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究路桥施工过渡段中施工技术问题陈能辉论文_陈能辉

浅究路桥施工过渡段中施工技术问题陈能辉论文_陈能辉

陈能辉

身份证号码:44042119751201XXXX 广东省珠海市 519000

摘要:路桥施工工程的进行作为当前基础设施生产生活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进行的过程中,面对路桥施工过渡段存在的问题,强化技术分析,提出相关的改进策略对于实际路桥施工过渡段的安全质量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这一方面而言,当前路桥施工过渡段如果施工技术未能够科学的应用,将会造成道路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以此给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不可预测的影响,所以加强路桥施工过渡段施工技术的研究具有必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路桥施工;过渡段;施工技术

1 路桥过渡段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路桥过渡段在施工中主要涉及桥头地基、桥头搭板和后台填筑三种。如果路桥过渡段出现问题,主要是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找到问题的所在。

1.1桥头地基处理不合格

如果路桥过渡段产生跳车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地基发生了不规则沉降。这种不规则沉降产生的原因可能有:一是地基在施工设计中没有做到科学性,没有深入勘测路段,没有充分将物理力学的原理应用到勘测结果中。也可能是没有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使得理论没有联系实际,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路基的处理,导致路基的质量没能达到理想的结果,发生不规则沉降。二是路基的压实度或者台背填筑时的压实度没有达到标准,使得地基中的孔隙率过大。这样当水分运动或者路桥载荷时就会发生严重的不规则沉降,致使路桥过渡段路面不平整,会发生跳车现象。三是路桥过渡段的地基在施工时没有严格按照建造标准或者图纸的设计进行严格的施工,使得技术层面不过关。因为施工过程中受天气影响较多,为了能够在规定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急于求成,势必影响到了施工的质量,最后导致地基处理不当,质量不合格,发生不规则沉降。

这三种原因都会使得桥头地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沉降,汽车行驶时跳车现象不断,影响汽车的正常行驶,会对汽车本身产生影响,增加维修费用。还会减少路桥过渡段路基的使用寿命,给国家的经济财产造成额外的损失。

1.2桥头搭板设计不妥当

桥头搭板的主要作用是增加路基的整体的载荷能力,减轻路和桥之间的沉降差异,减缓车辆的桥头跳车问题。但如果设置了搭板结构后还是发生桥头跳车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桥头搭板的长度不当。桥头搭板的长度正常是按照桥梁的长度来设置,通常大中桥的搭板长度为8m,小桥和涵洞的长度为5m,但在施工中桥头的路堤通常处于高填方,其路桥间的相对沉降量较大,当搭板的长度不能发挥顺接的作用时,就会使行驶车辆在此处发生桥头跳车。二是桥头搭板的强度不够。如果桥头搭板的强度不够,当载荷过重的车辆经过时,可能会导致断板,引起桥头线形的突变,从而产生桥头跳车。

1.3后台填筑压实度不足

台背对路桥起保护作用。后台填筑的厚实度受机械设备、施工作业面、施工用料及施工顺序等工程管理因素的影响。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主要有:第一,台背填土的压实度不够,这是使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基本原因,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第二,路基因为车辆载荷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使得地基的塑形变形过大,使得路桥过渡段发生不均匀沉降。

2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

2.1设搭板桥头路面设计

要合理设计桥头搭板,在路桥施工中最常见的使用的方法便是桥头搭板法。桥头搭板对于过渡比较小的沉降效果显著,应该根据实际施工需要的搭板长度和范围来设置搭板,以消除沉降差,可以实现优化过渡段路面质量。在搭板中应考虑到车辆的载荷量和过渡段路面的沉降程度,减小地基沉陷对过渡段路面造成的影响。使用这种施工方法可以解决过渡段的跳车现象的发生,搭板的设计一是过渡段设置长距离搭板,可以利用搭板提供的附加支撑力,并向两侧延伸一段距离,缓解由于不同区域沉陷度差异过大产生台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可根据路基沉陷量的计算在路面一边预留斜坡,确保搭板和桥台的连接部位高度相同,将搭板与路面连接端设置为高于标高,使路面与桥台高度趋向一致,可以减少台阶产生。也可以将搭板设置为与面层顶面平行,与正常路段基层顶面标高一致,解决桥台与路基刚度差异的问题,将行车中产生的不舒适有效避免。

2.2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为预防桥头跳车和地面凹陷等公路病害的发生,如果遇到软土路基时,地基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控制桥头跳车的主要措施就是做好桥背的软基处理,一定要将软土地基路段的施工时间提前,争取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预压工作,尤其要提前桥台的施工时间,将软基路堤日后沉降的可能降到最低。软基处理的主要方法有排水固结法、换土法、振动碎石桩法、深层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及超载预压法等。这些方法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为了消除软层路基路堤沉降情况,在施工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软基处理。在桥台施工中可选用桩基的方式处理,提高路桥承载力,缩小沉降的范围,应尽量用轻质回填材料,缩小桥台和路面的沉降差距,提高地基土强度与稳定性。

2.3过渡段碎石施工技术

主要搅拌运输、摊铺碾压,需要以过渡段实际情况来分别进行测量放样,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来做好集料、水等原材料的选择,然后按照配合比进行混合。需要对采购的集料进行试验,选择的拌合水必须要洁净,拌合时要将含水量控制在最佳范围,拌合生产时应按照规定检测集料级配与含水量。要采用摊铺机与人工摊铺混合的方式,基于过渡段位置的特殊性,摊铺完成后进行碾压处理,直到压实密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停止碾压。上层摊铺前需要对下层进行全面清理,将拉毛处理产生的碎屑清除干净后洒水润湿,将洒落的泥土全部清除,施工时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碾压面应按相同水平分层高度进行填筑。

2.4强化路桥过渡段压实力度的使用

在针对路桥过渡段施工的过程中,为了降低过渡段出现沉降的问题,必须强化对过渡段压实工作的进行。首先,在填筑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同时使用路桥台背填筑和桥坡填筑两个工作同时进行,且土方量的确定和填筑的宽度必须在合理测量的基础上,采用分层填筑的方法进行,以此能够保证土方量的合理使用,保证填筑的厚度。其次,在填筑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推土机对土进行平整,在施工人员基础路面平整的基础上,然后使用高性能的压路机对过渡段的路面进行压实,但是为了保证压实密度的合理应用,工作人员需要对压实密度进行检测,发现不足,及时改正。最后,针对过渡段碾压的问题和压实的密度合理的调整压实机器,灵活的在小型振压机器和大型振压机振压等机器之间进行选择,合理的应用静压的方法,避免对过渡段桥台出现损害。

2.5采用轻质填料进行填充

为了减小桥头路堤的沉降量,选择正确的填筑材料以有效规避沉降的发生。可以采用填充轻质填料的方法来解决桥路过渡段沉降差的问题,确保桥头路基有足够的承载力。轻质填料粉煤灰和泡沫聚苯乙烯 EPS 材料,具有较好的透水性能,可以有效地减小桥头路堤的总沉降,满足上部路面结构层与行车荷载作用。轻质填料还具有足够大的承载力,采用粉煤灰有强度高、自身重量小、透水性能好和压缩性比较小,还能满足路面的结构层要求,符合施工的刚度要求,可以使桥头路堤的总沉降有效的减少。

结语

综上所述,路桥施工过渡段施工技术的安全、高质量的使用对于保证整个路桥施工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实际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能够针对存在的施工技术应用不合理带来的问题的分析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相关的技术改进措施,从压实工作的强化,桥头搭板的合理使用、过渡段软基的合理使用以及做好过渡段排水设计工作,以此整体上强化技术的搭配协调使用,提高路桥过渡段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夏伟俊,于野,李江.浅究路桥施工过渡段中施工技术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12).

[2]黄洁.浅究路桥施工过渡段中施工技术问题[J].科技与企业,2014(16):262.

[3]凌庆,张颖杰,张烨.试论路桥施工过渡段中的施工技术[J].建筑知识,2017(12).

论文作者:陈能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  ;  ;  ;  ;  ;  ;  ;  

浅究路桥施工过渡段中施工技术问题陈能辉论文_陈能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