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利县勃利镇卫生院 154500
摘要:目的 研究并探讨不同年龄段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07年3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1例年龄>55岁的心力衰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患者的年龄进行有效分组,分别作为老年前期组(42例)、老年组(40例)、高龄组(29例),将三组患者的发病类型以及心衰特征进行探讨分析。结果 在老年前期组的42例患者中绝大部分患者为中度和轻度心力衰竭,高龄组的29例患者中绝大部分患者为重度心力衰竭,其重度心力衰竭比例均明显高于老年前期组和老年组患者。结论 不同年龄段的心力衰竭患者的病症偏向明显不同,老年前期组和老年组患者中的绝大部分患者为中度和轻度心力衰竭,然而高龄组的患者中绝大部分患者为重度心力衰竭,其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因此在对高龄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需实施特别对待。
关键词:临床特点;不同年龄段;心力衰竭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in different age groups.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method is from March 2007 to June 2014 in our hospital 111 cases of aged >55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and on the basis of the age of the effective group,respectively as the aged group(42 cases)and the elderly group(40 cases),aged group(29 the incidence of type three cases),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nd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alysis.Results in 42 cases of presenile group of patients for most patients with moderate and mild heart failure,29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in most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rt failure,severe heart failure ratio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aged group and elderly patients.Conclusion different age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symptoms tend to differ significantly,most of the aged group and the patients with moderate and mild heart failure,however,the elderly group of patients in most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rt failure,it has high risk,so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need to implement special treatment.
Key words:clinical characteristics;different age groups;heart failure
心力衰竭通常又被称之为心肌衰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临床疾病,各种疾病引起患者心肌收缩能力减退,进而引导致脏的血液输出量发生明显减少,造成机体血液量不足,最终引发患者出现一系列的体征和症状,如果该疾病得不到及时有效将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本文就主要对随机选取2007年3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1例年龄大于55岁的心力衰竭患者的发病类型以及心衰特征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7年3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1例年龄>55岁的心力衰竭患者,依据患者的年龄进行有效分组,分别作为老年前期组(42例)、老年组(40例)、高龄组(29例),其中老年前期组的42例患者中有16例患者为女性患者,26例患者为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龄55~65岁,平均年龄为(59.87±1.56)岁,其中有15例患者为轻度心衰,17例患者为中度心衰,10例患者为重度心衰;其中老年组的40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为女性患者,25例患者为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龄65~80岁,平均年龄为(73.14±2.37)岁,其中有11例患者为轻度心衰,21例患者为中度心衰,8例患者为重度心衰;其中高龄组的29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为女性患者,18例患者为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龄80~90岁,平均年龄为(86.14±1.14)岁,其中有7例患者为轻度心衰,8例患者为中度心衰,14例患者为重度心衰;将三组患者的发病类型以及特征作为探讨比较所得数据的依据。
1.2 方法 将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作为检查患者相关身体部位的有效依据,检测患者是否存在有舒张性心衰、急性右心衰、慢性双侧心衰、慢性左心衰、收缩性心衰、急性左心衰、慢性右心衰等,比较分析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左侧心衰症状特点,如疲乏、咳痰、咳嗽、特殊障碍、头晕失眠、咳血呼吸困难等,对患者的感受和身体症状进行仔细询问[1]。
1.3诊断标准 轻度心力衰竭表示的含义是:由心力衰竭所导致的头晕失眠、咳痰、咳嗽、疲乏、咳血、呼吸困难等临床现象表现较轻,患者的体征和症状有所显现;中度心力衰竭表示的含义是:由心力衰竭所导致的头晕失眠、咳痰、咳嗽、疲乏、咳血、呼吸困难等临床现象表现较为严重,患者的体征和症状有所明显;重度心力衰竭表示的含义是:由心力衰竭所导致的头晕失眠、咳痰、咳嗽、疲乏、咳血、呼吸困难等临床现象表现非常严重,患者的体征和症状十分明显[2]。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相关数据的处理应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17.0实施处理,计量资料应用x±s来进行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将三组患者的性别进行比较分析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将三组患者的相关数据、体征、心力衰竭程度、年龄进行比较分析具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将三组患者的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老年前期组患者的轻度和中度心力衰竭人数所占比例为76.19%,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人数所占比例为23.81%;老年组患者的轻度和中度心力衰竭人数所占比例为80.00%,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人数所占比例为20.00%;高龄组患者的轻度和中度心力衰竭人数所占比例为51.72%,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人数所占比例为48.28%;三组患者的舒张压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收缩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等类型分布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左侧心衰的症状特点分布比例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指多种疾病共同作用引起的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是由初期的应力作用和心肌损害造成的,如重度贫血、甲亢、冠状动脉硬化、舒张期心室负荷过重、慢性肺脏类疾病、瓣膜病变、高血压、收缩期心室负荷过重等均易引发心脏病进而导致患者出现心力衰竭表现,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肝区胀痛、食欲不振、恶心、咳嗽、呼吸困难、呕吐、腹胀等,心力衰竭患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该类患者患病5年后会出现死亡,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是心力衰竭患者最典型的临床症状,一般情况下,患者稍加活动其呼吸困难程度便会加重,特别是炎热的夏天该类症状更易发生,因此要特别加强对扩张性心肌病、高血压患者的关注,需该类患者定时全面检查心脏,以便于确保身体健康[3-4]。
综上所述,不同年龄段的心力衰竭患者的病症偏向明显不同,老年前期组和老年组患者中的绝大部分患者为中度和轻度心力衰竭,然而高龄组的患者中绝大部分患者为重度心力衰竭,其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因此在对高龄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需实施特别对待[5]。
参考文献:
[1]黎路平.不同年龄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点分析[J].中外医疗,2012,24(6):427-429.
[2]梁延宏,李小平,武治东,等.不同年龄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点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4,26(15):516-518.
[3]司全金,包尔宁.不同年龄患者心力衰竭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2,25(9):351-353.
[4]邵拥军,陈珊珊,石芳,等.老年患者不同年龄心力衰竭临床表现观察及护理[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2,24(17):364-366.
[5]韩智红,吴学思,康俊萍,等.住院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19(11):672-674.
论文作者:郝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5
标签:患者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心衰论文; 老年论文; 高龄论文; 症状论文; 年龄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