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靖[1]2001年在《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指出在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背景下,西部地区能否凭借其资源、技术、区位优势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带”,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而西部地区能否成为拉动全国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带,关键在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因此,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显得尤为迫切。研究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以及美国西南部产业结构的调整经验,对我国西部产业结构的调整有一定借鉴意义。从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配置现状、效益现状、结构现状以及国际竞争力现状等方面来看,西部产业结构还存在许多问题,而且供求矛盾、技术落后、市场竞争力低、政策体制滞后等因素成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制约因素。因此我国西部地区结构调整必须遵循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与指导原则,立足于西部各省区的客观现实进行调整,全面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创造竞争优势,努力实现后发优势。同时,在西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过程中,我们还应注意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政府倾斜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等问题。
甘时勤[2]2004年在《论西部大开发中的金融支持》文中研究说明西部大开发是党和国家在世纪之交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在新的客观形势和区域格局下,2004年3月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要求进一步提高对西部大开发重大战略意义的认识,认真研究并深刻把握西部开发工作的规律性,不断改进和加强对西部大开发的领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开创西部大开发的新局面。 实施西部大开发四年多来,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下,西部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特色农业、能源建设、旅游、中医药等产业迅速崛起。但是,在全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宏观背景下,西部与东部之间的差距仍在拉大,工业化、城镇化推进缓慢,工业竞争力不强,“叁农”问题突出,西部地区的长远发展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生态环境虽有局部改善,但是整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扭转。资金约束仍然是西部大开发面临的“瓶颈”问题。如何筹措开发资金、弥补资金缺口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就成为西部开发得以持续推动的关键所在。目前,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逐步由财政主导型转变为金融主导型的过程中,西部大开发的资本形成已经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主要依赖财政投入,而应该更多地寻求金融支持。 金融发展的总体分析表明,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强相关关系,金融发展,有利于稳定快速有质量的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差距可以部分地解释经济增长差距。但是,我国金融发展却呈现明显的“高增长、低效率”特征,在整个改革中,金融市场只是被动地适应西部开发融资的需要,未能发挥现代金融在配置资源,风险管理、监督企业、传递信息等方面的多种功能。目前,在我国执行统一的存贷利率的情况下,由于地区投资收益的差别,经济发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达的东部贷款收益率比西部高,客观上导致了西部资金“倒虹吸”到东部,让原本就极其贫血的西部经济雪上加霜。这种严峻的现实要求国家在增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同时,要出台支持西部大开发的金融政策,完善金融支持体系,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充分发挥金融的筹资融资、调节经济和资源配置功能,支持西部经济开发。因此,研究西部大开发中的金融支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西部大开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我国正处于向市场化转型的阶段,这种背景下的区域开发政策尚无经验,因而在制订和规范支持西部开发的金融政策时,需要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区域政策、我国东西部经济差距的现状和现行政策的不足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国际经验的考察,可以为我国的政策选择提供一个参照系,而东西部发展现状的分析则可以为金融支持的政策和措施找到合适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金融支持构造理论的基础。因此研究西部大开发的金融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本文在结构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章和第二章为总论,第叁章到第七章为专论。第一章梳理和归纳了西方发展金融学理论,阐释了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进而通过分析美国西部开发、日本北海道开发经验,阐述了西部大开发中金融支持的可行性;第二章分析了我国区域发展新格局,评述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经济建设取得的成效,并阐述西部地区金融政策总体框架。第叁章针对西部产业结构层次低,经济关联度小,结构转换能力弱等问题,通过借鉴美国、欧盟等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政策和经验,提出了利用信贷、利率等金融杠杆,将财政与金融配合,促进西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第四章从“叁农”问题入手,针对西部落后的农业,农民生活水平低下等现状,研究了西部农村金融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系列的财政金融政策,同时探讨了如何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发挥其支农主力军的作用。第五章用科学的发展观论证了西部生态的重要意义,对如何利用金融支持西部生态建设作了系统的分析。第六章深入阐述了西部科技和教育对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作用以及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困境。针对西部科技和教育面临的融资难问题,从财政和金融两方面提出了建议。第七章从政策性金融机构、国有商业银行和地方金融机构叁个类别具体阐述了如何促进金融体制创新,在完善自身经营的同时,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努力和探索。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论文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角度,阐释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探讨了金融支持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此前,关于西部开发中的金融研究,大多立足于金融,从“区域金融”出发去讨论金融与经济发展,金融与西部开发问题。难免有一定局限性。本文转换了研究视角,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第一要务出发,研究西部大开发对金融提出了什么要求?如何通过金融支持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金融怎样在为西部大开发服务中实现自身的改革和发展?这样,就从思维视角和研究方法上拓展了 “区域金融”的视野,为西部大开发中的金融支持揭示了方向和路径。 论文通过金融与发展相关关系的分析和资金向东部“倒虹吸”式的流失研究,证明资金
刘书芬[3]2008年在《以构建“新型产业结构”为基点的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沿袭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为此,当前通过对产业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来转变增长方式,已成为能否提升中国经济核心竞争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所以,研究和解决这一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不仅具有紧迫性,而且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运用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技术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等相关知识和理论,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通过构建“新型产业结构”评价体系,对中国产业结构的新型化程度进行剖析,并分析其成因,最后对如何调整中国产业结构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文章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四次产业结构调整的脉络,并分析了当前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存在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其次,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构建了一套评价产业结构的新体系,得出“新型产业结构”的新内涵,并指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新型产业结构内涵的动态变化。紧接着,文章运用这种新的产业结构评价体系,对我国叁次产业的新型化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分别就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新型产业结构状况进行了分析。接下来,本文从自然地理条件、生产要素资源、政策、体制、思想文化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当前我国新型产业结构的成因:并结合我国东中西部新型产业结构的现状,分别指出叁大地区构建新型产业结构的制约因素。最后,文章依据前文对产业结构现状、成因、制约因素的分析,结合新型产业结构的内涵,提出在当前及以后一段时间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要求,并分别就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如何调整产业结构以构建新型产业结构提出了一些建议。
李长才[4]2002年在《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世纪之交做出的一项战略举措,举世瞩目。产业结构调整被确定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五大篇章之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世界范围内正兴起一场深刻而广泛的经济结构调整,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增强我国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刻不容缓。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经济发展程度仍相对较落后,为此政府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政策。其中调整和优化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是成功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关键。为此,笔者选取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这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进行研究,以期提出较可行的对策建议。在具体论证过程中,本文基于产业及产业结构的经济内涵,从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角度出发,系统、全面、客观提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的一般目标——发挥地区区域比较优势、注重区内产业结构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实现产业结构的先进性,为进一步论证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较完备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西部几个主要省市的资源、经济和产业现状做了充分调查和研究,从自然、社会、历史人文等多角度全方位地考察了西部目前一、二、叁次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形成原因,对西部地区目前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透彻的分析。之后,笔者提出了较完整的调整和优化西部产业结构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应该讲,部分政策建议还是较完善且具备现实可操作性的,由于时间仓促和获得资料有限,在进行阐述如何调整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时,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笔者将在今后的时间内继续关注这一课题,不断加深研究,逐渐修正和完善相关内容。本篇论文第一章从区域经济的角度介绍了有关产业结构的基本理论:产业的概念和划分,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原则和目标;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条件;产业结构政策的选择等,为整篇论文提供了分析论证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以叁次产业的划分为依据,重点介绍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考虑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殊性及其在叁次产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单独对其进行了介绍。通过本章的分析、介绍可以较清晰地了解到,我国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存在着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不均衡以及种植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同时,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生态破坏严重等也是造成西部地区农业生产落后的重要因素。第二产业发展过程中则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使得西部地区工业化起步晚、发展慢、布局不均衡、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制约了工业化的进程。对于西部地区的第叁产业的发展米说,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的严重滞后成为制约西部经济的“瓶颈”,而新兴的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并且_发展极不平衡。 论文的重点是第叁章,即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根据第二章所做的现状分析,认为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应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对于第一产业,除论述了第一产业内部农林牧副渔各业结构调整和种植业结构调整外,还对农业产业化和生态农业的发展着重进行了论述,试图以此找到新世纪农业发展的方向。在第二产业调整策略上,则把论述的重点放在传统产业改造与升级和地区主导产业的建立方面。西部地区第叁产业的调整,除了要对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产业加大发展力度,努力改善西部地区开发、投资的环境,还要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的优化与升级。此外,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西部各省、区、市的战略选择,也是西部地区第叁产业调整的重点。
倪明明[5]2015年在《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金融的核心功能在于进行资本配置,不同的金融体系下形成了差异化的金融结构通过资本配置影响着实体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也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经济进入新常态,很有必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挖掘经济增长新动力。那么,从长期的视角考察,考虑到金融体系下金融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发展中的产业结构优化两大方面,我国金融结构调整是否会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如有影响,其具体机制是什么?从哪些方面可能产生推动作用?同时,不应忽略的是我国金融制度属于典型的外生性金融制度,金融结构调整长期受到这种制度安排的影响,从金融制度安排的视角重新审视金融结构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可以得到哪些研究结果?此外,我国区域之间金融结构类型和产业结构形式千差万别,在此基础上考察它们的关系在区域之间的差异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首先,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根据产业结构优化叁层内涵之合理化、高级化、高效化,从理论上分析了金融结构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高效化的具体机制和模型构建。其次,厘清我国金融制度安排的历史变迁规律和发展路径、探讨了我国金融结构的基本特征与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再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构建金融结构综合指数和金融制度综合指数,并将这两种指数作为主要解释变量对金融结构调整影响产业结构优化从全国层面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金融结构调整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区域差异。最后,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关于优化我国金融结构、推进我国金融制度改革、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金融制度安排下的金融结构调整提升了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基于1991-2013年全国数据,利用时间序列回归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金融结构调整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进程,其中,在代表金融结构不同构成的两大因子中,间接融资结构显着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而直接融资结构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我国的金融结构调整同样也对产业结构高效化产生促进作用,其中,间接融资结构和直接融资结构都发挥了促进产业结构高效化的作用,但是直接融资结构的作用显然是要小于间接融资结构。可以发现,在加入金融制度安排变量条件下,金融制度安排增强了金融结构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2)我国金融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高效化过程中存在区域差异。在对东、中、西部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高效化水平测算的基础上,利用省域面板数据,选择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对我国金融结构调整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高效化的区域差异基本保持一致,东部地区虽然以金融中介融资为主,但是金融市场也取得一定程度发展,所以两种融资结构调整都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且以间接融资结构发挥作用为主,而中、西部地区金融市场发展落后,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作用不甚明显,唯有间接融资结构对产业结构的优化起到了推动作用。(3)我国金融制度安排沿着金融自由化的路径变迁,金融自由化进程对我国的金融体系、金融结构的长期形成和调整产生了深刻影响,且这种影响在金融结构内部是不平衡的。金融自由化的诸多改革集中于促进金融机构的市场化导向,而对金融市场始终坚持审慎态度,推动力明显不足。(4)我国金融体系长期以来以银行等金融中介发展为主导,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推动也是以金融机构发挥作用为主,金融市场没有得到长足发展,其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推动作用也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因此,要注重对金融市场的培养和完善,形成适应各类融资主体和产业需求的金融体系。本文的创新点有:(1)既有文献在研究金融结构和产业结构关系时鲜有考虑影响金融结构的重要变量——金融制度安排,尤其是我国外生性的金融制度安排决定了金融结构的调整和变迁,金融结构调整进而会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产生影响。本文从政府制度安排这个新的视角出发,构建了“金融制度安排—金融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的统一分析框架,对这叁个重要变量之间的影响机制作以详细分析,以期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这种分析现实中也契合了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金融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2)产业结构优化是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关键问题,本文对产业结构优化从合理化、高级化、高效化叁个方面进行研究,尤其是加入了高效化这一重要却常被忽视的衡量标准,分别探讨金融结构调整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视角进一步细化。此外,本文考虑到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区域差异性,从全国和区域的两个视角进行了更加深入、细化的研究,分析结果更为精确和全面,结论更具解释性,深化了对金融结构调整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在机制认识,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制定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3)前人研究中对金融结构考量的指标选择比较零散,只反映了金融结构的某一方面特征,本文选择多个指标,进而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综合性指标。对金融制度进行衡量时,结合我国金融制度安排的变迁过程,使用金融自由化作以替代,选择了多个指标进行综合指数构建,以期能更为全面的反映我国金融制度安排的长期变迁。将所构建的金融结构指数和金融制度指数作为主要解释变量,研究它们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的作用,使得实证结果更具代表性。
鲜菊香[6]2003年在《西部产业结构调整模式与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西部,拥有全国71.4%的国土,27.4%的人口,有着丰富的资源,而其国民生产总值仅占全国的18.6%,富饶的资源和落后的经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从80年代初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和综合实力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不断拉大。西部地区的落后,除了历史积累、区位因素与政策效应等客观因素外,更深层次的现实因素还在于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非常突出,已严重阻碍了西部经济的发展。 西部要发展,就必须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使产业结构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以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此,在西部大开发中有必要认真研究西部产业结构问题。 本文致力于西部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和措施的研究,希望能找到一条适宜的西部结构优化、升级之路。首先,文章介绍了西部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特点,基础设施和经济特点等内容,并将西部产业发展分为四个阶段,重点介绍了90年代以来西部产业结构呈现的新趋势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西部产业结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接着,本文给出了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分析了西部结构调整面临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而,本文针对西部发展环境和经济现实,并结合倾斜突进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竞争力导向的部分跨越式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并详细论述了选择该模式的依据、涵义、实现条件、实施原则、手段和方式以及调整重点。然后,为保证该模式的成功实施,文章还从环境保障、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技术、产业布局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给出了结构调整的措施。最后,文章还运用该模式对南充市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分析。
袁境[7]2012年在《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叁十多年,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成就显着。这一方面是源于在经济领域的改革,另一方面是来自于对外开放,即我国东部地区承接了来自港澳台、以及国外的来料加工型的出口导向型的产业转移,加快了资金、技术和人才的积累,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西部地区虽然经过前十年的开发,但是总体上“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结构不合理,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的状态尚未实现根本改变,与东部发达地区发展水平差距依然在扩大。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需要在东部促进不断发展的同时,要使得西部以高于东部的速度加快发展。西部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是否可以借助东部发展的模式呢?依据当前我国所处国内外经济形势,特别是随着美国次贷金融危机滞后效应和积重难返的欧债危机的持续发酵,陷入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泥潭的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复苏将是一个较为漫长的时期,中国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唯有转变发展思路,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内向型经济。同时,我国内部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潮已经来临,一方面,东部由于要素资源禀赋的约束和经济转型的需要,面临加快产业转移的需要;另一方面,东西部之间存在产业梯度位势,西部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因此,西部需要也必须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来推进工业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却伴随着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这是影响着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中国经济面临转型,从外向型向内需型转变,从粗放式、投资驱动型的产业发展路径向集约型、的新型现代化工业路径的转变。在推进西部工业化的过程中,特别需要思考经济发展落后的西部地区如何在欠发展或发展不足中实现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还要面临西部生态环境日渐脆弱和承载力弱的约束。因此,中国西部就有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随着西部工业化进程加快,如何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实现西部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距,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更是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关于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路径的命题摆在了学术理论界和实践部门的面前,成为当前需要积极思考和实践的理论和现实命题。这是选择“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的背景。本论文以当前我国正在加快的东西部产业转移实践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为背景,应用理论模型分析与案例方法,对我国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机制、路径研究,并结合我国西部的现实基础和条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本论文主要内容分为4个部分6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简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是文献综述,梳理产业转移理论、技术创新扩散与产业结构升级相关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第叁章是论文的理论研究部分,分析产业转移创新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机制,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技术创新扩散理论与对技术的次级创新过程阐释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产业转移创新力形成过程;二是以微观经济学的厂商理论作为基础,以宏观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作为理论分析框架,建立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模型对创新力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内在机制与演变路径进行了研究。产业转移创新力推动产业升级:产业内创新者研发新技术(或开发新的管理制度),极大地提高了创新者自身的盈利水平和产出效率,并引致产业内的其它厂商加快对技术模仿或加大了对自身研发劳动和研究资金的投入,进而实现对技术创新者的技术水平追赶;产业升级的基本路径为:产业内“创新—模仿—创新”的技术追赶模式推动了产业内不同技术水平厂商的技术水平趋同和整个产业的产出效率水平提升,整个产业由最初较低的效率水平逐渐演进到较高效率水平,进而实现产业升级;从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产业转移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等分析了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路径选择。第四章是研究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路径:(1)分析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挑战与优劣势。(2)分析西部地区承接产业类型选择,主要内容包括对西部发展模式选择、东部产业转移类型分析、西部地区的产业优势与产业吸引力等方面分析基础上对西部如何选择承接产业类型和承接产业转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容做了深入研究,包括承接产业转移与技术进步、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协调、承接产业转移与区域发展协调、承接产业转移与生态环境保护。第五章是案例分析。论文以一个四川承接产业转移情况、创新能力与产业结构变化状况进行分析,可以明显看到四川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几年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产业升级,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提高。第六章,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关政策建议。主要内容:(1)明确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目标;(2)需要制定西部不同层次和类型发展规划,这样为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指导,避免盲目承接和区域之间的无序和恶性竞争;(3)完善优化西部制度环境。西部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不足的地区,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烙印还是比较深的,需要进一步的加快市场化建设,以市场手段配置资源可以更好地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转换西部地区政府职能。(4)改善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西部的基础设施、加快构建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5)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主要措施:产业集群为承接纽带、区域对口合作、积极主动招商;(6)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保障体系:制定支持西部产业发展的政策、促进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投融资政策、制定服务西部的科技、教育和人才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财税政策。本论文的主要观点:1、以技术进步的扩散为主要内容的产业转移创新力通过内生性地推进产业承接地产业升级。2、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是:依据西部地区内部不同的优势和基础,在产业承接中需要以技术先进性为先导,保持承接产业与本地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区域之间协调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西部地区内部条件差异很大,面对不同的产业转移类型,不同区域承接产业类型选择是不同的。(1)从产业转移动因类型来看,考虑区域自身的经济发展基础、资源环境、劳动力情况等相关因素,根据其经济发展的需要,选择承接适宜于本地区产业类型:在发达地区条件好的地方承接延伸性产业转移,从高端承接入手,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于资源优势突出的地方以主导性产业转移带动配套性产业转移,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对于本身产业基础较弱,但有广阔市场空间的地区,可以承接市场扩展性或配套性产业转移。(2)从东部产业转移类型趋势和西部产业吸引力分析来看,对于科技基础较好,创新能力强的地区,适宜承接具有较高技术支持的产业,即主要适合承接加工深化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对于产业基础好、环境承载能力强的地区,可以加大制造业的承接力度,通过承接适宜本地发展的产业(本地产业可以为之提供产业协作或配套),即主要是加工深化资本型的产业,并通过延伸产业链,获得产业发展;对于限制开发区的生态环境,需要在生态环境可接受的范围内,承接适宜本地资源开发的产业,即主要承接资源禀赋深加工型的产业,通过资源深加工,提升资源的附加值;对于部分地区拥有资源禀赋,或者需要保障本地产业发展的原材料或能源,则可以适当选择承接资源初级加工型产业。4、通过对四川省最近几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后认为,四川在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中获得技术溢出效应,推进工业化进程与工业内部的产业升级,进而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本论文创新点如下:1、在工业内部进行一个新的产业分类。为了研究产业升级内在机制,基于要素密集度、加工深度和产业间技术关联等因素对工业内部进行了产业分类。将我国国民经济统计之中的工业中39类细分行业分别划归为四个产业类型:资源禀赋初级型、资源禀赋加工型、加工深化资本型、加工深化技术型。2、提出产业转移创新力的概念。本文认为产业转移因为技术扩散会对产业承接带来技术创新、观念更新、并可以从转入企业“学习”到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经营诀窍。这些构成了产业转移创新力的内涵。并以技术创新扩散理论和次级创新过程分析了产业转移创新力的形成过程。3、建立产业转移创新力-产业升级模型。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下,建立产业转移创新力-产业升级模型,并以此模型解释产业升级的途径。
谢涓[8]2012年在《对外开放与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提出在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的今天,对外开放已成为一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外部因素,那么对外开放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是影响某一地区产业结构内部各产业比例关系,还是影响特定产业在不同地区的竞争优势?本文采用转移份额分析法将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解为构成效应和竞争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进出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及对外开放结构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竞争力的影响。论文首先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区域产业结构构成效应和竞争效应的现状进行分析。总体而言,进出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等多集中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都是比较少。产业结构构成效应和竞争效应也有着类似的分布,东部地区的大多数省份都具有较高的构成效应和竞争效应,而中西部地区的多大数省份产业结构构成效应和竞争效应都比较低。论文接下来研究进口和出口贸易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全国样本估计结果显示:我国进口贸易增加对产业结构的构成效应和竞争效应都具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对构成效应的作用更大一些,我国出口贸易增加只对产业结构竞争效应有促进作用,对构成效应的作用并不显着。区域样本估计结果显示:进口贸易对产业结构构成效应的影响由东向西逐渐递减,对竞争效应的影响效果也是由东向西逐渐递减。出口贸易对产业结构构成效应的影响在东部地区是显着的,而在中西部地区是不显着的,对产业结构竞争效应的影响在东中西地区都是显着的,但是影响效应是由东向西逐渐增加。然后,论文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全国层面的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的构成效应和竞争效应都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尤以对构成效应的作用更为明显。分地区的估计结果则显示,尽管外商直接投资都显着提高了各地区产业结构的构成效应和竞争效应,但其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方式在不同地区具有显着差异,表现为对产业结构构成效应的影响由东向西依次递减,而对竞争效应的影响由东向西依次递增。再次,论文分析进口贸易结构与外商直接投资结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进口贸易结构、出口贸易结构、外商直接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构成效应和竞争效应都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通过面板数据分析发现,进口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构成效应与竞争效应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但其作用效果并不非常显着;出口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构成效应与竞争效应产生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其中东中部的作用效果非常显着。外商直接投资结构对产业结构构成效应与竞争效应产生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其作用效果在我国不同地区间存在着差异。最后,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从商品进出口贸易、引资和对外开放结构等方面提出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马鹏翔[9]2011年在《基于能源视角的长江上游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江上游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供给地,在煤炭、天然气、电力等能源资源的总量储备和开发规模上都具备比较优势。同时,该地区又是我国江河水系的重要补给源,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受历史与自然条件限制,长江上游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落后于全国和东部地区。改革开放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以来,该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导致了区域内开发强度日益增大,粗放的资源依赖发展模式随之而来。步入工业化加速期的长江上游地区,一方面具备能源优势的国民经济发展逐渐凸显出资源型特征,产业结构的能源强度整体偏高;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资源约束与环境压力日趋突出,产业集约化程度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缓慢。本论文以“川、渝、滇、黔”为研究范围,以产业能源效率为研究视角,系统分析本地区基于能源优势的产业结构现状,从能源角度考察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首先使用协整分析法对长江上游能源产业与产业结构演变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完成本文的逻辑基础。在叁次产业结构内部选取了农、林、牧、渔及水利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迅业,批发和零售及餐饮业等五个代表性产业,既在长江上游地区内部做横向比较,又在全国范围内选取长叁角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做差距对比;随后构建完全分解模型,对五个代表性产业进行了产业能效变化的结构因素和效率因素的实证分析;总结了国际工业化背景下产业能源效率的“驼峰曲线”一般性规律特征,进而完成了能源视角的长江上游产业结构调整的综合评价分析。最后得出,本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要重视新型工业化带动的新兴集约型产业发展机遇与承接产业转移带来的技术升级契机,推动本地区能源产业区域整合,夯实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等结论,并以实证结果为依据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胡小梅[10]2016年在《财税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与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推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正成为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源的有效途径。在产业培育发展、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过程中,应着力发挥并优化财政的资源要素配置职能,关注与重视财税政策安排对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产业结构布局带来的影响,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在引导生产要素在产业间流动、优化生产要素在产业间配置中的作用效应。鉴于现有理论和实证研究对财税政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效应无法提供全面的解释,本文基于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所显示的空间集群特征、动态演变特征和区域异质特征,试图将财税政策纳入产业发展理论分析框架中来,并进一步从财政分权制度背景层面、财政支出“规模-结构-效率”叁维机制层面、财政收入总量与结构层面对财税政策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与效应提供合理的解释。本文主要回答了以下研究问题:首先,在资源要素跨区域流动日益加快和区域一体化日益深化的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是否存在空间集群现象?作为产业发展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制度背景,中国的财政分权体制是否会显着影响到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其次,产业结构升级过程是否具备动态调整特征?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效率如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再者,财政收入总量与结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或区域环境下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是否会存在显着的门槛效应?最后,如何形成“市场-政府-产业-企业”四位一体的财税支持政策新格局来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在全面回顾和评述国内外财税政策与产业结构升级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对财税政策的产业调控机制进行理论分析,揭示财税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路径和机理,并对财税政策作用下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集群特征、动态演变特征和区域异质特征进行细致考察,接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财税政策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效应进行实证检验。首先,基于产业发展与结构升级的空间集群特征以及财政分权体制的影响,从空间溢出与空间异质性视角考察财政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一方面,论文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出发,基于2000-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将反映地区相似性的邻接权重矩阵、地理权重矩阵、经济权重矩阵和混合权重矩阵引入SDM模型,分别考察了财政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效应以及由此引致的策略性竞争效应;另一方面,从空间异质性视角出发,利用GWR模型进一步考察财政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交互作用和影响差异,进而采用LISA分析方法对GWR模型估计系数的空间关联模式进行测度。研究发现:(1)财政分权等经济社会因素存在不可忽视的区域个体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产业结构升级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着的异质性特征。(2)财政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呈现出非对称的空间溢出效应:一方面,财政收入分权对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不显着,而支出分权对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积极影响;另一方面,财政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对相邻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均产生抑制效应,但较之于收入分权,支出分权的抑制效应更为明显。(3)财政收入分权与支出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作用存在显着的空间依赖性,呈现出“高-高”和“低-低”型特征并存的空间关联模式,影响作用在地区空间格局中的“高地”效应和“洼地”效应已初步显现。其次,基于政策方向、程度、周期和时滞等方面的考虑,分析财政支出政策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的动态效应。财政支出政策对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过程中的要素整合重配、知识累积扩散和技术创新溢出产生影响,使得产业结构升级表现为一种具有调整惯性的动态系统过程,为了揭示其中的效应程度,本文从动态效应视角入手,利用2000-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财政支出“规模-结构-效率”叁维机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在总量层面,财政支出总体规模水平的提高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虽表现为正向促进效应,但并不显着。(2)在结构层面:政府投资性支出与政府民生性支出均显着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而政府消费性支出则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负向抑制作用。(3)在效率层面:对于全国总体样本而言,财政支出效率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并不显着的负向抑制效应;具体到不同的区域样本,东部地区财政支出效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呈现为负向抑制效应,但并不显着;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出效率则显着抑制产业结构升级。再者,基于财政收入总量与结构通过影响商品结构、行业结构以及地区结构而对产业结构升级发挥调节作用,本文考察分析了财政收入政策安排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效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或区域环境下呈现出的门槛非线性特征。论文选取2000-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门槛估计方法,分别考察了财政收入总量、财政收入结构、税制结构、具体税类(货物与劳务税、所得税和财产税)在分别以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为第叁方外部因素条件下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力资本水平门槛条件下,财政收入政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显着的非线性关系,即财政收入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呈现出阀值转换特征,且财政收入总量和结构在不同的门槛变量下呈现出差异明显的门槛效应。最后,基于前述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结果,本文就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财税政策体系进行了综合审视,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 周靖. 湘潭大学. 2001
[2]. 论西部大开发中的金融支持[D]. 甘时勤. 四川大学. 2004
[3]. 以构建“新型产业结构”为基点的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 刘书芬. 浙江大学. 2008
[4]. 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 李长才. 东北林业大学. 2002
[5]. 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倪明明. 西北大学. 2015
[6]. 西部产业结构调整模式与措施研究[D]. 鲜菊香. 西南石油学院. 2003
[7]. 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D]. 袁境. 西南财经大学. 2012
[8]. 对外开放与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 谢涓. 湖南大学. 2012
[9]. 基于能源视角的长江上游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 马鹏翔. 重庆工商大学. 2011
[10]. 财税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与效应研究[D]. 胡小梅. 湖南大学. 2016
标签: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产业转移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能源效率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金融结构论文; 分权管理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西部大开发论文; 经济论文; 西部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