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棘球蚴病诱导的绵羊过敏性休克血浆ET-1和NO水平的变化以及对肺动脉压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巴合提·卡力甫[1](2021)在《环状RNA在肝包虫外囊组织中表达谱鉴定及初步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是感染了幼虫期的棘球蚴绦虫所导致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主要在发展中国家以及部分发达国家牧区高发。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 RNA)是在动物体内发现的稳定、丰富、普遍存在的非编码RNA之一,其具有发育阶段异性和细胞表型特异性,与此同时,保守性和普遍性也是其重要特征之一,这意味着其有重要的功能。目前已有研究证明mi RNA(micro RNA)和lnc RNA(Long non-coding RNA)等非编码RNA在肝囊型包虫病(Cystic Echinococcosis,CE)患者中异常表达,但circ RNA与肝包虫关系方面暂时无相关研究。本研究通过circ RNA表达谱芯片分析包虫囊肿纤维外囊壁组织及包虫旁肝组织中的差异表达的circ RNA,并寻找在肝囊型包虫病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circ RNA,探讨其相关机制,为CE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Circ RNA表达谱鉴定:对4例肝囊型包虫病患者的包虫纤维外囊壁组织及包虫囊肿2cm外的正常肝脏组织进行采集。应用Arraystar Human Circ RNA芯片进行检测,挑选出表达显着异常的Circ RNA。2)q RT-PCR法验证和生物信息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验证circ RNA在包虫病囊壁中的表达,检测差异表达的circ RNA。Circ RNA功能分析:采用Target Scan&mi Randa对circ RNA/mi RNA之间的作用进行分析,利用mi RWalk2.0对mi RNA下游的靶基因进行预测,查找与m RNA表达谱有关的数据,运用Cytoscape建立circ RNA/mi RNA/m RNA调控网络图。在DAVID与KOBAS 3.0等工具的基础上,使用GO和KEGG对数据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应用q RT-PCR技术扩大样本量验证circ_049637在21例CE患者的肝包虫纤维外囊壁组织和囊肿旁正常肝组织中表达情况。3)初步功能验证:目标circ RNA选用明显低表达的circ_049637,创建circ_049637慢病毒载体,然后用其转染LX2细胞;细胞的增殖率使用CCK-8进行检测、细胞的周期改变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然后通过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irc_049637沉默后肝纤维化相关指标α-SMA、COL1A1、COL3A1以及TGFβRⅡ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1)肝囊型包虫囊壁circ RNA表达谱鉴定:利用高通量芯片检测到明显上调的circ RNA有177个,明显下调的circ RNA有166个(FC≥2.0,P<0.05)。2)差异表达的circ RNA的q RT—PCR检测结果:我们选择了14个显着差异表达的circ RNA进行验证。结果提示hsa_circ RNA_006773,hsa_circ RNA_104349,和hsa_circ RNA_406281均高表达(P<0.05),并且和基因芯片结果一致,hsa_circ RNA_049637表达下调(P<0.05),也和基因芯片结果相符。利用生物信息技术,对表达差异明显的circ RNA进行深入分析,建立了circ RNA-mi RNA-m RNA网络互作图。最终分析结果提示,该4条circ RNA与139个mi RNA和52个m RNA有关联。结合PCR验证及生物信息分析后筛选出circ_049637为有研究潜能的基因;进一步扩大样本量验证circ_049637在21例CE患者的肝包虫纤维外囊壁组织和囊肿旁正常肝组织中表达;结果提示,与正常肝组织相比,circ_049637在CE患者包虫外囊壁中的表达显着下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3)circ_049637对LX2人肝星状细胞的增殖作用的研究提示:相比较于空白对照组和LV-sh RNA-NC,circ-049637沉默后LX2细胞明显增殖,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LV-sh RNA-circ_049637组相较与Control组G0/G1期比例由60.9%变为45.15%,显着减少,在S期比例由23.9%变为38.4%,显着增加。肝纤维化相关因子分析结果提示,与对照组相比,circ RNA 100933沉默组中SMA、COL1A1、COL3A1、TGFβRⅡ明显高表达,这结果与WB结果一致。结论:1)通过芯片检测筛选了差异表达的circ RNA,表明在包虫纤维外囊壁的形成过程中,差异表达的circ RNA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能。2)利用q RT—PCR检验14个差异表达的circ RNA,发现其中4个circ RNA具有显着的差异性,进一步进行生物信息分析并扩大样本验证提示circ_049637可能在肝囊型包虫外囊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有进一步研究潜能。3)沉默circ_049637能促进LX2人肝星状细胞增殖,影响细胞周期,并且circ_049637沉默后肝纤维化相关指标表达水平升高,circ RNA_049637可能通过活化肝星状细胞促进肝纤维化,从而诱导肝包虫纤维外囊壁的形成。
张小凡[2](2020)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非编码RNA谱鉴定及作用于树突状细胞的功能与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棘球蚴病又称为包虫病,是由棘球属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于人和多种食草类家畜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其主要寄生部位为肝脏和肺脏。包虫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为我国重点防治的重大疾病。由细粒棘球蚴寄生引起的囊型包虫病,在我国广泛流行,受危胁人口数、患病数和发病率居全球首位。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一类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可有效启动初次免疫应答,在寄生虫感染时决定机体免疫应答方向。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cells,MDSC)和调节性 T 细胞(regulatoryT cells,Treg)是两群主要引起免疫抑制作用的细胞,两者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感染小鼠的外周血、腹腔和脾脏中明显富集。DC和MDSC可诱导Treg的产生,且DC可由MDSC分化产生。研究发现,寄生虫可释放携带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的外泌体,参与寄生虫-寄生虫的信息交流,寄生虫-宿主的相互作用,在寄生虫感染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寄生虫源外泌体含有大量的miRNAs,可被宿主细胞摄取,进而调控宿主的免疫应答。然而,DC和抑制性细胞群(MDSC和Treg)在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的原发感染病灶肝脏的动态变化情况尚不清楚;原头节源外泌体及其含有的miRNAs在细粒棘球蚴感染致病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机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建立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模型,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感染早、中、晚期(3、6和12个月)肝脏白细胞DC、MDSC和Treg的比例动态变化情况。采用超速离心获得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样囊泡(protoscoleces derived exosome like vesicles,PSC-ELVs)和囊液源外泌体样囊泡(hydatid fluid derived exosome like vesicles,HF-ELVs),进行高通量测序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PSC-ELVs和HF-ELVs的ncRNAs(包括 miRNAs、lncRNAs 和 circRNAs)表达谱,对 PSC-ELVs 中含量前20的miRNAs进行筛选和鉴定,分析预测其潜在的靶基因,构建lncRNA-mRNA-miRNA调控网络,初步探索PSC-ELVs中最为丰富的miRNAs可能参与宿主的免疫调控和发病机制,为进一步研究这两种ELVs中miRNAs在寄生虫-宿主相互作用中的免疫调控功能提供理论基础。细粒棘球绦虫排泄分泌抗原(excretion-secretion antigens,ES)可调控DC的成熟和功能,影响炎症因子释放,调节Th1/Th2型免疫应答。外泌体是ES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参与核酸运输,细胞间物质交换和抗原递呈等。本研究通过将原头节源外泌体与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s,BMDC)共培养,分析其对BMDC表面MHCII分子和共刺激分子表达,以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探索原头节源外泌体及其含有的miRNAs对DC的功能及作用机制,为原头节源外泌体及其含有的miRNAs参与宿主免疫应答的作用提供理论及分子基础,也为包虫病临床诊断和基因治疗等研究提供新思路。一、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树突状细胞和免疫抑制细胞群比例动态变化研究建立细粒棘球蚴感染Balb/c小鼠模型,每只感染组小鼠腹腔注射2 000个原头节,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小鼠感染后3、6和12个月(感染早、中、晚期)收集肝脏白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肝脏白细胞中DC、MDSC及其亚型M-MDSC、PMN-MDSC与Treg细胞的比例;动态分析感染小鼠肝脏DC和免疫抑制细胞群(MDSC和Treg)比例的变化。结果显示,小鼠感染后3、6和12个月肝脏白细胞中DC细胞比例分别为(5.27±0.55)%、(6.87±0.32)%和(18.5±0.64)%,对照组分别为(5.92±0.43)%、(5.99±0.12)%和(13.73±0.22)%,感染后6和12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小鼠感染后3、6和12个月肝脏白细胞中MDSC 比例分别为(1.61±0.36)%、(5.68±0.69)%和(16.18±0.69)%,对照组分别为(2.19±0.42)%、(0.99 ±0.07)%和(4.18±0.84)%,感染后6和12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小鼠感染后3、6和12个月后肝脏白细胞中M-MDSC 比例分别为(0.69±0.27)%、(5.30±0.72)%和(10.75±0.29)%,对照组分别为(0.42± 0.24)%、(0.69±0.02)%和(2.12±0.13)%,感染后 6 和 12 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小鼠感染后3、6和12个月肝脏白细胞中PMN-MDSC 比例分别为(0.93 ± 0.23)%、(0.32±0.02)%和(5.14±1.03)%,对照组分别为(1.77±0.26)%、(0.28±0.05)%和(1.99±0.90)%,感染后3和12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小鼠感染后3、6和12个月肝脏白细胞中Treg细胞比例分别为(3.35 ± 0.14)%、(6.24±0.38)%和(3.41±0.07)%,对照组分别为(3.48±0.46)%、(3.65±0.45)%和(3.12±0.12)%,感染后6和12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小鼠感染原头节6和12个月后,肝脏白细胞中DC、MDSC与Treg细胞比例增加;其中MDSC比例变化更明显,以M-MDSC为主;同时可由M-MDSC分化形成的DC也明显升高,提示M-MDSC可能在小鼠感染细粒棘球蚴中后期发挥主要免疫抑制作用,且可能促进DC的产生。二、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非编码RNA表达谱分析通过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protoscoleces,PSCs)的培养液和绵羊可育囊的囊液(hydatid fluid,HF)进行超速离心获得PSC-ELVs和HF-ELVs。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纳米粒子跟踪分析和Western blotting,对分离获得的两种外泌体进行鉴定,其大小,形态与外泌体一致,且含有特定的外泌体标记物。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了两种ELVs的ncRNAs(包括miRNAs、lncRNAs和circRNAs)表达谱,并利用GO和Pathway对PSC-ELVs中含量前20的miRNAs功能进行预测。在PSC-ELVs和HF-ELVs中,分别鉴定出1 18和58个miRNAs,两者共表达的miRNAs共有53个,其中PSC-ELVs特异表达65个,HF-ELVs特异表达5个。在PSC-ELVs和HF-ELVs分别鉴定出2 361和1 254个lncRNAs,其中两者共表达的lncRNAs共有1 004个,PSC-ELVs特异表达1 357个,HF-ELVs特异表达250个。PSC-ELVs中含量前20的miRNAs和circRNAs的表达量高于HF-ELVs中相应的miRNAs和circRNAs,而lncRNAs的表达量则低于HF-ELVs。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对miRNAs测序结果进行验证。此外,从PSC-ELVs含量前20的miRNAs中筛选出与宿主免疫应答有关的miRNAs,及其调控的lncRNAs 和 mRNAs,并构建了一个包含 5 个 miRNAs,41 个 lncRNAs 和 23 个mRNAs的ceRNA调控网络。PSC-ELVs含量前20的miRNAs的靶基因可能参与调控寄生虫感染过程中的炎症反应、MAPK级联反应和胶原分解代谢过程。此外,egr-miR-4989-3p 为 PSC-ELVs 和 HF-ELVs 中含量最高的 miRNA,与 egr-miR-277a-3p同属一个miRNA家族,具有相同的种子序列。本研究为首次鉴定获得PSC-ELVs和HF-ELVs中的ncRNAs谱,可能与宿主免疫应答和发病机理有关。这两种外泌体中含量丰富的miRNAs可能介导相关信号通路或与靶基因相互作用方式,在外泌体参与寄生虫-宿主相互作用中发挥重要的免疫调控作用。三、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miRNA作用于树突状细胞的功能与机制研究通过将PSC-ELVs与BMDC共孵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PSC-ELVs可被BMDC内化摄取,qRT-PCR检测发现PSC-ELVs能将携带的miRNAs转运至BMDC中。通过qRT-PCR和ELISA分别检测处理后的BMDC细胞因子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BMDC表面MHCⅡ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表达水平,结果发现PSC-ELVs可有效诱导BMDC产生促炎性因子IL-6、IL-12、TNF-α、IL-β、IFN-γ和抑炎性因子IL-10,且大多数与LPS存在协同作用,上调细胞表面MHC Ⅱ分子和共刺激分子CD80、CD86、CD40、PDL1和PDL2的表达,这一结果提示PSC-ELVs可能携带某些毒力分子诱导BMDC成熟且往刺激型DC极化,呈现明显的促炎特性,可能产生Th1型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有助于杀伤并清除入侵的病原体而保护机体。将miR-277a-3p和miR-4989-3p的mimic 和 inhibitor 转染 BMDC 后,qRT-PCR 检测发现,miR-277a-3p 和 miR-4989-3p诱导BMDC促炎性因子IL-6、IL-12和TNF-α的mRNA水平显着增加,抑炎性因子IL-10的mRNA水平显着降低,提示miR-277a-3p和miR-4989-3p可诱导BMDC产生炎性因子,往刺激型DC极化。miR-277a-3p和miR-4989-3pmimic诱导BMDC IGF1和NF-κB1的mRNA水平显着降低,NF-κB P65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显着增加,并增加其磷酸化水平,提示IGF1和NF-κB1是miR-277a-3p和miR-4989-3p潜在的靶基因,可能通过活化NF-κB P65并使其磷酸化,进而诱导促炎性因子产生。本研究为进一步明确原头节源外泌体及其含有的miRNAs调控宿主免疫应答机制及包虫病防治研究提供新思路和分子基础。
韩煦[3](2020)在《类胰蛋白酶在包虫致过敏反应中对心肌细胞损伤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测定包虫病所致过敏反应中MC脱颗粒释放HIS、类胰蛋白酶和补体等炎症介质的水平,研究其与心肌细胞损伤程度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可能作用机制。方法:Balb/c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包虫病致敏组(B组)和DEX组(C组)。B组和C组用微囊法建立包虫病感染小鼠模型。A组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所有小鼠腹腔注射包虫粗制囊液激发过敏,建立小鼠包虫病所致过敏反应模型。比较各组过敏反应程度,ELISA测血浆HIS、补体C3a表达水平,WB检测心肌组织类胰蛋白酶和cTnI的表达水平,心尖组织做病理切片,镜下观察。结果:(1)小鼠于8周后解剖可见腹腔中布满囊性包虫团块。(2)相比A组,B组和C组小鼠HIS、补体C3a表达水平增加,类胰蛋白酶和cTnI表达水平增加(P<0.05),但C组的上述指标低于B组(P<0.05)。(3)B组和C组小鼠过敏症状评分均高于A组,但B组过敏评分比C组更高。(4)与A组相比,B、C两组心肌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空泡变性、炎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但C组相较B组损伤程度较轻。结论:(1)包虫病所致过敏反应中,MC活化释放大量类胰蛋白酶等介质,可促使心肌纤维断裂,心肌纤维组织增生,肌间血管痉挛缺血,进而导致心肌损伤。(2)DEX可抑制组胺和类胰蛋白酶等炎性物质的释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过敏反应导致的心肌损伤。
李亦梅[4](2011)在《包虫病所致过敏性休克患者免疫学保护性因素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细粒棘球蚴病所致过敏性休克之所以具有特殊性,除了特异性抗体的类别和水平的变化外,T调节细胞、细胞因子和特异性抗体三者之间的制约、失衡也是导致此类休克的关键所在。因此本项目依据前期研究基础,从临床与免疫学研究入手,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细粒棘球蚴病所致过敏性休克患者临床与人口学特征,提出细粒棘球蚴病所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的临床与人口学特征的保护性因素。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探讨IgE、IgG、IgG1在细粒棘球蚴病所致过敏性休克发生、发展中动态变化的特点,为提出细粒棘球蚴病所致过敏性休克的有效预防措施及预测预后寻找科学依据。分析细胞因子的免疫网络调节对特异性抗体的影响,拟阐明Th1/Th2相关细胞因子在细粒棘球蚴病所致过敏性休克中的作用机制,提出细粒棘球蚴病所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细胞免疫学的保护性因素。为建立细粒棘球蚴病患者所致过敏性休克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对提高细粒棘球蚴病诊治的安全性,拓宽治疗适应症,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本研究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2009年8月发生在围术期的细粒棘球蚴病所致过敏性休克所有患者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每例患者的信息包括:人口学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临床特征及治疗与转归资料。另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的11例围术期因细粒棘球蚴病所致过敏性休克患者作为休克组;同时,将手术中发生包囊破裂或囊液外溢未发生过敏性休克的病例22例与休克组按照匹配条件以1∶2匹配进行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按照手术前(T0)、包囊破裂即刻(T1)、休克即刻(Tx)、包囊破裂后1小时(T2)、包囊破裂后第一天(T3)、包囊破裂后一周(T4)采集静脉血,用ELASA定量测定IgE、IgG、IgG1、IgE、IL-4、IL-6、IL-12、IFN-γ水平。(非正态)连续型变量(特征)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进行描述,各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法)。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对各组测量动态变化及组间差异进行检验。分类变量采用绝对数和百分数表示,各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所得P值小于等于0.05有统计学意义。利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446名细粒棘球蚴病患者,其中确认10例病例为围术期由细粒棘球蚴病所致过敏性休克:1)各年龄发生率有差别(P<0.001),≤18岁年龄组细粒棘球蚴病所致过敏性休克发生率高;2)不同疾病发生率有差别(P<0.001),肺包虫休克发生率高;3)不同民族休克发生率无差别(P>0.05);4)性别资料休克发生率无差别(P>0.05);5)不同手术方式休克发生率有差别(P<0.05):单纯内囊摘除术休克发生率高。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术前术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例中有6例过敏性休克患者包虫金标四项检测均有抗体检测阳性,程度不等,但无明显倾向;有5例使用肾上腺素(5ug~1mg),6例均使用皮质激素,5例患者使用多巴胺。转归:10例休克患者均痊愈出院。IgE在包囊破裂1周较包囊破裂1小时、1天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IgG在包囊破裂1周较术前、包囊破裂1天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IgG1在包囊破裂1小时和1天至包囊破裂1周较术前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休克组的IgE/IgG1值在术前、休克后及术后1周较对照组的IgE/IgG1值无统计学差异。休克组血清IFN-γ在囊液外溢时出现最低值,囊液外溢第7 d达到峰值,而此时IL-4也处于峰值;IL-6在囊液外溢即时开始增高,至休克1周时达高峰;IL-12在囊液外溢即时开始增高,至休克1小时达高峰,至休克1周时降至基础水平;而IgE从囊液外溢即时下降,逐渐升高,至休克一周时升至基础水平。休克组IFN-γ、IL-4、IL-12、IL-6、IgE两者间均呈正相关。结论:年龄偏小、肺包虫及单纯内囊摘除的手术方式是包虫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危险因素。适合目前诊疗手段的预测因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术中加强防护,积极预防包虫液破入体腔或进入血流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猝死的发生是避免细粒棘球蚴病严重并发症的关键。一旦确诊包虫囊肿破裂,又出现过敏反应或休克者,应在抗休克、抗过敏的同时,立即手术探查是非常重要的,除摘除内囊外还要彻底清除存在于腔中子囊、孙囊及囊液以清除过敏原。细粒棘球蚴病所致过敏性休克免疫学机制纷繁复杂,较高水平的IgE、IgG与IgG1预示该细粒棘球蚴病患者在囊液外溢后容易发生过敏性休克;IgG1可能是过敏反应的特异性抗体,其水平对细粒棘球蚴病所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的预后有参考价值;IgE/IgG1对细粒棘球蚴病所致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无影响。细胞因子类型不仅影响着细粒棘球蚴病所致的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发展,更影响着疾病的转归。细粒棘球蚴病所致的过敏性休克康复期不仅存在Th2反应的增强,也存在着Th1免疫应答占优势,证实细粒棘球蚴病所致的过敏性休克治愈患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不同于其它Ⅰ型速发型过敏性休克。细粒棘球蚴病所致的过敏性休克治愈患者Th1免疫应答占优势,IL-12抑制了IgE合成,改变了过敏性休克的抗体水平,使细粒棘球蚴病所致的过敏性休克患者向好的方向转归。
徐志新[5](2004)在《血容量变化对血浆异丙酚浓度影响的试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自异丙酚应用于临床以来,已有大量的与之相关的临床药动学和药效学的文献报道。但到目前为止,涉及到低血容量性休克和超容量血液稀释对异丙酚药动学和药效学影响的报道较为少见,而这些又是临床麻醉中所经常面临的实际问题。因此,对这些课题深入的了解有助于指导临床麻醉的合理用药和减少麻醉药的副反应。本试验以猪为受试对象旨在观察和探讨:1)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发展历程对血浆异丙酚浓度的影响;2)低血容量性休克的不同阶段对血浆异丙酚浓度的影响;3)失血量与血浆异丙酚浓度的相关性:4)低血容量性休克对肝脏异丙酚摄取和代谢的影响;5)大容量超容量血液稀释对心脏功能的影响;6)大容量超容量血液稀释对血浆异丙酚浓度的影响;7)大容量超容量血液稀释后的血浆增量效应的变化;8)大容量超容量血液稀释对机体氧供耗平衡的影响。 尽管在我国高效液相检测人血浆异丙酚的技术已经成熟,但前期的预试验发现将其应用于检测大动物血浆异丙酚时有明显的局限性。为能顺利的完成本试验的研究,建立起检测猪血浆异丙酚浓度的方法是本课题的关键,因此,需要在借鉴常用的高效液相检测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条件的调整使之更适合于检测猪血浆中的异丙酚。另外,创立一种新的异丙酚检测技术—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检测异丙酚的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客观评价。 本研究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异丙酚药物浓度检测方法的建立:第二部分:低血容量性休克对血浆异丙酚浓度的影响;第三部分:超容量血液稀释对血浆容量及异丙酚浓度的影响。新扮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d匕学位论文 【方法】第一部分:对常用的高效液相检测血浆异丙酚方法的实验条件进行测试和调整,目的在于避免预试验中出现的乳化现象、提取时间过长、绝对提取率低和不稳定以及改变流动相以获得较好的峰形。试验中考察和比较了用乙醚替代其他萃取有机溶剂、三乙胺乙醇替代其他碱性有机溶液和在甲醇一水组成的流动相中加入p一环糊精的结果。另外,还建立了异丙酚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方法及条件,包括运行缓冲液的pH值、运行缓冲液的组分和运行电压等。 第二部分:连续输注异丙酚达到稳定的血药浓度后,每隔30min间断放出10%的预计血容量直至循环衰竭。分别以外周血管阻力和心率表示休克代偿期的指标;平均动脉压低于50mmHg并且不能维持判断为循环衰竭;动脉与肝静脉异丙酚浓度的差值间接反应肝脏对异丙酚的代谢清除能力,同时对低血容量性休克中的动脉异丙酚浓度进行观察。 第三部分:由于新型胶体溶液对凝血机制的干扰越来越轻,这就为临床实施超容量血液稀释中进一步增加胶体液的容量留下了空间。因此在第三部分的研究中应用6%轻乙基淀粉30ml·kg一,(临床常用巧一20 ml·kg一l)输注30min,模拟临床中超容量血液稀释的方法。利用肺动脉导管技术评价心血管功能;观察被稀释后红细胞压积的动态变化,评价超容后的血浆容量变化;以及观察超容后的氧供耗平衡和动脉血浆异丙酚浓度的变化。 【结果】第一部分:确立了以磨香草酚为内标物;乙醚为萃取有机溶剂和在甲醇一水的流动相中加入p一环糊精:选用AgilentZORBAX Extend一C 18色谱柱进行分离;检测波长为273nm,作为高效液相分离异丙酚的基本检测条件。结果血浆异丙酚的最低检测线为0.10 09·ml一‘;绝对提取率超过85%;血浆异丙酚在0.1一4.0 09·ml一’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0.9998),回归方程Y二2.68 x 10一3x+5.58xlo一。该方法避免了萃取过程中的乳化现象,大大减少了对异丙酚的提取时间。 通过对异丙酚毛细管电泳分离方法及条件的考察,最终确立了以赓香草酚为内标;检测波长27Onm;电泳条件:石英毛细管柱(75协一2一中文摘要mx37em);运行缓冲液为:300pl乙睛+200协lp一环糊精+500,ISDS+500“l磷酸缓冲液;分离电压为10KV;毛细管柱温为25℃等,作为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方法和条件。结果异丙酚在1一16 09·ml一,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回归方程Y=5.574X一0.393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1%;药物检测限为0.spg·ml一‘:血浆异丙酚检测限为25 09·ml一,。 第二部分:结果表明,放血量小于30%的预计血容量,动脉异丙酚浓度与基础值(l .18士0.2409·ml一,)比较无显着改变。当放血量超过30%的预计血容量和循环衰竭时动脉异丙酚浓度迅速增高;外周血管阻力达到最大值,动脉异丙酚浓度(1,37士0.38 09·ml一‘)比基础值增加117%,心率达到最大值,动脉异丙酚浓度(2.01士o.58pg·ml一l)比基础值增加171%,循环衰竭时动脉异丙酚浓度(2.91士0.46 09·ml一,)是放血前的2.47倍;放血量超过40%的预计血容量以后,动脉异丙酚浓度与放血量呈直线相关(r=0.75),动脉一肝静脉异丙酚浓度差值明显减小,提示肝脏对异丙酚的代谢清除能力开始降低。 第三部分:结果表明,大容量超容量血液稀释后所有受试动物均可耐受,无并发症出现。超容后红细胞压积由基础值28士4%降至16土3%,血浆容量比基础容量增加43%,30min后血浆容量的扩增效应明显减弱降至25%,以后降幅减小;超容后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与基础值比较,无显着变化,超容结束后中心静脉压和肺毛细血管嵌压?
徐志新,郑宏,曹兴华,李亦梅,尹极峰,温浩[6](2002)在《棘球蚴病诱导的绵羊过敏性休克血浆ET-1和NO水平的变化以及对肺动脉压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 :利用细粒棘球蚴诱导的绵羊过敏性休克动物模型 ,探讨一氧化氮 (NO)和血浆内皮素 (EI- 1)在过敏性休克中对肺动脉压的影响。 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和分光比色法分别对休克自行恢复组 ( a)、休克死亡组 ( b)和对照组 ( )中血浆 NO和 EI- 1进行监测 ,同时动态观察平均动脉压 (MAP)和平均肺动脉压 (MPAP)。 结果 :休克后 5 min a组和 b组中 MPAP和 EI- 1与基础值比较均显着增高 (P <0 .0 1) ,组间 MPAP比较 ,P <0 .0 5 ;后期 40 m in a组 MPAP显着降低 ,而 NO与基础值比较显着增高 (P <0 .0 1)。 结论 :绵羊血浆 ET- 1和NO的增高与细粒棘球蚴诱导的过敏性休克有关 ;ET- 1和 NO在过敏性休克进程中的不同变化趋势可能是过敏性休克中肺动脉高压从形成到消退的重要影响因素
郑宏[7](2001)在《细粒棘球蚴病致过敏反应及休克的模型研制和发病机理的动物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在建立长爪沙鼠棘球蚴感染的基础上,诱发棘球蚴感染长爪沙鼠过敏反应。方法:人工腹腔接种感染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56只沙鼠,泡状棘球蚴(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E.m.)48只沙鼠。3个月后分别用羊源E.g.新鲜囊液、羊源E.g.粗制囊液抗原及沙鼠E.m.组织抗原经腹腔注射攻击发敏,观察过敏反应症状。在攻击发敏前后,监测IgE抗体水平和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Direct Eosinophilic Leukocyte Count,DELC)。发敏后,对发生可逆性和不可逆性休克的沙鼠取肺组织行病理检查和电镜观察。结果:沙鼠E.g.和E.m.感染率分别为89.3%、97.9%。各组过敏反应发生率62.5%、100%。过敏性休克发生率12.5%、16.7%。沙鼠感染E.g.和E.m.后,IgE抗体和DELC水平逐渐增高,但攻击发敏后IgE抗体水平显着降低,DELC显着增多。发生休克或死亡的沙鼠可见肺水肿、肺淤血。多数发生过敏反应的沙鼠光镜下可见微血栓形成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肺泡膜的透明变性。超微结构改变在不可逆性休克沙鼠淋巴管内皮细胞高度空泡化,质膜断裂,核染色质固缩边集管腔内可见细胞碎片;可逆性休克沙鼠受损较轻,内皮细胞吞饮泡增多,有的进入管腔形成烧瓶状凹陷,管腔富含细粒沙状内容物。两者的肥大细胞均有脱颗粒现象。结论:E.g.和E.m.感染沙鼠后,采用不同抗原攻击均可出现过敏反应或休克;不同抗原引起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和程度不同,但在感染E.g.与E.m.沙鼠之间无显着性差异。休克导致淋巴管内皮细胞严重受损,影响了淋巴管的重吸收、自主收缩及转运功能,淋巴系统难以发挥其代偿能力,可能是促进休克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棘球蚴病诱导的绵羊过敏性休克血浆ET-1和NO水平的变化以及对肺动脉压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棘球蚴病诱导的绵羊过敏性休克血浆ET-1和NO水平的变化以及对肺动脉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环状RNA在肝包虫外囊组织中表达谱鉴定及初步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肝囊型包虫纤维外囊壁中CircRNA表达谱芯片检测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肝囊型包虫纤维外囊壁及包虫囊肿旁肝组织标本的收集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设备 |
1.4 实验方法 |
1.5 图像分析及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CircRNA芯片数据的初步验证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实验方法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circ_049637的表达与肝纤维化关系的研究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数据统计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环状RNA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2)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非编码RNA谱鉴定及作用于树突状细胞的功能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树突状细胞和免疫抑制细胞群比例动态变化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2 主要试剂 |
2.3 主要仪器设备 |
2.4 实验方法 |
2.4.1 建立细粒棘球蚴小鼠感染模型 |
2.4.2 肝脏白细胞悬液制备 |
2.4.3 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脏DC细胞比例 |
2.4.4 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脏MDSC及其亚型比例 |
2.4.5 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脏Treg细胞比例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DC细胞在肝脏白细胞中的比例变化 |
3.2 MDSC及其亚群在肝脏白细胞中的比例变化 |
3.3 Treg细胞在肝脏白细胞中的比例变化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非编码RNA表达谱分析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样本来源 |
2.2 主要试剂 |
2.3 主要仪器设备 |
2.4 实验方法 |
2.4.1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和囊液分离 |
2.4.2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体外培养 |
2.4.3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和囊液源外泌体分离和纯化 |
2.4.4 透射电镜分析(TEM) |
2.4.5 纳米粒径跟踪分析(NTA) |
2.4.6 Western blotting |
2.4.7 外泌体总RNA的提取和纯化 |
2.4.8 外泌体总RNA浓度和纯度测定 |
2.4.9 miRNA文库构建及测序 |
2.4.10 全转录组测序文库构建及测序分析 |
2.4.11 ceRNA调控网络构建 |
2.4.12 荧光定量PCR (qRT-PCR)分析 |
2.5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和囊液源外泌体的分离鉴定 |
3.1.1 透射电镜分析(TEM) |
3.1.2 纳米粒径跟踪分析(NTA) |
3.1.3 Western blotting检测外泌体特有蛋白标志物 |
3.2 外泌体源miRNAs测序结果分析 |
3.2.1 样本测序结果基本情况 |
3.2.2 PSC-ELVs和HF-ELVs中保守miRNAs鉴定 |
3.2.3 PSC-ELVs和HF-ELVs中miRNAs数量和表达水平分析 |
3.2.4 靶基因预测及其功能富集和信号通路分析 |
3.2.5 荧光定量PCR (qRT-PCR)验证 |
3.3 外泌体源lncRNAs和circRNAs表达谱分析鉴定 |
3.4 mRNA-miRNA-lncRNA相互作用网络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miRNA作用于树突状细胞的功能与机制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2 实验试剂 |
2.3 主要仪器设备 |
2.4 实验方法 |
2.4.1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的分离鉴定:同第二章内容 |
2.4.2 原头节源外泌体总蛋白浓度测定 |
2.4.3 小鼠骨髓来源的DC体外培养 |
2.4.4 外泌体内化实验 |
2.4.5 miRNA功能获得性和缺失性研究 |
2.4.6 BMDC总蛋白制备 |
2.4.7 Western blotting |
2.4.8 ELISA |
2.4.9 BMDC总RNA提取 |
2.4.10 荧光定量PCR (qRT-PCR) |
2.4.11 流式细胞术检测 |
2.5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PSC-ELVs总蛋白含量 |
3.2 BMDC纯度鉴定 |
3.3 BMDC摄取原头节源外泌体 |
3.4 原头节源外泌体转运miRNAs至BMDC |
3.5 转录水平原头节源外泌体活化BMDC |
3.6 原头节源外泌体诱导BMDC产生炎性因子 |
3.7 原头节源外泌体诱导BMDC表面标志物表达水平的改变 |
3.8 原头节外泌体源miR-277a-3p和miR-4989-3p诱导BMDC上调炎性因子表达 |
3.9 miR-277a-3p和miR-4989-3p潜在靶基因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文章及申请专利 |
附件 |
(3)类胰蛋白酶在包虫致过敏反应中对心肌细胞损伤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统计分析 |
3.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4)包虫病所致过敏性休克患者免疫学保护性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细粒棘球蚴病所致过敏性休克患者人口学及临床特征的分析与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和资料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细粒棘球蚴病致过敏性休克患者抗体动态变化的分析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 数据统计分析策略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细粒棘球蚴病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细胞因子变化分析及外周血CD4~+、CD25~+的表达及意义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 数据统计分析策略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5)血容量变化对血浆异丙酚浓度影响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异丙酚药物浓度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一节 高效液相法检测猪血浆异丙酚方法的建立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节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检测异丙酚方法的建立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低血容量性休克对血浆异丙酚浓度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三部分:超容量血液稀释对血浆容量及异丙酚浓度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异丙酚的药理学特点与临床应用 |
综述二:围术期液体治疗的现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6)棘球蚴病诱导的绵羊过敏性休克血浆ET-1和NO水平的变化以及对肺动脉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粗制囊液抗原和原头节的制备 |
1.2 实验动物及分组 |
1.3 实验过程 |
1.4 血浆NO含量测定 |
1.5 血浆ET-1含量的测定 |
1.6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抗原攻击后受试绵羊的反应 |
2.2 抗原攻击后受试绵羊MAP和MPAP的变化 |
2.3 抗原攻击后受试绵羊血浆ET-1和NO的变化 |
3 讨论 |
(7)细粒棘球蚴病致过敏反应及休克的模型研制和发病机理的动物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概况 细粒棘球蚴病致过敏反应及休克的模型研制和发病机理的动物实验研究 |
论文 |
第一章 棘球蚴感染长爪沙鼠诱发过敏反应的实验观察 |
第二章 建立细粒棘球蚴致绵羊过敏性休克动物模型 |
第一节 绵羊感染细粒棘球蚴疾病模型的制备及评价 |
第二节 建立细粒棘球蚴致绵羊过敏性休克动物模型并研究其血流动力学变化机制与发病历程的相关关系 |
第三章 过敏性休克绵羊血浆ET-1和NO水平的变化以及对肺动脉压的影响 |
第四章 绵羊感染细粒棘球蚴病及诱发过敏性休克的免疫实验研究 |
第一节 绵羊感染细粒棘球蚴病及诱发过敏性休克期间IgG、IgG_1和特异性IgE抗体水平变化规律的探讨 |
第二节 棘球蚴感染绵羊并诱发过敏性休克的血清IgG和特异性IgE抗体的特异性抗原检测和分析 |
综述 |
一 细粒棘球蚴感染的免疫学研究新进展 |
二 速发型过敏反应的研究现状 |
三 Th2细胞与IgE合成以及影响细粒棘球蚴病IgE生成的若干因素 |
四 内源性一氧化氮的产生及作用 |
附录 |
一 个人简历 |
二 致谢 |
三 附图 |
四 查新报告 |
四、棘球蚴病诱导的绵羊过敏性休克血浆ET-1和NO水平的变化以及对肺动脉压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环状RNA在肝包虫外囊组织中表达谱鉴定及初步机制研究[D]. 巴合提·卡力甫. 新疆医科大学, 2021
- [2]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非编码RNA谱鉴定及作用于树突状细胞的功能与机制研究[D]. 张小凡.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
- [3]类胰蛋白酶在包虫致过敏反应中对心肌细胞损伤作用的研究[D]. 韩煦.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4]包虫病所致过敏性休克患者免疫学保护性因素的研究[D]. 李亦梅. 新疆医科大学, 2011(06)
- [5]血容量变化对血浆异丙酚浓度影响的试验研究[D]. 徐志新. 新疆医科大学, 2004(03)
- [6]棘球蚴病诱导的绵羊过敏性休克血浆ET-1和NO水平的变化以及对肺动脉压的影响[J]. 徐志新,郑宏,曹兴华,李亦梅,尹极峰,温浩.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2(04)
- [7]细粒棘球蚴病致过敏反应及休克的模型研制和发病机理的动物实验研究[D]. 郑宏. 新疆医科大学,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