镇化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关系为视角,结合山西的现状对城镇化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研究内容上,从理论上对城镇化与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分析,从方法上通过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实证分析了山西省城镇化与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关系。论文的研究一方面对于促进城镇化与社会保障制度协调发展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另一方面对于山西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及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并促进二者协调发展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卢海元[7]2003年在《实物换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之路》文中研究指明在城镇化进程中 ,如何建立能有效将非农化职工和农民都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可行性操作方案 ,“实物换保障”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它是适合农民需求的制度安排 ,能同时解决养老、发展和稳定的问题。我们应加快实物换保障的配套制度建设 ,构筑起实物换保障的政策支持系统 ,改变土地作为农民生活保障的现状 ,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廖永伦[8]2016年在《基于农村就地城镇化视角的小城镇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以新型城镇化为背景,以农村就地城镇化路径的视角为切入点,着重对农村就地城镇化的载体──小城镇──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首先,详细分析阐述了中国城镇化面临的国际国内背景,指出当前中国城镇化面临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提出了亟待解决的系列问题。第二,辨析了城市化、城镇化与农村城镇化;异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与就近城镇化;农村就地城镇化与小城镇等几组概念,并首次对异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与就近城镇化作了明确的空间范围界定和空间层次分析,提出了小城镇是就地城镇化的主要载体观点。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相关城镇化、农村就地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的经典理论和经验模式,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第叁,重点分析研究了小城镇发展的外在关联和内在建构。小城镇发展与国家整个城镇化进程中的战略选择和政策环境等外在因素紧密相关,包括与国家选择何种城镇化道路、小城镇在农村就地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小城镇与大中城市的关系以及小城镇与农村的关系等,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小城镇体系构建、模式形成、产业支撑和规划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了小城镇内部建构问题,认为这是小城镇发展的关键。提出必须构建起适合农村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小城镇体系,进行合理的空间分层,完善小城镇的功能;选择适合不同地域小城镇发展的类型模式;建立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大力发展产业;加大小城镇规划建设力度,创新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居民住宅建设模式,规划建设功能完善、产业发展、人文特色、生态和谐的美丽小城镇,为农村人口迁移到小城镇实现就地城镇化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最后,提出促进新型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认为应加快小城镇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投融资体制机制、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为农村就地城镇化路径的实施和小城镇发展提供体制机制和制度保障。通过上述系统分析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在国内外背景发生重大变化,国家重视发展小城镇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意愿和迁移方向发生明显变化。中国城镇化路径模式已经发生转变,从传统异地城镇化主导的路径模式逐渐转向农村就地城镇化的路径模式,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农村就地城镇化路径符合中国的现实发展要求,能够满足老百姓实现城镇化的愿望和需求,是实现新型城镇化战略目标的现实路径选择。
杨一帆[9]2010年在《中国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构与农地制度变迁》文中研究说明农民社会保障状况的改善是当前中国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之一,可以预见,农民社会保障理论建设与框架设计会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被关注的热点问题。论文研究的主题是“中国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构与农地制度变迁”,研究的目标是研讨中国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涵盖制度的目标、机制、架构和实现途径等。“农地制度与社会保障的关系变迁”是研究的切入点,也是观察的视角。主要是透过中国农地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历史经验,来论证土地作为基础性资源在现代条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角色定位和功能作用;同时,也从历史的回顾、解读和反思中,探索未来制度发展的方向;还借以比较中外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制约条件和发展路径的差异性。论文总共安排9章。其中,第1章导论包括研究背景、基本假设和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结构和主要观点等。第2章包括文献综述、理论范式等内容,旨在为研究搭建一个适宜的工作平台。第3章、第4章、第5章和第6章着重农地制度和社会保障的历史比较分析,是经验研究部分,是全文的重点篇章。其中,第3章研究中国的农地制度。从大历史的视角剖析中国独特的土地均分传统、革命斗争逻辑、剩余提取和“以农补工”策略、“叁农困境”等一系列存在继起和连续关系的问题,依次考察:传统农耕时代中央集权制下的“均分传统”;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内外交困下的调整动机;革命斗争和土地改革的政治逻辑;初步工业化进程中的集体化、改革开放时期的大包干、包产到户、家庭承包经营等混合制;土地征收征用制度及配套的安置和保障政策。第4章研究中国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依次考察:土地公有化之前(封建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土地和家庭作为主要保障的基本特点,以及有限的灾害救助等国家介入形式;从土地公有制到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土地和家庭作为传统保障形式所受到的冲击,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建立主要由集体负责的农村医疗合作制度、五保供养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基层卫生院)等方面承担的责任,以及集体作为互助保障主要载体在保障系统中角色的提升;土地权利二分、引入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土地产出和价值上升,家庭功能弱化,国家介入力量的持续加强,以及集体功能的变化和社会力量的成长。第5章专门考察研究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从农地制度、征收制度、安置补偿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几者之间的不协调现象入手,通过考察农地征收及安置保障制度的历史变迁,重点引出“土地换保障”、“土地换身份”等近年来广受推崇的政策实践,着重研究其适用性和约束条件,以及潜在的隐患和风险,为后文讨论两者的理论关系架构做进一步的准备。第6章研究英、德等先工业化国家的相关案例。着重考察:英国济贫制度同圈地运动之间的关系问题,总结其农民问题“流民化、贫民化”的经验教训;德国工人社会保险制度同农民失地进城潮之间的关系,总结其农民问题“劳工化”的经验教训。北欧福利国家的社会保障模式,总结其适用性和限制条件。尤其注重考察和比较上述各国政策选择的内外部原因及相互影响机制,引出社会保障作为一种转型期矛盾化解手段在西方国家制度建设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基本特性。第7章、第8章着重研究两者关系的理论架构、制度理念与模式选择,是理论研究部分,也是全文的重点篇章。第7章将把前文从历史和比较研究中所得到的现象层面的发现,上升到社会保障基本理论的层面,抽象地研究农地制度同社会保障制度的相互关系,及其动态演变的过程和机制,从而为后文探讨农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结合,以及构建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做好理论上的准备。依次考察,农地作为自然资源、生产资料和生活场所的基本属性,以及用途转换中价值跃升等性质;分析“不确定性”的广泛存在,如: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土地细碎化和产出质量的效率问题、资本化的不确定性、用途转换的不确定性、增值分享的不确定性、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外部市场的价格波动)等;分析“从土地到收入、从收入到保障”这个链条,从筹资和给付的角度,将上述多种机制整合到一个体系之内——“基于农地的共同保障”。第8章将联系中国改革实际,把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同土地制度改革结合起来,比较和剖析当前广泛争议的两条发展道路:即以土地私有化或变相私有化为基础的“国家+市场”的个体化社会保障模式,以及以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公有化为基础的“国家+集体”的合作化社会保障模式,主要分析两者的实质和差异。第9章是结论部分,将概括本论文的基本研究结论和十条政策建议。本文认为,中国制定农村和农民的社会保障政策必须以服从国家长期发展战略和维护国家竞争能力为前提,要控制政府对福利保障项目的直接支出;确保土地公有制不改变,注重创新所有制实现形式、释放土地功能,实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勇于突破西方语境下的社会保障观念、理论和体系,唯有此,才能走出一条真正适合国情的制度创新之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做出具有深远意义的贡献。论文主要观点包括:1.土地制度作为国家基本制度的一种,是国家汲取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国家动员与调度社会资源的核心途径;而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另一种国家基本制度,则是国家再分配能力的主要体现,是国家维护社会分配正义的核心途径。两者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和互动关系。2.摆正农民社会保障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及国际经济政治大环境下的位置。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福利模式的选择,不仅是国内问题,也是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等外部因素影响的结果。3.强调国家作用。越是土地矛盾严重、封建传统深厚的后发展国家,土地制度对社会保障制度等其他国家基本制度的影响越大,越需要国家在社会保障等再分配制度建设过程中发挥强有力的主导作用。4.凸显土地产权在现代条件下的极端重要性。中国作为有着悠久农耕传统和农民人口众多的后发展大国,首先需要明确土地制度的性质及其与社会保障制度的相互关系,构建以土地制度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而西方发达国家以工业化社会为基础的农民社会保障模式,对中国缺乏充分的借鉴价值。5.提出制度的框架构想和工具组合。建立一个以国家基本生存保障(贫困救助)为基底,以基于农地使用权的工作保障和合作化的农民互助保险为主体,以基于集体土地所有权而获得的各种分成、补贴和农地金融(小额贷款、小额保险)收益为补充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选择。论文创新之处在于:1.从基础理论的角度,比较抽象地研究了土地制度同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关系架构,提出了两者协调共生的互动模式。2.通过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历史对比,剖析农地制度和农民社会保障之间的关联,论证社会保障制度同各国工业化战略和现代化转型过程的紧密相关,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寻找符合自身国家特点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如果通过研究的过程成功验证了其适用性,可以据此经验提出一套新的社会保障理论分析框架和新的概念体系。3.立足于国情,对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在中国可借鉴性的弱化作了充分解释。西方国家基本上都是把工业化作为社会保障基本理论和制度设计的研究前提,中国的条件截然不同。我国土地改革先于工业化,这是根本区别,且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占比高、二元结构长期存在。这种情况下,应充分发挥土地因素在社会保障制度设计中的作用,在土地政策同社会保障政策之间建立紧密联系。4.充分借鉴土地经济学和土地资源管理的研究成果,在理论上将土地产权模式归纳为:私有自用的两权合一制、私有非‘自用的两权分离制、私有公用的两权分离制、公有自用的两权合一制、公有非自用的两权分离制和公有私用的两权分离制等六种模式,论述了不同农地制度模式和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关系架构。5.对于农民社会保障的具体制度设计,综合考虑了救助性、保险性、补偿性、收益性再分配等多种手段,发展了现有理论——社会保障主要以参保缴费或财政转移为手段的定势,有助于完善制度框架体系,拓展资金来源渠道。论文不足之处在于:1.偏重采取历史的制度分析方法,可能不得不忽略历史演进过程中的一些细枝末节,“大历史”的视角容易导致“小细节”被遗忘。2.实证部分偏重对重大“历史情境”和“大事件”的观察,主要依靠国家统计数据和部分研究的零星调研数据。由于本研究不具备开展大型数据搜集的条件和能力,因此,缺乏大规模实地调研和可供计量分析的数据,难以进行计量检验。3.为了尝试将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同时作为国家基本制度来协同研究,不得不首先将两者的位置放到同一个层级,由此,可能存在将社会保障制度地位过度“提升”的嫌疑,这仍值得深入研究。
刘欣[10]2014年在《基于城镇化视角的农村养老保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我国现在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而且城镇化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当今社会高度关注“明天我们如何养老”这一话题。尤其是农村的“留守老人”或“空巢老人”日益增多,必须尽快解决我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本文以社会保障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从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演变、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现行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土地换保障”方面对农村养老保障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观点和结论是:第一,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主要有家庭养老、集体养老、社会养老等模式,但是,这几种模式都分别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无法从根本上破解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难题;第二,“土地换保障”这一思路和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农村居民养老保障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钱从哪来?”,二是“由谁来养?”。由于家庭养老、社会养老、集体养老均无法同时有效解决这两个问题,必须建立一种新的养老保障机制。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土地换保障”的解决思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同时兼顾这两个问题,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问题。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机制,不仅对于解决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应积极探索构建农村养老保障机制,实现我国社会几千年来老有所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实物换保障:完善城镇化机制的政策选择[D]. 卢海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2]. 破解“叁农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案[N]. 李宏艳. 经济参考报. 2003
[3]. 我国二元经济与健全社会保障研究[D]. 张新生. 福建师范大学. 2006
[4].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 胡际权. 西南农业大学. 2005
[5].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 安增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
[6]. 山西省城镇化与社会保障制度关系研究[D]. 王菁. 山西财经大学. 2016
[7]. 实物换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之路[J]. 卢海元. 湖湘论坛. 2003
[8]. 基于农村就地城镇化视角的小城镇发展研究[D]. 廖永伦. 清华大学. 2016
[9]. 中国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构与农地制度变迁[D]. 杨一帆. 西南财经大学. 2010
[10]. 基于城镇化视角的农村养老保障机制研究[D]. 刘欣. 四川师范大学. 2014
标签:社会学及统计学论文; 小城镇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新农保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农村改革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城乡差异论文; 社会保障资金论文; 社会保障支出论文; 土地政策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农村论文; 养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