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没有考虑战后改革的原因_斯大林论文

斯大林没有考虑战后改革的原因_斯大林论文

斯大林战后不思改革的原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斯大林论文,战后论文,不思论文,原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51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636(2006)03-0020-05

二战期间,德国侵略者使苏联遭受到巨大损失:完全或部分地破坏和烧毁了1710座城市和70000多大小村庄,使大约2500万人无家可归,毁坏了31850家工厂及其他工业企业,破坏了65000公里铁路,4100座火车站,炸毁13000座桥梁,洗劫并完全破坏了98000个集体农庄、1876个国营农场,2890个机器拖拉机站。最为严重的是损失了2000万人。①

战争胜利后,人们强烈地希望能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重建国家经济与家园,尽快地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人们意识到这种愿望的实现,就不能简单地再回到战前的状况,而必须在对战前的各种政策进行深刻反思与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并根据战后出现的新情况和新形势,对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目标与实行的政策等方面,进行重大调整。这必然涉及到包括经济体制在内的斯大林模式的改革。实际上在战前最后确立的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其严重弊端在这一体制形成过程中就已明显地暴露出来了。战前,苏联的经济问题与人民生活的困难已非常明显。战争的严重破坏,使问题发展到极其尖锐的程度。在战争时期这些困难暂时被掩盖起来了,但战争结束后,这些问题自然就会很快凸现出来。另外,还要看到,在战争时期,苏联与美、英、法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反战同盟国,自然会发生各种交往,这对苏联中上层人士的思想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影响。从下层士兵来讲,由于战争的需要他们越出国家,并与盟国的士兵接触来往,还与国外的人民来往,从而看到了也了解了外部世界的真实情况。战争结束后,这些士兵回国后,很自然地相聚在小饭馆与小酒店,议论在国外的所见所闻,后来被人们称之谓“小酒店民主”。② 这也反映了人们渴望改革的心理,人民期待看改革机会的出现。

从改革的客观条件看,当时取得战争胜利的苏联,在国际上的地位大大提高了,它的地位是空前的巩固。苏维埃政权在战争时期产生的凝聚力尚未消失。斯大林个人的威信因战争的胜利空前提高。如果斯大林能正确地对待这个情况,利用这个有利条件,以战争胜利为契机进行改革,那么,苏联就会出现崭新的局面。

但遗憾的是,斯大林不仅不思改革,而且继续强化战前的体制。下面我们分析一下经济体制方面的情况。

战争胜利后,在经济体制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废除战时实行的管理体制,以适应和平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主要有:取消国防委员会,扩大苏联部长会议与国家计划委员会在改组经济、技术进步与加强生产集约化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经济的权力;把国家领导国民经济的基本职能划分为三种,并有三个经济机构执行:编制国民经济计划并监督其执行,这由国家计划委员会改组为苏联部长会议国家计划委员会(苏联国家计委)负责;物资技术供应,这由苏联部长会议国家国民经济供应委员会(苏联国家供应局)负责;将新技术应用于国民经济,这由苏联部长会议国家经济应用新技术委员会(苏联部长会议国家新技术委员会)负责;扩大各部权力。各部有权在规定的工作人员数的范围内批准企业与建筑单位行政管理机构的结构的编制,可以在工资基金构成中变动某些工作人员的工资等级。同时扩大加盟共和国在管理和编制计划方面的权力。那些保证地方需要的许多部门的工业企业,联盟都交给共和国管理;进行价格改革,主要是取消补贴制度与提高许多重工业部门产品的价格。从1949年1月起,规定了新的批发价格,使整个工业部门的批发价格平均提高50%以上;扩大企业支配利润的比例,主要是改变战争时期企业利润全部上缴的制度。改革后,基本建设费用中企业自有资金所占的比重和计划规定的企业自有流动资金均有大的增加。在1949年基本建设投资比1948年总共增长59.4%的情况下,经济机构用于基本建设投资的自有资金的比重提高了185.5%。

十分明显,以上一些措施,只是恢复战前的体制。这里还要指出的是,战时的某些管理体制并未及时取消,如对1940年颁布的处罚旷工和迟到的命令,1941年颁布的《关于军工企业工人和职员擅离企业的责任法》(该法规定擅离企业者处于剥夺5-8年自由刑罚),到1948年5月才正式宣布废除,但实际一直存在到1956年。仅1948年,因擅离企业而根据1941年法令被判刑的就达24000人。根据1940年法令被追究刑事责任的1947年为215000人,1948年为250000人。在铁路和水上运输部门,特别法庭一直存在到1948年5月。③ 斯大林在战后仍坚持原来的体制,并不断强化,其主要原因有:

第一,斯大林把战争的胜利归结为苏维埃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他在1946年2月9日《在莫斯科市斯大林选区选举前的选民大会上的演说》中指出:“苏维埃社会制度比非苏维埃社会制度更有生命力,更稳固,苏维埃社会制度是比任何一种非苏维埃社会制度更优越的社会组织形式。”[1] (p.492)斯大林在这个演说中,还列举了战前1940年苏联可以用来进行战争的经济基础。④ 苏联之所以能在短短的13年取得这些物质条件,在斯大林看来最为重要的是两条:一是依靠了苏维埃的国家工业化政策;二是依靠了农业集体化。尽管农业集体化对农业生产力造成的严重破坏是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但斯大林在这个演说中却说:“毫无疑问,如果不实行集体化政策,我们就不能在这样短的时期内消灭我国农业历来落后的状况。”[1] (p.497)农业集体化的成就,就是从二战时期来看,主要也是体现在保证大量农产品征集到国家手里,满足战争的需要。还必须要指出的是,斯大林在这一演说中,用回忆的方式,继续批判党内反对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政策的人,说这些人“一贯把党拉向后退,千方百计想把它拉到‘通常的’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上去。”他们所做的全部工作,“都是在追求一个目的,即破坏党的政策并阻碍工业化和集体化的事业。但是党既没有在一些人的威胁面前屈服,也没有在另一些人的号叫面前屈服,而是坚定不移地、不顾一切地前进。党的功绩就在于它并没有迁就落后分子,不害怕逆流而进,始终坚持着党内主导力量的立场。”[1] (p.497)为什么在工业化与集体化早已完成,到了1946年斯大林要讲这么一通话,十分明显,目的有二:一是通过战争的胜利,证明他搞的工业化与集体化是完全正确的,不可怀疑的;二是通过工业化与集体化形成的经济体制模式是十分有效的,因此也是不能改变的。从而,在战后苏联排除了对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的可能性,丧夫了改革时机,并且使体制更加僵化与凝固化。

第二,战后,斯大林个人迷信大大发展了,达到了神化的程度。战争之所以取得胜利,主要是四个因素作用的结果:一是苏联的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的战争;二是广大苏联人民与苏联红军(从广大指战员到一般士兵)强烈的爱国热情,誓死保卫祖国的决心;三是战前已建立起来的实际上主要是适合战争需要的战备体制;四是不应忽视参与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盟国的作用,这既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有像中国等那样落后国家。没有这些国家和人民的全力支持,苏联取得战争的胜利将会困难百倍。至于斯大林的功劳,虽然有不同评价,但大量史料表明,对苏联军队取得反法西斯德国的历史性胜利,主要归功于斯大林善于领导的看法是站不住的。由于斯大林在1941年春对军事战略形势所作的不正确估计,对战争一开始造成的严重损失,已被历史证明。造成这一严重失误的根本原因,正如前海军人民委员H·T·库兹涅佐夫在回忆录中指出的,还是斯大林的领导制度问题,他写道:“斯大林有一种追求无限的权力的欲望,把他军事工作掌握在自己手里。在战争的情况下,即使个别人可能在极其关键的时刻伤亡,制度应当保证作战行动不能中断。但当时我们却没有这样的制度。战争到来的时候,我们这方面是没有准备的。”⑤ 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掌握着确凿情报材料的机构与权威人士,没有可能向斯大林证明当时局势的危急程度,更没有权力去采取足够的措施,防止这种危险局势的出现。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二大所作的报告中谈到,战争突然爆发之后的最初几天,斯大林实际上是临阵脱逃。据赫鲁晓夫证实,斯大林得悉苏军遭受重创的溃败之后,认为已经彻底完蛋了,苏联已无可挽回地失去列宁所创造的一切了。后来斯大林实际上长时间没有领导作战,而且根本不予过问,只是在一些政治局委员去找他并要求他应当毫不迟延地采取措施扭转前线的局势之后,他才重新领导作战。不仅所有的苏联元帅,而且当时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莫洛托夫、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伏罗希洛夫和布尔加宁都出席了苏共二十二大,但他们没有认为必须去更正赫鲁晓夫的讲话。⑥ 赫鲁晓夫揭示的上述情况,也许像莫洛托夫等重要领导人,在当时不便反驳赫鲁晓夫,那么,在后来苏联出版的《莫洛托夫访谈录》中证实上述情况是事实。⑦ 下面我们看看访谈录是怎样讲的:

战争爆发的头几天,“他(指斯大林——本书作者所注)两三天没有露面,呆在别墅里。不用说,他难过得很,郁郁不乐,人们全都不自在,他尤其如此。”

1941年6月22日,“大家来到斯大林别墅,请他发表告人民书,但遭到断然拒绝。众人遂请莫洛托夫……”莫洛托夫回答:“是的,是这样,大致是对的。”

丘耶夫问:“(大家)提议让斯大林领导红军最高统帅部,可是他拒不接受。”莫洛托夫回答:“他拒绝了,这当然是对的。”[2] (p.395、394)

过去有关斯大林在反法西斯战争一开始的表现,曾有过上面那种情况的传说,但谁会相信,在中国一直把这说成反革命造谣。正如有的同志说的,要不是百分之二百的斯大林主义者莫洛托夫出来证实,谁会相信这些有万分之一可能会是事实呢?⑧

我们在指出斯大林在战争中所犯严重错误时,需要指出是:1、绝不是要贬低苏联人民与红军建立的伟大功勋,而在斯大林时期这一伟大功勋被贬低了。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使苏联人民的功勋显得更伟大了。2、并不是完全抹杀斯大林在战争中的作用。不少苏联军事领导人与学者认为,到了1943年春苏联红军打了一次大败仗之后,这才使斯大林能够较正确地了解苏德战场力量对比的真实情况。1943-1945年斯大林对军队所下达的指示是比较深思熟练和比较正确的。3、在斯大林个人迷信的情况,对于广大普通的人民群众与士兵来说,已造成了斯大林的名字和人民对他的信任,在相当程度上成为团结人民、赢得胜利的希望。不仅如此,按照对任何个人迷信的逻辑,军事上的一切失误与失败,必然归咎于其他将领,而一切成功与胜利都与斯大林名字联系在一起。因此,对许多当年高呼着斯大林名字去作战的苏军士兵与军官来说,要重新认识斯大林、改变对斯大林的看法自然就不那么容易的了。而相反,战争的胜利,不仅掩盖了斯大林的所有错误,不论是战前的还是战争时期的,并且使得斯大林的个人迷信比战前大大发展了,把斯大林神化了,把斯大林模式也神化了。个人迷信的基础是高度集权,而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又促进了个人迷信的不断发展。完全可以说,个人迷信已是苏联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战后,斯大林不可能考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而更多考虑的是进一步强化高度集中的体制,这也是强化他所需要的统治制度,从而使国家政治权与经济权作为他的个人工具,把无产阶级专政变成他的个人专政。

第三,从斯大林思想深处来看,战后他并没有离开战备的政策。二战结束后,对苏联来说,已并不存来自外部的现实的战争危险。因此,完全有可能来调整它战时的经济结构,压缩军费开支。由于战后苏联人民生活极度困难,斯大林不得不在这些方面作些调整。如1946年武装部队人数从1100万减到280万人,直接的军费开支在国家预算支出中的比重,从1945年54.3%降到1946年的24%,1947年的18%。但随着冷战的开始和战时联盟的瓦解,苏联的军事预算与军队编制也随之增加。据苏联官方的材料计算,战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46-1950年)国民经济军事化吞没了近1/4的国民收入。战后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机器制造业和金属加工工业产值要比1940年增加115%,在规定工业总产值增长72%的情况下,机器制造业要增长135%,这些指标提前超额完成了。1952年,党召开十九大前夕,在为大会准备的文件中谈到苏联的成就时说:“国防工业取得了相当的成就。1950年与1940年相比,航空工业增长了33%,武器工业增长了75%,造船工业增长了140%,在战后五年间按计划总产值,航空工业完成102.8%,武器工业完成了103.1%,造船工业完成106.2%。生产能力、工人数都在增长。”[3] (p.192)这个五年计划期间用于整个工业的基本建设投资额中,用于“甲”类占87.9%,“乙”类仅占12.1%。而轻工业只完成计划规定的80%多,未达到战前的水平。农业情况最糟。1950年农业产值只相当于1940年的99%。粮食产量为8500万吨(原计划是1.27亿吨),在第五个五年计划头3年(1951-1953年),农业计划方面一项指标也未完成。

战后,苏联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虽有一定改善,但仍处于极低的水平,远未摆脱贫困乃至饥饿,市场供应严重不足。

战后斯大林继续推行经济军事化的政策,尽管与苏联加强国防任务的必要性有关,特别面对美国拥有原子弹的情况下,需要考虑加强军事工业。但问题是,面对国内人民生活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应该把握发展军工生产的度的问题,超过了一定的度,就不仅破坏整个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而且也超出了防御的界限。纵观战后到斯大林逝世前,苏联实际上一直把经济纳入战备的轨道,这不能不说,这与斯大林对世界形势的错误估计,与思想上根深蒂固的扩张思想有关。在二战尚未结束前的1945年4月,铁托率领南斯拉夫政府代表团访问莫斯科时,斯大林在其别墅宴请代表团中的共产党人时讲,“如果斯拉夫人团结一致,那么将来谁也不敢碰他们一下。对,连碰一下也不敢!”“所以斯拉夫人应该团结起来。”他还接着说:“战争结束了,再过15-20年,我们也会恢复起来,然后再打仗!”[4] (p.89)

战备经济必然要求经济体制的高度集中化,把物力、财力和人力集中用于军事部门。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为了保证军事工业的优先发展,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他不可能改革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而是实行强化这种体制的政策。

第四,进一步统制农业与加强对农民的榨取。自斯大林推行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运动之后,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农业、农民与农村情况一直处于极端困难状况,在二战期间和战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显得更加突出,特别是饥荒日益严重。而斯大林不仅没有采取措施来缓解饥荒,反而以更为严厉的手段惩处因不堪饥荒而“越轨”的农民乃至小孩。根据苏联内务部长的报告,仅1946年12月一个月内就有13559人(包括12岁以下的儿童)因“偷窃”集体农庄的粮食“被追究刑事责任”。1949年8月,国营农场一名女教师因生活走投无路,杀死了自己的三个孩子,等等。⑨ 1946-1947年,乌克兰发生大饥荒,出现过人吃人的惨事。饿得发疯的妇女杀死亲生的孩子,吃孩子的尸体……⑩

谁都清楚,农村中出现的严重困难,主要是集体农庄制度。造成的1946年有75.8%的农庄付给庄员的报酬每天少于1公斤谷物,而7.7%的农庄却无谷物可支付。在俄罗斯联邦,不能给庄员提供粮食品的占13.2%,在俄罗斯一些州,不能按庄员劳动付给谷物的占50-70%。[5] 集体农庄庄员普遍失去了对劳动的兴趣,不出工的现象很普遍,出了工也不出力。很明显,集体农庄制度面临危机。这个时期,苏联农村传播着解散农庄的消息。1945年7月苏共中央的一位监察委员会在库尔斯克州视察后报告说:“关于集体农庄解散的消息……现在在集体农庄庄员中广为流传。”[5] 农庄庄员对上面来视察的干部,总是询问农庄解散的问题。一次,一个庄员对区里来的干部说:“是不是说很快解散集体农庄?如果没有集体农庄,我们生活会更好,也会给国家带来更多的好处。”[5] 另外,甚至还有许多人相信,解散集体农庄的倡议来自最高权力机关的斯大林本人。有人还说,在莫斯科成立了研究解散农庄的委员会,并还有人说已经签署了解散集体农庄的命令。也有人分析,斯大林不会解散农庄,如果他要解散农庄,也是美国和英国施加压力的结果……为什么当时苏联农村如此盛传解散农庄的消息呢,又说得有鼻子有眼像真的那样。其实原因也很简单:一是大家都已清楚地看到集体农庄制度从产生一开始就显得毫无生命力,成了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二是农民生活实在过不下去了,希望寻找新的出路。当时有很多人提出,战争胜利了,农庄的主要使命(向国家上交大批粮食)已经完成了,现在应该解散农庄了。简言之,解散农庄的传言,是广大农民强烈愿望的一种反映。

遗憾的是,农民这种要求改革集体农庄的强烈愿望不仅没有实现,并且斯大林采取措施来进一步控制农业,巩固与发展集体农庄制度,达到统制全国经济的目的。斯大林的具体做法是:

首先,对新并入苏联版图的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于1947年5月,按上个世纪30年代的模式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到了1950年4月,完成了集体化。

其次,实行继续压榨农民的政策。战后,资金从农村往城市“流入”不仅没有减少,相反增加了。在货币的实际币值明显贬值的情况下,农产品收购价格却几乎没有提高。集体农庄必须把自己的大部分产品比农产品的实际成本还要低得很多的价格交售出去。更有甚者,在斯大林生前最后几年,在苏联形成了一种分派国家征购计划的不良制度。农庄都无力完成上交计划。这样一来,农庄都欠了大量税款,从而使粮食收购变成了余粮征集制性质。另外,1946年10月,苏联成立了直属部长会议的集体农事务委员会。该委员会向各共和国各州派驻“不属地方领导的中央检查员”,其目的是强化对集体农庄的直接指挥。

第三,批判“包产小组”,合并集体农庄。当时主管农业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安德列也夫在1947年2月在联共(布)中央作了农业问题的报告,主张对农业体制加以改革,主要内容是集体农庄在分配收入时,应当计算工作的收成(在工作队体农中则计算小组的收成),使收成较高的工作队和小组的庄员相应地获得较多的报酬,收成较低的工作队和小组的庄员获得较低的劳动报酬。这一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克服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促进劳动生产率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在这一改革思想的推动下,苏联从1947年至1950年,在不少地区曾试行“包产到组”,在乌克兰得到广泛推广。但由于这种改革,与斯大林的大农业、公有制程度越高越先进和对农业的全面统制的思想相抵触,这种“包产到组”的改革很快遭到批判。说它在经济上、组织上与巩固集体农庄的利益相违背的,“会使农业工作误入歧途”。[6] 马林科夫在联共(布)十九大上的工作报告中也批判说:“在集体农庄的劳动组织问题上,某些领导人采取了不正确的路线,在集体农庄内培植独立的小组,取消了生产队;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反对谷物业耕作的机械化,结果引起了集体农庄的削弱。”[7] (p.58)“包产到组”试验的夭折,安德列也夫随后也被撤职。与此同时,在全苏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集体农庄合并运动。到1951年1月1日,农庄总数就从战前30万个,合并为12.3万个。到了斯大林逝世的1953年合并运动暂告一个段落。

战后苏联农业发展情况表明,斯大林的上述种种措施,并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而是进一步造成农业生产力的破坏。1953年苏联的粮食产量仅为8250万吨,低于沙皇时代最高水平的1913年的8600万吨,按人均计算的产量则低19%。

第五,由于斯大林对外部世界认识的错误并实行了错误政策,战后使苏联走向“闭关锁国”的经济发展道路。

在对待社会主义国家关系问题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阵营,并建立“经济互助合作委员会”(简称“经互会”)。在对待资本主义世界关系上,提出了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与两个平行市场理论。这样,不仅使苏联难以正确认识外部世界,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并且还使苏联自我封闭起来,使它的经济体制模式不断凝固化,并且还强迫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接受,即阵营化。因为在斯大林看来,苏联的经济体制模式是唯一合理的、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适用的。在这种背景下,斯大林怎么能改革在战前建设起来的体制模式呢!

注释:

①参见[苏联]B·T·琼图洛夫等编、郑彪等译:《苏联经济史》,吉林大学出版社在1988年版,第211页。

②转引自张盛发著:《斯大林与冷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6页。

③转引自张盛发著:《斯大林与冷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9页。

④指的是1940年生产了1500万吨生铁,1830万吨钢,1.66亿吨煤,3100万吨石油,3830万吨商品谷物,270万吨籽棉(见《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95页)。

⑤转引自[苏联]罗·亚·麦德维杰夫著、赵洵等译:《让历史来审判》(下),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65页。

⑥参见[苏联]罗·亚·麦德维杰夫著、赵洵等译:《让历史来审判》(下),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80页。

⑦访问者是丘耶夫,似一位历史学教授,从1969-1986年17年间,前后访问了139次。根据录音访谈后的整理实录而成书,于1991年莫斯科出版。

⑧参见严秀著:《半杯水集》,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22-231页。

⑨[苏联]沃尔科戈诺夫:《斯大林》下卷第578、469-470页;资料源:《苏联中央国家十月革命档案馆第9401全宗》第2目录第98卷宗第7项第380页、第319卷宗第192-198页。

⑩参见张岱云等译:《赫鲁晓夫回忆录》,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334页。

标签:;  ;  ;  ;  ;  ;  

斯大林没有考虑战后改革的原因_斯大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