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模板技术在主体施工中的运用论文_李跃

混凝土模板技术在主体施工中的运用论文_李跃

李跃

身份证:3208111988****0016 江苏淮安 223001

摘要:在当前阶段的建筑产业中,混凝土架构是建筑项目中运用最为频繁的工程构架,因而它的质量会跟建筑项目的施工效果、建筑项目主体的运作效能直接相关。模板工程属于混凝土架构中极为关键的构成部分,它自身有着不可代替的重大价值。文章阐述了混凝土模板施工工艺在建筑工程主体作业中的使用,对混凝土模板施工要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模板技术;施工运用

1导言

通过模板技术的完整实施确保混凝土项目和建筑主体的结构完整性和功能稳定性,严把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关口,确保建筑主体的质量,提升建筑施工企业适应新技术和新要求的能力,促进建筑行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混凝土模板施工工艺应用的要求

2.1混凝土模板运用要精确

在混凝土模板施工工艺的运用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管控构件的架构质量,从而确保混凝土构件在应用过程中可以和建筑架构吻合,更好地开展工作。在混凝土模板生产的同时,需要注意下面一些事项:第一,在模板生产之前,需先对所要的混凝土构件做好测量工作,而且依据现实的工程架构要求做好混凝土模板设计,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出科学的设计蓝图;第二,在生产混凝土模板时,需依据混凝土模板的规划图纸开展工作,从而实现模板生成后的参数合乎规划图纸的标准要求,把混凝土模板正确地运用到建筑项目主体里去;第三,当混凝土模板生产过程中出现差错时,需要重新做好模板生产工作,从而确保混凝土构件的质量,降低建筑主体作业中发生不合乎标准要求模板发生的概率,进而保证建筑主体工程的质量。

2.2混凝土模板需有相应的硬度

因为混凝土模板是用在建筑主体上的重要施工部件,所以混凝土模板需要有相应的硬度、韧性。要是混凝土模板本身的承受力不够、稳定程度没有达标,那么在模板的生产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部件未成形的情况,假若把模板投放到应用中,由于模板承受力太低,就会让建筑主体的联接处发生损坏,这对于建筑主体的安全可靠性是极为不利的,留下安全隐患。在建筑主体工作期间,应用施工混凝土模板工艺时,需对它做好细致的原料挑选工作,从而确保混凝土模板的承受力度、刚强度和稳定效能等跟有关的规划参数匹配,削减建筑主体项目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安全生产。

2.3混凝土模板要求简单可拆装

在建筑作业过程中,混凝土模板施工工艺的应用需合乎建筑主体的要求,而且在现实的运用过程中还要求架构简单、容易拆装等特质。由于这样能够循环使用混凝土模板,在很大程度上节省建筑成本。在建筑主体竣工以后,能够把混凝土模板拆解出来,这种架构精简的混凝土模板可以迅速拆解,削减模板拆解时候对建筑工程主体的损坏。混凝土模板应具备易于灌注的特质,在混凝土灌注完工以后,模板的应用要求是不会阻碍建筑的日常维保工作的开展。

2.4混凝土模板应用需重视联接处的密闭性

为了提高混凝土模板的运作效能,要求对混凝土模板联接之处尤其重视,以免发生漏浆情况。若是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势必会导致严重的混凝土损耗情况的发生,而且会在作业架构中出现过多的混凝土结块,从而影响项目主体的施工质量、给建筑主体的质量安全埋下隐患,还会延长工期,使建筑主体不能如期竣工。所以在建筑主体施工的时候,混凝土模板的安装需谨慎遵照制定步骤来进行,并且对于模板联接处的处理需尽可能实现密封,以免混凝土模板间存有孔隙,制约混凝土漏浆情况的发生。除此以外,为规避漏浆状况的出现,还应当采用相应的举措来增强密封性能,比如塑胶、油毡等材料,用好这些原料实现密闭效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混凝土模板施工中技术应用的要点

3.1做好混凝土模板的制作

制作混凝土模板必须根据建筑主体设计和混凝土模板施工具体情况科学地开展,要组织技术人员对建筑主体和施工现场进行专业性、精确性、系统性的测量,确定混凝土模板的尺寸、规格、型号、大小和跨度,以混凝土模板施工设计和建筑主体施工方案为出发点展开精确性、系统性地控制,严格规范和约束混凝土模板的制作进程,实现对混凝土模板制作的全面复核,形成准确、稳定的混凝土模板工程基础。

3.2做好混凝土模板的强度控制

由于混凝土模板必须承受强大的压力和负载,因此施工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模板的强度,避免混凝土模板出现应力过于集中、承受压力超出设计、模板结构失稳等问题,也避免因混凝土模板强度不足而影响建筑主体质量。要依据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的规范展开相关控制,从技术、材料、过程等方面提升混凝土模板的强度,进而提升混凝土模板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确保建筑主体工程的质量。

3.3提升混凝土模板的严密性

模板之间的接缝对于施工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第一,模板之间的缝隙导致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出现漏浆,不仅影响混凝土的牢固程度,还会造成混凝土材料的浪费。第二,缝隙的存在会影响模板的稳定性能和牢固程度,降低模板的承载能力。因此,在模板安装过程中,必须对模板接缝进行处理,保证接缝处的严密性,在施工中普遍的手法是用钉油毡等材料将缝隙堵起来,降低缝隙的危害。

4混凝土模板技术在建筑主体施工中的应用

4.1模板配置设计

设计时要按照工程结构的具体形式、地基土的类别、施工设备及荷载量的大小对模板和支架进行设计。

4.2合理应用计算机软件布置

设计模板可以利用计算机制图软件设计模板,详细标注异形模板的尺寸。计算机可以绘出比较特殊的立体形状构件,并将各个面投影在拼装和设计模板上。模板安装。第一,准备工作。检查验收支撑构件和模板的行业相关标准,确保材料合格;测放好楼面柱、轴线及墙边框线,测引好水平控制标高。扎好墙钢筋及柱,埋好电线及水管,扎好钢筋保护层垫。清理干净墙和柱的施工缝,模板涂好脱模剂,最后验收交接;第二,安装柱模板。安装柱模板之前,于模板下口钉上海绵条,再进行组装,校正好后安装柱箍于水平位置。可在柱模板的上中下三个位置设一道模板架和钢管箍并使之连为一体,防止模板发生扭曲现象。对模板轴线的对角线、垂直偏差和位移等进行全面校正后,再拴紧牢固柱箍螺栓,切忌一次拧紧。

4.3安装梁模板

根据设计标高调整支柱高度,随后安装梁底模板,并进行拉线找平。按照设计要求对跨度≥4.0m的混凝土梁起拱,若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设为跨度的2.0%左右。安装完毕后验证梁的标高、中线及断面尺寸,同时清理掉模板内的杂物。模板拆除。

在混凝土模板安装过程中必须严格而准确地标定混凝土模板的标高和尺寸,确保混凝土模板施工的精确性和效率性,对于特殊部位和结构必须要预留出间隙、空间和结构,以确保混凝土模板安装的准确性,提升建筑主体施工的质量。混凝土模板安装过后必须进行技术检验,重点对混凝土模板的标高、大小、口径、尺寸进行检验,做到对混凝土模板间距、起拱、水平度等关键参数的有效控制,提升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运用的精确性。

结束语

在当代的建筑项目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工艺的运用是越来越广泛了,并且还会持续扩大应用范围。第一,因为使用混凝土模板这一施工工艺可以高效提升建筑项目主体的稳固性、安全可靠性,确保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第二,混凝土模板施工工艺的使用可以大幅度地削减建筑项目的整体施工建造成本,与此同时还能加快建筑项目的竣工周期,并保证建筑项目主体工程的按时按质完成。通过使用这一施工技术,在建筑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能有效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何乐而不为?

参考文献:

[1]林帝雄.建筑主体施工中混凝土模板技术的应用浅析[J].四川水泥,2016,(12):182.

[2]廖开坤.小议建筑主体施工中混凝土模板技术的应用[J].门窗,2016,(11):200.

[3]周诗奎.建筑主体施工中混凝土模板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15):75+78.

[4]唐园.混凝土模板技术在建筑主体施工中的应用解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09):354.

论文作者:李跃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3

标签:;  ;  ;  ;  ;  ;  ;  ;  

混凝土模板技术在主体施工中的运用论文_李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