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4十大猜想(论文文献综述)
田晴[1](2021)在《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提出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核心,上承课程总目标,下启教学全过程,是实施教学的起点和落脚点。数学概念课是实现学生掌握概念内容和本质、学会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的重要课型。小学生在认知方面可塑性极强,并且具备极大的发展潜能,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相应的教学目标也应有所体现。编制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对提高教师教学目标设计水平和科学评价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问题为:(1)合理的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是什么?(2)基于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模型是什么?为了构建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首先初建指标体系,梳理和分析已有研究为后续内容奠定理论基础,并利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对92篇优秀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进行编码分析,提取出共同的结构要素;其次利用专家咨询修改指标体系;接下来构建评价模型,利用专家排序法和统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以形成评价模型;最后进行指标体系检验,利用专家咨询法进行评分者信效度检验,最终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论为:(1)《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共有3个一级指标(课标要求、数学因素、学生因素)和12个二级指标(学段目标、能力素养、目标表述、情感表达、概念体验、概念抽象、概念本质、概念应用、知识技能基础、思想方法基础、经验基础、心理发展),其中12个二级指标对应12条评价标准。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效度良好,可以作为评价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的测评工具使用。(2)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模型,可用数学公式表示(I表示教学目标设计总得分,T1-T12依次表示各二级指标的得分):I=0.117T1+0.150T2+0.099T3+0.059T4+0.078T5+0.098T6+0.111T7+0.046T8+0.073T9+0.059T10+0.075T11+0.035T12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建议:(1)要熟读精思课程标准:关注学段目标;将培养学生能力素养作为核心要求;目标表述要恰当、具体、可测;强调情感体验和态度培养;(2)深化理解数学概念:描述具体的概念体验过程以及活动过程;合理设置情境中的抽象活动;突出概念本质属性;注重加强概念应用。(3)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发展:注重与学生已有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经验相匹配;考虑每个学生的当前心理状态和心理发展的可能性。
吴艾霞[2](2021)在《应用动态数学技术优化数学活动的教学策略研究 ——以“初中平面几何”内容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互联网+教育”这一新模式正逐步渗透到数学教育领域中,成为当前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教育信息化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特别强调“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可见,信息技术与数学活动的融合正逐渐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虽然当前,信息技术与数学活动教学的整合已比较普遍,但研究表明,对数学活动的设计仍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容易存在设计理念陈旧、内容呈现不当,学习方式不合理等问题,导致课堂重负低效,学生兴趣不佳,如何优化数学活动教学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理念的指导下,以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相关章节为例,提出用动态数学技术优化平面几何类数学活动的教学策略,并探讨此策略的应用价值和意义,以期提升几何教学的有效性。本研究主要从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个维度进行详细探讨:在理论研究方面,通过理论思辨和经验总结相结合的方式,首先,查阅相关文献,对动态数学技术、数学活动、初中平面几何等进行简要概述,梳理动态数学技术、数学活动以及初中平面几何在教学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一些思考。其次,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理念为指导,提出了用动态数学技术优化平面几何类数学活动的教学策略:包括聚焦细节,促进观察思考;突出关键,发展几何直观;加强操作,助力猜想验证等,并对策略进一步解释分析以及提供相应的案例。最后,以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图形的相似》为例,运用上述教学策略优化相似三角形系列数学活动的教学设计。在实践研究方面,采用策略优化后的数学活动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实践,以教学实验研究为主,辅以课例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课堂观察等研究方法进行量化和质性分析,检验在该教学策略下优化的数学活动教学是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积极影响以及是否对传统平面几何教学起辅助促进作用。研究表明:用动态数学技术优化数学活动的教学策略对促进学生平面几何的学习具有积极影响。与对照班相比,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知识理解、问题解决、认知信念、情感态度等学习过程变量均优于对照班学生,此外,对传统平面几何教学也有辅助促进作用。
沈中宇[3](2021)在《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研究 ——以S市高中数学教研员为例》文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培养的关键是教师教育,要改善教师教育的效果,教师教育者的作用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数学教师教育者在数学教师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数学教育研究者开始关注数学教师教育者的研究,其中,“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Mathematical Knowledge for Teaching Teachers,简称MKTT)理论为研究一般数学教师教育者所需要的数学知识提供了借鉴。但已有的研究中对于“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仍然缺乏清晰准确的刻画,同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构建,相关的实证研究较少。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以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为研究主题,选取高中数学教研员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构成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的要素有哪些?(2)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哪些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3)在数学教研活动中,高中数学教研员反映出哪些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针对本研究的三个研究问题,将研究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文献分析与框架确立、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以及现场观察与案例分析。文献分析与框架确立阶段采用了专家论证法。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梳理已有的数学教师教育者专业知识框架,接着通过对相关的成分和子类别的反复比较,构建初始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框架,最后通过三轮专家论证得到最终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框架。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阶段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其中选取了高中数学中重要的数学主题编制了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通过编码分析高中数学教研员的问卷回答和访谈实录,从而了解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现场观察与案例分析采用了案例研究法。其中观察了不同的高中数学教研员的多次教研活动,在观察过程中对教研活动进行录音并在观测后对高中数学教研员进行访谈,对录音和访谈材料进行编码和统计,从而剖析高中数学教研员在教研活动中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本研究的基本结论是:1.构成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的要素包括4个成分与12个子类别。构成成分为学科内容知识、教学内容知识、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哲学知识。学科内容知识包含的子类别为一般内容知识、专门内容知识和关联内容知识,教学内容知识包含的子类别为内容与学生知识、内容与教学知识和内容与课程知识,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包含的子类别为学科高等知识、学科结构知识和学科应用知识,数学哲学知识包含的子类别为本体论知识、认识论知识和方法论知识。2.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情况如下。(1)高中数学教研员在学科内容知识、教学内容知识、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哲学知识4个成分中并不存在明显的短板;(2)高中数学教研员对不同知识成分的掌握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在学科内容知识和教学内容知识2个方面掌握较好,而在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哲学知识2个方面还有所欠缺;(3)高中数学教研员在各个知识成分中有以下具体理解:在学科内容知识方面,对于基本的概念、定理和公式的合理性以及不同概念、定理和公式之间的联系较为熟悉;在教学内容知识方面,对于学生有关特定数学内容学习的困难,不同数学内容的教授方式和相关数学内容在教科书中的编排理解较深;在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方面,能够对中学数学知识作出一定程度的推广、涉猎不同学科中数学知识的应用;在数学哲学知识方面,能够大致解释数学定义的基本作用和标准、数学研究的动力、数学证明的作用和价值以及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4)高中数学教研员在各个知识成分中有以下欠缺之处:在学科内容知识方面,对于定义的多元性、解释的多样性和联系的普遍性方面还有进步的空间;在教学内容知识方面,对于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细致理解、不同数学内容的深入教授和教学内容编排意图的全面考虑还有提升的余地;在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方面,从高观点理解中学数学知识、分析不同知识的联系和在不同学科中应用数学知识方面还有较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在数学哲学知识方面,还不能形成系统的理解。3.在数学教研活动中,高中数学教研员反映出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情况如下。(1)高中数学教研员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大部分属于教学内容知识和学科内容知识,小部分属于数学哲学知识和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2)高中数学教研员在数学教研活动中的主要知识来源为一般内容知识、内容与教学知识、学科高等知识和方法论知识。(3)高中数学教研员在数学教研活动中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主要有:在学科内容知识方面有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和性质及其由来、表征、证明及解释;不同数学概念、定理、公式之间的联系。在教学内容知识方面有学生对特定数学内容理解存在的困难;不同数学内容的引入、辨析、应用和小结的教学方法;特定数学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和在教科书中的编排。在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方面有中学数学课程中的数学概念在高等数学中的推广;高观点下不同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数学知识在现代科学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数学哲学知识方面有对数学定义的认识;对数学认识过程的理解;推理论证在数学中的作用;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本研究对于教师教育者专业标准的制订、数学教师教育者专业培训的设计和数学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的规划有一定启示,后续可以在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和数学教师教育者的工作实践等方面进一步开展研究。
林麒琦[4](2020)在《浙西山区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途径研究 ——以杭州清凉峰镇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乡村建设的快速推进,浙江省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如火如荼,一方面是让乡村更加宜学、宜居、宜游,另一方面也期望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田园综合体是实现乡村振兴、城乡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十九大会议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田园综合体”最早于2012年提出,是继“农业产业园”、“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后乡村振兴发展的新举措。田园综合体以田园生态、田园产业、田园社区为核心组成要素,满足人回归乡土的需求,打破城市和乡村相互分离的壁垒,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也是促进农村三产融合,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美丽乡村、村落景区、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的发展。然而,田园综合体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发展还不成熟,规划设计与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对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途径的探索有助于推进田园综合体研究的进展,也对当前的乡村田园景观特色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进行阐述浙西山区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途径。通过文献研究、调查分析、通过设计之研究(Research Through Design,简称RTD)以及案例论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第一部分主要阐述田园综合体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总结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成果,概括相关理论研究的成果与不足,以确定研究方向。第三部分系统地介绍设计研究理论体系的相关概念,对通过设计之研究理论及模型进行概述,为后文展开设计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四部分根据对我国现行的相关规范进行梳理,形成开展案例研究的框架,并对国内相关成熟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浙西山区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途径的理论猜想,即风景园林与旅游规划相结合的设计方法。第五部分以清凉峰镇田园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为例验证猜想,并通过设计反思总结设计经验,形成专门的设计知识,主要内容包括旅游项目的建设、生态环境的整治、村落体系的规划和资源要素的转译等。本文形成了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一,本文将RTD的方法体系首次应用在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途径研究上,并通过具体的设计研究过程完成了RTD理论框架的应用。第二,论文应用RTD的方法体系针对浙西山区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展开研究,总结了田园综合体景观的设计师经验,结合案例分析了设计的经验与不足。第三,提出了浙西山区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的路径,完成相关设计知识的积累,为同类型的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提供借鉴。
周煜[5](2020)在《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动机研究 ——以伊利股份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股权激励制度的逐步完善与成熟,股权激励为企业人才储备、价值提升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青睐于用股权激励这一机制去缓解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纵观国内上市公司,许多企业在对外公布股权激励计划时通常会引发较强的市场反应,使得企业迅速成为市场焦点,并且许多企业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多次实施股权激励,以不同的模式呈现出不一样的作用效果。然而不同效果下往往表现的是企业不同的动机。伊利股份作为老牌乳制品企业成立于上世纪末,如今已位居食品制造业领军地位。该企业在不同时期三次实施股权激励均带来强烈市场反应,成为各方研究的焦点。基于上述的实务现象,本论文从生命周期的视角研究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动机,力图厘清生命周期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动机的影响,探明不同生命周期内企业进行股权激励的动机有何差异。对于该研究问题,现有文献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股权激励的动机实施模式、实施效果多个方面均有涉足。在对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中现有研究着力探究了不同周期所表现的企业财务特征、业务模式为何,以及应当选取何种发展战略;同时将理论研究拓展到生命周期对企业财务决策、未来发展规划的运用。而对于股权激励的研究多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激励模式、实施强度以及实施效果;对于股权激励动机的研究相对成熟,区分出了有效激励派和利益输送派两类观点,然而鲜有从生命周期这一动态视角研究股权激励动机的文献。基于此,本文从企业生命周期呈现出的异质特征出发,通过激励计划和实施效果等外在信息挖掘股权激励动机,将动机与生命周期特征进行匹配,以论证不同生命周期股权激励动机不同这一观点。通过案例研究,预期将获得的研究成果为:(1)明确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内进行股权激励所持的动机;(2)不同的实施效果会反映出怎样的动机;(3)阐明生命周期是如何对动机进行影响。本论文通过完整分析论证后,将提出各生命周期视角内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呈现的具体动机这一结论。在理论上,起到丰富相关领域研究的作用,以案例论证的方式搭建起生命周期与股权激励动机二者之间的联系;在实务中,为企业合理选择、实施股权激励提供参考意见,为市场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分析与规划提供理论指导。
刘德洪[6](2020)在《小学生小数数感的培养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数感作为《数学课程标准》的十大核心概念之首,不仅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小数数感是数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学习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有助于人们收集、判断、分析、处理小数信息。比如,在百货商场中,对比哪家店铺的服饰折扣优惠更多;在数学学习中,估计课桌椅、凳子的高度。在这些需要中,小数数感则显得尤为重要。审思小数数感的培养现状,小学数学教师对小数数感内涵的理解还不够全面,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易被忽视;对小数数感的培养策略也不明朗;学生的小数数感整体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对小数数感的运用能力也不强。并且,国内外对小学生小数数感培养策略的相关研究甚少。因此,研究小学生小数数感的培养策略势在必行,它有利于丰富小学生小数数感培养的理论体系,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培养学生的小数数感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小数数感,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进而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本研究以数学思维发展论、缄默知识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小学生小数数感的培养策略进行研究。首先,从小数数感的形成、特点、内涵、构成要素、类型来阐述小数数感的概念,以及从培养目标、培养条件、培养原则、效果评估来探究小数数感的培养维度,从而探析小数数感的本体意蕴。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到重庆市C小学四、五、六年级实验班学生与对照班学生的小数数感发展前期现状是无明显差异的,以及教师培养小数数感的前期现状:绝大部分教师了解数感和小数数感的概念,但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小数数感的意识还不够强,面临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小数数感也感到手足无措,没有确切的培养策略。再次,评析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大小比较》《积的近似数》《外币兑换》等含有小数数感的案例,以利于后续更好地构建小数数感的培养策略。然后,基于缄默知识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理论基础,基于小数数感的本体意蕴,结合前期现状及案例分析,构建小数数感的培养策略:联系生活情境,认识与感知小数数感;搭建学习平台,掌握与领悟小数数感;加强专题训练,巩固与强化小数数感;巧用心算估算,应用与深化小数数感。最后,通过对小数数感的培养策略进行后期现状检测,并运用SPSS和Excel将前期现状与后期现状的检测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四、五、六年级实验班学生的小数数感得到了明显提升,且高于对照班学生的小数数感发展水平,以佐证小数数感培养策略的有效性。研究小数数感的培养策略是一个深远漫长的探索过程,但由于研究者自身教学经验不足、研究能力有限,且调查样本有限,本研究尚存不足。希望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继续深入思考,不断探索研究,为小学数学教学贡献一份力量。
谢春艳[7](2020)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代数推理及其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代数推理是构成数学推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体现的对数量关系的挖掘,有助于学生转变程序思维,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质的丰富性。本研究将代数推理聚焦于小学阶段算术教学中的渗透,一方面是因为小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学习代数知识存在困难,而小学算术教学中的数字事实本就是构成关系结构的重要基础,代数推理教学更能帮助他们紧密把握看似琐碎的算术操作间的联系。另一方面,本研究通过梳理“代数推理”相关研究发现,国内研究仍以关注中学的代数推理能力发展较多,而且以一线教师的实践研究为主,集中于学生代数推理的问题与一般教学策略研究,缺乏规范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支持。所以,本研究把握影响代数推理教学质量的两条线索,一是课程中的知识逻辑,二是学生与教师对代数推理的认知情况,以此为分析要素展开代数推理的研究。首先,结合国内外的代数推理研究成果,聚焦代数内容的三个部分,认识到代数推理可划分为分析性推理、创造性推理和实践性推理三种推理方式,旨在由数学的或现实的问题情境寻求突显代数特有的等价关系和变化关系的结论。其中,纯粹代数知识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有不同的代数推理过程,基于分析代数推理过程的考虑,本研究结合SOLO分类理论展开对小学生的代数推理能力发展水平的初步划分。其次,以《课程标准》和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文本分析对象,了解小学数学实际培养学生代数推理能力的基本要求、可选内容与方式,并整体把握早期代数内容的分布情况、推理方式和推理发展水平。经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均体现了阶段性与层次性,但在聚焦代数推理内容的核心思想上尚待教师的整理。然后,本研究选取了三所不同层次类型学校的学生和33名小学数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以编制问卷工具了解学生代数推理的思考表现和教师对代数推理及其教学的认识。小学生代数推理能力发展水平以多点结构水平、多点至关联结构的过渡水平为主,影响他们顺利展开代数推理的因素,既有代数推理实施规范的缺乏,也有对相关抽象的代数概念的陌生。相较之下,教师具有较好的代数推理能力,但有关代数推理的核心思想有待掌握,教学理解缺乏一定的过程性。最后,本研究认为在小学数学代数推理教学中,教师要把握算术和代数的区别与联系,从基础性、过程性和结构性来引导教学实施,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可帮助挖掘学理、设计教学活动。具体如下:广义算术中,要拓宽学生对数字模式的体验,联结书面记录、展示思考过程,聚焦等价关系、实现自然过渡,充实探索过程、创生符号意识;函数思维中,要积累计数活动、促进一般化表达,充分利用数量关系问题、渗透变化观念;建模语言中,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转换问题形式、促进知识建构。
牛琦[8](2020)在《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教学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S小学中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学思想方法是一种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是学生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的指导思想、基本策略和基本工具。虽然小学数学知识比较简单,但却蕴含了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新课程改革中,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提升到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教学知识为载体,引导学生理解、领悟数学思想方法,是提高学生思维水平、认识数学价值,促进发展数学和运用数学的重要保证。基于此,以S小学三、四年级为研究对象,通过与一线教师探讨交流,并结合教学案例分析,寻找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现状问题提出一定的教学建议。本研究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并对国内外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对论文中涉及到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方法三个基本概念做界定,确定使用文本分析法、访谈法、课例分析法进行研究。第二部分是对教材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分析。以基本思想的分类为依据,对三四年级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分析,深挖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具体体现。第三部分是从访谈和课例分析两个方面分析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问题。访谈的内容主要从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备数学思想方法、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数学思想方法相结合的认识三个方面对教师的访谈内容进行分析。从访谈中发现:教师能够认识到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备课中会对教学内容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分析,在原理课和练习课中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比较容易,在概念课中比较难。从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角度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通过课堂观察和课例分析发现:导入时缺少孕伏;探究新知时缺乏深入感知;巩固练习时忽视提炼;课堂小结阶段缺少总结反思。第四部分是针对教师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教师访谈内容,从五个方面提出建议:备课时把握教材,领悟思想,教学目标适度而行;导入时创设连贯的问题情境,营造问题探究的氛围;探究新知时循序渐进,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练习中有意识的让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课堂小结中增加反思,回味数学思想方法。
杨中明[9](2020)在《欧文·卡普兰斯基对代数学的贡献》文中认为欧文·卡普兰斯基是美国着名数学家,生前曾担任美国数学会主席、美国国家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他的研究领域主要聚焦于代数学,在环论、模论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在研读大量相关原始文献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分析、编年史和文献分析等方法,以卡普兰斯基在库洛什问题、PI环理论、正交模格、无限阿贝尔群和Hopf代数等方面的代表性工作为例,对他的代数学成果进行了探讨。同时分析了卡普兰斯基在教育、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以期人们对他的代数学成就及其相关代数学的起源和发展脉络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所取得的主要结果和结论为:1.探究了卡普兰斯基解决库洛什问题的背景、方法和影响。他用不同的方法对该问题作了研究并作出肯定回答,其中一种方法是,他将该问题转化成了诣零代数:满足多项式恒等式的诣零代数是局部有限的。2.介绍了卡普兰斯基在PI环理论方面的成果。他证明了一个具有多项式恒等式的本原代数在其中心上是有限维的,开创了非交换代数的重要分支。3.论述了卡普兰斯基在正交模格领域的开创性工作,并对正交模格的起源、发展与应用作了梳理。他在这一领域最重要的工作是将“正交”概念引入模格领域,首次将以正交偶为模对的正交补格命名为“正交模格”,证明任何正交补完备模格都是连续几何。4.研究了卡普兰斯基的经典着作《无限阿贝尔群》。认为这部着作含有丰富的结构定理,它的出版使得研究重心由有限阿贝尔群转向无限阿贝尔群,推动了无限阿贝尔群的研究。5.阐述了卡普兰斯基在1975年提出的Hopf代数中的十大猜想,以及这十大猜想的研究现状。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Hopf代数的研究和发展。6.分析了卡普兰斯基的教育和科研特色。认为他秉承探究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以开放性的心态广泛阅读并多阅读大师的作品。他建议研究者抱有批判性思考和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以质量为保证,钻研领先性的数学问题。7.考察了卡普兰斯基在担任美国数学会主席和美国国家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时期的工作成就,以及他与陈省身、华罗庚、刘绍学等中国数学家之间的密切交往。
刘欣[10](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二、2004十大猜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4十大猜想(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教学目标与数学教学目标 |
1.2.2 数学教学目标设计 |
1.2.3 数学概念课 |
1.2.4 评价指标体系 |
1.2.5 评价模型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专家咨询法 |
1.5.3 统计分析法 |
1.6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7 论文结构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教学目标 |
2.1.2 数学教学目标设计 |
2.1.3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 |
2.1.4 教学目标设计评价相关研究 |
2.1.5 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
2.1.6 文献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2.2.2 数学教学目标设计要素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工具的构建 |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步骤 |
3.1.2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2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3.2.1 指标体系初建阶段 |
3.2.2 评价指标体系的修订完善方法 |
3.2.3 评价模型构建方法 |
3.2.4 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检验方法 |
第四章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初构 |
4.1 一级指标的由来与依据 |
4.2 二级指标的确定与分析 |
4.2.1 “课标因素”维度下的二级指标 |
4.2.2 “数学因素”维度下的二级指标 |
4.2.3 “学生因素”维度下的二级指标 |
4.3 小学数学优秀课展示教学目标的NVivo质性分析 |
4.3.1 教学目标样本的确定 |
4.3.2 质性分析的工具与方法 |
4.3.3 质性分析结果与反馈 |
4.4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初建 |
第五章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修订完善及评价模型的构建 |
5.1 基于专家咨询的评价指标的筛选修订 |
5.1.1 研究方法 |
5.1.2 专家的选取 |
5.1.3 专家意见咨询结果分析 |
5.2 指标体系评价模型的构建 |
5.2.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2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5.2.3 指标体系的评价模型 |
5.3 研究结果 |
第六章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检验 |
6.1 信度检验 |
6.1.1 评价人员 |
6.1.2 评价样本 |
6.1.3 评价的具体实施 |
6.1.4 评价结果分析 |
6.2 内容效度检验 |
6.2.1 评价人员 |
6.2.2 评价方法 |
6.2.3 评价的具体实施步骤 |
6.2.4 评价结果分析 |
6.3 研究结果 |
第七章 讨论、结论与建议 |
7.1 讨论 |
7.1.1 与已有研究异同点的比较分析 |
7.1.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7.1.3 指标体系的局限与展望 |
7.2 结论 |
7.3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建议 |
7.3.1 “线段、直线、射线”案例分析 |
7.3.2 熟读精思课程标准——明确学段目标 |
7.3.3 熟读精思课程标准——培养能力素养 |
7.3.4 熟读精思课程标准——规范目标表述 |
7.3.5 熟读精思课程标准——锻炼情感表达 |
7.3.6 深化理解数学概念——描述具体的概念体验活动 |
7.3.7 深化理解数学概念——设置情境中的抽象活动 |
7.3.8 深化理解数学概念——突出概念本质属性 |
7.3.9 深化理解数学概念——注重加强概念应用 |
7.3.10 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发展——关注知识技能基础 |
7.3.11 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发展——关注思想方法基础 |
7.3.12 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发展——关注经验基础 |
7.3.13 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发展——关注心理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意见问卷 |
附录2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权重问卷 |
附录3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信度检验 |
附录4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内容效度检验 |
附录5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打分表 |
附录6 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使用指南 |
致谢 |
(2)应用动态数学技术优化数学活动的教学策略研究 ——以“初中平面几何”内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研究概述及思考 |
2.1 关于动态数学技术的研究概述 |
2.1.1 动态数学技术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2 动态数学技术的应用研究现状概述 |
2.1.3 动态数学技术的研究评述 |
2.2 关于数学活动的研究概述 |
2.2.1 数学活动的内涵研究 |
2.2.2 数学活动教学研究现状概述 |
2.2.3 数学活动的研究评述 |
2.3 关于初中平面几何的教学研究概述 |
2.3.1 初中平面几何的相关概念界定 |
2.3.2 初中平面几何教学研究现状概述 |
2.3.3 初中平面几何的研究述评 |
2.4 文献述评与启示 |
第3章 应用动态数学技术优化初中平面几何数学活动教学策略的探讨 |
3.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理念概述 |
3.2 初中平面几何教学的基本问题 |
3.2.1 初中平面几何的特征 |
3.2.2 影响初中平面几何学习的因素 |
3.3 数学活动设计的理论探讨 |
3.3.1 数学活动的特征分析 |
3.3.2 数学活动设计的原则 |
3.3.3 数学活动设计的流程 |
3.4 动态数学技术优化初中平面几何数学活动教学策略及应用案例 |
3.4.1 聚焦细节,促进观察思考 |
3.4.2 突出关键,发展几何直观 |
3.4.3 加强操作,助力猜想验证 |
第4章 应用动态数学技术优化初中平面几何数学活动的教学实验研究 |
4.1 实验方案设计 |
4.1.1 实验假设 |
4.1.2 实验对象 |
4.1.3 实验变量 |
4.1.4 实验方式 |
4.1.5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数据分析及结果 |
4.2.1 实验前测成绩分析 |
4.2.2 实验后测成绩分析 |
4.2.3 数学学习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
4.2.4 《图形的相似》章节教学的调查问卷分析 |
4.2.5 《图形的相似》章节教学的访谈分析 |
4.3 实验结论 |
第5章 应用动态数学技术优化初中平面几何数学活动的课例研究与评析 |
5.1 《相似多边形》的教学案例分析 |
5.1.1 课例背景 |
5.1.2 课例教学设计对比评析 |
5.1.3 课例片段教学实录对比评析 |
5.2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的教学案例分析 |
5.2.1 课例背景 |
5.2.2 课例教学设计对比评析 |
5.2.3 课例片段教学实录对比评析 |
5.3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教学案例分析 |
5.3.1 课例背景 |
5.3.2 课例教学设计对比评析 |
5.3.3 课例片段教学实录对比评析 |
第6章 结束语 |
6.1 研究回顾 |
6.1.1 理论回顾 |
6.1.2 实践回顾 |
6.2 研究结论 |
6.3 研究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数学学习的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前测) |
附录2 数学学习的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后测) |
附录3 |
附录4 《图形的相似》章节教学的调查问卷 |
附录5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研究 ——以S市高中数学教研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需要关注 |
1.1.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研究值得重视 |
1.1.3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有待探索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述评 |
2.1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 |
2.1.1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框架 |
2.1.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测评 |
2.1.3 文献小结 |
2.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 |
2.2.1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框架 |
2.2.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调查 |
2.2.3 文献小结 |
2.3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工作实践 |
2.3.1 数学教师教育课堂的学习任务框架 |
2.3.2 数学教师教育课堂的学习任务实践 |
2.3.3 文献小结 |
2.4 文献述评总结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设计 |
3.1.1 文献分析与框架确立 |
3.1.2 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 |
3.1.3 现场观察与案例分析 |
3.2 研究对象 |
3.2.1 专家论证对象 |
3.2.2 问卷调查对象 |
3.2.3 深度访谈对象 |
3.2.4 案例研究对象 |
3.3 研究工具 |
3.3.1 论证手册 |
3.3.2 调查问卷 |
3.3.3 访谈提纲 |
3.3.4 观察方案 |
3.4 数据收集 |
3.4.1 专家论证 |
3.4.2 问卷调查 |
3.4.3 深度访谈 |
3.4.4 现场观察 |
3.5 数据分析 |
3.5.1 专家论证 |
3.5.2 问卷与访谈 |
3.5.3 现场观察 |
第4章 研究结果(一):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框架 |
4.1 文献分析 |
4.1.1 已有框架选取 |
4.1.2 相关成分析取 |
4.1.3 相关类别编码 |
4.2 框架构建 |
4.2.1 相关类别合并 |
4.2.2 相应成分生成 |
4.2.3 初步框架构建 |
4.3 框架论证 |
4.3.1 第一轮论证 |
4.3.2 第二轮论证 |
4.3.3 第三轮论证 |
第5章 研究结果(二):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 |
5.1 学科内容知识 |
5.1.1 一般内容知识 |
5.1.2 专门内容知识 |
5.1.3 关联内容知识 |
5.2 教学内容知识 |
5.2.1 内容与学生知识 |
5.2.2 内容与教学知识 |
5.2.3 内容与课程知识 |
5.3 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 |
5.3.1 学科高等知识 |
5.3.2 学科结构知识 |
5.3.3 学科应用知识 |
5.4 数学哲学知识 |
5.4.1 本体论知识 |
5.4.2 认识论知识 |
5.4.3 方法论知识 |
5.5 总体分析 |
5.5.1 学科内容知识 |
5.5.2 教学内容知识 |
5.5.3 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 |
5.5.4 数学哲学知识 |
第6章 研究结果(三):数学教研活动中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 |
6.1 案例1 |
6.1.1 第一轮观察:平均值不等式 |
6.1.2 第二轮观察:对数的概念 |
6.1.3 案例1 总体分析 |
6.2 案例2 |
6.2.1 第一轮观察:幂函数的概念 |
6.2.2 第二轮观察:函数的基本性质 |
6.2.3 案例2 总体分析 |
6.3 案例3 |
6.3.1 第一轮观察:幂函数的概念 |
6.3.2 第二轮观察:出租车运价问题 |
6.3.3 案例3 总体分析 |
6.4 案例4 |
6.4.1 第一轮观察:反函数的概念 |
6.4.2 第二轮观察:反函数的图像 |
6.4.3 案例4 总体分析 |
6.5 跨案例分析 |
6.5.1 学科内容知识 |
6.5.2 教学内容知识 |
6.5.3 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 |
6.5.4 数学哲学知识 |
6.5.5 案例总体分析 |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1.1 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框架 |
7.1.2 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 |
7.1.3 高中数学教研活动中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 |
7.2 研究启示 |
7.2.1 教师教育者的专业标准制订需要关注学科性 |
7.2.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培训需要提升针对性 |
7.2.3 数学教师专业发展项目规划需要增加多元性 |
7.3 研究局限 |
7.4 研究展望 |
7.4.1 拓展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研究 |
7.4.2 深入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研究 |
7.4.3 延伸数学教师教育者的工作实践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论证手册(第一轮) |
附录2 论证手册(第二轮) |
附录3 论证手册(第三轮) |
附录4 调查问卷(第一版) |
附录5 调查问卷(第二版) |
附录6 调查问卷(第三版) |
附录7 调查问卷(第四版) |
附录8 调查问卷(第五版) |
附录9 访谈提纲 |
附录10 观察方案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浙西山区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途径研究 ——以杭州清凉峰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社会背景 |
1.1.2.1 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决胜时期 |
1.1.2.2 浙江地区乡村建设成绩与问题并存 |
1.1.2.3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
1.1.2.4 乡村旅游需求增加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1.1 通过设计之研究 |
1.4.1.2 文献研究法 |
1.4.1.3 调查分析法 |
1.4.1.4 实例论证法 |
1.4.2 研究框架 |
2.田园综合体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
2.1 相关基础理论概念 |
2.1.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1 乡村景观 |
2.1.1.2 休闲旅游 |
2.1.1.3 休闲农业 |
2.1.1.4 创意农业 |
2.1.2 相近概念辨析 |
2.1.2.1 田园综合体与美丽乡村 |
2.1.2.2 田园综合体与农业综合体 |
2.1.2.3 田园综合体与特色小镇 |
2.1.2.4 田园综合体与现代农业产业园 |
2.1.3 田园综合体概念 |
2.1.4 田园综合体景观组成要素 |
2.1.4.1 田园生态景观 |
2.1.4.2 田园社区景观 |
2.1.4.3 田园产业景观 |
2.2 国内外田园综合体理论综述 |
2.2.1 国内美丽乡村建设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田园综合体理论综述 |
2.2.3 国外田园综合体理论综述 |
2.3.3.1 意大利“田园综合体”理论综述 |
2.3.3.2 日本“田园综合体”理论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3.通过设计之研究的方法体系 |
3.1 设计研究的背景 |
3.2 设计研究的内涵 |
3.2.1 设计与研究 |
3.2.2 设计研究的内容体系 |
3.2.2.1 关于设计之研究 |
3.2.2.2 为了设计之研究 |
3.2.2.3 通过设计之研究 |
3.3 通过设计之研究的研究进展 |
3.4 通过设计之研究模型 |
3.4.1 通过设计之研究内在学习过程模型 |
3.4.2 通过设计之研究知识循环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的设计师式研究 |
4.1 方法论的实践 |
4.2 设计师式研究过程框架 |
4.3 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的设计师式认识框架 |
4.3.1 案例总结的参照框架 |
4.3.1.1 田园综合体建设条件分析阶段的研究框架 |
4.3.1.2 田园综合体营建阶段的研究框架 |
4.3.1.3 田园综合体运营管理与保障机制的研究框架 |
4.3.2 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的认识框架 |
4.4 设计研究成果总结:案例研究 |
4.4.1 成都多利农庄 |
4.4.1.1 项目概况 |
4.4.1.2 景观营建 |
4.4.1.3 存在问题 |
4.4.2 都江堰天府源田园综合体 |
4.4.2.1 项目概况 |
4.4.2.2 景观营建 |
4.4.2.3 存在问题 |
4.4.3 无锡田园东方 |
4.4.3.1 项目概况 |
4.4.3.2 景观营建 |
4.4.4 绍兴花香漓渚 |
4.4.4.1 项目概况 |
4.4.4.2 景观营建 |
4.4.4.3 存在问题 |
4.4.5 斗门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 |
4.4.5.1 项目概况 |
4.4.5.2 景观营建 |
4.4.5.3 存在问题 |
4.4.6 安吉田园鲁家 |
4.4.6.1 项目概况 |
4.4.6.2 景观营建 |
4.4.7 杭州绕城村近郊型田园综合体 |
4.4.7.1 项目概况 |
4.4.7.2 景观营建 |
4.4.7.3 存在问题 |
4.5 设计经验知识: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途径经验总结 |
4.5.1 田园生态景观 |
4.5.1.1 优化生态格局,保留村庄肌理 |
4.5.1.2 生态保育与修复并举 |
4.5.1.3 发展循环农业与湿垃圾再利用 |
4.5.1.4 废水废气废料达标排放 |
4.5.2 田园社区景观 |
4.5.2.1 合理规划与适度整治 |
4.5.2.2 完善基础及配套服务设施 |
4.5.2.3 融入文化内涵,提升景观品质 |
4.5.2.4 创意互动,活化田园景观 |
4.5.2.5 加强社区治理,建设和谐社区 |
4.5.2.6 明确使用者特征,满足使用者需求 |
4.5.3 田园产业景观 |
4.5.3.1 以优势农业为核心产业,创意农业为衍生产业 |
4.5.3.2 三产融合,完善产业结构 |
4.5.3.3 可食地景,赋予景观附加值 |
4.5.3.4 植物间套作,提高土地利用率 |
4.6 设计经验知识: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的不足 |
4.6.1 田园综合体的管理不足 |
4.6.2 田园综合体的配套服务设施不全 |
4.6.3 田园综合体景观建设缺少工匠精神 |
4.7 理论假设:景观营建与旅游规划相结合 |
5.清凉峰镇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 |
5.1 引论:实践验证 |
5.2 调查方法、研究内容与范围 |
5.2.1 调查方法 |
5.2.2 研究内容与范围 |
5.3 项目概况:清凉峰镇田园综合体 |
5.3.1 区位及交通概况 |
5.3.2 自然环境条件 |
5.3.2.1 水文条件 |
5.3.2.2 地形地貌 |
5.3.2.3 生物资源 |
5.3.2.4 气候环境 |
5.3.3 人文资源条件 |
5.3.4 产业发展条件 |
5.3.5 区域旅游发展现状 |
5.3.5.1 周边旅游概况 |
5.3.5.2 现状旅游资源 |
5.3.5.3 旅游资源分析总结 |
5.3.6 清凉峰镇现状问题总结 |
5.3.6.1 核心产业资源带动能力不足 |
5.3.6.2 产业结构不完善、秩序不规范 |
5.3.6.3 基础服务设施不足 |
5.3.6.4 文化氛围感不强 |
5.3.6.5 地广人稀,村落无中心 |
5.3.6.6 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矛盾突出 |
5.4 营建过程:风景园林与旅游规划的跨专业实践 |
5.4.1 设计目标的确定:基于旅游规划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
5.4.1.1 旅游规划目标与风景园林规划 |
5.4.1.2 景观营建目标 |
5.4.2 景观营建的关键:特色旅游产业布局 |
5.4.3 项目构思 |
5.4.3.1 区域总体定位 |
5.4.3.2 规划策略 |
5.4.4 旅游规划与景观营建的整合 |
5.5 营建结果:清凉峰镇田园综合体景观规划与设计 |
5.5.1 清凉峰镇田园综合体景观总体规划 |
5.5.1.1 生态环境整治规划 |
5.5.1.2 旅游项目规划 |
5.5.1.3 村落体系规划 |
5.5.1.4 内部交通规划 |
5.5.2 核心区域景观设计 |
5.5.2.1 田园生态景观营建 |
5.5.2.2 田园社区景观营建 |
5.5.2.3 田园产业景观营建 |
5.6 设计反思:对理论假设的回应 |
5.7 小结 |
6.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1.1 RTD理论框架的应用 |
6.1.2 浙西山区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途径 |
6.1.2.1 梳理建设的条件、建设过程的框架 |
6.1.2.2 国内成熟实践案例的调查研究 |
6.1.2.3 提出营建途径的理论设想 |
6.1.2.4 通过实际项目的验证 |
6.1.2.5 提出具有普适性的设计知识 |
6.2 不足与展望 |
6.2.1 不足之处 |
6.2.1.1 设计周期过少 |
6.2.1.2 设计研究的局限 |
6.2.2 成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表目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5)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动机研究 ——以伊利股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不足 |
1.3 研究思路与本文创新 |
1.3.1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2 本文创新及价值 |
1.4 本文以下的结构安排 |
2 文献回顾 |
2.1 关于企业生命周期的文献 |
2.2 关于股权激励的文献 |
2.1.1 股权激励动机的文献回顾 |
2.1.2 股权激励模式的文献回顾 |
2.1.3 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文献回顾 |
2.3 概括性评述 |
3 理论基础和预期猜想 |
3.1 理论基础 |
3.1.1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3.1.2 委托代理理论 |
3.1.3 马斯洛动机理论 |
3.2 预期猜想 |
4 案例概况与研究设计 |
4.1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背景 |
4.1.1 我国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概况 |
4.1.2 食品制造行业股权激励概况 |
4.2 案例选择与案例概况 |
4.3 研究设计 |
5 伊利股份案例分析 |
5.1 企业生命周期界定 |
5.1.1 伊利股份生命周期界定 |
5.1.2 各生命周期特点分析 |
5.2 股权激励设计动机识别 |
5.2.1 第一次激励动机识别 |
5.2.2 第二次激励动机识别 |
5.2.3 第三次激励动机识别 |
5.2.4 第四次激励动机识别 |
5.3 股权激励设计动机与生命周期匹配 |
6 研究结论与实践启示 |
6.1 案例总结与研究结论 |
6.2 研究价值与启示 |
6.2.1 基于上市公司视角的启示 |
6.2.2 基于投资者视角的启示 |
6.2.3 基于监管机构的启示 |
6.3 本文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小学生小数数感的培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 |
1.培养小数数感的重要性 |
2.小学生小数数感培养的现状审思 |
3.小学生小数数感培养的相关研究不足 |
4.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二)概念界定 |
1.数感 |
2.小数数感 |
3.小数数感培养 |
(三)文献综述 |
1.关于小数的研究 |
2.关于数感的研究 |
3.研究评述 |
(四)研究设计 |
1.研究内容 |
2.理论基础 |
3.研究方法 |
4.研究思路 |
一、小学生小数数感培养的本体意蕴 |
(一)小学生小数数感的概念初探 |
1.小学生小数数感的形成 |
2.小学生小数数感的内涵 |
3.小学生小数数感的特点 |
4.小学生小数数感的构成要素 |
5.小学生小数数感的类型 |
(二)小学生小数数感培养的维度探究 |
1.小学生小数数感的培养目标 |
2.小学生小数数感的培养条件 |
3.小学生小数数感的培养原则 |
4.小学生小数数感的效果评估 |
二、小学生小数数感的前期现状分析 |
(一)小学生小数数感发展的前期现状分析 |
1.测试试卷的编制 |
2.测试的实施 |
3.结果与分析 |
(二)小学教师小数数感培养的前期现状分析 |
1.问卷的编制 |
2.调查的实施 |
3.结果与分析 |
三、小学生小数数感的案例分析 |
(一)《小数的意义》案例分析 |
(二)《小数的大小比较》案例分析 |
(三)《积的近似数》案例分析 |
(四)《外币兑换》案例分析 |
四、基于本体意蕴,构建小学生小数数感的培养策略 |
(一)联系生活情境,认识与感知小数数感 |
(二)搭建学习平台,掌握与领悟小数数感 |
(三)加强专题训练,巩固与强化小数数感 |
(四)巧用心算估算,应用与深化小数数感 |
五、结论与反思 |
(一)小学生小数数感培养的后期现状检测 |
1.测试试卷的编制 |
2.测试的实施 |
3.测试分析 |
4.测试结果 |
(二)结论 |
(三)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代数推理及其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中小学代数推理研究的现状 |
二、国外中小学代数推理研究的现状 |
三、代数推理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数学推理 |
二、代数思维 |
三、代数推理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代数推理解析 |
第一节 代数推理的内涵及分类 |
一、代数推理的内涵 |
二、代数推理的分类 |
第二节 代数推理的主要形式 |
一、分析性推理 |
二、创造性推理 |
三、实践性推理 |
第三节 代数推理的基本过程 |
一、纯粹代数知识学习中的代数推理过程 |
二、问题解决学习中的代数推理过程 |
第四节 代数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 |
第二章 小学数学“代数推理”课标要求之分析 |
第一节 “代数推理”课程目标的定位分析 |
第二节 “代数推理”内容标准的水平分析 |
第三节 “代数推理”实施建议的三维分析 |
一、对教学建议的分析 |
二、对评价建议的分析 |
三、对教材编写建议的分析 |
第四节 小结与思考 |
第三章 小学数学“代数推理”教材内容之分析 |
第一节 “代数推理”教材内容分布的整体分析 |
第二节 “代数推理”教材内容的推理方式分析 |
一、“广义算术”中的代数推理方式分析 |
二、“函数思维”中的代数推理方式分析 |
三、“建模语言”中的代数推理方式分析 |
第三节 “代数推理”教材内容的推理发展水平分析 |
一、“广义算术”中的代数推理发展水平分析 |
二、“函数思维”中的代数推理发展水平分析 |
三、“建模语言”中的代数推理发展水平分析 |
第四节 小结与思考 |
第四章 小学数学代数推理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调查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材料 |
第二节 学生测试问卷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一、三所学校学生的代数推理能力发展之总体差异分析 |
二、学生在“广义算术”中展开代数推理的具体表现 |
三、学生在“函数思维”中展开代数推理的具体表现 |
四、学生在“建模语言”中展开代数推理的具体表现 |
第三节 教师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一、教师对代数推理的认识与使用情况分析 |
二、教师对学生使用代数推理过程的判断与评价情况分析 |
三、教师对代数推理教学的设计情况分析 |
第四节 小结与思考 |
一、小学生代数推理表现的特点 |
二、小学数学教师代数推理表现的特点 |
第五章 小学数学代数推理教学的基本理念与实施建议 |
第一节 小学数学代数推理教学的基本理念 |
一、事实与意义:紧抓代数推理教学的基础性 |
二、个别与一般:体会代数推理教学的过程性 |
三、程序与关系:注重代数推理教学的结构性 |
第二节 小学数学代数推理教学的实施建议 |
一、基于教材分析,发展教师专业化教学 |
二、透过学情分析,着眼学生素养生长 |
三、具体把握学理,创设有意义的教学活动 |
结论与展望 |
附录A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代数推理”内容具体分布 |
附录B 小学生代数推理能力发展水平的双向细目表 |
附录C 小学生代数推理能力发展的测试问卷 |
附录D 小学数学教师对代数推理及其教学的认识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教学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S小学中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数学课程目标的变革 |
1.1.2 学生学习的需要 |
1.1.3 在教学中存在重“明”轻“暗”的现象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1.4 概念界定 |
1.4.1 数学方法 |
1.4.2 数学思想 |
1.4.3 数学思想方法 |
1.5 文献综述 |
1.5.1 国内关于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研究 |
1.5.2 国外关于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研究 |
1.5.3 研究述评 |
2 小学中段教材中所蕴含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分析 |
2.1 与抽象有关的数学思想 |
2.1.1 符号化思想 |
2.1.2 分类思想 |
2.1.3 集合思想 |
2.1.4 变中有不变思想 |
2.2 与推理有关的数学思想 |
2.2.1 演绎思想 |
2.2.2 归纳思想和类比思想 |
2.2.3 转化思想 |
2.2.4 数形结合思想 |
2.2.5 假设思想 |
2.3 与模型有关的数学思想 |
2.3.1 模型思想 |
2.3.2 方程思想 |
2.3.3 函数思想 |
2.3.4 优化思想 |
2.3.5 统计思想 |
2.4 小结 |
3 小学中段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现状与分析 |
3.1 教师对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认识分析 |
3.1.1 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 |
3.1.2 课前备数学思想方法的分析 |
3.1.3 对教学内容和数学思想方法相结合的认识 |
3.2 基于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课例分析 |
3.2.1 抽象思想—以《搭配问题》为例 |
3.2.2 推理思想—以《一亿有多大》为例 |
3.2.3 模型思想—以《速度、时间与路程》为例 |
3.3 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存在的问题 |
3.3.1 导入时缺少孕伏 |
3.3.2 探究新知时缺乏深入感知 |
3.3.3 巩固练习时忽视提炼 |
3.3.4 课堂小结阶段缺少总结 |
4 小学中段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建议 |
4.1 备课时把握教材,领悟思想,教学目标适度而行 |
4.1.1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深化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 |
4.1.2 建立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凸显数学思想方法 |
4.1.3 教学目标的确定要进退有度 |
4.2 导入时创设连贯的问题情境,营造问题探究氛围 |
4.3 探究新知时循序渐进,领悟数学思想方法 |
4.3.1 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渗透 |
4.3.2 利用课堂中的错误资源渗透 |
4.3.3 在知识的形成中渗透 |
4.4 练习中时有意识的让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 |
4.4.1 在解决问题中内化数学思想方法 |
4.4.2 整理和复习中梳理数学思想方法 |
4.5 课堂小结中增加反思,回味数学思想方法 |
5 研究结论与反思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欧文·卡普兰斯基对代数学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拟解决的问题 |
1.4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一章 卡普兰斯基的人生经历 |
1.1 杰出的音乐家 |
1.2 普特南数学竞赛冠军 |
1.3 多产的芝加哥大学时期 |
1.4 伯克利时光 |
第二章 卡普兰斯基与库洛什问题 |
2.1 库洛什问题的由来 |
2.2 卡普兰斯基与库洛什问题的解决 |
2.3 其他数学家对库洛什问题的研究 |
第三章 满足多项式恒等式的环 |
3.1 多项式恒等式 |
3.2 满足多项式恒等式的环 |
3.3 卡普兰斯基工作的影响 |
第四章 任何正交补完备模格都是连续几何 |
4.1 正交模格的起源 |
4.2 任何正交补完备模格都是连续几何 |
4.3 卡普兰斯基工作的影响 |
第五章 对无限阿贝尔群的研究 |
5.1 出版《无限阿贝尔群》的原因 |
5.2 研究成果 |
5.3 影响及其意义 |
第六章 Hopf代数中的卡普兰斯基十大猜想 |
6.1 十大猜想的提出 |
6.2 十大猜想的内容 |
6.3 进展及影响 |
第七章 卡普兰斯基的影响 |
7.1 卡普兰斯基的教育与科研特色 |
7.1.1 探究式的教学方式 |
7.1.2 阅读大师的作品 |
7.1.3 科学研究的四条建议 |
7.1.4 培养的着名数学家示例 |
7.2 杰出的科学组织者 |
7.2.1 与美国国家数学科学研究所 |
7.2.2 与美国数学会 |
7.3 卡普兰斯基与中国数学家的交往 |
7.3.1 与陈省身的交往 |
7.3.2 与华罗庚的交往 |
7.3.3 与刘绍学的交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卡普兰斯基部分着述目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 |
(10)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四、2004十大猜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田晴.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2]应用动态数学技术优化数学活动的教学策略研究 ——以“初中平面几何”内容为例[D]. 吴艾霞.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3]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研究 ——以S市高中数学教研员为例[D]. 沈中宇.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4]浙西山区田园综合体景观营建途径研究 ——以杭州清凉峰镇为例[D]. 林麒琦.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5]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动机研究 ——以伊利股份为例[D]. 周煜.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6]小学生小数数感的培养策略研究[D]. 刘德洪. 西南大学, 2020(01)
- [7]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代数推理及其教学研究[D]. 谢春艳.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8]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教学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S小学中段为例[D]. 牛琦.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9]欧文·卡普兰斯基对代数学的贡献[D]. 杨中明.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10]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