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易顺差的结构分析与未来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贸易顺差论文,结构论文,未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持续的外贸顺差问题引起各方面的热切关注。问题的焦点集中在贸易顺差的成因以及这种贸易顺差是否可持续上。对于贸易顺差的成因,较为流行的有4种论点:“汇率论”、“储蓄论”、“结构论”以及“重商论”(李稻葵、李丹宁,2006)。“汇率论”认为我国的贸易顺差是汇率低估的结果,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是西方一些国家的政府及少部分学者。“储蓄论”认为贸易顺差是我国储蓄过度的结果,我国一些较有影响的学者持这种观点(余永定、覃东海,2006)。“结构论”认为贸易顺差是在国际产品内分工背景下,我国开展加工贸易所引起的出口产品结构变化造成的,持这种观点的人较为广泛。持“重商论”观点的学者较少,这种观点认为贸易顺差是我国政府实行“奖出限入”政策的结果。对于贸易顺差是否可持续的回答,则分为“是”和“否”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
以上这些对顺差成因的研究,多数从较为宏观的层面上进行的。实际上我国对外贸易较为复杂,从出口主体上看有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从地域上看我国不同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从贸易方式上看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并存,不理清这些关系,仅仅从总量意义上进行分析是不够的。本文尝试从相对微观的层面上对我国的贸易顺差进行分解,以揭示出宏观分析所不能揭示的特点。对于贸易顺差的持续性,本文尝试采用两种方法进行研究,第一种是计量方法,第二种采用国际比较。
二、我国贸易顺差的解构
中国的持续贸易顺差现象主要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顺差逆差几乎是交替出现,贸易顺差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趋势性特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贸易顺差状况发生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贸易顺差明显表现出一种趋势性特征,特别是21世纪以来,贸易顺差更呈现加速上扬态势。国内对贸易顺差的考察基本上是从宏观上进行的,本部分尝试对总量进行分解并进一步分析贸易顺差的商品结构,以观察我国贸易顺差在总量上不能显示的特点。
1.贸易顺差的总量构成
分析我国贸易顺差的构成,可以发现这样的3个特点,一是加工贸易顺差在贸易顺差中所占比例较大,见图1。在20世纪末期加工贸易顺差迅速超过一般贸易顺差。加工贸易现象是一种全球现象,它是国际分工深化的结果。现阶段的国际分工已经从产品分工发展到产品内部生产环节的分工,产品生产实现生产过程在不同国家不同地理范围上的分布,这将必然产生国家间中间产品的贸易。我国在劳动力成本上具备优势,发达国家的企业把产品生产过程中密集使用劳动要素的某个阶段拿到中国来加工再出口,在贸易模式上形成加工贸易,在国际收支上形成贸易顺差(张二震、马野青,2008)。
图1 中国加工贸易顺差和一般贸易顺差在总顺差中的比例(1995-2006年)
资料来源:根据《2007年中国对外经济统计年鉴》数据绘制。
图2 外商投资企业贸易顺差和内资企业贸易顺差在总顺差中的比例(1995-2006年)
资料来源:同图1。
二是外资企业贸易顺差在总顺差中的比例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近几年来在总顺差中的比例超过其它所有制形式的占比,见图2。这个特点也与国际产品内分工有关。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把一件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安排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生产,整件产品的最终完成需要进行组织协调。组织协调可以通过“市场契约”或者通过“要素契约”来完成,究竟采取何种方式取决于多种条件。采取“要素契约”则说明跨国公司要求对某个生产环节整个生产过程的控制,跨国公司一般采取投资的方式来取得这种控制(Feenstra和Hanson,2005)。由于产权制度、法律环境等原因在我国完成的生产过程跨国公司一般要求对生产过程的控制,所以在贸易顺差上就会表现为外资企业的顺差不断扩大的状况。
三是我国的贸易顺差由少数几个沿海地区的省份完成,而多数省份的对外贸易在多数年份表现为逆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在2002年,仅有16个省份的对外贸易表现为顺差,到2006年我国的贸易顺差继续扩大,却只有11个省份的对外贸易表现为顺差。仅仅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上是无法解释这样的特点的,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对应贸易顺差,而相对落后的内陆地区对应贸易逆差。实际上前两个特点可以解释第3个特点,正是由于大量的外资流入到沿海地区开展加工贸易形成沿海地区较大的贸易顺差。我国内陆地区由于缺乏外资的光顾,对外开放程度是不够的,贸易逆差的产生可以用发展经济学“双缺口”理论来解释。
2.贸易顺差的商品结构
从贸易顺差的商品结构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初级产品从总体上处于逆差状态,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于工业制成品,见表1。表1展示了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商品贸易差额状况,其中0-4类表示初级产品,5-9类表示工业制成品。在初级产品中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饮料及烟类两类产品处于顺差,其余均为逆差。在工业制成品中杂项制品在顺差中的构成最高,其次是机械及运输设备和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把国际贸易标准分类转化为产业分类可以发现多数行业的贸易均处于持续顺差状态,但顺差数量巨大的行业特别集中,顺差最多的行业分别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纺织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等,这些行业创造了绝大多数的贸易顺差,以2005年为例,他们分别占到顺差总额的89%、43%、18%、17%(所有创造顺差行业的顺差相加与总顺差的比值大于1,因为还有一些行业是逆差,也就出现这里几个行业的顺差和大于1的情况)。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最活跃的行业,是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程度最深的行业(徐毅、张二震,2008)。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纺织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是我国具备传统比较优势的行业,他们占据贸易顺差的较大份额,如果在加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以及家具制造业则会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旗鼓相当。从商品构成上看,我国持续贸易顺差的产生是我国比较优势和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共同产物。
3.产品内分工与国际贸易顺差
从以上我国贸易顺差所表现的结构特点来看,产品内分工是我国贸易顺差产生的重要原因。我国贸易顺差主要产生在沿海地区,这些地方形成的顺差有其特殊性。如果仅从资源禀赋上看,沿海地区与内地并没有太大的差别,然而要素的流入改变了这个地方的禀赋结构。这其中包括国外资本要素的流入和中西部地区流入的劳动力要素,这两种流入的要素与当地的要素相结合开展加工贸易。要素流入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吸引了国外的投资,流入的外资提高了当地劳动力的工资水平,高工资吸引了内地的劳动力向沿海地区流动,并且由于我国长期二元经济结构所形成的“劳动力无限供给”对工资增长的压制,以及先入企业的成功示范,沿海地区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国外资金流入。大量的证据表明,我国沿海这种加工贸易与其它地区的经济联系较弱,其目的主要是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其产品面对的是国际市场,这种通过进口、加工、再出口的生产模式必然会形成贸易顺差。
这种特殊的生产模式以及由此形成的贸易模式对于参与各方来说应该是多赢的。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由于技术的进步导致产品生产可以打破地理上的限制,就使其在国内所面临的日益昂贵的劳动力成本的压力得到缓解,同样的生产环节安排在发展中国家生产大大节约了成本,也使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大大提高,发达国家实际上在享受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红利”。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在短期内由于滞留在农业上的大量“隐性失业”人口的就业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可以说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福利水平。至于长期的影响,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我国加工贸易只能换取可怜的加工费、赚的都是血汗钱,实际上这种观点是不客观的,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没能彻底转换、市场机制还不能有效形成的情况下,很难想象有什么更好地解决农业隐性失业问题的机制和方法。应该看到,我国的农业人口在参与加工贸易的过程中将得到一种自然的培训,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得到技术的自然积累,这都为我国经济在长期向更高级别的经济转变奠定基础。
通过贸易顺差的结构分析,本文认为,我国持续的贸易顺差是产品内分工背景下我国劳动力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我们将在下一部分研究这种由产品内分工所产生的贸易顺差的持续性。
三、中国贸易顺差的未来展望
我国的贸易顺差在未来将呈现何种趋势?我们试图作一个展望。本部分将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尝试,第一种采用计量经济学提供的工具,把贸易顺差以及其他相关变量放在一个向量自回归系统中(VAR),以此来预测贸易顺差未来的走势;第二种通过国际比较并结合我国的情况进行理论分析,以此做一个推测。
1.计量方法的预测
影响贸易顺差的因素很多,由于需要对未来做出预测,并且考察的数据序列较短,太多的变量会影响方程的自由度,我们考虑最重要的两个变量(Backus,1993)。第一个是真实GDP,经济理论表明,经济的扩张和收缩将直接影响进口和出口从而影响贸易顺差,第二个是相对价格,对于相对价格的选取,可以采用名义汇率、真实汇率以及贸易条件,一些实证研究表明,汇率变化对我国的贸易差额影响甚微,我们考虑采用贸易条件。真实GDP和贸易顺差数据从《中国统计年鉴》取得,贸易条件是我们根据若干进出口商品的进出口价格按照国际上的通行作法,采用拉斯贝耶斯价格指数编制进出口价格指数,并按照商品权重计算得到的(孔庆峰、孙旭蕾,2007)。这样,我们得到一个三变量的VAR系统,根据AIC准则和SC准则并考虑方程的自由度,这里选择一个滞后2期的模型,估计结果见表2。
如表2所示,TERM、REALGDP、REALSURPLUS分别表示贸易条件,真实GDP和贸易顺差变量,变量后面括号内的负数表示滞后阶数。从方程的R[2]来看,方程的拟合程度较好。根据VAR模型的结果,对未来若干年的贸易顺差长期趋势的预测结果见图3。从图3看,到2015年贸易顺差的长期趋势表现为持续增长势头。实践序列预测方法不需要经济理论作为支撑,仅根据经济变量过去和现在所包含的信息来预测未来。为了验证这种方法的可靠性,我们接下来从理论上来考虑我国贸易顺差的持续性。
图3 贸易差额趋势预测
2.贸易顺差的国际比较
持续的贸易顺差现象并非中国独有,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等都出现过。二战以后,迅速崛起的经济体德国和日本出现了持续贸易顺差现象,一些石油输出国也出现了长期的贸易顺差。图4给出了德国、日本以及沙特阿拉伯有统计数据的贸易顺差。图4显示,德国的贸易顺差从20世纪70年代一直持续至今,已经有将近40年。实际上在我们所能够获得的统计数据以前的年代,德国一直是个有贸易顺差传统的国家。日本的贸易顺差从20世纪的80年代持续至今,已经有30年的历史。作为石油输出国的典型代表,沙特阿拉伯的贸易顺差已经持续了40年以上。
这3个国家代表产生持续贸易顺差不同的类型。德国以其精准的机械制造产品获得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相关分析认为,他们的这种竞争力来源于民族性格特质,众所周知,德国人以精确著称,这种禀赋决定其机械产品在国际上压倒性的优势。日本是资源匮乏国家的典型代表,发展战略只能是“以进养出”,这将决定其贸易顺差的持久性。沙特阿拉伯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世界上其他非产油国对石油依赖很大,因此沙特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获得持续的贸易顺差。
图4 贸易顺差的国际比较
资料来源: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德国的数据在1990年以前为联邦德国的数据。
从前面的历史回顾来看,中国的贸易顺差与国际分工格局有关。中国获得持续贸易顺差的时期恰恰是国际产品内分工兴起的阶段,在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中,中国以劳动力优势参与产品中间环节的生产,贸易模式上表现为加工贸易。中国的产品优势还表现在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贸易模式表现为一般贸易。这两种贸易的未来演变将决定我国贸易顺差的未来演变路径。就目前来看,我国沿海地区的生产成本不断升高,特别是土地成本,这就势必影响加工贸易在沿海地区的进一步发展。但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基本上没有发展,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我国政府的政策取向也是沿着这一方向的。与沿海地区比较,中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上较为落后,增加了对外贸易的成本。在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情况下,中西部地区的交易成本劣势将逐渐减少,加工贸易将不断转移过去。对于一般贸易,中西部地区同样落后,可以预见中西部地区的成本优势将会逐渐显现,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将转移过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不会减弱,不过是生产地将从沿海转移到中西部。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优势将逐渐被一些后进的国家所取代,因为这些国家有比我国更低的劳动力成本。实际持这种观点的人没有认识到,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仅仅具有廉价的劳动力成本是不够的,还需要具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完备的法制环境以及良好的基础设施。尽管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很大,但在短时间内在政治、法律以及基础设施上达到我国的水平是十分困难的。并且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经济不断向纵深发展,规模经济作用将逐渐显现,这更是后进国家难以企及的。根据这些分析,我们认为,在未来的若干年内,我国制造业在国际上的优势将继续保持,贸易顺差也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至于双顺差带来的国际收支压力,很可能在未来得到缓解。尽管经常项目将保持顺差,但资本项目很可能出现逆差。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强大,将会出现全球性的企业。随着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大,资本项目顺差局面也将会改变。
我国贸易顺差的历史是十分短暂的。通过对贸易顺差的分解可以发现,我国持续贸易顺差的产生是产品内分工背景下我国劳动力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文章对我国贸易顺差的未来做出了预测,计量工具所给出的预测是贸易顺差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通过国际比较以及针对我国现实的分析也给出了同样的预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