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山西 晋中 030600)
【摘要】 目的:总结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临床、病理、X线表现、治疗及预后,为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至2015年间,经X线检查、胃镜及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十二指肠癌11例。结果:上消化道造影显示十二指肠病变肠管不同程度的管腔狭窄,肠壁僵硬,黏膜不规则或破坏、充盈缺损及龛影,其中发生于降部8例,水平部2例、球部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腺癌9例,其中发生于降部8例,水平部1例;粘液腺癌1例,发生于水平部;类癌1例,发生于球部。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上消化道造影在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断中是简便、易行的方法,能明确显示十二指肠癌的异常表现,对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意义。原发性十二指肠癌临床症状不典型,预后差,需早诊断、早治疗。
【关键词】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X线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0-0207-02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primary duodenal carcinoma)在消化道肿瘤中比较少见,该病起病隐匿,发病率低,临床缺乏典型症状及体征,预后差,早期诊断困难,易发生误诊和漏诊[1-4]。本文收集我院1990年至2015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结合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
1.资料和方法
本组11例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37~68岁,平均年龄51.3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8个月。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4例,恶心、呕吐2例,腹胀、黄疸5例,黑便、贫血3例。所有病例均做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其中5例做胃镜检查。
2.结果
本组病例,上消化道造影显示十二指肠病变肠管不同程度的肠腔狭窄、肠壁僵硬、蠕动消失,黏膜不规则或破坏,充盈缺损及龛影,其中8例发生于降部,2例发生于水平部,1例发生于球部。手术病理证实腺癌9例,粘液腺癌1例,类癌1例。(附图)
3.讨论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是指原发于十二指肠各段的恶性肿瘤,不包括Vater壶腹部,胆总管下段以及胰头部的肿瘤。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发病率较低,发生率仅0.035%,发病率占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0.3%,占小肠恶性肿瘤的33%~48%。有报道发病年龄多为40~60岁,平均年龄53.1岁,男性多于女性[2-6]。发病部位,原发性十二指肠癌多发生在十二指肠第二段,第三段次之,第一段罕见[7]。本组病例中,发生于降部8例,水平部2例,球部1例,发生率分别为73%,18%,9%。按其发病部位又可分为乳头上部、乳头周围区和乳头下部癌,以十二指肠乳头周围区好发[8]。目前对本病的病因缺乏统一认识,有认为十二指肠癌的发病可能与胆酸降解的致癌产物、十二指肠液酸碱度及胃液、胆汁、胰液的分泌紊乱有关[4,9]。第二段十二指肠癌多发原因,可能是由于某些胆酸、原胆酸等在细菌作用下的降解产物有致癌作用,尤其十二指肠在有慢性炎症或息肉的基础上,胆汁将致癌物携带到粘膜靶细胞,并在十二指肠pH偏酸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加局部癌变的潜能[10]。十二指肠癌的大体病理类型有:息肉型、浸润溃疡型、缩窄型和弥漫型。乳头上部癌常呈息肉型;乳头周围区癌以浸润溃疡型和息肉型多见;乳头下部癌大部分为缩窄型;弥漫型十二指肠癌少见,肿瘤无一定界限[8]。组织学类型主要为腺癌,少数为粘液腺癌、硬癌(腺棘皮癌)[1,3,8]。十二指肠肿瘤中腺癌多见的原因与十二指肠粘膜下层腺体丰富、易受致癌物质刺激恶变有关[2]。本组病例腺癌9例,粘液腺癌1例,类癌1例。临床表现:早期起病隐匿,可出现上腹部不适、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发热、乏力、消瘦等,进展期癌肿按其发生的部位和生长方式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主要有:(1)溃疡症状、上腹痛;(2)肠道出血症状,呕血、便血、贫血;(3)胆道梗阻症状,如黄疸、发热;(4)肠道梗阻症状,如腹胀、恶心、呕吐。如肿瘤坏死又常导致出血,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等肠梗阻症状或呕血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症状,黄疸的出现取决于肿瘤的部位,乳头周围部的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阻塞十二指肠乳头开口,可引起梗阻性黄疸[2-6]。本组病例具有上腹疼痛、恶心、呕吐、腹胀、黄疸、黑便、贫血等症状,与文献报道相符。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是十二指肠肿瘤的重要检查手段,对于十二指肠癌的诊断率为64%~68%[2,3,5,8],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X线表现为:腔内不规则的充盈缺损,轮廓粗糙;黏膜粗乱,不规则龛影,十二指肠窗扩大;肠壁僵硬,蠕动消失,肠腔狭窄;近端肠管有程度不同的扩张。有的学者结合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病理改变将其X线征象分为息肉型、溃疡型、环状缩窄型和弥漫浸润型四类[4,6]。本组病例,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所见与文献报道一致。内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肿瘤的形态、部位、大小和范围,且可以进行活检,可发现早期癌,操作时尽可能观察到十二指肠降段以下,可提高诊断率,内镜不易抵达十二指肠水平部,肿瘤浸润引起肠腔狭窄时难以通过,黏膜下癌不易发现。低张十二指肠造影检查可弥补上述不足,二者结合有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和诊断率的提高[2-4, 7-9]。B超检查便于发现胆、胰管有无扩张、胆总管有无梗阻,而且可显示周围组织浸润情况,对阻塞性黄疸甚至合并有转移的患者诊断方面有较大价值,但其主要缺点是易受肠内气体干扰、且难以清楚显示乳头部情况。CT扫描能提供肿瘤的分期,明确肿瘤的浸润程度及与邻近器官的关系,确定有无远处转移,在制定治疗方案上有重要意义[2,4,5,9]。
4.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十二指肠结核、胰头或Vater氏壶腹癌、慢性胃炎、急性胰腺炎、胆石症、胆系感染和消化性溃疡、先天性环状胰腺等相鉴别,结合典型的临床表现、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不难[4,6]。
5.治疗
对于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患者而言,特异性不佳,应早诊断,早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手术切除是最有效、最根本的治疗方式,多数首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有报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5年生存率可高达35%。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转移率为20%~50%,一般存在局部淋巴结、肝、胰、腹膜、卵巢和肺转移,手术复发的病例常有多处组织、脏器的转移。对于肿瘤晚期已出现局部广泛浸润及远处转移的可行一些姑息手术,如肿瘤局部切除,胃空场吻合术等暂时解决肠梗阻,胆肠内引流术则可使胆管减压,黄疸减轻,但对延长生存期无帮助[1-5,8,9]。
附图:
上消化道造影显示:十二指肠降部肠壁僵硬,蠕动消失,粘膜不规则,充盈缺损及龛影。
【参考文献】
[1]岳晓东.原发性十二指肠癌临床分析(附23例报告)[J].广州医药,2003,34(2):12-13.
[2]刘云峰.原发性十二指肠癌43例临床分析[N].中国医药导报,2008,5(9):166-167.
[3]许正党,胡祖媛.9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12):1469-1470.
[4]贾万奇,吴成甫,尹泊.原发性十二指肠癌24例临床诊治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1,32(19):102-104,107.
[5]李洪山,方宏,杨占宇.原发性十二指肠癌9例临床分析[N].泸州医学院学报,2000,23(5):414-415.
[6]赵锋,陈大誉,王世田.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X线诊断(附10例报告)[N].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83,9(3):84-86.
[7]张秀荣,高志坚,李学甫.原发性十二指肠癌9例分析[N].空军总医院学报,1990,6(2):114.
[8]王巍.诊治原发性十二指肠癌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110-111.
[9]高明,项小平,耿小平,等.原发性十二指肠癌130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10,50(10):52-53.
[10]林英卓,黄文青,颜玉贤,等.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特点[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4):92-93.
论文作者:周亚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
标签:肠癌论文; 原发性论文; 肿瘤论文; 消化道论文; 腺癌论文; 乳头论文; 造影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