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城西小学 226001
“常念为经,常数为典”, 常言道:“话说三遍淡如水。”但经典的语言人们一遍遍地说,一代代地传;经典的书,人们一遍遍地读,一代代地品。千百年来,灿若星空的经典文化,熏陶着、滋养着无数的中华儿女。可随着“快餐文化” 的日益盛行,拜金主义、虚无主义等社会意识形态无形中对经典文化产生了冲击。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能让传统的瑰宝在华丽的信息时代退出舞台。胡锦涛同志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说:“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之中。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不辱使命,把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资源,凸显她的文化功能,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明确传承经典的意义
《大学》有云:“克明峻德,皆自明也”,在人生旅途中,经典文化不仅能启发美好的德行,而且还有净化心灵,抵御精神污染的功效。她本身虽不能直接成为新文化,但其内在的基本文化精神却可以经过批判、继承、弘扬而再度成为新的文化的生长点。俗话说:“经典常读启智,红歌常唱励志,故事常讲明理,箴言常传警世”。经典文化能够陶冶性情,让读者内心呈现出一种丰富的平静的高境界;能够洗涤人的理念和心灵,提升人的学养和品位。万物的发展都有相通之处,数千年的文化史,也是人类数千年的思想和行为的演变史,鉴往知来,可以提高我们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因此,传承经典是一种精神的需要,更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当前全球化的竞争不仅是经济、科技和军事的竞争,也是价值观和文化的竞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是我们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软实力。
对于学校教育来说,传承经典文化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经常背诵经典,孩子的记忆力将获得明显提高,一旦获得了这种记忆能力,记忆任何科目的知识都会很轻松,学习能力也明显增强。另外,学生正处在记忆黄金时期和人格形成时期,播下最好的种子,撒下最好的养料,使其终生受益。身为人师的教师本来就是授业解惑的人,身先士卒地阅读经典理应成为职业的基本功。让经典走进校园是经典自身的渴望,也是教育工作者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职责。
二、激起阅读经典的兴趣。
1.营造阅读经典的氛围。在一个具有浓厚书香氛围的环境中,学生的“读书欲望”更容易被激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可以从阅读环境入手,如把学校环境布置得富有书香气息:校园里摆放图书飘流架,让学生随手就可以取到书;学校有专门的读书场地,如书吧、阅览室,有条件的学校还有专门的国学教室;在走廊醒目处粘贴读书名言及“吞吐古今、掩卷静思”等读书箴言,引领学生思索读书意义;各班设立图书角,定期更换经典读物等。
2.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学生都希望能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为此,我们可以模仿电视推出的《讲坛》《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华好诗词》等栏目,组织一些《汉字听写大会》《经典故事比赛》《成语大会》等形式的活动;还可以开展一些读书经验交流会等,让学生多一些施展自己的机会;定期评选读书之星,颁发奖章以示鼓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更积极、主动地品读经典,使学生逐渐把阅读经典作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3.借助影视提高兴趣。许多影视作品中包含大量文学经典之作,优秀影片把原本由文字表达的故事内容,演绎成真实、形象、生动的影像资料,学生相对也比较容易接受。一九八六年录制的《西游记》,已在荧屏上走红近三十年,试问如今有哪一部影视作品可以有如此恢宏的青春?在影视作品的引领下再鼓励学生去读原著,不仅激起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而且可提高文学作品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明辨是非,完善人格。
三、掌握传承经典的方法
1.以语文课堂为主阵地,引领学生读经典。将语文课文中涉及“经典”的部分以及“读读背背”的练习内容与经典内容整合。采用“一篇带多篇”或“由片断到全篇”的学习方法,与经典诵读活动结合起来,在教学时老师因势拓展,如学完《哪吒闹海》后,教师可以带学生一起读《西游记》;结合《卧薪尝胆》的教学,教师可推荐《史记》,介绍书中部分精彩内容的梗概。这样学生就会被兴趣推动,主动去读原著,去感受名著的魅力。
2.多学科融合,促进经典文化的渗透。让经典与识字、阅读、表达相伴而行,尽可能地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补给,实现语文教学与经典文化的良性互动外,还可与其他各学科相融合,促进经典文化的渗透。如结合美术学科,在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资源,比如:京剧脸谱制作、传统剪纸、陶艺、皮影等,在美术教学中再加入传统美术欣赏;音乐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民族乐器,让学生学习民族乐曲,配乐吟唱古诗文《三字经》《弟子规》经典老歌等等。
3.结合传统节日,体验文化情结。中华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
在回归经典中守正创新,在物质现代化的进程中实现精神现代化,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让民族精神的血液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流淌,引领学生在经典文化的长河中徜徉,积淀学生的文化素养,让我们的校园文化在经典的滋养下更加丰满!
论文作者:朱建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10月总第2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8
标签:经典论文; 文化论文; 学生论文; 精神论文; 民族论文; 中华民族论文; 教育工作者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10月总第2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